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新型自动扶正螺丝刀_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_201811128899.X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日:2018-09-27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公开(公告)号:CN109048757B

主分类号:B25B23/10

分类号:B25B23/10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5.14#授权;2019.01.15#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12.21#公开

摘要:一种新型自动扶正螺丝刀,包括刀柄、刀杆、螺丝刀头、触发帽、活动杆和夹紧装置,刀杆上端插入刀柄并固定连接,刀杆的下端固定设置螺丝刀头,刀杆沿轴线方向设置有供活动杆贯穿的中心通孔,活动杆位于中心通孔内,活动杆的上端固联触发帽,触发帽由刀柄顶部内凹设置的凹槽插入刀柄并连接活动杆的上端,活动杆的上端伸入凹槽内,在凹槽内设置弹簧;活动杆的下端滑动插入螺丝刀头内,夹紧装置设置在螺丝刀头上并与活动杆的下端滑动接触;夹紧装置包括关于螺丝刀头的轴线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夹紧单元。本自动扶正螺丝刀保留了传统螺丝刀小巧灵活的优点,并且在拧螺丝钉时能够夹紧螺丝钉,不再需要用手扶正螺丝钉,使得拧螺丝钉时更加方便且更加效率。

主权项:1.一种新型自动扶正螺丝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1)、刀杆(2)、螺丝刀头(3)、触发帽(6)、活动杆(4)和夹紧装置,刀杆(2)上端插入刀柄(1)并固定连接,刀杆(2)的下端固定设置螺丝刀头(3),刀杆(2)沿轴线方向设置有供活动杆(4)贯穿的中心通孔(201),活动杆(4)位于中心通孔(201)内,活动杆(4)的上端固联触发帽(6),触发帽(6)由刀柄(1)顶部内凹设置的凹槽(101)插入刀柄(1)并连接活动杆(4)的上端,活动杆(4)的上端伸入凹槽(101)内,在凹槽(101)内设置弹簧(11),弹簧(11)套装在活动杆(4)的上端,弹簧(11)的下端连接凹槽(101)槽底,弹簧(11)的上端连接触发帽(6);活动杆(4)的下端滑动插入螺丝刀头(3)内设置的触发凹槽(301)里,夹紧装置设置在螺丝刀头(3)上并与活动杆(4)的下端滑动接触;夹紧装置包括关于螺丝刀头(3)的轴线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夹紧单元,两个夹紧单元均包括连接杆(5)、复位弹簧机构(8)和夹紧板(9),连接杆(5)一端水平插入螺丝刀头(3)内且伸入触发凹槽(301)与下滑的活动杆(4)下端接触;连接杆(5)另一端连接复位弹簧机构(8),复位弹簧机构(8)设置在螺丝刀头(3)的外壁上,夹紧板(9)通过第一连接板(7)连接复位弹簧机构(8);复位弹簧机构(8)包括外壳(801)、转轴(802)、两个连接板(803)、第一限位板(804)和第二限位板(805),外壳(801)为圆柱状,外壳(801)内设有用于放置转轴(802)、两个连接板(803)、第一限位板(804)和第二限位板(805)的空腔,转轴(802)的两端分别垂直转动连接在外壳(801)的上、下底面上,且转轴(802)设置在外壳(801)的中心处,两个连接板(803)分别连接在转轴(802)的两侧且关于转轴(802)对称设置,两个连接板上设置有复位装置,第一限位板(804)的一侧和第二限位板(805)的一侧分别垂直固定连接在两个连接板(803)的自由端部且关于转轴(802)的轴线对称设置,第一限位板(804)和第二限位板(805)为弧形板且弧度与外壳(801)的弧度相同,在外壳(801)的空腔壁上与第一限位板(804)和第二限位板(805)相对应的位置上开有通槽(807),第一限位板(804)的外表面与连接杆(5)另一端连接且第一限位板(804)能在连接杆(5)另一端的带动下在外壳(801)内转动,第一限位板(804)和第二限位板(805)为90度弧形板且连接杆(5)另一端在第一限位板(804)上的连接处为第一限位板(804)的中间位置处,第二限位板(805)的外表面连接第一连接板(7);第一限位板(804)和第二限位板(805)为圆心角呈90度的弧形板,第一限位