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流向控制器、列车水箱及列车上水系统_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_201811361374.0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8-11-15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公开(公告)号:CN109572747B

主分类号:B61K11/00

分类号:B61K11/00;B61C17/02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4.26#授权;2019.04.30#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4.05#公开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向控制器、配置有该流向控制器的列车水箱及包括有该列车水箱的列车上水系统,流向控制器包括流向管及铰接安装于流向管一侧内壁上的流向控制片,流向控制片由流向控制单元控制,第一流向状态下,流向控制片的非铰接端靠近流向管的另一侧内壁且流向控制片的边缘与流向管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第二流向状态下,流向控制片的非铰接端远离流向管的另一侧内壁。列车水箱的溢流管的出口端设有上述流向控制器。流向控制器可对流向管的某一流向的液体流通进行控制而不影响另一流向的液体流通,由于流向控制片与流向管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仍有少量的液体可以通过,可避免连接的列车水箱等液体设备因水压过高而损坏。

主权项:1.一种列车水箱,包括水箱本体,所述水箱本体上连接有进水管和溢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的出口端设有流向控制器;所述流向控制器包括流向管及一端铰接安装于所述流向管一侧内壁上的流向控制片,所述流向控制片连接有控制其在第一流向状态与第二流向状态之间切换的流向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流向状态下,所述流向控制片的非铰接端靠近所述流向管的另一侧内壁且所述流向控制片的边缘与所述流向管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流向状态下,所述流向控制片的非铰接端远离所述流向管的另一侧内壁;所述流向管的内壁上对应设有限位单元,用以限制流向控制片的摆动角度。

全文数据:流向控制器、列车水箱及列车上水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列车上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向控制器、配置有该流向控制器的列车水箱及包括有该列车水箱的列车上水系统。背景技术我国正在运行的列车型号有早期的普速硬座,后期生产的特快、快速列车以及CRH1、CRH2、复兴号等动车组列车,不同型号的列车车厢上水口规格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据不完全统计,列车不同规格上水口公称直径变化范围为22~36mm,而上水管末端通常采用DN25mm的钢管,因此上水管与部分列车上水口规格无法完全匹配,上水过程中漏水现象严重。目前常用的旅客列车上水栓包括传统上水栓和自动回卷型上水栓,前者需要上水工人将上水栓插入列车上水口,打开上水阀门开始上水,待列车水箱溢水后再关闭上水阀,取下上水管,操作过程费时费力,并且一列火车通常只配备3~5名上水工人,平均一名上水工负责4节车厢的上水任务,这导致有的车厢溢水时上水工在其他车厢操作,无法及时关闭相应车厢的上水阀,这造成了极大的水资源浪费;以北京铁路局为例,该铁路局下辖车站全年因上水造成的水资源浪费量约62万吨。自动回卷型上水栓相对于传统上水栓可以实现上水完成后上水软管自动回卷,降低了上水工人的劳动强度,但这种上水栓大多采用定时回卷,即预设的上水时间结束时上水软管自动脱落、回卷,由于列车每节车厢的用水量并不完全一致,上水前水相内剩余水量也不尽相同,因此这种上水方式会出现部分水箱未上满水,而部分水箱上水溢流的现象,同样存在水资源的浪费。当前关于旅客列车上水方面的技术研究较少。发明专利201310319956.3公布了一种铁路列车上水自动关闭装置,该方法包括列车蓄水箱、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列车蓄水箱上设置有注水管和溢水口,其工作原理是,当列车水箱注满后,水从水箱溢流管溢出,冲击位于溢流管正下方的跷跷板一端,使板体另一端翘起触发控制触点,使无线发射模块发射信号,关闭位于上水管上的电磁阀,停止上水。该方法要求列车停靠后溢水管口正对跷跷板的一端,但实际停车过程中常存在一定偏差,且不同车型溢水口位置也不相同,难以保证每节车厢溢水管口正对跷跷板,此外,车站为半露天环境,外界风荷载也有可能带动跷跷板,从而产生误操作。同样的,实用新型专利201320169114.X公布了一种客车上水自动控制装置,该方法包括客车水箱及其接口、地面水井阀门和上水胶管等,其工作原理是当列车停靠后,上水工将相应上水编码输入给水模块,然后将胶管与客车水箱连接,给水模块根据上水编码开启电磁阀上水,同时压力传感器根据压力变化自动监测水箱水位,满水后发出停水信号,给水模块发出电磁阀关闭指令,同时打开给水井逆流阀,将胶管内的存水排入渗水井。该方法通过压力传感器判断水箱水位存在较大误差,因为上水软管内的水压本身波动范围较大,且上水过程中水流紊动程度较大,相比于这些干扰因素,水位变化导致的压力差则明显偏小。