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泵组件及具有内容物排出功能的容器_兴必盛塑业(南通)有限公司_201910526918.2 

申请/专利权人:兴必盛塑业(南通)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9-06-18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公开(公告)号:CN110155489B

主分类号:B65D47/20

分类号:B65D47/20;B65D47/34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5.17#授权;2019.09.17#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8.23#公开

摘要: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泵组件及具有内容物排出功能的容器。本发明提供的泵组件,由于第一内壳侧壁的外壁、第二内壳侧壁的内壁和内壳顶壁限定出具有第一开口的第一腔体,且第一腔体的第一气腔是由活塞部、内壳顶壁、第一内壳侧壁的外壁和第二内壳侧壁的内壁共同限定的密封腔,因此密封腔的形成无需额外设置密封圈,从而降低了密封圈老化而导致气体泄漏的风险。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内容物排出功能的容器,包括上述泵组件。

主权项:1.一种泵组件,适于安装在容器本体91上,包括泵主体1和压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主体1包括内壳体12;所述内壳体12具有内壳顶壁120、第一内壳侧壁121和第二内壳侧壁122;所述内壳顶壁120具有第一通孔120a,所述第一内壳侧壁121和所述第二内壳侧壁122分别连接在所述内壳顶壁120上,其中,所述第一内壳侧壁121的内壁限定出让位通道121a,所述让位通道121a与所述第一通孔120a连通;所述第二内壳侧壁122环绕所述第一内壳侧壁121;所述第一内壳侧壁121的外壁、所述第二内壳侧壁122的内壁和所述内壳顶壁120限定出具有第一开口1b的第一腔体1a;所述压杆2具有杆本体20、连接部22和活塞部21,所述杆本体20的内壁限定出排出通道20a;所述杆本体20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120a和所述让位通道121a中;所述活塞部21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1a中,并且与所述第一内壳侧壁121的外壁和所述第二内壳侧壁122的内壁分别可滑动地密封接触,以在所述第一腔体1a内分隔出第一气腔12a和第二气腔12b,其中,所述第一气腔12a是由所述活塞部21、所述内壳顶壁120、所述第一内壳侧壁121的外壁和所述第二内壳侧壁122的内壁共同限定的密封腔,所述第二气腔12b与所述第一开口1b连通;所述连接部22的一端与所述杆本体20连接,另一端经由所述第一开口1b而伸入所述第二气腔12b,并与所述活塞部21连接;所述杆本体20用于被按压而带动所述活塞部21拉伸所述第一气腔12a并压缩所述第二气腔12b,从而使所述容器本体91中的内容物800经由所述排出通道20a而排出;所述活塞部21用于在所述第一气腔12a内的气体压力和所述第二气腔12b内的气体压力的合力的作用下回弹,以带动所述杆本体20回弹,从而使所述杆本体20适于再次被按压;其中,所述泵主体1具有导气通道111a,所述导气通道111a与所述第二气腔12b连通;所述第二气腔12b通过所述导气通道111a排出或者吸入气体。

全文数据:一种泵组件及具有内容物排出功能的容器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泵组件及具有内容物排出功能的容器。背景技术具有内容物排出功能的容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例如装化妆品、洗发水、洗涤剂或药品等内容物的瓶子。这种具有内容物排出功能的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泵组件、头帽和延伸管。容器本体具有用于添加内容物的加液口;泵组件包括泵主体和压杆,泵主体可拆卸地穿设在该加液口中,压杆安装在泵主体上,并且上端凸出于该泵主体,头帽安装在压杆的上端。延伸管的一端连接在泵主体上,另一端延伸至内容物的液面以下。头帽用于被用户按压,以带动压杆相对于泵主体下压,从而使泵主体中存留的内容物能够经由压杆和头帽内部的通道排出该泵主体。压杆下压到位后,需要使压杆回弹,以使压杆适于被再次按压,并且压杆在回弹的过程中,还能够驱动泵主体通过延伸管吸入容器本体中的内容物。在现有技术中,泵主体内设置有弹簧,压杆在下压的过程中挤压弹簧,当撤去外力后,弹簧能够使压杆回弹。上述具有弹簧的泵组件的工作原理可参考专利文献CN105517914A中的记载。