板(804)上与连接杆(5)的连接处为第一限位板(804)的中心位置处即圆心角为45度处;复位装置包括在两个连接板(803)上分别与第一限位板(804)和第二限位板(805)相反的方向上均设置有的至少一根复位弹簧(806),每个连接板(803)上的复位弹簧(806)平行设置,复位弹簧(806)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板(803)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壳(801)上;夹紧板(9)包括弧形板(901)、扇形板(902)和过渡连接板(903),弧形板(901)设置在扇形板(902)的上方,弧形板(901)和扇形板(902)之间通过过渡连接板(903)连接,弧形板(901)的顶部连接第一连接板(7),且弧形板(901)的凹面朝向螺丝刀头(3);扇形板(902)的凹面朝向螺丝刀头(3);活动杆(4)的下端加工成锥形,连接杆(5)的一端连接有一加长杆(12),加长杆(12)的一端与连接杆(5)连接,加长杆(12)的另一端加工成圆形,加长杆(12)的另一端水平插入螺丝刀头(3)内且伸入触发凹槽(301)与下滑的活动杆(4)中呈锥形的下端接触;刀柄(1)的顶端设置有一顶盖(10),活动杆(4)的上端穿过刀柄(1)并且固联触发帽(6),触发帽(6)由顶盖(10)顶部内凹设置的凹槽(101)插入顶盖(10)并连接活动杆(4)的上端。

全文数据:一种新型自动扶正螺丝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螺丝刀具,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自动扶正螺丝刀。背景技术螺丝刀是一种用来拧转螺丝钉以迫使其就位的工具。传统螺丝刀相对于电动螺丝刀具有小巧灵活,性价比高的特点。但是使用传统螺丝刀时,需要先用手固定好螺丝钉位置然后用另一只手用螺丝刀拧转螺丝钉,对于一些小的螺丝钉,手无法扶正螺丝钉,上螺丝钉时就非常麻烦,好不容易固定好螺丝钉,固定位置还经常会发生偏差,可谓费时费力,还达不到预期效果。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自动扶正螺丝刀,使得人们在使用螺丝刀时不需要先用手扶正螺丝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自动扶正螺丝刀,包括刀柄、刀杆、螺丝刀头、触发帽、活动杆和夹紧装置,刀杆上端插入刀柄并固定连接,刀杆的下端固定设置螺丝刀头,刀杆沿轴线方向设置有供活动杆贯穿的中心通孔,活动杆位于中心通孔内,活动杆的上端固联触发帽,触发帽由刀柄顶部内凹设置的凹槽插入刀柄并连接活动杆的上端,活动杆的上端伸入凹槽内,在凹槽内设置弹簧,弹簧套装在活动杆的上端,弹簧的下端连接凹槽槽底,弹簧的上端连接触发帽;活动杆的下端滑动插入螺丝刀头内设置的触发凹槽里,夹紧装置设置在螺丝刀头上并与活动杆的下端滑动接触;夹紧装置包括关于螺丝刀头的轴线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夹紧单元,两个夹紧单元均包括连接杆、复位弹簧机构和夹紧板,连接杆一端水平插入螺丝刀头内且伸入触发凹槽与下滑的活动杆下端接触;连接杆另一端连接复位弹簧机构,复位弹簧机构设置在螺丝刀头的外壁上,夹紧板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复位弹簧机构。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新型自动扶正螺丝刀,按压触发帽,活动杆往下运动,活动杆的下端插入两连接杆端部并且随着活动杆的往下运动推动插入螺丝刀头的连接杆的一端往外移动,从而通过复位弹簧机构带动夹紧板往刀杆轴向方向移动,从而夹紧螺丝钉,旋转螺丝刀即可将螺丝钉固定在物体上;松开触发帽,触发装置在刀柄顶端的弹簧的作用下往上弹起,带动活动杆往上移动,活动杆的底端逐渐离开两连接杆端部之间,插入螺丝刀头连接杆的一端往刀杆轴向方向移动,从而通过复位弹簧机构带动夹紧板往与刀杆轴向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即可将新型自动扶正螺丝刀从螺丝钉上移开。