此外,华东交通大学对基于水压数据的上水栓自动管阀技术开展了一定的研究,试图通过水箱水满前后上水管内压力差异来判断关阀时间,但在实际上水过程中,上水管内水压本身就不是恒定值,且波动范围通常大于水箱水满前后的压力波动。发明内容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流向控制器、配置有该流向控制器的列车水箱及包括有该列车水箱的列车上水系统,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流向控制器,包括流向管及一端铰接安装于所述流向管一侧内壁上的流向控制片,所述流向控制片连接有控制其在第一流向状态与第二流向状态之间切换的流向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流向状态下,所述流向控制片的非铰接端靠近所述流向管的另一侧内壁且所述流向控制片的边缘与所述流向管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流向状态下,所述流向控制片的非铰接端远离所述流向管的另一侧内壁。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流向控制单元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流向管内壁和所述流向控制片连接。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流向控制片的铰接轴与所述弹簧连接于所述流向管的同一侧内壁上。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列车水箱,包括水箱本体,所述水箱本体上连接有进水管和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出口端设有如上所述的流向控制器。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列车上水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列车水箱及用于向所述列车水箱供水的上水装置,所述上水装置包括上水管及与所述上水管连接且能与所述流向管插接的上水接头。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上水接头外壳沿水流方向呈渐缩状。作为实施例之一,该列车上水系统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上水管上设有流量计和上水控制阀,所述流量计和所述上水控制阀均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上水控制阀有两个且分别靠近所述上水管的入口端和出口端设置,所述上水管上旁接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旁接点位于两所述上水控制阀之间。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PLC控制器内设有用于定时关闭所述上水控制阀的定时器。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上水装置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上水接头与所述流向管插接或从所述流向管上拔下的上水机器人,所述上水管敷设固定于所述上水机器人上。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流向控制器,可以对流向管的某一流向的液体流通进行控制而不影响另一流向的液体流通,而且,控制第一流向的液体流通时,由于流向控制片与流向管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仍有少量的液体可以通过,可避免连接的液体设备如水箱等因水压过高而受到损坏。本发明提供的列车水箱,由于溢流管配置有流向控制器,该流向控制器在上水过程中可保持开启状态,当水箱满溢时,溢流管内溢流水量迅速增加,在水压作用下流向控制器内的流向控制片封堵溢流通道,并促使进水管内进水量大幅减小,便于上水量的检测及控制,而且,由于流向控制片与流向管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仍有少量的水可以通过,可避免水箱因水压过高而受到损坏,有效地提高水箱的使用寿命。本发明提供的列车上水系统,上水接头与列车上水口对接后,PLC控制器控制上水控制阀开启,上水开始;当列车水箱满水并开始溢流时,进水管内进水量大幅减小,当进水量小于流量计设定的阈值时,流量计向PLC反馈电信号,PLC控制器控制上水控制阀关闭,实现上水自动关停,有效地避免水资源浪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流向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流向控制器在第一流向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流向控制器在第二流向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流向控制器与上水接头对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列车上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上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