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弹簧为金属材料制作,泵组件除弹簧之外的部分均为塑料材料制作,这对泵组件作为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带来了难题。大部分国家的塑料包装废弃物回收标准要求塑料与金属分开回收,然而,当上述泵组件作为塑料包装废弃物回收时,由于弹簧紧密安装在泵主体内部,不易取出,导致现有技术中的泵组件不易回收利用,只能当做废料丢弃。为解决泵组件不易回收的技术问题,中国专利CN201910036365.2公开了一种泵组件及具有内容物排出功能的容器,该泵组件的活塞部能够在第一气腔内的气体压力和第二气腔内的气体压力的合力的作用下回弹,以带动杆本体回弹,因此泵主体无需设置用来使杆本体回弹的弹簧,从而使得泵组件可以全部由塑料材质制成,不会混杂金属材料,进而使得泵组件易于回收利用。然而,中国专利CN201910036365.2公开的泵组件采用密封圈对第一让位孔与杆本体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这种密封方式的密封效果不好,容易导致气体泄漏。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组件,该泵组件具有密封效果好的优点。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内容物排出功能的容器,包括上述泵组件。为实现所述目的的泵组件,适于安装在容器本体上,包括泵主体和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主体包括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具有内壳顶壁、第一内壳侧壁和第二内壳侧壁;所述内壳顶壁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内壳侧壁和所述第二内壳侧壁分别连接在所述内壳顶壁上,其中,所述第一内壳侧壁的内壁限定出让位通道,所述让位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内壳侧壁环绕所述第一内壳侧壁;所述第一内壳侧壁的外壁、所述第二内壳侧壁的内壁和所述内壳顶壁限定出具有第一开口的第一腔体;所述压杆具有杆本体、连接部和活塞部,所述杆本体的内壁限定出排出通道;所述杆本体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让位通道中;所述活塞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中,并且与所述第一内壳侧壁的外壁和所述第二内壳侧壁的内壁分别可滑动地密封接触,以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分隔出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其中,所述第一气腔是由所述活塞部、所述内壳顶壁、所述第一内壳侧壁的外壁和所述第二内壳侧壁的内壁共同限定的密封腔,所述第二气腔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杆本体连接,另一端经由所述第一开口而伸入所述第二气腔,并与所述活塞部连接;所述杆本体用于被按压而带动所述活塞部拉伸所述第一气腔并压缩所述第二气腔,从而使所述容器本体中的内容物经由所述排出通道而排出;所述活塞部用于在所述第一气腔内的气体压力和所述第二气腔内的气体压力的合力的作用下回弹,以带动所述杆本体回弹,从而使所述杆本体适于再次被按压。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泵主体具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与所述第二气腔连通;所述第二气腔通过所述导气通道排出或者吸入气体。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泵主体还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围所述第二内壳侧壁;所述第二内壳侧壁的外壁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面面接触配合,其中,所述外壳体的内壁凹陷以形成所述导气通道。