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_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_201810494911.2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8-05-22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公开(公告)号:CN108916990B

主分类号:F24F1/0093(20190101)

分类号:F24F1/0093(20190101);F24F13/00(20060101);F24F13/20(20060101);F24F11/89(20180101);F24F11/50(20180101);F24F11/70(20180101)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0.11.24#授权;2018.12.25#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11.30#公开

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该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换热器、贯流风扇及电辅热装置,壳体的内部形成有腔室,换热器、贯流风扇及电辅热装置均设置于壳体腔室的内部,换热器及贯流风扇之间形成有气流腔室,壳体上设置有动力组件,动力组件与电辅热装置连接,以带动电辅热装置做进出气流腔室的往复运动。本发明在当运行在制冷、送风和除湿等并不需要开启电辅热装置的模式时,能够从根本上减小电辅热装置对气流的阻碍。

主权项: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1、换热器2、贯流风扇3及电辅热装置4,所述壳体1的内部形成有腔室,所述换热器2、贯流风扇3及电辅热装置4均设置于所述壳体1腔室的内部,所述换热器2及贯流风扇3之间形成有气流腔室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动力组件6,所述动力组件6与所述电辅热装置4连接,以带动所述电辅热装置4做进出所述气流腔室5的往复运动;所述壳体1向其腔室的内部形成有可与所述电辅热装置4接触的挡接部9;所述挡接部9具有可与所述电辅热装置4接触的凹槽10,所述凹槽10表面的形状及尺寸与所述电辅热装置4的外壁相对应,以与所述电辅热装置4的外壁贴合。

全文数据: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背景技术[0002]为了提高挂壁式空调器的制热效果,通常在空调器室内机的换热器和贯流风扇之间固定安装有电辅热装置。电辅热装置通电后,通过表面的散热槽散发热量,从而强化空调器的制热效果。如业界所周知,在其他条件一定时,电辅热装置的散热效果和其所在位置的气流呈正相关,因此为了提高散热效果,电辅热装置往往固定安装在气流较大的位置,而气流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噪音的大小。[0003]中国发明专利CN104791911B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将电辅热装置收纳在截面呈圆形的电辅热保护组件内,以减小电辅热装置对气流的阻碍。然而,当空调器室内机运行在制冷、送风和除湿等并不需要开启电辅热装置的模式下,气流仍然受到布满散热槽的电辅热装置的阻碍,从而导致噪音大、风量小等问题的产生,进而影响了用户的体验,因此上述空调器不能从根本上减小甚至消除电辅热装置带来的噪音。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在当运行在制冷、送风和除湿等并不需要开启电辅热装置的模式时,能够减小电辅热装置对气流的阻碍的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0006]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换热器、贯流风扇及电辅热装置,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腔室,所述换热器、贯流风扇及电辅热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壳体腔室的内部,所述换热器及贯流风扇之间形成有气流腔室,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电辅热装置连接,以带动所述电辅热装置做进出所述气流腔室的往复运动。[000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传动件及驱动件,所述传动件位于贯流风扇沿轴向的侧方,所述传动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以随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同步运动,所述传动件与所述电辅热装置连接,以带动所述电辅热装置同步运动,所述驱动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上。