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母子式隔离诊台_呼研所生物安全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_201810537180.5 

申请/专利权人:呼研所生物安全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8-05-29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公开(公告)号:CN108720935B

主分类号:A61B90/00

分类号:A61B90/00;A61G10/00;A47B37/00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3.19#授权;2022.02.08#专利申请权的转移;2022.02.08#著录事项变更;2018.11.27#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11.02#公开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母子式隔离诊台,其包括诊台本体,诊台本体的内部设有消杀系统、风机和用于形成医患隔离风墙的出风槽,出风槽连通于诊台本体的工作台面,风机的进风口用于吸入外界空气,消杀系统与风机的进风口相连通,风机的出风口与出风槽相连通,出风槽包括平行于诊台本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槽体和两条分别沿诊台本体的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二槽体,两条第二槽体分别连通于第一槽体,第一槽体上与第二槽体的连接处设有可上下伸缩地挡板,挡板用于控制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连接的通断。该母子式隔离诊台能够将患有传染病的患者呼出的气溶胶与医务人员进行隔离,以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且能根据环境变化调整风道组合模式,实现灵活地隔断工作,节约能耗。

主权项:1.一种母子式隔离诊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诊台本体,所述诊台本体的内部设有消杀系统、风机和用于形成医患隔离风墙的出风槽,所述出风槽连通于所述诊台本体的工作台面,所述风机的进风口用于吸入外界空气,所述消杀系统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出风槽相连通,所述出风槽包括平行于所述诊台本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槽体和两条分别沿所述诊台本体的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二槽体,所述两条第二槽体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上与所述第二槽体的连接处设有可上下伸缩地挡板,所述挡板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二槽体连接的通断;所述诊台本体的内部具有第二腔室,所述出风槽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储风箱体,所述储风箱体的入口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储风箱体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槽体相连通,由所述风机吹入所述储风箱体中的空气能够自动向两侧进行分流;所述第一槽体的相对布置的两内壁上分别设有凹槽,所述挡板的两侧边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凸部,所述凸部定位于所述凹槽中并与所述凹槽可滑动地连接;所述诊台本体的内部具有第一腔室,所述风机使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形成正负压差,所述消杀系统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诊台本体的侧壁上设有吸风口,所述吸风口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诊台本体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挡板上下伸缩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全文数据:一种母子式隔离诊台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母子式隔离诊台。背景技术[0002]母子式隔离诊台即为诊台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进行置物的柜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携带传染病病原体的病人,而呼吸疾病病原体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四种:直接接触、间接接触、(短距离飞沫传播和短距离和长距离)空气传播。