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具有连接部底壁和连接部侧壁;所述连接部底壁具有第二通孔;所述杆本体的下端连接在所述连接部底壁上,其中,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排出通道连通;所述连接部侧壁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底壁连接,另一端经由所述第一开口而伸入所述第二气腔,并与所述活塞部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侧壁环绕所述杆本体;所述杆本体的外壁、所述连接部侧壁的内壁和所述连接部底壁限定出具有第二开口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内壳侧壁经由所述第二开口而伸入所述第二腔体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泵主体还包括活塞件,所述活塞件具有活塞本体和导液管体;所述导液管体具有导液通道;所述活塞本体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可滑动的密封配合,以在所述外壳体内限定出内容物腔;所述导液管体的一端与所述活塞本体连接,其中,所述导液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内容物腔连通;所述导液管体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排出通道,并与所述杆本体的内壁密封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导液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排出通道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壳侧壁的外壁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外壳体的内壁凹陷形成挂槽;所述导气通道沿所述外壳体的轴向延伸,所述挂槽沿所述外壳体的周向延伸,所述导气通道与所述挂槽连通;所述凸起在所述外壳体的轴向上与所述导气通道滑动配合,在所述外壳体的周向上与所述挂槽滑动配合。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挂槽的底面上设置有凸线,所述凸线用于与所述凸起卡合,以防止所述凸起退出所述挂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和或所述第一内壳侧壁的内壁设置有凸齿;所述杆本体的外壁具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杆本体的轴向延伸,并与所述凸齿滑动配合;所述杆本体用于被沿径向旋转,从而带动所述内壳体转动。为实现目的的具有内容物排出功能的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还包括如上的泵组件,泵组件安装在容器本体上,并用于排出容器本体中的内容物。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泵组件,由于第一内壳侧壁的外壁、第二内壳侧壁的内壁和内壳顶壁限定出具有第一开口的第一腔体,且第一腔体的第一气腔是由活塞部、内壳顶壁、第一内壳侧壁的外壁和第二内壳侧壁的内壁共同限定的密封腔,因此密封腔的形成无需额外设置密封圈,从而降低了密封圈老化而导致气体泄漏的风险。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内容物排出功能的容器,包括上述泵组件。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为泵组件的示意图;图2为泵组件的侧视图;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其中,压杆处于下压初始位置;图4为泵组件的剖视图,其中,压杆处于下压中间位置;图5为泵组件的剖视图,其中,压杆处于下压结束位置;图6为泵组件的爆炸图;图7为压盖的示意图,显示了压盖的底面;图8为压盖的示意图,显示了压盖的顶面;图9为压盖的主视图;图10为压盖的剖视图;图11为垫圈的示意图;图12为内壳体的示意图,显示了内壳体的顶面;图13为内壳体的示意图,显示了内壳体的底面;图14为内壳体的主视图;图15为内壳体的剖视图;图16为压杆的示意图;图17为压杆的主视图;图18为压杆的剖视图;图19为活塞件的示意图,显示了活塞件的底面;图20为活塞件的示意图,显示了活塞件的顶面;图21为活塞件的主视图;图22为活塞件的剖视图;图23为外壳体的示意图,显示了外壳体的顶面;图24为外壳体的示意图,显示了外壳体的底面;图25为外壳体的主视图;图26为外壳体的剖视图;图27为第一单向阀体的示意图;图28为第一单向阀体的主视图;图29为具有内容物排出功能的容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述公开了多种不同的实施的主题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为简化公开内容,下面描述了各元件和排列的具体实例,当然,这些仅仅为例子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例如在说明书中随后记载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方或者上面形成,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直接联系的方式形成的实施方式,也可包括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形成附加特征的实施方式,从而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可以不直接联系。