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双玻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_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_201710389508.9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7-05-27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公开(公告)号:CN108963023B

主分类号:H01L31/048

分类号:H01L31/048;H01L31/05;H01L31/18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5.17#授权;2019.01.01#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12.07#公开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玻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铺设上层玻璃、上层封装胶膜以及电池串,并用高温胶带固定电池串的位置;焊接第三汇流条:距离互联条3‑5mm的位置铺设胶膜小条、绝缘小条,互联条翻折电池串上进行焊接;焊接第一、第二汇流条:距离互联条3‑5mm的位置铺设胶膜小条、绝缘小条,2345串互联条翻折电池串上每两串进行第一汇流条焊接,第二汇流条分别距离电池串8‑10mm的位置向外进行焊接;盖下层封装胶膜、下层玻璃进入层压。双玻组件,克服了传统组件的背板水汽透过问题,机械强度高,省下使用铝边框的成本;解决层压过程中的扩并串、脱层或缺胶、气泡等问题。

主权项:1.一种双玻光伏组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取一压花镀膜玻璃,在该压花镀膜玻璃上铺设封装胶膜;第二步,按照“左正右负”的顺序依次将若干偶数个电池串放置在铺设完封装胶膜的压花镀膜玻璃上,并用高温胶带固定电池串位置;第三步,在电池串尾部距离尾部互联条3-5mm的位置依次铺设尾部胶膜小条和尾部绝缘小条,并将尾部互联条翻折至电池片上进行焊接;第四步,在电池串头部距离头部互联条3-5mm的位置铺设头部胶膜小条和头部绝缘小条,并将头部互联条翻折至电池片上焊接,使得除了一头一尾两个电池串以外的所有电池串中,每两串电池串进行第一汇流条焊接;采用第二汇流条分别将一头一尾两个电池距离电池片8-10mm的位置向外进行焊接;第五步,盖上下层封装胶膜、背面玻璃进入层压;在第四步和第五步之间,增加一贴胶步骤,即在电池串头部汇流条处放置TPT小条,并张贴胶带;该双玻光伏组件包括一上层玻璃、一上层封装胶膜、一电池串、一下层封装胶膜、第一绝缘材料层、第二绝缘材料层、第一汇流条、第二汇流条、第三汇流条、一下第二封装胶膜、一下层玻璃以及一接线盒;所述第一汇流条为水平面弯折,所述第一汇流条位于所述电池串与下层玻璃之间,第一汇流条与电池串交叠面积在80~98%;所述第一绝缘材料层位于第一汇流条与电池串之间;所述第二汇流条为水平面弯折,所述第二汇流条与电池串非交叠布置;所述第三汇流条位于电池串与下层玻璃之间,与电池串交叠面积100%;所述第二绝缘材料层位于第三汇流条与电池串之间。

全文数据:一种双玻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光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玻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背景技术[0002]光伏组件已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传统的光伏组件是由玻璃+胶膜+电池串+胶膜+背板在一定温度压力和真空条件下层压粘合到一起,然后在四周打上铝边框,在背板上安装接线盒得到。这种组件背板水汽透过率较高,耐老化性能较弱,且机械强度不够。业内开始采用玻璃替代绝缘背板以形成双玻光伏组件,组件上下面都采用透明EVA胶膜、透明玻璃,缺少一般组件的背板反射功能,使得在电池中产生光电效应的光量因透光较高而降低,造成组件有2%以上的功率损失。目前公司背玻采用白色高反玻璃,有效地利用光的反射。但是由于组件版型设计,无法更有效地扩大电池串间距,增加组件功率。