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适用软土区的土压力盒埋设装置_深圳市勘察测绘院(集团)有限公司_201910637852.4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勘察测绘院(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9-07-15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公开(公告)号:CN110219294B

主分类号:E02D1/00

分类号:E02D1/00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5.17#授权;2019.10.08#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9.10#公开

摘要:本发明涉及软土区的土压力盒埋设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适用软土区的土压力盒埋设装置,包括具有导土腔与容置腔的埋设管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检测土压力的压力盒,容置腔包括背离导土腔布置的前板,前板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压力盒的固定孔;导土腔的下端形成底部开口,当埋设管贯入土体时,多余土体通过底部开口进入导土腔。使用时,将埋设管贯入待测土体中,在贯入过程中,多余土体在压力作用下,转移至导土腔;埋设管贯入后,通过压力盒,实现对土体压力的检测;这样,埋设管在贯入时,不会对土体产生横向的压力,避免对土体造成破坏,从而使压力盒对土体的压力检测更加准确。

主权项:1.适用软土区的土压力盒埋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导土腔与容置腔的埋设管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检测土压力的压力盒,所述容置腔包括背离所述导土腔布置的前板,所述前板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压力盒的固定孔;所述导土腔的下端形成底部开口,当所述埋设管贯入土体时,多余土体通过所述底部开口进入所述导土腔;所述埋设管包括管体以及隔板,所述隔板分隔所述管体的内部形成导土腔与所述容置腔;所述隔板呈长条状且呈扁平布置;所述导土腔的顶部形成顶部开口;所述前板与所述隔板之间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埋设管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一端与所述前板的下部呈固定布置,所述导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隔板的下部呈固定布置;所述前板朝下延伸长度大于所述隔板朝下延伸长度,促使所述导向板呈倾斜布置;所述管体包括后板,所述后板与所述隔板之间形成所述导土腔;所述前板朝下延伸长度小于所述隔板朝下延伸长度。

全文数据:适用软土区的土压力盒埋设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涉及软土区的土压力盒埋设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适用软土区的土压力盒埋设装置。背景技术在岩土工程工程中,人们常常希望测量或监测土体中的土压力来研究土体的应力变化;采用土压力盒,实现土压、水压的压力测量,充分了解被测点的压力状态。目前,由于土压力盒的本身性质,随意埋设的土压力盒常常会出现结果失准甚至失效的情况,限制了土压力盒的使用,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监测者或研究者产生错误的判断,带来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现有技术中,通过埋设装置,实现土压力盒的埋设;进行埋设时,易对土体产生压缩,将多余土体压至周围土体中,对土体的原位性质产生影响和破坏,导致最终检测效果不佳。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适用软土区的土压力盒埋设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土压力盒埋设装置进行埋设施工时,对土体造成破坏,影响土压力检测效果的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适用软土区的土压力盒埋设装置,包括具有导土腔与容置腔的埋设管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检测土压力的压力盒,所述容置腔包括背离所述导土腔布置的前板,所述前板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压力盒的固定孔;所述导土腔的下端形成底部开口,当所述埋设管贯入土体时,多余土体通过所述底部开口进入所述导土腔进一步的,所述埋设管包括管体以及隔板,所述隔板分隔所述管体的内部形成导土腔与所述容置腔;所述隔板呈长条状且呈扁平布置。