另外,这些公开内容中可能会在不同的例子中重复附图标记和或字母。该重复是为了简要和清楚,其本身不表示要讨论的各实施方式和或结构间的关系。进一步地,当第一元件是用与第二元件相连或结合的方式描述的,该说明包括第一和第二元件直接相连或彼此结合的实施方式,也包括采用一个或多个其他介入元件加入使第一和第二元件间接地相连或彼此结合。需要注意的是,图1至图29均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发明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首先参考图29,具有内容物排出功能的容器900,包括容器本体91、泵组件90和延伸管92。容器本体91具有用于添加内容物800的加液口,泵组件90包括泵主体1、压杆2和头帽3;泵主体1可拆卸地穿设在该加液口中;压杆2可按压地安装在泵主体1上,并且上端凸出于该泵主体1;头帽3安装在压杆2的上端。延伸管92的一端连接在泵主体1上,另一端延伸至内容物800的液面以下。头帽3用于被用户按压,以带动压杆2相对于泵主体1下压,从而使泵主体1中存留的内容物800能够经由压杆2和头帽3内部的通道排出该泵主体1。压杆2下压到位后,需要使压杆2回弹,以使压杆2适于被再次按压,并且压杆2在回弹的过程中,还能够驱动泵主体1通过延伸管92吸入容器本体91中的内容物800。为使压杆2回弹回弹,如图1、2、3、4、5、6、12、13、14、1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泵主体1包括内壳体12;内壳体12具有内壳顶壁120、第一内壳侧壁121和第二内壳侧壁122;内壳顶壁120具有第一通孔120a,第一内壳侧壁121和第二内壳侧壁122分别连接在内壳顶壁120上,其中,第一内壳侧壁121的内壁限定出让位通道121a,让位通道121a与第一通孔120a连通;第二内壳侧壁122环绕第一内壳侧壁121;第一内壳侧壁121的外壁、第二内壳侧壁122的内壁和内壳顶壁120限定出具有第一开口1b的第一腔体1a;压杆2具有杆本体20、连接部22和活塞部21,杆本体20的内壁限定出排出通道20a;杆本体20穿设在第一通孔120a和让位通道121a中;活塞部21设置在第一腔体1a中,并且与第一内壳侧壁121的外壁和第二内壳侧壁122的内壁分别可滑动地密封接触,以在第一腔体1a内分隔出第一气腔12a和第二气腔12b,其中,第一气腔12a是由活塞部21、内壳顶壁120、第一内壳侧壁121的外壁和第二内壳侧壁122的内壁共同限定的密封腔,第二气腔12b与第一开口1b连通;连接部22的一端与杆本体20连接,另一端经由第一开口1b而伸入第二气腔12b,并与活塞部21连接;杆本体20用于被按压而带动活塞部21拉伸第一气腔12a并压缩第二气腔12b,从而使容器本体91中的内容物800经由排出通道20a而排出;活塞部21用于在第一气腔12a内的气体压力和第二气腔12b内的气体压力的合力的作用下回弹,以带动杆本体20回弹,从而使杆本体20适于再次被按压。图3中由于活塞部21处于下压的初始位置,因此第一气腔12a的形状呈环形的缝隙状,随着活塞部21的下压,如图4、5所示,第一气腔12a逐渐被拉伸变大。由于第一内壳侧壁121的外壁、第二内壳侧壁122的内壁和内壳顶壁120限定出具有第一开口1b的第一腔体1a,且第一腔体1a的第一气腔12a是由活塞部21、内壳顶壁120、第一内壳侧壁121的外壁和第二内壳侧壁122的内壁共同限定的密封腔,因此密封腔的形成无需额外设置密封圈,从而降低了密封圈老化而导致气体泄漏的风险。第一气腔12a和第二气腔12b均存在有气体,例如空气。杆本体20在下压过程带动活塞部21在第一腔体1a内运动,使第一气腔12a的体积增大即拉伸第一气腔12a,并使第二气腔12b的体积减小即压缩第二气腔12b。第一气腔12a和或第二气腔12b为密封腔包括三种具体的实施例:即第一气腔12a和第二气腔12b均为密封腔;第一气腔12a为未非密封腔例如与大气连通,第二气腔为密封腔;第一气腔12a为密封腔,第二气腔12b为未非密封腔例如与大气连通。在上述的第一种实施例中,随着杆本体20的下压,第一气腔12a内的气体压力减小,第二气腔12b内的气体压力增大,导致第一气腔12a内的气体压力小于第二气腔12b内的气体压力,使得活塞部21能够在第一气腔12a内的气体压力和第二气腔12b内的气体压力的合力的作用下回弹,以带动杆本体20回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腔12a和第二气腔12b均不与外界发生气体交流。