[000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传动件为两个,两个所述传动件之间平行,两个所述传动件分别位于所述贯流风扇沿轴向的两侧。[000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传动件为转臂,所述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辅热装置连接,以带动所述电辅热装置沿圆弧方向往复运动。[00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传动件为移动块,所述传动件与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以实现直线运动,所述传动件与所述电辅热装置固定连接,以带动所述电辅热装置沿直线往复运动。[00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壳体向其腔室的内部形成有可与所述电辅热装置接触的挡接部,所述挡接部的位置与所述电辅热装置运动轨迹相对应,以在当与所述电辅热装置接触时,限制所述电辅热装置向所述气流腔室外部移动时的最大移动距离。[00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挡接部具有可与所述电辅热装置接触的凹槽,所述凹槽表面的形状及尺寸与所述电辅热装置的外壁相对应,以与所述电辅热装置的外壁贴合。[00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信号输入件及控制器,所述信号输入件包括第一输入模块,所述第一输入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以向所述控制器输入用户对空调器室内机运行状态需求的信号,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动力组件电性连接,以在当空调器室内机处于制冷、送风或除湿的运行状态时,控制所述动力组件带动所述电辅热装置朝向所述气流腔室的外部移动。[00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信号输入件还包括第二输入模块,所述第二输入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以向所述控制器输入用户对噪音或热量的需求信号,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动力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在当空调器室内机处于制热的运行状态时,根据用户对噪音或热量的需求信号控制所述动力组件带动所述电辅热装置做进出所述气流腔室的往复运动。[0015]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内机,所述空调器室内机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0017]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通过设置动力组件,并且将电辅热装置与动力组件连接,能够根据需要改变电辅热装置的位置,从而一方面在当运行在制冷、送风和除湿等并不需要开启电辅热装置的模式时,使得电辅热装置能够向气流流量小的位置移动,进而相对于现有技术能够从根本上减小电辅热装置对气流的阻碍,更进而显著降低了电辅热装置在不使用时产生的噪音,以及提高了风量;另一方面,在当空调器室内机运行在制热模式时,通过调节电辅热装置在气流腔室的位置,能够实现对热量及噪音的调节。附图说明[0018]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19]图2为图1中当电辅热装置移动至其他位置时的状态图;[0020]图3为图1中当电辅热装置移动至极限位置时的状态图;[0021]图4为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的电路连接关系示意图;[0022]以上各图中:1、壳体;2、换热器;3、贯流风扇;4、电辅热装置;5、气流腔室;6、动力组件;7、传动件;8、驱动件;9、挡接部;10、凹槽;11、控制组件;12、信号输入件;13、控制器;14、第一输入模块;15、第二输入模块。具体实施方式[0023]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002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1图1至图3所示的箭头方向表示当贯流风扇开启时的气流流动方向;(2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3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0025]参见图1至图4,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1、换热器2、贯流风扇3及电辅热装置4,壳体1的内部形成有腔室,换热器2、贯流风扇3及电辅热装置4均设置于壳体1腔室的内部,换热器2及贯流风扇3位置及其与壳体1的连接关系可参照现有技术,换热器2及贯流风扇3之间形成有气流腔室5,本领域技术人员易知,气流腔室5是气流在贯流风扇3的带动下于换热器2及贯流风扇3之间流动形成的空间,壳体1上设置有动力组件6,动力组件6与电辅热装置4连接,以带动电辅热装置4做进出气流腔室5的往复运动。