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全寄生植物萌发培养箱及操作方法_杭州师范大学_201811242175.8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师范大学

申请日:2018-10-24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公开(公告)号:CN109430029B

主分类号:A01G31/02

分类号:A01G31/02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5.14#授权;2019.04.02#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3.08#公开

摘要:全寄生植物萌发培养箱及操作方法,用于方便全寄生植物的培养。在箱体上部设有进水管,在箱体下部设有与气泵连接的进气管,在箱体内部设有与进气管连接的喷气管,在喷气管内设有单向阀,在喷气管上设有气孔;在箱体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在出水口上设有密封塞;在箱体内壁上可拆卸的安装有支撑框,在箱体内壁上可拆卸的安装有接种支架,在接种支架上可拆卸的安装有垫子架,在垫子架的内腔壁上设有隔板,在隔板上放置有布垫,布垫上设有布须,布垫和布须均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在垫子架的顶部设有端盖;在接种支架上设有放大镜和夹持寄主植物的夹持机构,在箱体顶部设有箱盖,在箱盖上设有若干凸透镜。本发明可以方便实现对全寄生植物的培养。

主权项:1.全寄生植物萌发培养箱,它包括箱体,其特征是,在箱体上部设有进水管,在箱体下部设有与气泵连接的进气管,在箱体内部设有与进气管连接的喷气管,在喷气管内设有单向阀,在喷气管上设有气孔,在单向阀的作用下空气只能由进气管进入喷气管中;在箱体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在出水口上设有密封塞;在箱体内壁上可拆卸的安装有支撑框,在箱体内壁上固定有挡环,所述支撑框与挡环螺纹连接;支撑框为圆环形结构,在支撑框的内侧设有纵、横设置的若干弹性绳,若干弹性绳围成支撑网;在箱体内壁上可拆卸的安装有接种支架,在接种支架上可拆卸的安装有垫子架,在垫子架的内腔壁上设有隔板,在隔板上放置有布垫,布垫上设有布须,布垫和布须均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在垫子架的顶部设有端盖;所述接种支架包括顺次设置且两两之间铰接连接的固定杆、第一过渡杆、第二过渡杆、第三过渡杆、第四过渡杆和支撑杆,固定杆与箱体螺纹连接,支撑杆与垫子架螺纹连接,在固定杆与第一过渡杆之间、第一和第二过渡杆之间、第二和第三过渡杆之间、第三和第四过渡杆之间以及第四过渡杆与支撑杆之间均设有阻尼件;在第二过渡杆上铰接安装有第一安装杆,在第一安装杆上活动设置有活动杆,在活动杆上固定有放大镜,在第一安装杆与第二过渡杆之间设有阻尼件;在第三过渡杆上通过耳板铰接安装有第二安装杆,在第二安装杆与耳板之间设有阻尼件,夹持机构设置在第三过渡杆上;在接种支架上设有放大镜和夹持寄主植物的夹持机构,在箱体顶部设有箱盖,在箱盖上设有若干凸透镜。