在上述的第二种实施例中,随着杆本体20的下压,第一气腔12a内的气体的压力可以保持不变,可以始终等于大气的压力,第二气腔12b内的气体压力增大,导致第一气腔12a内的气体压力小于第二气腔12b内的气体压力,使得活塞部21能够在第一气腔12a内的气体压力和第二气腔12b内的气体压力的合力的作用下回弹,以带动杆本体20回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腔12a与外界发生气体交流,第二气腔12b不与外界发生气体交流。在上述的第三种实施例中,随着杆本体20的下压,第一气腔12a内的气体的压力减小,第二气腔12b内的气体压力可以保持不变,可以始终等于大气的压力,导致第一气腔12a内的气体压力小于第二气腔12b内的气体压力,使得活塞部21能够在第一气腔12a内的气体压力和第二气腔12b内的气体压力的合力的作用下回弹,以带动杆本体20回弹。在这个实施例中,杆本体20易于下压到位,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气腔12b与外界发生气体交流,第一气腔12a不与外界发生气体交流。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4、5所示,泵主体1具有导气通道111a,导气通道111a与第二气腔12b连通;第二气腔12b通过导气通道111a排出或者吸入气体。导气通道111a可以与大气连通,从而使第二气腔12b与大气连通。在上述的多个实施例中,由于活塞部21能够在第一气腔12a内的气体压力和第二气腔12b内的气体压力的合力的作用下回弹,以带动杆本体20回弹,因此泵主体1无需设置用来使杆本体20回弹的弹簧,从而使得泵组件90可以全部由塑料材质制成,不会混杂金属材料,进而使得泵组件90易于回收利用。如图3、4、5、6、23、24、25、26所示,泵主体1还包括外壳体11,外壳体11包围第二内壳侧壁122;第二内壳侧壁122的外壁与外壳体11的内壁面面接触配合,其中,外壳体11的内壁凹陷以形成导气通道111a。这一方案使得泵主体1的结构紧凑。如图3、4、5、16、17、18所示,连接部22具有连接部底壁220和连接部侧壁221;连接部底壁220具有第二通孔220a;杆本体20的下端连接在连接部底壁220上,其中,第二通孔220a与排出通道20a连通;连接部侧壁221的一端与连接部底壁220连接,另一端经由第一开口1b而伸入第二气腔12b,并与活塞部21连接。在一个更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部侧壁221环绕杆本体20;杆本体20的外壁、连接部侧壁221的内壁和连接部底壁220限定出具有第二开口2b的第二腔体2a;第一内壳侧壁121经由第二开口2b而伸入第二腔体2a中。这一方案有助于缩减泵主体1的长度。如图3、4、5、19、20、21、2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泵主体1还包括活塞件13,活塞件13具有活塞本体130和导液管体131;导液管体131具有导液通道131a;活塞本体130与外壳体11的内壁可滑动的密封配合,以在外壳体11内限定出内容物腔11a;导液管体131的一端与活塞本体130连接,其中,导液通道131a的一端与内容物腔11a连通;导液管体131的另一端伸入第二通孔220a和排出通道20a,并与杆本体20的内壁密封固定连接,其中,导液通道131a的另一端与排出通道20a连通。这一实施例给出了将内容物800吸入及泵出外壳体11的技术方案。如图12、13、23、26所示,第二内壳侧壁122的外壁上设置有凸起122a;外壳体11的内壁凹陷形成挂槽111b;导气通道111a沿外壳体11的轴向延伸,挂槽111b沿外壳体11的周向延伸,导气通道111a与挂槽111b连通;凸起122a在外壳体11的轴向上与导气通道111a滑动配合,在外壳体11的周向上与挂槽111b滑动配合。这一方案可以使得在不使用的状态下,如运输状态,内壳体12能够沿导气通道111a滑动至外壳体11的底部,减小体积。需要使用时,内壳体12再滑动至外壳体11的顶部,旋转至与挂槽111b卡接。在一个更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3、26所示,挂槽111b的底面上设置有凸线111b-1,凸线111b-1用于与凸起122a卡合,以防止凸起122a退出挂槽111b。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6、17所示,第一通孔120a的内壁和或第一内壳侧壁121的内壁设置有凸齿120a-1;杆本体20的外壁具有滑槽20b,滑槽20b沿杆本体20的轴向延伸,并与凸齿120a-1滑动配合;杆本体20用于被沿径向旋转,从而带动内壳体12转动。如图3、4、5、6、27、28所示,泵主体1还包括第一单向阀体14;外壳体11具有内容物入口11b,内容物入口11b与内容物腔11a连通;第一单向阀体14设置在内容物入口11b上,以容许容器本体91中的内容物800单向流入内容物腔11a。