列车上水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列车上水接头中的上水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上水夹具的受力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另一种列车上水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1和图12为图10列车上水接头中的上水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内壁包覆层外设有上水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流向控制器403,包括流向管4031及一端铰接安装于所述流向管4031一侧内壁上的流向控制片4032,所述流向控制片4032连接有控制其在第一流向状态与第二流向状态之间切换的流向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流向状态下,所述流向控制片4032的非铰接端靠近所述流向管4031的另一侧内壁且所述流向控制片4032的边缘与所述流向管4031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流向状态下,所述流向控制片4032的非铰接端远离所述流向管4031的另一侧内壁。易于理解地,流向控制片4032的铰接轴轴向与流向管4031的轴向垂直。优选地,上述流向管4031的内壁上对应设有限位单元,用以限制流向控制片4032的摆动角度,该限位单元可以是限位块等构件。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上述第一流向状态下,流向控制片4032的片面与流向管4031的轴线垂直,从而,该流向控制片4032的片面面积小于流向管4031的径向截面面积,保证流向控制片4032与流向管4031之间具有间隙。当然,第一流向状态下,流向控制片4032的片面与流向管4031的轴线之间不垂直的形式也适用于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流向状态下,流向控制片4032的片面与流向管4031的轴线之间不垂直,优选为也非平行状态,保证流向管4031内流通第一流向的液体时,液体冲击能够促使流向控制片4032绕铰接轴转动。当然,通过流向控制单元感应流向管4031内是否第一流向第二流向的液体而控制流向控制片4032转动也是可选的技术方案。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通过流向控制片4032自身感应流向管4031内的液体流向,而不需要另外设置感应元器件。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述流向控制单元包括弹簧4033,所述弹簧4033两端分别与所述流向管4031内壁和所述流向控制片4032连接。在第一流向状态下,该弹簧4033被拉伸,可以理解地,通过该弹簧4033的弹性选择,其可以作为上述的限位单元,即其最大弹力可以抵抗最大管内流通压力,并且在最大管内流通压力下,弹簧4033的被拉伸程度正好可以使流向控制片4032与流向管4031轴线垂直。当流向管4031内第一流向的液体消失或流量减小时,流向控制片4032可在该弹簧4033的作用下复位;在第二流向状态下,该弹簧4033受压,流向控制片4032可以与流向管4031轴线平行,保证流向管4031内最大流通面积,当流向管4031内第二流向的液体消失或流量减小时,在弹簧4033的作用下该流向控制片4032同样可以复位。本实施例提供的流向控制器403,可以对流向管4031的某一流向的液体流通进行控制而不影响另一流向的液体流通,而且,控制第一流向的液体流通时,由于流向控制片4032与流向管4031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仍有少量的液体可以通过,可避免连接的液体设备如水箱400等因水压过高而受到损坏。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所述流向控制片4032的铰接轴与所述弹簧4033连接于所述流向管4031的同一侧内壁上,便于对流向控制片4032的控制及复位。可以理解地,二者分别位于两侧的流向管4031内壁上也是可行的方案,如二者相对设置,即分列于流向管4031轴线两侧,则在第一流向状态下,弹簧4033受压,在第二流向状态下,弹簧4033受拉。对于上述的流向控制单元,弹簧4033并非唯一的选择,例如也可采用能够相互吸引的磁铁组,其中一磁铁固定在流向管4031内壁上,另一磁铁固定在流向控制片4032上,在流通第一流向的液体时,液体压力克服磁铁组之间的吸引力而使流向控制片4032转动,当流向管4031内第一流向的液体消失或流量减小时,流向控制片4032可在磁铁组的吸引作用下复位。上述的流向控制片4032可以是圆片,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如椭圆状等。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圆片状的流向控制片4032,且其直径比流向管4031的内径小2~3mm。上述的流向控制片4032及弹簧4033等都优选为是不锈钢材质。进一步优选地,上述流向管4031包括直管段和变径段,二者同轴连接,变径段的管径从其靠近直管段的一端向其远离直管段的一端逐渐减小,便于与其他液体设备对接,如列车上水口,可以适应不同型号的列车上水口。该流向管4031可以采用焊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与其他液体设备固连。