进一步的,所述前板与所述隔板之间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埋设管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一端与所述前板的下部呈固定布置,所述导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隔板的下部呈固定布置;所述前板朝下延伸长度大于所述隔板朝下延伸长度,促使所述导向板呈倾斜布置。进一步的,所述管体包括后板,所述后板与所述隔板之间形成所述导土腔;所述前板朝下延伸长度小于所述隔板朝下延伸长度;所述后板的上部弯折形成第一拔出段,所述前板的上部弯折形成第二拔出段,所述第一拔出段与第二拔出段分别沿相背离方向呈水平延伸布置。进一步的,所述容置腔包括两个呈正对布置的侧壁,所述压力盒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形成导线间隙,所述压力盒的导线通过所述导线间隙进行布线。进一步的,所述埋设管包括上移动板以及下移动板,所述上移动板的上部呈活动布置,所述上移动板的下部与所述压力盒呈固定布置,所述下移动板的上部与所述压力盒呈固定布置,所述下移动板的下部呈活动布置;所述前板形成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形成所述固定孔;当同步驱动所述上移动板和所述下移动板沿上下往复移动时,带动所述压力盒往复移动。进一步的,所述上移动板的下部朝上拱起呈弧形布置,所述下移动板的上部朝下凹陷呈弧形布置;所述上移动板与所述下移动板夹持且固定所述压力盒。进一步的,所述埋设管包括第一缓冲结构,所述第一缓冲结构包括第一缓冲板以及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下部与所述下移动板呈固定布置,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上部与所述第一缓冲板呈固定布置;所述第一缓冲板呈水平布置,所述第一缓冲板包括第一支撑段,所述第一支撑段延伸至所述压力盒的下方,且所述第一支撑段贴合所述压力盒。进一步的,所述埋设管包括第二缓冲结构,所述第二缓冲结构包括第二缓冲板以及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下部与所述第二缓冲板呈固定布置,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上部与所述上移动板呈固定布置;所述第二缓冲板呈水平布置,所述第二缓冲板包括第二支撑段,所述第二支撑段延伸至所述压力盒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支撑段贴合所述压力盒。进一步的,所述埋设管呈矩形布置,所述导土腔与所述容置腔分别呈矩形布置;且所述导土腔与所述容置腔沿宽度方向呈正对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适用软土区的土压力盒埋设装置,使用时,将埋设管贯入待测土体中,在贯入过程中,多余土体在压力作用下,转移至导土腔;埋设管贯入后,通过压力盒,实现对土体压力的检测;这样,埋设管在贯入时,不会对土体产生横向的压力,避免对土体造成破坏,从而使压力盒对土体的压力检测更加准确。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适用软土区的土压力盒埋设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适用软土区的土压力盒埋设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适用软土区的土压力盒埋设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适用软土区的土压力盒埋设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适用软土区的土压力盒埋设装置的上移动板与下移动板的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5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提供的适用软土区的土压力盒埋设装置,用于解决土压力盒埋设装置进行埋设施工,对土体造成破坏,影响土压力检测效果的问题适用软土区的土压力盒200埋设装置,包括埋设管100以及至少一个压力盒200,埋设管100具有导土腔130与容置腔140,压力盒200用于检测土压力,容置腔140包括背离导土腔130布置的前板111,前板111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压力盒200的固定孔113;导土腔130的下端形成底部开口132,当埋设管100贯入土体时,多余土体通过底部开口132进入导土腔130。上述的适用软土区的土压力盒200埋设装置,使用时,将埋设管100贯入待测土体中,在贯入过程中,多余土体在压力作用下,转移至导土腔130;埋设管100贯入后,通过压力盒200,实现对土体压力的检测;这样,埋设管100在贯入时,不会对土体产生横向的压力,避免对土体造成破坏,从而使压力盒200对土体的压力检测更加准确。埋设管100的作用下,适用于软土区的土压力测量,保证埋设管100的贯入;另外,在导向板150的配合下,提高埋设管100贯入的垂直度。另外,在导土腔130的作用下,多余土体进入导土腔130,使埋设管100整体的配重相近,提高埋设管100贯入的垂直度。