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预制预应力梁柱节点抗扭构造及安装方法_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_201910672640.X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9-07-24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公开(公告)号:CN110453778B

主分类号:E04B1/20

分类号:E04B1/20;E04B1/21;E04B1/22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4.16#授权;2019.12.10#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11.15#公开

摘要:一种预制预应力梁柱节点抗扭构造及安装方法,包括预制混凝土叠合梁、预制混凝土柱、梁柱接缝、预应力钢筋束及抗扭连接组件,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包括梁预制层和梁叠合层。梁预制层包括梁内预埋管道及梁箍筋;梁叠合层内有耗能钢筋。预制混凝土柱包括柱内预埋管道、钢筋续接器、柱内锚固钢筋及预埋钢板。钢筋续接器连接耗能钢筋与柱内锚固钢筋。预应力钢筋束穿过梁内预埋管道和柱内预埋管道。预制混凝土梁内的下部纵筋不伸入柱内,在预制混凝土梁端部设置抗扭连接组件,提高梁柱节点的抗扭承载力。本发明的构造简单安装方便,对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内效果影响小,在预制混凝土梁和预制混凝土柱完成后将抗扭连接组件与预埋钢板现场焊接拧紧螺栓即可。

主权项:1.一种预制预应力梁柱节点抗扭构造,包括预制混凝土柱(2)和与预制混凝土柱(2)固定连接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1),两者节点连接位置形成梁柱接缝(3),所述预制混凝土叠合梁(1)包括底部的梁预制层(11)和梁预制层(11)的上侧现浇的梁叠合层(12),所述梁预制层(11)内预埋有梁纵筋和梁箍筋(14),所述梁箍筋(14)的上部伸出梁预制层(11)的上侧表面、由梁叠合层(12)包裹,其特征在于:沿梁预制层(11)的长度方向、竖向中轴面上开有一道水平的梁内预埋管道(13),所述梁箍筋(14)的上部下方、梁叠合层(12)内设置有一组沿梁预制层(11)长度方向水平等高排布的耗能钢筋(15),所述预制混凝土柱(2)上对应梁内预埋管道(13)的位置预埋有水平的柱内预埋管道(21),所述梁内预埋管道(13)和柱内预埋管道(21)贯通并穿有预应力钢筋束(5)将梁柱压接,所述预制混凝土柱(2)内预埋有一组沿柱宽度方向水平排布的柱内锚固钢筋(22),柱内锚固钢筋(22)的数量与耗能钢筋(15)相同并一一对应,两者通过连接端的钢筋续接器(23)固定连接,所述钢筋续接器(23)预埋在预制混凝土柱(2)内,钢筋续接器(23)的内端与柱内锚固钢筋(22)锚固连接,钢筋续接器(23)的外端面与预制混凝土柱(2)表面平齐,钢筋续接器(23)的外端与耗能钢筋(15)锚固连接,所述梁预制层的梁纵筋均不伸入柱内,所述柱内预埋管道(21)的下方、预制混凝土柱(2)上设有柱内预埋钢板(24),所述柱内预埋钢板(24)的表面与预制混凝土柱(2)的表面平齐,所述梁预制层(11)靠近梁柱接缝(3)的端部对应柱内预埋钢板(24)的位置连接有使梁预制层(11)相对预制混凝土柱(2)可水平前后开合并限位左右扭转的抗扭连接组件(4);所述抗扭连接组件(4)的设置位置包括在梁预制层(11)的端部两个左右对称的侧面、梁预制层(11)的端部底侧面居中、梁预制层(11)的端部底侧面左右对称中的一种形式以上;所述抗扭连接组件(4)包括抗扭钢板(41)、润滑板(42)、组件螺栓(43)和螺栓垫片(44),所述组件螺栓(43)包括螺杆和螺母,所述润滑板(42)和螺母预埋于梁预制层(11)内,润滑板(42)上开有螺母安装孔,润滑板(42)和螺母的表面均与梁预制层(11)的表面平齐,所述抗扭钢板(41)平行润滑板(42)并且润滑板(42)紧贴抗扭钢板(41)的背侧,所述抗扭钢板(41)的内端与柱内预埋钢板(24)的表面垂直并固定连接,所述抗扭钢板(41)上沿滑动方向开有一道或者设有两道长圆孔滑道(6),两道长圆孔滑道(6)的孔长中心线等高或者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螺杆与抗扭钢板(41)之间垫有螺栓垫片(44),螺杆的内端头自外向内依次穿过长圆孔滑道(6)和螺母安装孔与螺母紧固,螺杆在长圆孔滑道(6)内可水平前后开合带动润滑板(42)与抗扭钢板(41)相对滑动;所述抗扭钢板(41)为矩形钢板,厚度为8mm-20mm,所述长圆孔滑道的长度大于组件螺栓(43)的直径20mm-40mm,所述长圆孔滑道的宽度大于组件螺栓(43)的直径1.5mm-3mm;所述梁内预埋管道(13)和柱内预埋管道(21)均为金属波纹管道。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预应力梁柱节点抗扭构造及安装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