根据文献综述,空气传播中短距离传播比长距离传播更具有威胁性,因此研究人体周围约1.5m内的病原体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病人周围病原体的传播使得就医过程中与其进行交流的医护人员容易受到病人感染,现有的具备隔离医患功能的诊台的设计结构非常复杂,制造成本较高。目前所使用的安装在诊台本体上的对医患进行隔离的装置,能够通过形成风帘的方式进行有效的隔离,但是由于设置在诊台上用于吹出风帘的通道的设计较为单一,灵活性非常低,若想要在医患之间形成完全封闭的隔离空间就必须将诊台装置摆放在诊室中的规定位置处,从而造成诊台装置在的摆放受到位置限制的影响,且为了实现对医务人员的保护的可靠性,对该种诊台装置进行改进后,容易导致整台装置的耗能较高,具备浪费能源的缺陷。发明内容[0003]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母子式隔离诊台,该母子式隔离诊台能够将患有传染病的患者在就诊时呼出的气溶胶与医务人员进行隔离,以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且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调整风道组合模式,实现灵活地隔断工作,节约能耗。[0004]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母子式隔离诊台,其包括诊台本体,所述诊台本体的内部设有消杀系统、风机和用于形成医患隔离风墙的出风槽,所述出风槽连通于所述诊台本体的工作台面,所述风机的进风口用于吸入外界空气,所述消杀系统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出风槽相连通,所述出风槽包括平行于所述诊台本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槽体和两条分别沿所述诊台本体的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二槽体,所述两条第二槽体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上与所述第二槽体的连接处设有可上下伸缩地挡板,所述挡板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二槽体连接的通断。[0005]可选的,所述第一槽体的相对布置的两内壁上分别设有凹槽,所述挡板的两侧边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凸部,所述凸部定位于所述凹槽中并与所述凹槽可滑动地连接。[0006]可选的,所述母子式隔离诊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诊台本体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挡板上下伸缩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0007]可选的,所述风机的送风速度为2ms〜4ms。[0008]进一步的,所述诊台本体的工作台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出风槽相对应的排风口,且所述出风槽为U形结构。[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槽体内部设有至少一块引流板,所述引流板用于使医患隔离风墙偏向于患者就座方向,且所述引流板与所述第一槽体的法线方向的夹角为15°〜25°。[0010]可选的,各所述引流板为相互平行布置,且各所述引流板之间的间隔相等。[0011]可选的,所述诊台本体的内部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风机使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形成正负压差,所述消杀系统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出风槽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诊台本体的侧壁上设有吸风口,所述吸风口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储风箱体,所述储风箱体的入口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储风箱体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槽体相连通。[0013]可选的,所述母子式隔离诊台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主控单元、用于检测风速的检测单元和设置于所述诊台本体上的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且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检测单元、所述风机、所述消杀系统、所述控制器电连接。