进一步地,复位弹簧机构包括外壳、转轴、两个连接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外壳为圆柱状,外壳内设有用于放置转轴、两个连接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空腔,转轴的两端分别垂直转动连接在外壳的上、下底面上,且转轴设置在外壳的中心处,两个连接板分别连接在转轴的两侧且关于转轴对称设置,两个连接板上设置有复位装置,第一限位板的一侧和第二限位板的一侧分别垂直固定连接在两个连接板的自由端部且关于转轴的轴线对称设置,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为弧形板且弧度与外壳的弧度相同,在外壳的空腔壁上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相对应的位置上开有通槽,第一限位板的外表面与连接杆另一端连接且第一限位板能在连接杆另一端的带动下在在外壳内转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为90度弧形板且连接杆另一端在第一限位板上的连接处为第一限位板的中间位置处,第二限位板的外表面连接第一连接板。进一步地,复位装置包括在两个连接板上分别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相反的方向上均设置有的至少一根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均分别固定在连接板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壳上。进一步地,夹紧板包括弧形板、扇形板和过渡连接板,弧形板设置在扇形板的上方,弧形板和扇形板之间通过过渡连接板连接,弧形板的顶部连接第一连接板,且弧形板的凹面朝向螺丝刀头;扇形板的凹面朝向螺丝刀头。在夹紧螺丝钉时,两个夹紧单元的两个扇形板的凹面贴合在螺丝钉上进行夹紧。进一步地,活动杆的下端加工成锥形,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一加长杆,加长杆的一端与连接杆连接,加长杆的另一端加工成圆形,加长杆的另一端水平插入螺丝刀头内且伸入触发凹槽与下滑的活动杆中呈锥形的下端接触。活动杆的下端的下端加工成锥形,加长杆的另一端加工成圆形,能够减少活动杆底端推动连接杆往外移动的阻力,使本自动扶正螺丝刀工作更加顺畅。进一步地,刀柄的顶端设置有一顶盖,活动杆的上端穿过刀柄并且固联触发帽,触发帽由顶盖顶部内凹设置的凹槽插入顶盖并连接活动杆的上端,活动杆的上端伸入凹槽内,在凹槽内设置弹簧,弹簧套装在活动杆的上端,弹簧的下端连接凹槽槽底,弹簧的上端连接触发帽。设置顶盖,可以在弹簧损坏时方便对弹簧进行更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自动扶正螺丝刀保留了传统螺丝刀小巧灵活的优点,并且在拧螺丝钉时能够夹紧螺丝钉,不再需要用手扶正螺丝钉,使得拧螺丝钉时更加方便且更具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新型自动扶正螺丝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新型自动扶正螺丝刀中弹簧的位置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新型自动扶正螺丝刀中螺丝刀头、夹紧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剖视图。图5是图3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新型自动扶正螺丝刀中复位弹簧机构的内部示意图图中隐藏了外壳的一个底面。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新型自动扶正螺丝刀中第一连接板与复位弹簧机构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如图1-7所示,一种新型自动扶正螺丝刀包括刀柄1、顶盖10、刀杆2、螺丝刀头3、触发帽6、活动杆4和夹紧装置,如图1、图2、图4所示,刀柄1的顶端设置有一顶盖10,刀杆2上端插入刀柄1并固定连接,刀杆2的下端固定设置螺丝刀头3,刀杆2沿轴线方向设置有供活动杆4贯穿的中心通孔201,活动杆4位于中心通孔201内,活动杆4的上端穿过刀柄1并且固联触发帽6,触发帽6由顶盖10顶部内凹设置的凹槽101插入顶盖10并连接活动杆4的上端,活动杆4的上端伸入凹槽101内,在凹槽内设置弹簧11,弹簧11套装在活动杆4的上端,弹簧11的下端连接凹槽101槽底,弹簧11的上端连接触发帽6;活动杆4的下端加工成锥形并且滑动插入螺丝刀头3内设置的触发凹槽301里,夹紧装