继续参考图3、4、5、6、27、28,泵主体1还包括第二单向阀体15;第二单向阀体15设置在杆本体20的上端,以容许排出通道20中的内容物800单向流出排出通道20a。头帽3与杆本体20的上端连接,以防止第二单向阀体15从杆本体20的上端掉落;头帽3与杆本体2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头帽3与排出通道20a连通,以导出从排出通道20a流出的内容物800。参考图6、7、8、9、10,泵主体1还包括压盖16,压盖16螺纹连接在外壳体11的上端,以防止内壳体12从外壳体11内掉出。如图3、4、5、6、11所示,泵主体1还包括垫圈17,垫圈17设置在内壳体12的内壳顶壁120的上表面和压盖16之间。更具体地,如图12所示,内壳顶壁120的上表面具有凹陷120b,垫圈17设置在该凹陷120b中。压盖16具有压盖通孔16a,垫圈17具有垫圈通孔17a;压盖通孔16a和垫圈通孔17a容许杆本体20穿过。图3、4、5示出了压杆2的下压及回弹过程。首先参考图3,压杆2处于下压初始位置。第一气腔12a和第二气腔12b中的气体压力可以相等,可以都为大气压力。内容物腔11a内存放有内容物800或者空气。第一单向阀体14的锥形本体140与内容物入口11b锥面配合,以使内容物入口11b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单向阀体15与第一单向阀体14的结构相同,在重力的作用下也抵顶在杆本体20的上端。压杆2受外力以从下压初始位置开始下压。再参考图4,压杆2处于下压中间位置。随着压杆2的下压,第一气腔12a内气体的压力开始减小,第二气腔12b内气体的压力等于大气压力,第一气腔12a与第二气腔12b产生气体压力差。在这一过程中,第一单向阀体14的锥形本体140与内容物入口11b保持锥面配合,使得内容物入口11b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单向阀体15则在内容物800或者空气的压力作用下向上抬起,从而打开排出通道20a。再参考图5,压杆2处于下压结束位置。此时,内容物腔11a中的内容物800或者空气已经最大限度地排出内容物腔11a。第一气腔12a内气体的压力减小到最小值,第一气腔12a与第二气腔12b之间的气体压力差达到最大值。内容物入口11b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单向阀体15在重力的作用下也抵顶在杆本体20的上端。压杆2受到的外力撤销后,活塞部21能够在第一气腔12a内的气体压力和第二气腔12b内的气体压力的合力的作用下回弹,带动压杆2从下压结束位置开始回弹。压杆2能够回弹至图25、26所示的下压初始位置,以使压杆2适于被再次按压。在压杆2的多次按压与回弹过程中,容器本体91内的内容物800或者空气被排出容器本体91。压杆2回弹的过程中,第二单向阀体15在外界气压的作用下抵顶在杆本体20的上端,从而关闭排出通道20a,第一单向阀体14向上抬起,以打开内容物入口11b,从而将内容物800或者空气吸入内容物腔11a。当初次使用时,向下按压头帽3,带动压杆2向下运动,内容物腔11a内的空气被活塞件13推压并经导液通道131a和排出通道20a排出。一旦放开头帽3,由于第一气腔12a处于负压状态而使压杆2回弹至被外力按动之前的位置。由于活塞部21和杆本体20通过连接部22连接,活塞件13的导液管体131被安装插入杆本体20的底部且与杆本体20的内壁密封连接,因此,压杆2的回弹使活塞件13在外壳体11内向上移动,使内容物腔11a形成负压,1第一单向阀体14被负压吸起而打开外壳体11的内容物入口11b,同时,负压使容器本体91内的内容物800经延伸管92进入内容物腔11a之中。当头帽3再次被向下按压时,连着杆本体20的活塞件13在外壳体11内向下压缩内容物腔11a,使内容物800经由导液管体131的导液通道131a和杆本体20的排出通道20a进入头帽3,并从头帽3的出口处泵出。本发明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泵组件,适于安装在容器本体91上,包括泵主体1和压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主体1包括内壳体12;所述内壳体12具有内壳顶壁120、第一内壳侧壁121和第二内壳侧壁122;所述内壳顶壁120具有第一通孔120a,所述第一内壳侧壁121和所述第二内壳侧壁122分别连接在所述内壳顶壁120上,其中,所述第一内壳侧壁121的内壁限定出让位通道121a,所述让位通道121a与所述第一通孔120a连通;所述第二内壳侧壁122环绕所述第一内壳侧壁121;所述第一内壳侧壁121的外壁、所述第二内壳侧壁122的内壁和所述内壳顶壁120限定出具有第一开口1b的第一腔体1a;所述压杆2具有杆本体20、连接部22和活塞部21,所述杆本体20的内壁限定出排出通道20a;所述杆本体20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120a和所述让位通道121a中;所述活塞部21