[0014]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15]本发明的母子式隔离诊台内部设置的风机能够使得诊台本体内部形成正负压差,与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的出风槽能够在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吹出一道隔离风帘,从而在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加强对患者的唾液和或气溶胶起到的隔离效果;风机的进风口和消杀系统相互配合工作,能够有效的吸入患者呼出的可能携带病毒、细菌等传染源的唾液,并通过消杀系统及时做出消毒杀菌的净化处理,防止患者的唾液和或气溶胶在空气中散发和传播,避免对医务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由净化装置完成消毒杀菌后的干净空气能够通过风机重新传送入出风槽中吹出,再为隔离风帘的形成提供支持,从而完成对环境中的空气的循环利用。出风槽包括平行于诊台本体的长度方向的第一槽体和两条沿诊台本体的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二槽体,第一槽体的两端部分别与第二槽体相连通,由此第一槽体吹出的风帘与两条第二槽体吹出的风帘之间能够形成保护性更好的封闭风帘,设置于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连接处的可上下伸缩运动的挡板能够灵活控制两条第二槽体分别与第一槽体之间的通断,由此当该隔离诊台设置于能够利用外物进行隔离的环境中时,通过控制挡板的伸出能够有效的隔断任一侧第二槽体与第一槽体的连通情况,由此便于实现风道的灵活可控可调,节约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能量消耗。[0016]进一步的,第一槽体内设置的供挡板进行上下伸缩滑动的凹槽能够为挡板的运动提供可靠的轨道,保证挡板上下伸缩运动的顺畅性;挡板的上下运动通过控制器的控制实现,操作控制过程非常简单;第一槽体内部设置的用于使隔离风帘向患者方向倾斜的引流板,能够使风帘与第一槽体的法线方向形成15°〜25°的夹角,由此从第一槽体中吹出的风帘能够有效的将患者呼出的气体控制在其身后的一个小区域内,使该气体不容易抵达医务人员的呼吸区内,从而能够达到最好的压制污染气体传播的目的,较好的阻隔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气流交互,降低实际环境中气溶胶交互感染的风险。相互平行布置且间隔相等的引流板能够使得第一槽体处形成的风帘的均匀性更好;该隔离诊台中还包括储风箱体,能够对风机排出的气体进行收集,并保证一定的风压,以便于通过第一槽体将空气均匀的吹出,形成一道强度为均匀分布的正压风帘,有效的保证风帘对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隔离的可靠性;整个隔离诊台的工作由控制模块进行调控,自动化程度较高,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灵活应变性。附图说明[0017]图1是本实施例所述的母子式隔离诊台的爆炸结构示意图;[0018]图2是本实施例所述的母子式隔离诊台的空气流向示意图;[0019]图3是本实施例所述的出风槽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0021]图5是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槽体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0022]图6第一出风风道和左右两侧的第二出风风道上各测试点的位置示意图;[0023]图7左右两侧的第三出风风道上各测试点的位置示意图;[0024]图8是对照组caseO条件下的组分图;[0025]图9是Scenario5Case2条件下的组分图;[0026]图10是Scenario5Case5条件下的组分图;[0027]图11是Scenario5Case8条件下的组分图;[0028]图12是ScenarioICasel条件下的组分图;[0029]图13是ScenarioICase2条件下的组分图;[0030]图14是ScenarioICase3条件下的组分图;[0031]图15是不同送风速度和送风角度下医务人员嘴巴附近的示踪气体平均摩尔分数XHT4的折线图。[0032]附图标记说明:[0033]1、诊台本体,11、工作台面,111、排风口,12、吸风口,2、风机,3、出风槽,31、第一槽体,311、凹槽,32、第二槽体,33、第三槽体,4、挡板,41、凸部,5、引流板,6、储风箱体。