置设置在螺丝刀头3上并与活动杆4的下端滑动接触;按压触发帽6时,与触发帽6连接的活动杆4往下移动,触发帽6挤压弹簧11,弹簧11压缩,将螺丝钉固定好不需要夹紧螺丝钉时,放开触发帽6,弹簧11伸张,推动触发帽6向上回到按压前的位置,且带动活动杆4向上移动;如图3、图4、图5、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夹紧装置包括关于螺丝刀头3的轴线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夹紧单元,两个夹紧单元均包括连接杆5、复位弹簧机构和夹紧板9,连接杆5的一端连接有一加长杆12,加长杆12的一端与连接杆5连接,加长杆12的另一端加工成圆形,且加长杆12的另一端水平插入螺丝刀头3内且伸入触发凹槽301与下滑的活动杆4中呈锥形的下端接触;连接杆5另一端连接复位弹簧机构8,复位弹簧机构8设置在螺丝刀头3的外壁上,夹紧板9通过第一连接板7连接复位弹簧机构8。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复位弹簧机构包括外壳801、转轴802、两个连接板803、第一限位板804和第二限位板805,外壳801为圆柱状,外壳801内设有用于放置转轴802、两个连接板803、第一限位板804和第二限位板805的空腔,转轴802设置在外壳801的中心处且转轴802的两端分别垂直转动连接在外壳801的上、下底面上,转轴802的两端设置在轴承座上,且轴承座固定在外壳801底面上;两个连接板803分别连接在转轴802的两侧且关于转轴802对称设置,两个连接板上设置有复位装置,第一限位板804的一侧和第二限位板805的一侧分别垂直固定连接在两个连接板803的自由端部且关于转轴802的轴线对称设置,第一限位板804和第二限位板805为弧形板且弧度与外壳801的弧度相同,在外壳801的空腔壁上与第一限位板804和第二限位板805相对应的位置上开有通槽807,复位装置包括在两个连接板803上分别与第一限位板804和第二限位板805相反的方向上均设置有的至少一根复位弹簧11,每个连接板803上的复位弹簧11平行设置,复位弹簧11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板803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壳801上,转轴802可以转动,第一限位板804、第二限位板805受力运动时的运动方向相反,设置复位弹簧11可以将第一限位板804、第二限位板805回复到原始状态;连接杆5另一端穿过通槽807与第一限位板804的外表面连接且第一限位板804能在连接杆5另一端的带动下在在外壳801内转动,本实施例的第一限位板804和第二限位板805为圆心角呈90度的弧形板,第一限位板804上与连接杆5的连接处为第一限位板804的中心位置处即圆心角为45度处;第二限位板805的外表面连接第一连接板7。本实施例的夹紧板9包括弧形板901、扇形板902和过渡连接板903,弧形板901设置在扇形板902的上方,弧形板901和扇形板902之间通过过渡连接板903连接,弧形板901的顶部连接第一连接板7,且弧形板901的凹面朝向螺丝刀头3,扇形板902的凹面朝向螺丝刀头3。在夹紧螺丝钉时,两个夹紧单元扇形板的凹面处贴合在螺丝钉上对螺丝钉进行夹紧。使用时,将螺丝钉放进夹紧板9之间,螺丝钉对准螺丝刀头3,按压触发帽6,如图3,图中箭头表示受力运动方向,活动杆4向下移动推动插入螺丝刀头3内的加长杆12往外移动,连接杆5的另一端因此而带动复位弹簧机构8中的第一限位板804往远离刀杆2轴向方向的位置移动,即图6中A方向,此时第二限位板805在第一限位板804和转轴802的作用下往刀杆2轴向方向处移动,即A的反方向,从而带动夹紧板9中的扇形板902往螺丝刀头3轴向方向处移动,两个扇形板902之间的距离缩小,两个扇形板902中的凹面贴合夹紧螺丝钉,此时即可旋转螺丝刀将螺丝钉拧紧。为了省力且快速拧紧螺丝钉,在将螺丝钉大部分都拧紧物体内而不会再发生偏转时即可以松开触发帽6,然后即可快速将螺丝钉完全拧进物体内。松开触发帽6后,弹簧11伸张推动触发帽6回复原始位置,并且带动活动杆4往上移动,活动杆4下端逐渐离开两加长杆12呈圆形的两端部之间,加长杆12往螺丝刀头3轴线方向移动,带动连接杆5往螺丝刀头3方向移动,两个扇形板902之间的距离增大,即可将自动扶正螺丝刀移离螺丝钉。