全文数据:全寄生植物萌发培养箱及操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全寄生植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全寄生植物萌发培养箱及操作方法。背景技术全寄生植物通过吸收寄主的养分和水分生长,而且,全寄生植物的发芽率低、寄主选择性强且生长环境条件要求高。目前,关于全寄生植物的生长与形态研究普遍通过采集植株个体与组织样品的方式进行观察与测量,全寄生植物一旦离开寄主生长就受抑制,采集样品的方法对全寄生植物植株有损伤且不利于长期动态观察。因此需要一种全寄生植物萌发培养箱,能够高效、便捷且可持续地观察全寄生植物的寄生过程及其与寄主的生长情况与动态变化。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寄生植物萌发培养箱及操作方法,用于方便全寄生植物的培养。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全寄生植物萌发培养箱,它包括箱体,其特征是,在箱体上部设有进水管,在箱体下部设有与气泵连接的进气管,在箱体内部设有与进气管连接的喷气管,在喷气管内设有单向阀,在喷气管上设有气孔,在单向阀的作用下空气只能由进气管进入喷气管中;在箱体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在出水口上设有密封塞;在箱体内壁上可拆卸的安装有支撑框,在箱体内壁上可拆卸的安装有接种支架,在接种支架上可拆卸的安装有垫子架,在垫子架的内腔壁上设有隔板,在隔板上放置有布垫,布垫上设有布须,布垫和布须均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在垫子架的顶部设有端盖;在接种支架上设有放大镜和夹持寄主植物的夹持机构,在箱体顶部设有箱盖,在箱盖上设有若干凸透镜。进一步地,在箱体内壁上固定有挡环,所述支撑框与挡环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支撑框为圆环形结构,在支撑框的内侧设有纵、横设置的若干弹性绳,若干弹性绳围成支撑网。进一步地,所述接种支架包括顺次设置且两两之间铰接连接的固定杆、第一过渡杆、第二过渡杆、第三过渡杆、第四过渡杆和支撑杆,固定杆与箱体螺纹连接,支撑杆与垫子架螺纹连接,在固定杆与第一过渡杆之间、第一和第二过渡杆之间、第二和第三过渡杆之间、第三和第四过渡杆之间以及第四过渡杆与支撑杆之间均设有阻尼件。进一步地,在第二过渡杆上铰接安装有第一安装杆,在第一安装杆上活动设置有活动杆,在活动杆上固定有放大镜,在第一安装杆与第二过渡杆之间设有阻尼件。进一步地,在第三过渡杆上通过耳板铰接安装有第二安装杆,在第二安装杆与耳板之间设有阻尼件,夹持机构设置在第三过渡杆上。进一步地,夹持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第二安装杆上的后夹持杆、与后夹持杆铰接连接的前夹持杆、设置在前夹持杆与后夹持杆之间的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后夹持杆与前夹持杆接触。进一步地,在前夹持杆上设有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在扭簧的作用下第一夹持部与后夹持杆之间形成夹持面;在第二夹持部和后夹持杆上设有半圆孔,在扭簧的作用下第二夹持部与后夹持杆之间形成若干夹持孔,且夹持孔的孔径各不相同。全寄生植物萌发培养箱的操作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将寄生植物的种子放置在布垫上,在垫子架中加入水,盖上端盖,让寄生植物种子进行萌发;2、打开箱盖取下支撑框,将寄主植物放置在箱体内,然后将支撑框安装在挡环上,并通过进水管向箱体内加入培养液;3、待寄生植物种子萌发后,将垫子架安装在接种支架上,然后将接种支架安装在箱体内;4、通过夹持机构夹持住寄主植物的根、茎或叶,使得寄生植物靠近或置于寄主植物的根、茎或叶上,这样寄生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寄生在寄主植物的根、茎或叶上;5、在寄生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通过与进气管连接的气泵向箱体内鼓入空气,为寄生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氧气;箱盖上凸透镜的设置,可以使得箱体内的光照强度增加,进而使得寄生植物快速生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全寄生植物萌发培养箱及操作方法,可实现寄生植物的萌发,萌发后的寄生植物通过夹持机构固定在位于箱体内的寄主植物上,在寄生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进气管的设置可以为寄生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氧气,箱体顶部凸透镜的设置,可以增加箱体内的光照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外形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箱体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端盖的示意图;图5为支撑框的示意图;图6为喷气管的三维图;图7为垫子架的剖视示意图;图8为接种支架与夹持机构的正面示意图;图9为接种支架与夹持机构的俯视示意图;图10为夹持机构的示意图;图中:1箱体,11进水管,12出水口,13密封塞,131手柄,14进气管,15箱盖,16凸透镜,17安装孔,18挡环,181安装环,2支撑框,21环槽,22弹性绳,3接种支架,31固定杆,32第一过渡杆,33第二过渡杆,34第三过渡杆,35第四过渡杆,36支撑杆,37铰接,4喷气管,41气孔,42单向阀,5第一安装杆,51放大镜,52活动杆,53第二安装杆,6夹持机构,61后夹持杆,62前夹持杆,621第一夹持部,622第二夹持部,63夹持孔,64夹持面,7耳板,8垫子架,81隔板,82通孔,83布垫,831布须,84端盖。