具体实施方式[003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3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0036]参见图1至图5,本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母子式隔离诊台包括诊台本体1,所述诊台本体1的内部设有消杀系统、风机2和用于形成医患隔离风墙的出风槽3,所述出风槽3连通于所述诊台本体1的工作台面11,所述风机2的进风口用于吸入外界空气,所述消杀系统与所述风机2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风机2的出风口与所述出风槽3相连通,所述出风槽3包括平行于所述诊台本体1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槽体31和两条分别沿所述诊台本体1的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二槽体32,所述两条第二槽体32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槽体31,所述第一槽体31上与所述第二槽体32的连接处设有可上下伸缩地挡板4,所述挡板4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槽体31与所述第二槽体32连接的通断。[0037]基于以上结构,在对该母子式隔离诊台进行使用时,以该诊台本体1的靠近患者的一侧作为前端,则靠近医务人员的一侧为后端,出风槽3的第一槽体31平行于诊台本体1的长度方向布置,且靠近与诊台本体1的前端,风机2能够使诊台本体1的内部形成正负压差,从而能够通过其进风口将环境中的空气进行吸入,在由其出风口将消杀系统净化后的空气从出风槽3处吹出,由此实现对环境中的空气的循环利用。患者与医务人员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位于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的由出风槽3吹风而形成的正压风墙能够将患者呼出的带有传染源的气体、气溶胶或唾液进行隔离,防止其传播到医务人员这一侧,以保证医务人员的安全;而患者呼出的气体等携带有病菌的物质则能够在风机2的作用下被吸入至诊台本体1的内部,率先通过消杀系统进行完全有效的消毒杀菌以净化为干净的空气,防止带有病菌的物质传播或者散发到空气中对医务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净化后的空气则通过出风槽3吹出,以便于能够持续不断的向风墙提供补充的气体,由此提高环境中空气的利用率,采用将携带有病毒的气体进行阻隔和吸收杀菌的双重手段,有效的避免在医患交流过程中出现气溶胶交互感染现象,保证医务人员的安全。出风槽3包括有第一槽体31和两条第二槽体32,两条第二槽体32分别连通于第一槽体31的两端,由此从风机2中吹出的气体能够通过第一槽体31相两侧的第二槽体32进行扩散,以便于能够形成封闭性更佳的风墙结构,第一槽体31上与所述第二槽体32的连接处设有可上下伸缩地挡板4,挡板4用于控制第一槽体31与第二槽体32连接的通断,在对该隔离诊台进行使用时,如若该隔离诊台设置于房间的正中央,则需要两条第二槽体32同时进行工作,以便于其二者与第一槽体31形成的风墙能够相互配合围设形成三面环绕的墙体,确保能够提高对患者呼出的气体的隔离效果,为保证空气能够从第一槽体31中同时流向两侧的第二槽体32,则需要提高对第一槽体31中风速的供给,由此会提高能耗;但是当该在房间中左右两侧中的任一侧为靠墙布置,则此时,墙体就能够作为物理隔离的介质与第一槽体31吹出的风墙和另一侧第二槽体32吹出的风向形成封闭结构,此时靠墙一侧的第二槽体32可以不做出风工作,由此第一槽体31只需要向一侧的第二槽体32供风即可,挡板4的设置则能够使得该灵活地应对于这种使用情况,当一侧的第二槽体32不需要工作时,直接调节该挡板4将其隔断即可,操作控制方式简单,原理可靠,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节约一定程度的能耗。整个母子式隔离诊台的结构非常简单,十分实用。[0038]其中,第一槽体31的相对布置的两内壁上分别设有凹槽311,挡板4的两侧边上设有与凹槽311相对应的凸部41,凸部41定位于凹槽311中并与凹槽311可滑动地连接,采用这种连接形式对挡板4的上下伸缩进行调节,诊台本体1内设有用于驱动挡板4上下伸缩运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挡板4使其凸部41在凹槽311中做上下运动,以实现第一槽体31与第二槽体32之间的通断,挡板4的上下运动调节过程非常简单,但工作效果可靠。在本实施例中,出风槽3的采用的是U形结构,即第二槽体32与第一槽体31之间为相互垂直布置,出风槽3吹出的风墙能够将衣物人员围起,以起到良好的隔离效果,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出风槽3的形状并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当可按照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形状以形成合适的风墙,只要能够对医务人员提供可靠的保护即可。诊台本体1的工作台面11上设置有与出风槽3相对应的排风口111,排风口111在诊台本体1的工作台面11上形成U形结构,方便将出风槽3内的空气更加均匀的吹出。参见图1,诊台本体1的后侧上还设有两条第三槽体33,第三槽体33沿竖直方向分布,且第三槽体33的端部与第二槽体32的端部相连通,由此第一槽体31、第二槽体32和第三槽体33之间的相互配合所形成的风墙能够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加全面的隔离保护。