本实施例中,埋设管100包括管体110以及隔板120,隔板120分隔管体110的内部形成导土腔130与容置腔140;隔板120呈长条状且呈扁平布置;使导土腔130具有足够的容纳空间,保证多余土体的进入,同时,在隔板120的作用下,增强整体的强度,便于埋设管100的贯入。导土腔130的顶部形成顶部开口131,这样,进入导土腔130内的多余土体通过导土腔130的顶部开口131排出,从而避免多余土体过多,影响埋设管100的贯入。管体110包括前板111,前板111与隔板120之间形成容置腔140;埋设管100包括导向板150,导向板150的一端与前板111的下部呈固定布置,导向板150的另一端与隔板120的下部呈固定布置;前板111朝下延伸长度大于隔板120朝下延伸长度,促使导向板150呈倾斜布置。这样,在导向板150的作用下,容置腔140下方对应的多余土体在导向板150的作用下,推移至导土腔130的底部开口132处,进入导土腔130,从而降低埋设管100贯入时对下方土体的压力,降低对土体的破坏,提高土压力的检测效果。另外,由于前板111朝下延伸长度大于隔板120朝下延伸长度,这样,埋设管100贯入时,多余土体会趋向导土腔130,便于对于土体进入导土腔130。管体110包括后板112,后板112与隔板120之间形成导土腔130;前板111朝下延伸长度小于隔板120朝下延伸长度;后板112的上部弯折形成第一拔出段118,前板111的上部弯折形成第二拔出段119,第一拔出段118与第二拔出段119分别沿相背离方向呈水平延伸布置。在第一拔出段118与第二拔出段119的作用下,便于土体压力检测完毕后,将埋设管100拔出,便于埋设管100的回收。容置腔140包括两个呈正对布置的侧壁,压力盒20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壁之间形成导线间隙150,压力盒200的导线300通过导线间隙150进行布线;从而便于压力盒200与外部电源接通,实现电路的导通;同时,在导线间隙150的作用下,对导线300起到保护作用,保证压力盒200的正常工作。埋设管100包括上移动板115以及下移动板116,上移动板115的上部呈活动布置,上移动板115的下部与压力盒200呈固定布置,下移动板116的上部与压力盒200呈固定布置,下移动板116的下部呈活动布置;前板111形成移动槽114,移动槽114形成固定孔113;当同步驱动上移动板115和下移动板116沿上下往复移动时,带动压力盒200往复移动。这样,通过压力盒200的位移,实现检测位置的改变,从而实现不用位置的土压力检测;另外,由于上移动板115与下移动板116同步移动,避免土体进入容置腔140,影响压力盒200的移动。埋设管100包括转动杆117,上移动板115具有第一套设块,下移动板116具有第二套设块,第一套设块和第二套设块分别活动套设转动杆117,且第一套设块和第二套设块呈上下对应布置;当转动杆117转动时,同步驱动上移动板115和下移动板116移动,夹持带动压力盒200移动,实现不同位置的压力检测。上移动板115的下部朝上拱起呈弧形布置,下移动板116的上部朝下凹陷呈弧形布置;上移动板115与下移动板116夹持且固定压力盒200;这样压力盒200呈圆形布置,上移动板115与下移动板116与压力盒200的配合效果更佳,便于压力盒200的移动。埋设管100包括第一缓冲结构400,第一缓冲结构400包括第一缓冲板420以及第一缓冲弹簧410,第一缓冲弹簧410的下部与下移动板116呈固定布置,第一缓冲弹簧410的上部与第一缓冲板420呈固定布置;第一缓冲板420呈水平布置,第一缓冲板420包括第一支撑段,第一支撑段延伸至压力盒200的下方,且第一支撑段贴合压力盒200;从而增强压力盒200的移动稳定性;且在第一缓冲弹簧410的作用下,起到缓冲作用,便于下移动板116以及压力盒200的移动。导线300贯穿第一支撑段,便于导线300的布线,同时,在第一支撑段的作用下,对导线300起到导向、支撑作用;且第一缓冲板420随下移动板116移动时,有效避免导线300缠绕。埋设管100包括第二缓冲结构500,第二缓冲结构500包括第二缓冲板520以及第二缓冲弹簧510,第二缓冲弹簧510的下部与第二缓冲板520呈固定布置,第二缓冲弹簧510的上部与上移动板115呈固定布置;第二缓冲板520呈水平布置,第二缓冲板520包括第二支撑段,第二支撑段延伸至压力盒200的上方,且第二支撑段贴合压力盒200;从而增强压力盒200的移动稳定性,且在第二缓冲弹簧510的作用下,起到缓冲作用,便于上移动板115以及压力盒200的移动。再者,导线300贯穿第二支撑段,便于导线300的布线,同时,在第二支撑段的作用下,对导线300起到导向、支撑作用;且第一缓冲板420随上移动板115移动时,有效避免导线300缠绕。埋设管100呈矩形布置,导土腔130与容置腔140分别呈矩形布置;且导土腔130与容置腔140沿宽度方向呈正对布置;便于埋设管100的贯入,且使整体埋设管100的稳定性更佳;同时,便于埋设管100的制造。埋设管100内设有绕线头,导线300缠绕在绕线头上,上移动板115和下移动板116移动时,绕线头旋转,实现导线300的放松以及张紧;从而避免,导线300缠绕,影响压力盒200的使用。