[0026]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通过设置动力组件6,并且将电辅热装置4与动力组件6连接,能够根据需要改变电辅热装置4的位置,从而一方面在当运行在制冷、送风和除湿等并不需要开启电辅热装置的模式时,使得电辅热装置能够向气流流量小的位置移动,进而相对于现有技术能够从根本上减小电辅热装置对气流的阻碍,更进而显著降低了电辅热装置在不使用时产生的噪音,以及提高了风量;另一方面,在当空调器室内机运行在制热模式时,通过调节电辅热装置4在气流腔室5的位置,能够实现对热量及噪音的调节。[0027]针对动力组件6的结构,其可以为:如图1至图4所示,动力组件6包括传动件7及驱动件8,传动件7位于贯流风扇3沿轴向的侧方,以防止转动时与贯流风扇3发生干涉,传动件7与驱动件8连接,以随驱动件8的动力输出端同步运动,传动件7与电辅热装置4连接,以带动电辅热装置4同步运动,驱动件8固定设置于壳体1上。[0028]具体的,如图1至图3所示,传动件7为转臂如连杆,传动件7优选为两个,两个传动件7之间平行,两个传动件7之间固定连接有同步杆,以实现同步转动,两个传动件7分别位于贯流风扇3沿轴向的两侧,以提高电辅热装置4运动的稳定性,传动件7的一端与壳体1交接,以在壳体1腔室的内部实现转动,传动件7的另一端与电辅热装置4固定连接,以带动电辅热装置4沿圆弧方向往复运动,从而实现进出气流腔室5的往复运动,驱动件8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驱动件8位于壳体1腔室的内部,驱动件8的机体部与壳体1固定连接,驱动件8的动力输出端与传动件7连接,以驱动传动件7转动。本发明上述动力组件6能够实现电辅热装置4沿圆弧方向的往复运动,同时通过调节传动件7的转动角度实现对电辅热装置4位置的调节。[0029]上述需要说明的是,驱动件8不限于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例如,驱动件8还可以为气缸或液压缸,此时驱动件8的缸体部与壳体1铰接,驱动件8的缸杆部与传动件7铰接,以此驱动传动件7转动。[0030]另外,动力组件6还可以设置为能够带动电辅热装置4沿直线方向往复运动,具体的:传动件7为移动块,驱动件8为气缸导轨,驱动件8位于壳体1的内部,驱动件8为两个,两个驱动件8分别位于贯流风扇3沿轴向的两侧,驱动件8具有导轨部及滑块部,驱动件8的导轨部与壳体1固定连接,驱动件8的滑块部与传动件7固定连接,以带动传动件7沿直线方向往复运动,驱动件8导轨部的长度能够保证传动件7到达气流流量最大的位置,以及气流流量最小的位置,传动件7与电辅热装置4固定连接,以带动电辅热装置4沿直线往复运动,从而实现进出气流腔室5的往复运动。[0031]进一步如图1至图3所示,壳体1向其腔室的内部形成有可与电辅热装置4接触的挡接部9,挡接部9的位置与电辅热装置4运动轨迹相对应,以在当与电辅热装置4接触时,限制电辅热装置4向气流腔室5外部移动时的最大移动距离。本发明通过挡接部9,在当空调器室内机运行至制冷、送风和除湿等并不需要开启电辅热装置的模式时,将电辅热装置4稳定的支撑在气流流量小的位置处,同时使得驱动件8暂停运行,避免驱动件8因持续运行而过早损坏。[0032]具体的,如图1至图3所示,挡接部9为壳体1内壁凸起部分向壳体1腔室内部延伸形成,挡接部9具有可与电辅热装置4接触的凹槽10,凹槽10表面的形状及尺寸与电辅热装置4的外壁相对应,以与电辅热装置4的外壁贴合。本发明通过凹槽10,在当电辅热装置4与挡接部9接触时,电辅热装置4外壁的一部分伸入至凹槽10的内部并与凹槽1〇紧密贴合,使得挡接部9处的气流仅沿着电辅热装置4外壁的另一部分平顺地经过电辅热装置4,从而相对于将电辅热装置4完全暴露于挡接部9的方式,进一步降低了电辅热装置4对气流的阻挡,进而降低了噪音,以及提高了风量。[0033]如图4所示,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控制组件11,以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对电辅热装置4的位置变化进行控制,具体的:[0034]控制组件11包括信号输入件12及控制器13,信号输入件12优选为遥控器,信号输入件12包括第一输入模块14,第一输入模块14与控制器13电性连接,以向控制器13输入用户对空调器室内机运行状态需求的信号,控制器13优选为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控制器13与动力组件6电性连接,以在当空调器室内机处于制冷、送风或除湿的运行状态时,控制动力组件6带动电辅热装置4朝向气流腔室5的外部移动,直至电辅热装置4与挡接部9接触如图3所示);[0035]进一步如图4所示,信号输入件12还包括第二输入模块15,第二输入模块15与控制器13电性连接,以向控制器13输入用户对噪音或热量的需求信号,控制器13与动力组件6电性连接,控制器13在当空调器室内机处于制热的运行状态时,根据用户对噪音或热量的需求信号控制动力组件6带动电辅热装置4做进出气流腔室5的往复运动(如图1至图3所示),例如,在当用户输入降低噪音或者减少热量的需求信号时,控制所述动力组件6带动所述电辅热装置4朝向所述气流腔室5的外部运动,所述电辅热装置4位移量的大小与用户降低噪音或者减少热量的需求程度呈正相关。