[0039]另外,第一槽体31内部设有至少一块引流板5,在本实施例中,引流板5的数量优选为两块,引流板5用于使医患隔离风墙偏向于患者就座方向,且引流板5与第一槽体31的法线方向的夹角为15°〜25°,在本实施例中,该夹角优选为20°,由此,从第一槽体31内吹出的风墙能够有效的将患者呼出的气体控制在患者身后的一个小区域内,使患者呼出的气体不易抵达医务人员的呼吸区,从而能够达到压制病毒传播的目的,医务人员周围的气流不收风帘的直接影响,故其热羽流能够正常发展,使得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的气流交互能够获得较好的阻隔,也能减小实际环境中的气溶胶感染的风险。各引流板5为相互平行布置,能够保证各引流板5之间的空气能够全部朝向同一个方向吹出,确保所能够形成的风墙的强度,且各引流板5之间的间隔相等,保证由风机2吹出的干净的空气能够均匀的分布在各引流板5之间,保证第一槽体31内出风的均匀性,使得其形成的隔离风帘的工作效果更好。诊台本体1的内部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风机2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形成正负压差,消杀系统设置于第一腔室内,出风槽3位于第二腔室内,诊台本体1的侧壁上设有吸风口12,吸风口12与第一腔室相连通,吸风口12位于诊台本体1的左右两侧,方便将患者呼出的气体快速吸入以进行消杀,提高吸收效率,风机2为第一腔室提供的负压能够保证对携带病菌的气体吸入的可靠性,保证空气能够持续不断的从吸风口12处吸入,消杀系统位于吸风口12和风机2之间,能够为吸入的空气提供高效的灭菌和消毒工作,提供产生干净的空气的效率,干净的空气经由风机2被输送至第二腔室中,并通过出风槽3正压输出,以形成隔离风墙。消杀系统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初效过滤网、消毒杀菌单元和高效过滤器,吸风口12与初效过滤网相连通,高效过滤器与风机2的进风口相连通,由吸风口12处被吸入的患者呼出的可能携带病毒和细菌的气体依次经过初效过滤网、消毒杀菌单元和高效过滤网后输入到风机2中,净化单元包括多重消杀环节,能够对空气进行高效可靠的净化,确保净化工作的质量。[0040]第二腔室内设有储风箱体6,储风箱体6的入口与风机2的出风口相连通,储风箱体6的出口与第一槽体31相连通,干净的空气经由风机2输出至储风箱体6中,通过储风箱体6对输入其内部的空气压力进行保持,直至储风箱体6内的空气压力达到一定值后,控制逐渐从储风箱体6中溢出至第一槽体31内,通过第一槽体31均匀吹出,冰箱两侧的第二槽体32中溢入,能够形成一道正压风帘,且强度均匀,具备良好的隔离效果。在储风箱体6工作过程中,对第一槽体31、左右两侧的第二槽体32和左右两侧的第三槽体33上的出风情况进行试验并检测,参见图6和图7,分别为试验过程中对第一槽体31和左右两侧的第二槽体32上进行检测的各测试点的位置示意图以及第三槽体33上的用于进行检测的各测试点的位置示意图,具体试验数据如下表1和表2统计所示:[0041]表1为第一槽体31、左侧第二槽体32以及左侧第三槽体33各测试点处的试验数据;[0042]表1[0044]表2为第一槽体31、右侧第二槽体32以及右侧第三槽体33各测试点处的试验数据;[0045]表2[0047]—般的,在未安装鼓风箱之前,整个隔离装置内各出风槽体处的风速的极差在1.5ms〜2.Oms之间,通过观察上述试验数据可知,安装储风箱体6后的隔离装置上的各出风槽体处的风速的极差获得了极大的减小,即各出风槽体处能够形成一道强度均匀的正压风帘具备良好的隔离效果。[0048]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储风箱体6选择为Y漏斗形结构,储风箱体6的入口位于其侧部,储风箱体6的出口位于其顶部,且储风箱体6的出口的长度与第一槽体31的长度相等,由风机2吹入储风箱体6中的空气能够自动向两侧进行分流,从而使干净的空气吹出来相对比较均匀,Y漏斗形状的设计也有效的减小了空气的阻力,使得空气能够平稳地过渡到第一槽体31中,由此保证空气流通的顺畅性。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储风箱体6的结构形状设计并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当可按照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储风箱体6形状类型。储风箱体6上还设有消音装置,能够减小储风箱体6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风机2通过减震装置安装母子式隔离诊台的内部,有效的减小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震动,降低风机2的噪音,与储风箱体6上的消音装置相互配合工作,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体验,以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0049]进一步的,该母子式隔离诊台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主控单元、用于检测风速的检测单元和设置于诊台本体1上的触摸屏,触摸屏与主控单元电连接,且主控单元分别与检测单元、风机2、消杀系统、控制器电连接,主控单元能够接收检测单元所反馈来的风速信息,并能够按照使用者通过触摸屏的操作来实现对风机2和净化单元的调整控制,根据实际的情况改变风速的大小和消杀系统的工作情况,在医务人员需要增强隔离风墙的强度时,能够通过触摸屏控制主控单元来提高风速,可以保证风墙的强度,也可以是由第一槽体31同时向两条第二槽体32进行供风,保证第二槽体32吹出的风墙的可靠性,能够保证对带有病毒的气体、气溶胶和唾液进行阻断,有效的保证医务人员的安全,对整个过程的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且使用者还能够通过触摸屏控制主控单元对控制器进行控制,有控制器调整驱动装置来对挡板4的上下伸缩状态进行控制,按照实际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第一槽体31与两条第二槽体32之间的通断,以便于节约能耗。