[0003]参见附图1,传统的双玻光伏组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压花镀膜玻璃上铺设封装胶膜;第二步,放置电池串,按照“左正右负”放置6串电池串(从左边数分别是+_+-+-;第三步,电池串胶带固定;电池串头尾汇流条焊接,头部汇流条距离电池片20mm,尾部汇流条距离电池片IOmm;第四步,头部汇流条处放置TPT小条小条尺寸:200*50mm,并张贴胶带;第五步,盖上胶膜,背面玻璃(月牙浮法玻璃),进入下道工序。[0004]因此,提出一种双玻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是本发明所要研究的课题。发明内容[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的光伏组件功率低下的缺点,提供一种双玻光伏组件制作方法,配合网格高反月牙钢化玻璃,更有效地提高光伏组件功率,包括以下步骤:[0006]第一步,取一压花镀膜玻璃,在该压花镀膜玻璃上铺设封装胶膜;[0007]第二步,按照“左正右负”的顺序依次将若干偶数个电池串放置在铺设完封装胶膜的压花镀膜玻璃上,并用高温胶带固定电池串位置;[0008]第三步,在电池串尾部距离尾部互联条3_5mm的位置依次铺设尾部胶膜小条和尾部绝缘小条,并将尾部互联条翻折至电池片上进行焊接;[0009]第四步,在电池串头部距离头部互联条3_5mm的位置铺设头部胶膜小条和头部绝缘小条,并将头部互联条翻折至电池片上焊接,使得除了一头一尾两个电池串以外的所有电池串中,每两串电池串进行第一汇流条焊接;采用第二汇流条分别将一头一尾两个电池距离电池片8-10mm的位置向外进行焊接;[0010]第五步,盖上下层封装胶膜、背面玻璃进入层压。[0011]进一步地,在第四步和第五步之间,增加一贴胶步骤,即在电池串头部汇流条处放置TPT小条,并张贴胶带。[0012]为解决以上确定,提供一种双玻光伏组件,包括一上层玻璃、一上层封装胶膜、一电池串、一下层封装胶膜、第一绝缘材料层、第二绝缘材料层、第一汇流条、第二汇流条、第三汇流条、一下第二封装胶膜、一下层玻璃以及一接线盒;[0013]其中,所述上层玻璃和下层玻璃均采用厚度为1.5-2.2毫米的钢化玻璃,所述下层玻璃为网格高反月牙钢化玻璃;所述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均跟接线盒连接,所述第三汇流与接线盒非接触布置;所述第一汇流条为水平面弯折,所述第一汇流条位于所述电池串与下层玻璃之间,第一汇流条与电池串交叠面积在80〜98%;所述第一绝缘材料层位于第一汇流条与电池串之间;所述第二汇流条为水平面弯折,所述第二汇流条与电池串非交叠布置;所述第三汇流条位于电池串与下层玻璃之间,与电池串交叠面积100%;所述第二绝缘材料层位于第三汇流条与电池串之间。[00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汇流条距离电池串边缘间距为6-12mm。[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汇流条距离电池串5-10mm的位置向外进行焊接,距离玻璃边缘30-40m。[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汇流条距离电池串边缘最佳间距为5-10mm,距离玻璃边缘间距为30-40mm。[0017]进一步地,所述压花镀膜钢化玻璃钢化后表面应力在40Mpa以上。[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汇流条采用超薄焊带,厚度在0.25〜0.35mm,宽度在5〜8mm,第一汇流条、第二汇流条引出线采用折弯机弯折的方式引出,弯折的角度在80°〜95°之间。[0019]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小条、胶膜小条超出电池串3-5_水平放置。[0020]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0021]1.双玻组件,克服了传统组件的背板水汽透过问题,无PID风险,机械强度高于传统组件,省下使用铝边框的成本;[0022]2.使用高温胶带将电池串之间进行固定,解决层压过程中的扩并串问题;[0023]3.使用折弯机弯折的汇流条引出线,解决了因汇流条交接处层叠产生的厚度差出现脱层或缺胶、气泡等问题;[0024]4.下层玻璃使用网格高反月牙玻璃,有效地利用光的反射,从而也避免了在电池中产生光电效应的光量因透光较高而降低;[0025]5.尾部汇流条、头部短折弯汇流条向电池串内部焊接,有效地缩短了组件的版型l〇-15mm;[0026]6.组件头、尾节省的距离可以有效地扩大电池串与电池串的片间距,有助于提升组件的二次反射进而增加组件的功率;[0027]7.