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自动扶正螺丝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1、刀杆2、螺丝刀头3、触发帽6、活动杆4和夹紧装置,刀杆2上端插入刀柄1并固定连接,刀杆2的下端固定设置螺丝刀头3,刀杆2沿轴线方向设置有供活动杆4贯穿的中心通孔201,活动杆4位于中心通孔201内,活动杆4的上端固联触发帽6,触发帽6由刀柄1顶部内凹设置的凹槽101插入刀柄1并连接活动杆4的上端,活动杆4的上端伸入凹槽101内,在凹槽101内设置弹簧11,弹簧11套装在活动杆4的上端,弹簧11的下端连接凹槽101槽底,弹簧11的上端连接触发帽6;活动杆4的下端滑动插入螺丝刀头3内设置的触发凹槽301里,夹紧装置设置在螺丝刀头3上并与活动杆4的下端滑动接触;夹紧装置包括关于螺丝刀头3的轴线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夹紧单元,两个夹紧单元均包括连接杆5、复位弹簧机构8和夹紧板9,连接杆5一端水平插入螺丝刀头3内且伸入触发凹槽301与下滑的活动杆4下端接触;连接杆5另一端连接复位弹簧机构8,复位弹簧机构8设置在螺丝刀头3的外壁上,夹紧板9通过第一连接板7连接复位弹簧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扶正螺丝刀,其特征在于:复位弹簧机构8包括外壳801、转轴802、两个连接板803、第一限位板804和第二限位板805,外壳801为圆柱状,外壳801内设有用于放置转轴802、两个连接板803、第一限位板804和第二限位板805的空腔,转轴802的两端分别垂直转动连接在外壳801的上、下底面上,且转轴802设置在外壳801的中心处,两个连接板803分别连接在转轴802的两侧且关于转轴802对称设置,两个连接板上设置有复位装置,第一限位板804的一侧和第二限位板805的一侧分别垂直固定连接在两个连接板803的自由端部且关于转轴802的轴线对称设置,第一限位板804和第二限位板805为弧形板且弧度与外壳801的弧度相同,在外壳801的空腔壁上与第一限位板804和第二限位板805相对应的位置上开有通槽807,第一限位板804的外表面与连接杆5另一端连接且第一限位板804能在连接杆5另一端的带动下在外壳801内转动,第一限位板804和第二限位板805为90度弧形板且连接杆5另一端在第一限位板804上的连接处为第一限位板804的中间位置处,第二限位板805的外表面连接第一连接板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扶正螺丝刀,其特征在于:复位装置包括在两个连接板803上分别与第一限位板804和第二限位板805相反的方向上均设置有的至少一根复位弹簧11,每个连接板803上的复位弹簧11平行设置,复位弹簧11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板803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壳80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扶正螺丝刀,其特征在于:夹紧板9包括弧形板901、扇形板902和过渡连接板903,弧形板901设置在扇形板902的上方,弧形板901和扇形板902之间通过过渡连接板903连接,弧形板901的顶部连接第一连接板7,且弧形板901的凹面朝向螺丝刀头3;扇形板902的凹面朝向螺丝刀头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扶正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活动杆4的下端加工成锥形,连接杆5的一端连接有一加长杆12,加长杆12的一端与连接杆5连接,加长杆12的另一端加工成圆形,加长杆12的另一端水平插入螺丝刀头3内且伸入触发凹槽301与下滑的活动杆4中呈锥形的下端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扶正螺丝刀,其特征在于:刀柄1的顶端设置有一顶盖10,活动杆4的上端穿过刀柄1并且固联触发帽6,触发帽6由顶盖10顶部内凹设置的凹槽101插入顶盖10并连接活动杆4的上端,活动杆4的上端伸入凹槽101内,在凹槽内设置弹簧11,弹簧11套装在活动杆4的上端,弹簧11的下端连接凹槽101槽底,弹簧11的上端连接触发帽6。

百度查询: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型自动扶正螺丝刀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