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公布】一种助焊UF底部填充工艺_江西立讯智造有限公司_202310830467.8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立讯智造有限公司

申请日:2023-07-07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公开(公告)号:CN116744576A

主分类号:H05K3/34

分类号:H05K3/34;H05K3/30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在审-实质审查的生效

法律状态:2023.09.29#实质审查的生效;2023.09.12#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助焊UF底部填充工艺,具体涉及UF填充技术领域,包括具体步骤如下:S1、PCB投板,S2、T面锡膏印刷,S3、UF点胶,S4、T面检查,S5、零件贴装,S6、给压台座,S7、炉前检查,S8、回流焊接,S9、炉后检查对焊接区域进行目视检查,确认焊点是否有明显的缺陷。本发明采用自动选择并精确地放置零件到PCB的预定位置,贴装过程中需要用到摄像头对零件贴装位置进行拍照上传,在下压时摄像头拍摄压力数值,以及拍摄下移零件贴装周边溢出面,拍摄后的图片上传识别,能够在进行助焊UF底部填充时,在每一步进行实时监测,提高了电子元件生产精确性,降低返修率。

主权项:1.一种助焊UF底部填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具体步骤如下:S1、PCB投板,将设计好的印制电路板提交到生产线上,通过无线摄像头采集确认PCB设计的电路图以及布局图,再通过原理图验证,对设计完成的原理图进行验证,确保电路连接正确且符合设计要求,确定投产的PCB为该生产线所投产的PCB;S2、T面锡膏印刷,印刷模板与PCB正确对位,确保模板的引导针或孔与PCB的定位孔对应,使用专用的锡膏刮刀,将锡膏均匀地刮涂在模板上,且模板需要加热到80-90℃使锡膏填充在模板的开口部分,再用刮刀沿着模板表面滑动,将超出锡膏板的多余锡膏刮平,使锡膏只留在模板孔内,而在T面锡膏印刷时需要用到摄像头识别印刷状况,并且将采集的图片数据进行上传比对,确认T面锡膏印刷无残缺溢出点。S3、UF点胶,使用专用的点胶设备,将UF胶水均匀地涂敷在其中一侧或双方的粘接面上,涂有胶水的材料对准,使粘接面紧密接触,压力以促进胶水的粘结,等待UF胶水5—10S后通过摄像头采集UF胶水边缘溢出位置,以及粘接多余位置,采集的图片在5—15S上传到数据库中比对处理,确认UF胶水点胶无差异;S4、T面检查,利用放大设备对T面进行全方位检查,确认无破损点位,检查完成后需要检查人员签字,签字数据通过无线网进行上传储存,确认检查程序图片无误后进行下一步;S5、零件贴装,启动贴片机,它会自动选择并精确地放置零件到PCB的预定位置,并且定位挤压后完成零件贴装,贴装过程中需要用到摄像头对零件贴装位置进行拍照上传,上传到数据库中进行比对识别,直到件贴装图片无误;S6、给压台座,将零件贴装后放置在天台下方,通过天台进行下移,在下压时摄像头拍摄压力数值,以及拍摄下移零件贴装周边溢出面,形成多面同步拍摄,拍摄后的图片上传识别,由后台设备比对处理后确认无误进行下一步操作;S7、炉前检查,对已贴装和焊接的PCB进行视觉检查,确保所有零件正确安装,并进行必要的电气测试和功能测试,确认无误后通过摄像头将电器测试数据以及功能测试数据进行上传,上传到数据库中进行比对,确认炉前检查数据无误;S8、回流焊接,在PCB焊接点上涂覆焊膏,焊膏是一种由焊锡颗粒和流动剂组成的粘稠物质,用于建立焊接连接,将PCB送入预热区,将温度预热至130-170℃,去除PCB表面的残留湿气,将电子元件和焊膏加热至焊接温度看,PCB进入回流区,焊膏会熔化变成液态的焊锡,并与电子元件的引脚以及PCB焊盘形成接触,利用模板下压将各个触点挤压堆积,PCB离开回流区后,在5—10S内经过冷却和固化阶段形成固定,在回流焊接过程中通过摄像头采集PCB回流焊接的各项数据,以及PCB外部固化形成的状态图,并且根据状态图上传到数据库中,利用数据库比对处理,确认数据无误;S9、炉后检查,对焊接区域进行目视检查,确认焊点是否有明显的缺陷,主要检查冷焊、翘曲、气泡、咀铁、弯曲,使用测试工具对焊接连接进行电气测试,确保焊接连接良好、导通可靠,通过检查焊锡与元件引脚或焊盘之间的欧姆接触力来评估焊接质量,检查焊接区域是否有焊膏残留,过多的焊膏残留可能导致电路短路或信号干扰,将检测的各项数据通过摄像头拍照上传,上传的数据通过数据库比对快速处理,确认炉后检查的各项数据正常无误,即可完成助焊UF底部填充。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江西立讯智造有限公司 一种助焊UF底部填充工艺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