实施例二如图5,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列车水箱400,包括水箱本体,所述水箱本体上连接有进水管401和溢流管402,所述溢流管402的出口端设有流向控制器403,该流向控制器403优选为采用上述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流向控制器403,该流向控制器403的具体结构此处不作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水箱400,由于溢流管402配置有流向控制器403,该流向控制器403在上水过程中可保持开启状态,当水箱400满溢时,溢流管402内溢流水量迅速增加,在水压作用下流向控制器403内的流向控制片4032封堵溢流通道,并促使进水管401内进水量大幅减小,便于上水量的检测及控制,而且,由于流向控制片4032与流向管4031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仍有少量的水可以通过,可避免水箱400因水压过高而受到损坏,有效地提高水箱400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为在进水管401的入口端也设置上述的流向控制器403。尤其地,上述的水箱本体连接有两根进水管401,上水选择性大,两进水管401均连接有流向控制器403,当其中一根进水管401上水时,另一闲置的进水管401则也起到溢流的作用。实施例三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列车上水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列车水箱400及用于向所述列车水箱400供水的上水装置,所述上水装置包括上水管200及与所述上水管200连接且能与所述流向管4031插接的上水接头300。进一步优选地,如图4,所述上水接头300外壳沿水流方向呈渐缩状,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列车进水管401,减少上水过程中的漏水量,节约水资源。进一步地,可在上水接头300外壳的外壁上包覆柔性包覆层,如柔性橡胶等,一方面可以避免上水接头300与列车进水管401之间的刚性碰撞摩擦,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密封作用,减小漏水量。进一步优化上述列车上水系统,如图5和图6,该列车上水系统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上水管200上设有流量计201和上水控制阀202,所述流量计201和所述上水控制阀202均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上水接头300与列车上水口对接后,PLC控制器控制上水控制阀202开启,上水开始;当列车水箱400满水并开始溢流时,进水管401内进水量大幅减小,当进水量小于流量计201设定的阈值时,流量计201向PLC反馈电信号或者,流量计201检测上水管200内进水量并反馈至PLC控制器,与预存的上水管200进水量阈值进行比较,小于该阈值时,PLC控制器控制上水控制阀202关闭,实现上水自动关停,上水操作完成。也即基于上述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上水系统能够实现列车上水自动关停,有效地避免水资源浪费。上述的上水控制阀202优选为是电磁阀。PLC控制器、流量计201及上水控制阀202等都为现有设备,可由市面购得,其中的控制方式都为现有常规的自动化控制过程,无需另外编程。PLC控制器可安装在车站中控室内,可与车站中控室的上位机连接。进一步优选地,如图6,所述上水控制阀202有两个且分别靠近所述上水管200的入口端和出口端设置,所述上水管200上旁接有回水管203,所述回水管203旁接点位于两所述上水控制阀202之间。可在旁接点处设置三通电磁阀进行流路控制。PLC控制器控制两个上水控制阀202关闭后,上水管200内的余水可由回水管203回收,以节约水资源。上述的上水管200与站台上水总管500连接,回水管203与站台回水总管600连接。站台上水总管500及站台回水总管600布置在站台管沟中。其中,上述的流量计201及上水管200入口端的上水控制阀202都位于站台管沟内。作为可选实施例,所述PLC控制器内设有用于定时关闭所述上水控制阀202的定时器,当达到预设时间时,由PLC控制器向相应股道所有上水管200的上水控制阀202发送关阀指令,整列列车上水完成。接续上述列车上水系统的结构,如图5和图6,所述上水装置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上水接头300与所述流向管4031插接或从所述流向管4031上拔下的上水机器人100,所述上水管200敷设固定于所述上水机器人100上,可以实现自动上水操作。实施例四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上水接头300,可用于上述实施例三中作为其中的上水接头300使用。如图7和图10,该列车上水接头300包括接头壳体301,所述接头壳体301的出口端向外凸出设置有上水端套302,所述上水端套302为能够套装至列车注水口上的柔性环状件。易于理解地,上述上水端套302的内壁直径大于列车注水口的外壁直径,以保证该上水端套302能够套入列车注水口上。一般地,列车注水口为圆柱直管,上述上水端套302可对应采用圆柱状结构;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其也可为沿上水方向直径逐渐增大的圆台状结构,且其最小内径以大于列车注水口外径为宜。