无边框设计,没有铝框使导致PID发生的电场无法建立,其大大降低了发生PID衰减的可能性,也有效地减少了组件的生产制作成本;[0028]8.组件正面尾部无可视汇流条,版型比较新颖;[0029]9.电池串间距每增加1mm,功率将增加0.79%左右。附图说明[0030]附图1为传统技术中的电池串效果图;[0031]附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电池串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0032]实施例:一种双玻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0033]本实施例中双玻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34]第一步,取一压花镀膜玻璃,在该压花镀膜玻璃上铺设封装胶膜。[0035]第二步,按照“左正右负”的顺序依次将6个电池串放置在铺设完封装胶膜的压花镀膜玻璃上,并用高温胶带固定电池串位置。其中,放置电池串时,6串电池串(从左边数分别是+_+_+_O[0036]第三步,第三汇流条焊接:在电池串尾部距离尾部互联条3-5mm的位置依次铺设尾部胶膜小条和尾部绝缘小条,并将尾部互联条翻折至电池片上进行焊接。具体为a.铺上胶膜小条75毫米*986毫米);b.铺上TPT绝缘小条50毫米*950毫米);c.互联条翻折进行焊接。电池串头尾汇流条焊接,其中头部汇流条距离电池片20毫米,尾部汇流条距离电池片10毫米。[0037]第四步,焊接第一、第二汇流条:在电池串头部距离头部互联条3_5mm的位置铺设头部胶膜小条和头部绝缘小条,并将头部互联条翻折至电池片上焊接,使得除了一头一尾两个电池串以外的所有电池串中,每两串电池串进行第一汇流条焊接;采用第二汇流条分别将一头一尾两个电池距离电池片8-lOmm的位置向外进行焊接,具体为:a.铺上胶膜小条75毫米*624毫米);b.铺上TPT绝缘小条50毫米*615毫米);c.2、3串、4、5串互联条翻折进行焊接;d.l串与6串汇流条分别距离电池串13毫米的位置进行焊接。然后,头部汇流条处放置TPT小条小条尺寸:200毫米*50毫米),并张贴胶带。[0038]第五步,盖下层封装胶膜、下层玻璃进入层压。[0039]进一步地,在第四步和第五步之间,增加一贴胶步骤,即在电池串头部汇流条处放置TPT小条,并张贴胶带。[0040]参见附图2,采用以上制作方法获得一种双玻光伏组件,该双玻光伏组件包括一上层玻璃、一上层封装胶膜、一电池串、一下层封装胶膜、第一绝缘材料层、第二绝缘材料层、第一汇流条、第二汇流条、第三汇流条、一下第二封装胶膜、一下层玻璃以及一接线盒;[0041]其中,所述上层玻璃和下层玻璃均采用厚度为1.5-2.2毫米的钢化玻璃,所述下层玻璃为网格高反月牙钢化玻璃;所述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均跟接线盒连接,所述第三汇流与接线盒非接触布置;所述第一汇流条为水平面弯折,所述第一汇流条位于所述电池串与下层玻璃之间,第一汇流条与电池串交叠面积在80〜98%;所述第一绝缘材料层位于第一汇流条与电池串之间;所述第二汇流条为水平面弯折,所述第二汇流条与电池串非交叠布置;所述第三汇流条位于电池串与下层玻璃之间,与电池串交叠面积100%;所述第二绝缘材料层位于第三汇流条与电池串之间。[0042]其中,光伏组件所使用封装膜为POE胶膜或其他PO胶膜;绝缘小条、胶膜小条超出电池片3-5mm水平放置;第一绝缘材料层尺寸为50*615mm、胶膜小条为75*624mm;第二绝缘材料层尺寸为50*950mm、胶膜小条为75*986mm;第一、第二绝缘材料层为背板,背板材料可以是TPTKPKKPF等。第一汇流条距离电池片边缘最佳间距为6-12mm;第二汇流条距离电池片5-10mm的位置向外进行焊接,距离玻璃边缘30-40mm;第三汇流条距离电池片边缘最佳间距为5-10mm,距离玻璃边缘间距为30-40mm。第一、第二和第三汇流条采用超薄焊带,厚度在0.25〜0.35mm,宽度在5〜8mm,第一汇流条、第二汇流条引出线采用折弯机弯折的方式引出,弯折的角度在80〜95之间。本实施例中,光伏组件所使用封装胶膜为POE胶膜或其他PO胶膜。[0043]具体层压参数:[0045]在层压好后,削边,并在月牙口处装月牙垫片,然后安装接线盒,最后在组件四角用硅胶打上护角。组件层压后电池、玻璃无破碎现象,也无其它异常。为确保组件质量,汇流条距离电池片边缘应5mm。若汇流条距离电池片过近,会造成电池片破裂。