[0050]针对风帘需要偏向于患者方向20°进行布置时具备最好的隔离效果为通过CFD模拟技术试验进行研究获得的结论,具体论证过程如下:[0051]通过CH模拟技术,对利用气流隔离防护装置的隔离效果进行研究,并得出不同参数对隔离效果的影响,主要包括:风帘送风口的速度、送风角度。并从这两个方面对防护装置的优化设计提出了改进建议。在本模拟的条件设置下,防护装置位于房间中央,医务人员和患者连线的中点为房间的中心点。几何模型中的相关参数,包括防护装置尺寸、送回风口的尺寸和位置均按照实际产品的已知参数建立,并进行了合理的简化。考虑到风帘的主要作用是隔离病人呼出的病原性微生物气溶胶,故在本模拟中对病人和医生在实际情况下同时呼吸的状态作了一定的简化,重点研究了病人呼气、医生吸气的情况。[0052]CH模型的建立以及边界条件的设置,先确定几何模型如表3所示:[0053]表3几何模型尺寸[0055]再设置模拟条件,参见表4所述:[0056]表4模拟条件设置[0059]其中,注:送风角度Θ指机架主体1的上表面的长度方向送风口的送风方向与其法线方向的夹角(°偏向病人方向)。模拟过程中用示踪气体代表病人呼出的气体成分,所计算的组分图均指的是示踪气体的摩尔分数分布图。[0060]以Case0作为对照组,设为机架主体1无风帘,参见图8为CaseO的组分图,用示踪气体代表病人呼出的气体成分,故该组分图均指的是示踪气体的摩尔分数分布图。病人呼出的气流被自己头顶产生的热羽流所卷吸,向头顶上升,同时也向一侧墙壁偏移。在相同的房间通风系统下,无风帘的换气次数小于有风帘的换气次数,因此CaseO的换气次数较小,污染物停留时间较长。因没有风帘阻隔,病人的气流可能会在房间各处盘旋,导致医生嘴巴附近的示踪气体浓度较高能达到其他Case的几倍),并且医生的暴露时间也较长。因此,设置风帘来降低医生的感染风险的做法是十分有效的。[0061]由模拟过程中可得知,送风角度对防护装置的隔离效果的影响,以Scenario5Case2,5,8为例,研究不同送风角度对病人呼出与染污轨迹的影响,参见图9、图10和图11分别对应Case2、Case5和Case8条件下的组分图,对比个图中患者一侧的摩尔分数分布状态得出如下结论:[0062]1、在Case2的基础上,将送风角度调整为20°,由机架主体1的第一出风风道3射出的冷气流可以有效地将病人的呼出气体控制在病人身后的一个小区域里,不容易抵达医生呼吸区,从而达到压制污染物传播的目的。医生周围的气流不受风帘的直接影响,其热羽流能正常发展。这种情况能较好地阻隔病人和医生之间的气流交互,可以减小实际环境中的气溶胶感染风险。[0063]2、Case8将风帘送风方向再次向病人侧倾斜,送风角度调整为40°,病人和医生之间的气流是自由连通的,医生嘴巴呼吸区域的示踪气体浓度较高,风帘形同虚设。这是由于此时风帘的送风角度太低,送风气流极易受到病人呼出气流的吸引,甚至被温度较高的病人呼出气流压制在其下方,送风气流将直接抵达病人嘴巴下方,使得病人呼出气流则可以直接越过送风气流而往医生区域自由运动。但与此同时,由于机架主体1的短边风口的作用又对病人呼出气流的运动起到了一定的干扰和压制,使得病人呼出气流最终偏离医生方向运动而回到病人身后。[0064]综上所述,在整个模拟过程中,得到的结论为:送风角度20°Case4,5,6的隔离效果优于0°Case1,2,3和40°Case7,8,9的情况。因为与0°相比,20°送风气流有一个向着病人方向倾斜的作用面,对病人的呼出气体有更好的压制作用,将污染物吹向病人身后的空间;而40°的送风角度,由于气流倾斜太多,接近于病人嘴巴高度,而在病人呼出气流的卷吸作用下直接被呼出气流带到病人嘴巴下方,不能起到阻挡病人呼出气流的作用。[0065]由模拟过程也可以得知,送风速度对防护装置隔离效果的影响,以ScenariolCase1,2,3为例,研究不同送风速度对病人呼出与染污轨迹的影响,参见图12、图13和图14分别对应Casel、Case2和Case3条件下的组分图,对比个图中患者一侧的摩尔分数分布状态得出如下结论:[0066]1、在Case1的情况下,由于风帘的送风速度不高,病人呼出的污染物可以很容易越过风帘,从高处靠近天花板位置)向医生侧移动,风帘的隔离作用无法得到保障。这是由于风帘的送风角度竖直向上,且速度不高,较弱的送风气流在喷出后不久便受到病人呼出气流的卷吸作用,使得风帘的送风气流略微偏向病人侧。且由于病人呼出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污染物有机会下沉,并有可能绕过机架主体1底部和侧面而到达医生的呼吸区。具体的感染风险还与污染物种类、暴露时间、感染阈值等因素有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虽然风帘在近机架主体1的表面上有一定的作用,但作用有限,应加大防护装置的送风风速,进一步阻隔两人之间的气流交换。[0067]2、在Case2中,风帘的送风速度加大到3ms。