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适用软土区的土压力盒埋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导土腔与容置腔的埋设管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检测土压力的压力盒,所述容置腔包括背离所述导土腔布置的前板,所述前板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压力盒的固定孔;所述导土腔的下端形成底部开口,当所述埋设管贯入土体时,多余土体通过所述底部开口进入所述导土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软土区的土压力盒埋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埋设管包括管体以及隔板,所述隔板分隔所述管体的内部形成导土腔与所述容置腔;所述隔板呈长条状且呈扁平布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软土区的土压力盒埋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与所述隔板之间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埋设管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一端与所述前板的下部呈固定布置,所述导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隔板的下部呈固定布置;所述前板朝下延伸长度大于所述隔板朝下延伸长度,促使所述导向板呈倾斜布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软土区的土压力盒埋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后板,所述后板与所述隔板之间形成所述导土腔;所述前板朝下延伸长度小于所述隔板朝下延伸长度;所述后板的上部弯折形成第一拔出段,所述前板的上部弯折形成第二拔出段,所述第一拔出段与第二拔出段分别沿相背离方向呈水平延伸布置。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适用软土区的土压力盒埋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包括两个呈正对布置的侧壁,所述压力盒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形成导线间隙,所述压力盒的导线通过所述导线间隙进行布线。6.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适用软土区的土压力盒埋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埋设管包括上移动板以及下移动板,所述上移动板的上部呈活动布置,所述上移动板的下部与所述压力盒呈固定布置,所述下移动板的上部与所述压力盒呈固定布置,所述下移动板的下部呈活动布置;所述前板形成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形成所述固定孔;当同步驱动所述上移动板和所述下移动板沿上下往复移动时,带动所述压力盒往复移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软土区的土压力盒埋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移动板的下部朝上拱起呈弧形布置,所述下移动板的上部朝下凹陷呈弧形布置;所述上移动板与所述下移动板夹持且固定所述压力盒。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软土区的土压力盒埋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埋设管包括第一缓冲结构,所述第一缓冲结构包括第一缓冲板以及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下部与所述下移动板呈固定布置,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上部与所述第一缓冲板呈固定布置;所述第一缓冲板呈水平布置,所述第一缓冲板包括第一支撑段,所述第一支撑段延伸至所述压力盒的下方,且所述第一支撑段贴合所述压力盒。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软土区的土压力盒埋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埋设管包括第二缓冲结构,所述第二缓冲结构包括第二缓冲板以及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下部与所述第二缓冲板呈固定布置,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上部与所述上移动板呈固定布置;所述第二缓冲板呈水平布置,所述第二缓冲板包括第二支撑段,所述第二支撑段延伸至所述压力盒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支撑段贴合所述压力盒。10.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适用软土区的土压力盒埋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埋设管呈矩形布置,所述导土腔与所述容置腔分别呈矩形布置;且所述导土腔与所述容置腔沿宽度方向呈正对布置。

百度查询: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集团)有限公司 适用软土区的土压力盒埋设装置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