[0036]上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电性连接既可以是有线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0037]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下面以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为例就本发明中调节电辅热装置4位置的操作具体说明:[0038]当空调器室内机处于制热运行状态时,电辅热装置4处于工作状态,如果用户需要空调室内机提供足够的热量,则通过动力组件6带动传动件7转动至图1所示气流流量较大的位置,此时电辅热装置4散热效果较好;如果用户需要降低空调室内机产生的噪音或热量,则通过动力组件6带动传动件7自图1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图2所示气流流量较小的位置,以减小电辅热装置4对气流的阻碍,以及降低电辅热装置4的散热效率,传动件7转动的角度大小与用户降低噪音或者减少热量的需求程度呈正相关;[0039]当空调器室内机处于制冷、送风或除湿的运行状态时,电辅热装置4处于关闭状态,此时为了尽可能的减小电辅热装置4对气流的阻碍,通过动力组件6带动传动件7转动至图3所示的位置。[0040]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内机,该空调器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1、换热器2、贯流风扇⑶及电辅热装置⑷,所述壳体(1的内部形成有腔室,所述换热器2、贯流风扇3及电辅热装置4均设置于所述壳体⑴腔室的内部,所述换热器⑵及贯流风扇3之间形成有气流腔室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动力组件6,所述动力组件6与所述电辅热装置4连接,以带动所述电辅热装置⑷做进出所述气流腔室5的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6包括传动件7及驱动件8,所述传动件7位于贯流风扇(3沿轴向的侧方,所述传动件7与所述驱动件8连接,以随所述驱动件8的动力输出端同步运动,所述传动件7与所述电辅热装置4连接,以带动所述电辅热装置4同步运动,所述驱动件8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7为两个,两个所述传动件7之间平行,两个所述传动件7分别位于所述贯流风扇3沿轴向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7为转臂,所述传动件7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件7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辅热装置4连接,以带动所述电辅热装置4沿圆弧方向往复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7为移动块,所述传动件⑺与所述驱动件⑻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以实现直线运动,所述传动件7与所述电辅热装置⑷固定连接,以带动所述电辅热装置⑷沿直线往复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向其腔室的内部形成有可与所述电辅热装置4接触的挡接部9,所述挡接部9的位置与所述电辅热装置⑷运动轨迹相对应,以在当与所述电辅热装置⑷接触时,限制所述电辅热装置⑷向所述气流腔室5外部移动时的最大移动距离。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接部9具有可与所述电辅热装置4接触的凹槽10,所述凹槽10表面的形状及尺寸与所述电辅热装置的外壁相对应,以与所述电辅热装置4的外壁贴合。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组件(11,所述控制组件(11包括信号输入件(12及控制器(13,所述信号输入件(I2包括第一输入模块14,所述第一输入模块(14与所述控制器(13电性连接,以向所述控制器(13输入用户对空调器室内机运行状态需求的信号,所述控制器13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控制器13与所述动力组件⑹电性连接,以在当空调器室内机处于制冷、送风或除湿的运行状态时,控制所述动力组件6带动所述电辅热装置⑷朝向所述气流腔室⑸的外部移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入件(12还包括第二输入模块(15,所述第二输入模块(15与所述控制器(13电性连接,以向所述控制器(13输入用户对噪音或热量的需求信号,所述控制器13与所述动力组件⑹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13在当空调器室内机处于制热的运行状态时,根据用户对噪音或热量的需求信号控制所述动力组件带动所述电辅热装置⑷做进出所述气流腔室5的往复运动。10.—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器室内机,所述空调器室内机为如权利要求卜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

百度查询: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