此时,送风气流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风帘,左边病人的污染物基本被阻挡在风帘左边,只有少数能逃逸到风帘右边。呼出气流偏向送风气流,这是由于送风气流的速度较大,对病人呼出气流有较强的卷吸作用而导致;另一方面,较冷的送风气流在房间内四散,甚至在房间中上部形成了一定的温度分层上热-中上冷-中下热),破坏了热羽流。[0068]3、在Case3中,风帘的送风速度加大到4ms的情况。此时,强化的风帘能够完全隔离两人,这是由于较冷且速度较高的送风气流直接冲向天花板,从而在医生和病人之间筑成一道有力的“风帘屏障”。在这种情况下,污染物到达医生呼吸区的机会更小了,一般在到达医生侧之前就能被防护装置两侧的回风口排走。但是,从模拟过程中可以得出,病人呼出气体在医生头顶上方天花板区域的平均浓度反而高于Case2中风帘的送风速度为3ms的情况,又增加了对医生呼吸区域污染的风险。这是由于速度较高的气流对病人呼出气体的卷吸作用更强,则其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周围空气的密度差值越大,越容易在医生侧发生下沉。所以送风速度不是越大越好。[0069]综上所述,参见图15为不同送风角度和送风速度下,医务人员嘴巴附近示踪气体平均摩尔分数的折线图,参考整个模拟的过程并结合该折线图所得到的结论是:[0070]1、送风角度20°扣864,5,6的隔离效果优于0°扣861,2,3和40°扣867,8,9的情况。因为与0°相比,20°送风气流有一个向着病人方向倾斜的作用面,对病人的呼出气体有更好的压制作用,将污染物吹向病人身后的空间;而40°的送风角度,由于气流倾斜太多,接近于病人嘴巴高度,而在病人呼出气流的卷吸作用下直接被呼出气流带到病人嘴巴下方,不能起到阻挡病人呼出气流的作用;[0071]2、送风速度3msCase2,5,8的隔离效果优于2msCase1,4,7和4msCase3,6,9的情况。原因是2ms的送风速度形成的风帘强度不够,患者说话时喷出的气溶胶具有一定的速度,而3ms的风速形成的风帘的阻力大于2ms的风速形成的风帘的阻力,故而2ms的送风速度形成的风帘在靠近天花板的位置容易被病人呼出气流穿破而导致病人呼出气流的泄露进入医生侧;而4ms的送风速度又会增强房间内气流的紊乱程度,从而加剧房间内空气的混合,导致病人的呼出气流很有可能在整个房间内充满,且4ms的送风速度可能造成病人因为较高速度的出流而带来的吹风感,影响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舒适度和体验感,且形成4ms的风速的风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并消耗过多的能源,使用成本较高,故本实施例中风速优选为3ms较合适。[0072]3、风帘射流和人体热羽流的卷吸效应在模拟中得到了体现。不同风帘送风速度下,病人呼出气体会受到不同卷吸作用的影响。以Case2和Case3为例,当风帘送风速度较小时,人体热羽流产生的卷吸效应对病人呼出气体的运动起主导作用,呼出气体被头顶的热羽流所捕获,并被加热上浮;当风帘送风速度较大时,风帘射流所产生的的卷吸效应起主导作用,病人呼出气体会被卷入风帘并跟随风帘的送风气流一起运动,同时污染物也被风帘包围而得到控制,从而使得医生的感染风险得以降低。[0073]本发明的母子式隔离诊台内部设置的风机能够使得诊台本体内部形成正负压差,与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的第一出风风道能够在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吹出一道隔离风帘,在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唾液和或气溶胶起到的隔离效果;而风机的进风口和净化单元相互配合工作,能够有效的将患者呼出的可能携带病毒、细菌等传染源的唾液进行吸入,并通过净化单元立刻做出消毒杀菌的净化处理,防止患者的唾液和或气溶胶在空气中散发和传播,避免对医务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由净化装置完成消毒杀菌后的干净空气能够通过风机重新传送入第一出风风道中吹出,再为隔离风帘的形成提供支持,从而完成对环境中的空气的循环利用。出风槽包括平行于诊台本体的长度方向的第一槽体和两条沿诊台本体的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二槽体,第一槽体的两端部分别与第二槽体相连通,由此第一槽体吹出的风帘与两条第二槽体吹出的风帘之间能够形成保护性更好的封闭风帘,设置于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连接处的可上下伸缩运动的挡板能够灵活控制两条第二槽体分别与第一槽体之间的通断,由此当该母子式隔离诊台设置于能够利用外物进行隔离的环境中时,通过控制挡板的伸出能够有效的隔断任一侧第二槽体与第一槽体的连通情况,由此能够实现风道的灵活可控可调,并节约实际工作中的能量消耗。