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发明的全寄生植物萌发培养箱主要包括箱体1、进水管11、气管14、箱盖15、支撑框2、接种支架3、喷气管4、夹持机构、放大镜51和垫子架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箱体1为圆柱体形或长方体形,箱体为中空结构且顶部敞口,在箱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水管11,通过进水管向箱体内加入营养液。在箱体的底部设有出水口12,在出水口中螺纹安装有密封塞13,在密封塞上设有一字型的手柄131,以便于密封塞的拆卸。在箱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气管14,进气管的一部分伸入到箱体的内腔中,在箱体内设有喷气管4,喷气管与进气管螺纹连接且密封良好,在喷气管内设有单向阀42,在单向阀的作用下空气只能由进气管进入喷气管中,而不能反向流通,且箱体的水不会经喷气管进入进气管中。如图6所示,在喷气管上部的外壁上设有若干气孔41,气孔的设置使得经进气管进入喷气管的气流被分成若干股,进气管与气泵连接,这样空气进入箱体后可以分散开来。在箱体的顶部铰接安装有箱盖15,箱盖上布满圆孔,如图4所示,在箱盖的圆孔中安装有凸透镜16,凸透镜的设置具有聚光的作用,可以增加箱体内的光照强度,这在光照不足的室内进行植物培养时可以提供充分的光照。在箱体上部的内壁上设有安装孔17,安装孔为螺纹孔。在箱体下部的内壁上固定有挡环18,在挡环的顶部固定有安装环181,在挡环上安装有支撑框2。如图5所示,支撑框2为圆环形结构,在支撑框的内侧设有纵横设置的多根弹性绳22,纵横设置的弹性绳围成支撑网。在支撑框上设有环槽21,环槽与安装环螺纹连接,以此实现支撑框与箱体的相对固定连接。使用时,将寄主植物放置在箱体内,并通过弹性绳形成的支撑网对寄主植物进行支撑,此时寄主植物的根、茎置于弹性绳围成的网格内。在寄生植物的接种前,需要将寄生植物的种子进行萌发,为方便寄生植物种子的萌发,在箱体内可拆卸的安装有接种支架3和垫子架8,如图7所示,垫子架为圆柱形的中空结构且顶部敞口,在垫子架的内壁上固定有隔板81,隔板上设有多个通孔82,在隔板的顶部铰接安装有端盖84,端盖与垫子架的顶部接触时实现对端盖的密封。在隔板上放置有布垫83,布垫具有很好的吸水性,布垫的底部连接有若干布须831,布须也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布须与布垫可以一体制造,使用时将寄生植物种子放置在布垫上,布须穿过通孔后自然垂落,在隔板下方的垫子架内加入水,为寄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提供水分,水分沿布须转移至布垫上。如图8、图9所示,接种支架包括顺次设置且两两之间通过铰接轴铰接37连接的固定杆31、第一过渡杆32、第二过渡杆33、第三过渡杆34、第四过渡杆35和支撑杆36,在固定杆和第一过渡杆之间、第一过渡杆和第二过渡杆之间、第二过渡杆和第三过渡杆之间、第三过渡杆和第四过渡杆之间、第四过渡杆与支撑杆之间分别设有阻尼件,以避免相邻两杆件之间的随意转动。在第二过渡杆上铰接安装有第一安装杆5,第一安装杆与第二过渡杆之间设有阻尼件,避免两者之间的随意转动。在第一安装杆上活动设置有活动杆52,活动杆与第一安装杆之间可以相对转动和移动,在活动杆上固定有放大镜51;使用时根据需要转动第一安装杆、转动或移动活动杆,以使得放大镜处于合适位置。安装时,固定杆与安装孔螺纹连接,支撑杆与垫子架螺纹连接,在垫子架的外壁上设有与支撑杆螺纹连接的盲孔。在第三过渡杆上固定有支耳7,在耳板上铰接安装有第二安装杆53,在耳板与第二安装杆之间设有阻尼件,以避免两者的随意转动。在第二安装杆上设有夹持机构6,如图8至图10所示,夹持机构包括与第二安装杆转动连接的后夹持杆61、设置在后夹持杆上的耳板7、与该耳板铰接连接的前夹持杆62、设置在前夹持杆与该耳板之间的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后夹持杆与前夹持杆的第一、第二夹持部均接触。在前夹持杆的右端设有第一夹持部621和第二夹持部622,在扭簧的作用下第一夹持部与后夹持杆之间形成夹持面64。在后夹持杆和第二夹持部上均设有半圆孔,在扭簧的作用下后夹持杆与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若干整圆形的夹持孔63,夹持孔的孔径大小不同。夹持面用于夹持寄主植物的叶或茎,夹持孔用于夹持寄主植物的茎或根。挡环与支撑框之间、密封塞与箱体之间、接种支架与箱体之间、接种支架与垫子架之间均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这种方式下可以便于寄生植物培养完后箱体及箱体内各部件的清理。下面对本发明的使用方法进行描述:1、首先将寄生植物的种子放置在布垫上,在垫子架中加入水,盖上端盖,让寄生植物种子进行萌发;2、打开箱盖取下支撑框,将寄主植物放置在箱体内,然后将支撑框安装在挡环上,并通过进水管向箱体内加入培养液;3、待寄生植物种子萌发后,将垫子架安装在接种支架上,然后将接种支架安装在箱体内;4、通过夹持机构夹持住寄主植物的根、茎或叶,使得寄生植物靠近或置于寄主植物的根、茎或叶上,这样寄生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寄生在寄主植物的根、茎或叶上;5、在寄生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通过与进气管连接的气泵向箱体内鼓入空气,为寄生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氧气;箱盖上凸透镜的设置,可以使得箱体内的光照强度增加,进而使得寄生植物快速生长。