组件工艺改善后头尾部没有气泡、脱层及缺胶等缺陷,头尾距离缩短了14_,可以有效地扩大电池串的片间距,有助于提升组件的二次反射进而增加组件的功率;组件功率328W,提升3W左右;耐老化性能:1^200、0!11000、册10、群老化已通过,则完成这个制作。[0046]以上已将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双玻光伏组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取一压花镀膜玻璃,在该压花镀膜玻璃上铺设封装胶膜;第二步,按照“左正右负”的顺序依次将若干偶数个电池串放置在铺设完封装胶膜的压花镀膜玻璃上,并用高温胶带固定电池串位置;第三步,在电池串尾部距离尾部互联条3-5mm的位置依次铺设尾部胶膜小条和尾部绝缘小条,并将尾部互联条翻折至电池片上进行焊接;第四步,在电池串头部距离头部互联条3_5mm的位置铺设头部胶膜小条和头部绝缘小条,并将头部互联条翻折至电池片上焊接,使得除了一头一尾两个电池串以外的所有电池串中,每两串电池串进行第一汇流条焊接;采用第二汇流条分别将一头一尾两个电池距离电池片8-10_的位置向外进行焊接;第五步,盖上下层封装胶膜、背面玻璃进入层压。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玻光伏组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四步和第五步之间,增加一贴胶步骤,即在电池串头部汇流条处放置TPT小条,并张贴胶带。3.—种双玻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的制作方法获得所述双玻光伏组件,该双玻光伏组件包括一上层玻璃、一上层封装胶膜、一电池串、一下层封装胶膜、第一绝缘材料层、第二绝缘材料层、第一汇流条、第二汇流条、第三汇流条、一下第二封装胶膜、一下层玻璃以及一接线盒;其中,所述上层玻璃和下层玻璃均采用厚度为1.5-2.2毫米的钢化玻璃,所述下层玻璃为网格高反月牙钢化玻璃;所述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均跟接线盒连接,所述第三汇流与接线盒非接触布置;所述第一汇流条为水平面弯折,所述第一汇流条位于所述电池串与下层玻璃之间,第一汇流条与电池串交叠面积在80〜98%;所述第一绝缘材料层位于第一汇流条与电池串之间;所述第二汇流条为水平面弯折,所述第二汇流条与电池串非交叠布置;所述第三汇流条位于电池串与下层玻璃之间,与电池串交叠面积100%;所述第二绝缘材料层位于第三汇流条与电池串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玻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条距离电池串边缘间距为6-12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玻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汇流条距离电池串5-IOmm的位置向外进行焊接,距离玻璃边缘30-40m。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玻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汇流条距离电池串边缘最佳间距为5-10mm,距离玻璃边缘间距为30-40mm。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玻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花镀膜钢化玻璃钢化后表面应力在40Mpa以上。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玻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汇流条采用超薄焊带,厚度在0.25〜0.35mm,宽度在5〜8mm,第一汇流条、第二汇流条引出线采用折弯机弯折的方式引出,弯折的角度在80°〜95°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玻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小条、胶膜小条超出电池串3-5_水平放置。

百度查询: 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玻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