[0074]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0075]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母子式隔离诊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诊台本体,所述诊台本体的内部设有消杀系统、风机和用于形成医患隔离风墙的出风槽,所述出风槽连通于所述诊台本体的工作台面,所述风机的进风口用于吸入外界空气,所述消杀系统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出风槽相连通,所述出风槽包括平行于所述诊台本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槽体和两条分别沿所述诊台本体的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二槽体,所述两条第二槽体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上与所述第二槽体的连接处设有可上下伸缩地挡板,所述挡板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二槽体连接的通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子式隔离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的相对布置的两内壁上分别设有凹槽,所述挡板的两侧边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凸部,所述凸部定位于所述凹槽中并与所述凹槽可滑动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子式隔离诊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诊台本体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挡板上下伸缩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子式隔离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送风速度为2ms〜4ms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子式隔离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诊台本体的工作台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出风槽相对应的排风口,且所述出风槽为U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母子式隔离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内部设有至少一块引流板,所述引流板用于使医患隔离风墙偏向于患者就座方向,且所述引流板与所述第一槽体的法线方向的夹角为15°〜2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母子式隔离诊台,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引流板为相互平行布置,且各所述引流板之间的间隔相等。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子式隔离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诊台本体的内部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风机使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形成正负压差,所述消杀系统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出风槽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诊台本体的侧壁上设有吸风口,所述吸风口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母子式隔离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储风箱体,所述储风箱体的入口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储风箱体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槽体相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母子式隔离诊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主控单元、用于检测风速的检测单元和设置于所述诊台本体上的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且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检测单元、所述风机、所述消杀系统、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百度查询: 呼研所生物安全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母子式隔离诊台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