该上水端套302自接头壳体301的出口端向外凸出设置,也即沿接头壳体301的轴向该上水端套302连接于接头壳体301的出口侧,在上水接头300与列车注水口对接时,该上水端套302先套入列车注水口至与列车注水口外壁或列车注水口周围水箱壳体接触。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上水接头300,在接头壳体301出口端设置柔性的上水端套302,当上水接头300与列车注水口对接后,通过沿接头壳体301轴向施加一定的压力,可使上水端套302发生压缩变形,从而实现上水过程中的密封。进一步优化上述列车上水接头300的结构,如图7-图12,所述上水端套302之外设有用于将其夹紧在所述列车注水口上的上水夹具303,一方面保证上水端套302与列车注水口的可靠连接,另一方面,在上述使上水端套302沿轴向被压缩的基础上,还可进一步地使上水端套302沿径向发生压缩变形,从而有效地保证上水过程中的密封性,防止上水过程中漏水现象的发生。上述的上水夹具303可以为手动夹具,如设置管箍,通过人工控制管箍的松紧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采用自动夹紧和松脱的上水夹具303;具体地,以下例举几种上水夹具303的实施例:1如图7-图9,所述上水夹具303包括具有环形内腔的柔性环箍3032以及嵌置于所述环箍3032内腔中的多个电磁铁3031,各所述电磁铁3031沿所述环箍3032内腔的周向间隔布置,且每相邻两所述电磁铁3031的相互靠近的磁极异名。优选地,上述柔性环箍3032为柔性复合薄膜结构,由柔性复合薄膜围设形成其环箍3032内腔,各电磁铁3031均被柔性复合薄膜包覆;该柔性复合薄膜优选为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且能够收缩变形,同时当外力消失时能够还原为原来的形状尺寸,例如其可采用橡胶软管或硅胶软管等。具体地,如图9示出了各电磁铁3031通电时的受力情况,当各电磁铁3031通电时,相邻电磁铁3031之间由于以异名磁极的方式布置,可以相互吸引,最终可使各电磁铁3031排列成的磁铁圈收缩变小,柔性环箍3032随之收缩变形,使上水端套302夹紧列车注水口。各电磁铁3031失电时,在柔性环箍3032的复原作用下,实现各电磁铁3031复位。各所述电磁铁3031均优选为是圆弧形电磁铁3031,且各所述电磁铁3031呈均匀间隔布置,保证每个电磁铁3031受到的磁作用力的合力指向环箍3032中心,使得各电磁铁3031始终以圆形磁铁圈的形式排布,保证上水端套302与列车注水口之间的夹紧效果。2如图10-图12,所述上水夹具303包括箍紧件3034及与所述箍紧件3034的活动部连接以用于驱使所述箍紧件3034抱紧或松开的电磁铁组件。上述箍紧件3034可为抱箍,包括两个半片箍板,半片箍板具有两个翼板,每侧相对的两个翼板分别设有电磁铁且该两个翼板之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两个电磁铁得电时,该两个电磁铁相吸并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而使得两个翼板相互靠近,从而使抱箍抱紧,各电磁铁失电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抱箍松脱。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述箍紧件3034为喉箍3034,于箍带上开设有穿设孔,所述箍带的其中一端穿过所述穿设孔并使所述箍带围设成环,所述电磁铁组件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箍带的两个端部的两个活动电磁铁3036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箍带外带面上的两个固定电磁铁3035,两所述活动电磁铁3036位于两所述固定电磁铁3035之间且分别靠近两所述固定电磁铁3035,每一所述固定电磁铁3035与相邻的所述活动电磁铁3036的相互靠近的磁极异名且通过连接绳3038连接。具体地,该箍带的其中一端的宽度小于其它部分箍带的宽度,从而该窄端带体可以穿过上述的穿设孔;窄端带体有一定的长度,保证其能相对于穿设孔活动而实现所围设成的喉口大小的调节。在不通电状态下,固定电磁铁3035与相邻的活动电磁铁3036相互远离,二者之间的连接绳3038处于紧绷状态,各电磁铁得电时,固定电磁铁3035与相邻的活动电磁铁3036之间相互吸引而靠近,使喉箍3034收缩夹紧上水端套302。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1,所述喉箍3034上设有滑动罩3037,所述滑动罩3037与所述喉箍3034的外带面围设形成用于限定所述活动电磁铁3036沿所述箍带周向滑移的滑动腔,各电磁铁均收容于所述滑动腔内。可以理解地,为配合喉箍3034缩放的特点,上述滑动罩3037可以在中间位置处即沿喉箍3034周向的该滑动罩3037的中间位置处,也即位于两个活动电磁铁3036之间断开为可相对滑动的结构,或者设置为可折叠波纹板,等等,此处不作详述。通过设置滑动罩3037,用以限定活动电磁铁3036与固定电磁铁3035之间沿特定的方向相对运动,可以保证喉箍3034的夹紧效果。可以理解地,上述电磁铁的导线可以在接头壳体301外壁上走线,并进一步从上水机器人100的上水臂杆内走线。接续上述列车上水接头300的结构,如图7、图10和图13,上述接头壳体301内壁设有柔性内壁包覆层304,可以进一步地提高上水接头300与列车注水口对接后的密封性,以及减小接头壳体301与列车注水口之间的碰撞摩擦。