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1a中,并且与所述第一内壳侧壁121的外壁和所述第二内壳侧壁122的内壁分别可滑动地密封接触,以在所述第一腔体1a内分隔出第一气腔12a和第二气腔12b,其中,所述第一气腔12a是由所述活塞部21、所述内壳顶壁120、所述第一内壳侧壁121的外壁和所述第二内壳侧壁122的内壁共同限定的密封腔,所述第二气腔12b与所述第一开口1b连通;所述连接部22的一端与所述杆本体20连接,另一端经由所述第一开口1b而伸入所述第二气腔12b,并与所述活塞部21连接;所述杆本体20用于被按压而带动所述活塞部21拉伸所述第一气腔12a并压缩所述第二气腔12b,从而使所述容器本体91中的内容物800经由所述排出通道20a而排出;所述活塞部21用于在所述第一气腔12a内的气体压力和所述第二气腔12b内的气体压力的合力的作用下回弹,以带动所述杆本体20回弹,从而使所述杆本体20适于再次被按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主体1具有导气通道111a,所述导气通道111a与所述第二气腔12b连通;所述第二气腔12b通过所述导气通道111a排出或者吸入气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主体1还包括外壳体11,所述外壳体11包围所述第二内壳侧壁122;所述第二内壳侧壁122的外壁与所述外壳体11的内壁面面接触配合,其中,所述外壳体11的内壁凹陷以形成所述导气通道111a。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2具有连接部底壁220和连接部侧壁221;所述连接部底壁220具有第二通孔220a;所述杆本体20的下端连接在所述连接部底壁220上,其中,所述第二通孔220a与所述排出通道20a连通;所述连接部侧壁22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底壁220连接,另一端经由所述第一开口1b而伸入所述第二气腔12b,并与所述活塞部21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侧壁221环绕所述杆本体20;所述杆本体20的外壁、所述连接部侧壁221的内壁和所述连接部底壁220限定出具有第二开口2b的第二腔体2a;所述第一内壳侧壁121经由所述第二开口2b而伸入所述第二腔体2a中。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主体1还包括活塞件13,所述活塞件13具有活塞本体130和导液管体131;所述导液管体131具有导液通道131a;所述活塞本体130与所述外壳体11的内壁可滑动的密封配合,以在所述外壳体11内限定出内容物腔11a;所述导液管体131的一端与所述活塞本体130连接,其中,所述导液通道131a的一端与所述内容物腔11a连通;所述导液管体131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通孔220a和所述排出通道20a,并与所述杆本体20的内壁密封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导液通道131a的另一端与所述排出通道20a连通。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壳侧壁122的外壁上设置有凸起122a;所述外壳体11的内壁凹陷形成挂槽111b;所述导气通道111a沿所述外壳体11的轴向延伸,所述挂槽111b沿所述外壳体11的周向延伸,所述导气通道111a与所述挂槽111b连通;所述凸起122a在所述外壳体11的轴向上与所述导气通道111a滑动配合,在所述外壳体11的周向上与所述挂槽111b滑动配合。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槽111b的底面上设置有凸线111b-1,所述凸线111b-1用于与所述凸起122a卡合,以防止所述凸起122a退出所述挂槽111b。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20a的内壁和或所述第一内壳侧壁121的内壁设置有凸齿120a-1;所述杆本体20的外壁具有滑槽20b,所述滑槽20b沿所述杆本体20的轴向延伸,并与所述凸齿120a-1滑动配合;所述杆本体20用于被沿径向旋转,从而带动所述内壳体12转动。10.一种具有内容物排出功能的容器,包括容器本体9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泵组件90,所述泵组件90安装在所述容器本体91上,并用于排出所述容器本体中的内容物800。

百度查询: 兴必盛塑业(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泵组件及具有内容物排出功能的容器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