权利要求:1.全寄生植物萌发培养箱,它包括箱体,其特征是,在箱体上部设有进水管,在箱体下部设有与气泵连接的进气管,在箱体内部设有与进气管连接的喷气管,在喷气管内设有单向阀,在喷气管上设有气孔,在单向阀的作用下空气只能由进气管进入喷气管中;在箱体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在出水口上设有密封塞;在箱体内壁上可拆卸的安装有支撑框,在箱体内壁上可拆卸的安装有接种支架,在接种支架上可拆卸的安装有垫子架,在垫子架的内腔壁上设有隔板,在隔板上放置有布垫,布垫上设有布须,布垫和布须均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在垫子架的顶部设有端盖;在接种支架上设有放大镜和夹持寄主植物的夹持机构,在箱体顶部设有箱盖,在箱盖上设有若干凸透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寄生植物萌发培养箱,其特征是,在箱体内壁上固定有挡环,所述支撑框与挡环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寄生植物萌发培养箱,其特征是,支撑框为圆环形结构,在支撑框的内侧设有纵、横设置的若干弹性绳,若干弹性绳围成支撑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寄生植物萌发培养箱,其特征是,所述接种支架包括顺次设置且两两之间铰接连接的固定杆、第一过渡杆、第二过渡杆、第三过渡杆、第四过渡杆和支撑杆,固定杆与箱体螺纹连接,支撑杆与垫子架螺纹连接,在固定杆与第一过渡杆之间、第一和第二过渡杆之间、第二和第三过渡杆之间、第三和第四过渡杆之间以及第四过渡杆与支撑杆之间均设有阻尼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寄生植物萌发培养箱,其特征是,在第二过渡杆上铰接安装有第一安装杆,在第一安装杆上活动设置有活动杆,在活动杆上固定有放大镜,在第一安装杆与第二过渡杆之间设有阻尼件。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寄生植物萌发培养箱,其特征是,在第三过渡杆上通过耳板铰接安装有第二安装杆,在第二安装杆与耳板之间设有阻尼件,夹持机构设置在第三过渡杆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寄生植物萌发培养箱,其特征是,夹持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第二安装杆上的后夹持杆、与后夹持杆铰接连接的前夹持杆、设置在前夹持杆与后夹持杆之间的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后夹持杆与前夹持杆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寄生植物萌发培养箱,其特征是,在前夹持杆上设有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在扭簧的作用下第一夹持部与后夹持杆之间形成夹持面;在第二夹持部和后夹持杆上设有半圆孔,在扭簧的作用下第二夹持部与后夹持杆之间形成若干夹持孔,且夹持孔的孔径各不相同。9.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全寄生植物萌发培养箱的操作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将寄生植物的种子放置在布垫上,在垫子架中加入水,盖上端盖,让寄生植物种子进行萌发;2、打开箱盖取下支撑框,将寄主植物放置在箱体内,然后将支撑框安装在挡环上,并通过进水管向箱体内加入培养液;3、待寄生植物种子萌发后,将垫子架安装在接种支架上,然后将接种支架安装在箱体内;4、通过夹持机构夹持住寄主植物的根、茎或叶,使得寄生植物靠近或置于寄主植物的根、茎或叶上,这样寄生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寄生在寄主植物的根、茎或叶上;5、在寄生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通过与进气管连接的气泵向箱体内鼓入空气,为寄生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氧气;箱盖上凸透镜的设置,可以使得箱体内的光照强度增加,进而使得寄生植物快速生长。

百度查询: 杭州师范大学 全寄生植物萌发培养箱及操作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