优选为上述上水端套302与该柔性内壁包覆层304为一体结构,即上水端套302为该柔性内壁包覆层304向外延伸形成,或者说上水端套302延伸至渐扩段3011内且与渐扩段3011内壁固连,保证密封可靠性。上述的柔性内壁包覆层304与接头壳体301之间可采用粘接的方式固定。进一步优选地,上述柔性内壁包覆层304在壳体出口端处能沿径向相对于渐扩段3011内壁活动,即与渐扩段3011内壁不粘接在一起,优选为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便于上水端套302能沿径向夹紧列车注水口。进一步优选地,如图7、图10和图13,所述接头壳体301包括沿上水方向渐扩延伸至壳体出口端的渐扩段3011。采用渐扩式的上水接头300,可以适应不同的列车注水口型号,实现安全、便捷的上水过程,消除因上水接头300与列车注水口型号不匹配造成的水资源浪费现象。进一步地,如图7、图10和图13,该接头壳体301还包括与上述渐扩段3011小直径端连接的等径段3012,该等径段3012可通过固定结构如管箍、套环等固定在列车上水机器人上,且与上水软管200对接。由于该等径段3012不与列车注水口对接,因此可不设上述的柔性内壁包覆层30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3,于柔性内壁包覆层304外套装有至少一组上述的上水夹具303,柔性内壁包覆层304的远离壳体出口端的一端与接头壳体301内壁固连。该上水夹具303的结构此处不作赘述。基于该结构,除上水端套302可夹紧列车注水口外,内部的柔性内壁包覆层304也可夹紧列车注水口,实现多层夹紧密封,显著地提高密封效果,减少水资源浪费。尤其地,对于上述接头壳体301包括渐扩段3011的结构,可以避免列车注水口外壁与接头壳体301内壁之间冲水鼓胀而影响注水效果及上水密封性。另外,如图7,上述接头壳体301外壁上还包覆有外壁橡胶包覆层305,可以较好地保护上水接头30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流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流向管及一端铰接安装于所述流向管一侧内壁上的流向控制片,所述流向控制片连接有控制其在第一流向状态与第二流向状态之间切换的流向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流向状态下,所述流向控制片的非铰接端靠近所述流向管的另一侧内壁且所述流向控制片的边缘与所述流向管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流向状态下,所述流向控制片的非铰接端远离所述流向管的另一侧内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向控制单元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流向管内壁和所述流向控制片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向控制片的铰接轴与所述弹簧连接于所述流向管的同一侧内壁上。4.一种列车水箱,包括水箱本体,所述水箱本体上连接有进水管和溢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的出口端设有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向控制器。5.一种列车上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列车水箱及用于向所述列车水箱供水的上水装置,所述上水装置包括上水管及与所述上水管连接且能与所述流向管插接的上水接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列车上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接头外壳沿水流方向呈渐缩状。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列车上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上水管上设有流量计和上水控制阀,所述流量计和所述上水控制阀均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列车上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控制阀有两个且分别靠近所述上水管的入口端和出口端设置,所述上水管上旁接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旁接点位于两所述上水控制阀之间。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列车上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器内设有用于定时关闭所述上水控制阀的定时器。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列车上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装置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上水接头与所述流向管插接或从所述流向管上拔下的上水机器人,所述上水管敷设固定于所述上水机器人上。

百度查询: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流向控制器、列车水箱及列车上水系统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