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及记录介质_富士胶片株式会社_201880017821.2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申请日:2018-02-20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公开(公告)号:CN110419210B

主分类号:H04N5/232(20060101)

分类号:H04N5/232(20060101);G02B7/28(20060101);G03B7/095(20060101);G03B15/00(20060101);G03B17/18(20060101)

优先权:["20170315 JP 2017-050270"]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1.01.12#授权;2019.11.29#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11.05#公开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聚焦包围曝光模式下的摄像失败的可能性的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及摄像程序。数码相机100具备:成像元件5,通过包括聚焦透镜的摄像光学系统来拍摄被摄体;及摄像控制部11A,在使聚焦透镜移动到在聚焦透镜的可移动范围A1的一部分即移动范围A2设定的多个摄像位置的各摄像位置的状态下,由成像元件5持续进行多次拍摄被摄体的摄像控制。在上述多次的摄像控制中在时序中越是后面实施的摄像控制,摄像控制部11A越缩小对移动范围A2设定的摄像位置彼此的间隔。

主权项:1.一种摄像装置,其具备:成像元件,通过摄像光学系统而拍摄被摄体,该摄像光学系统包括在光轴方向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范围内能够变更主点的位置的聚焦透镜;及摄像控制部,通过聚焦包围曝光模式,在将所述聚焦透镜的主点对准于在所述范围的至少一部分范围即移动范围内设定的多个摄像位置的各摄像位置的状态下,由所述成像元件持续进行多次通过所述摄像光学系统来拍摄被摄体的摄像控制,在所述多次的摄像控制中在时序中越是后面实施的摄像控制,所述摄像控制部越缩小所述多个摄像位置彼此的间隔、且将所述多个摄像位置的数量设定为越多。

全文数据: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及摄像程序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及摄像程序。背景技术随着CCDCharge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元件图像传感器或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等成像元件的高分辨率化,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智能手机等移动电话、或平板终端等具有摄像功能的信息设备的需求急剧增加。另外,将具有如以上摄像功能的信息设备称作摄像装置。在这样的摄像装置中,作为摄像模式而具有聚焦包围曝光模式。在聚焦包围曝光模式中,一边将聚焦透镜在既定范围内连续移动,一边在聚焦透镜位于各摄像位置的状态下进行拍摄,并存储通过每次拍摄而得到的摄像图像数据,由此其功能是能够生成对焦于主要被摄体整体的摄像图像。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种摄像装置,其在进行聚焦包围曝光模式中的连续拍摄的期间,对聚焦透镜的移动间隔进行可变控制。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一种摄像装置,其根据通过对比度AFAutoFocus:自动聚焦方式求出的对焦评价值,事先确定聚焦包围曝光模式中的聚焦透镜的移动间隔。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2801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20826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103722号公报发明内容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聚焦包围曝光模式多利用于例如拍摄昆虫或花等作为对焦对象的主要被摄体的情况。然而,在进行聚焦包围曝光模式中的连续拍摄的期间,若作为主要被摄体的昆虫开始移动,或者作为主要被摄体的花通过风而强烈摇晃,则拍摄失败,需要重新拍摄。在拍摄昆虫的情况下,若昆虫开始移动而逃离到别处,则重新拍摄本身是不可能的。若尽可能减少该连续拍摄时的摄像次数以缩短进行连续拍摄的时间,则能够提高在主要被摄体移动之前昆虫逃离之前结束连续拍摄的概率。然而,若摄像次数减少,则有时无法充分地得到主要被摄体的解析度。为了得到充分的解析度而增加摄像次数是有效的,但是增加摄像次数意味着直至连续拍摄结束为止的时间变长。因此,在进行连续拍摄的期间,主要被摄体移动的概率提高,而存在拍摄失败的风险。专利文献1~3未考虑到关于在连续拍摄结束之前主要被摄体移动的情况下拍摄失败的风险应对。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少聚焦包围曝光模式下的拍摄失败的可能性的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及摄像程序。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具备:成像元件,通过摄像光学系统而拍摄被摄体,该摄像光学系统包括在光轴方向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范围内能够变更主点的位置的聚焦透镜;及摄像控制部,在将上述聚焦透镜的主点对准于在上述范围的至少一部分范围即移动范围内设定的多个摄像位置的各摄像位置的状态下,由上述成像元件持续进行多次通过上述摄像光学系统而拍摄被摄体的摄像控制,在上述多次的摄像控制中在时序中越是后面实施的摄像控制,上述摄像控制部越缩小上述多个摄像位置彼此的间隔。本发明的摄像方法使用了通过摄像光学系统而拍摄被摄体的成像元件,该摄像光学系统包括在光轴方向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范围内能够变更主点的位置的聚焦透镜,所述摄像方法具备摄像控制步骤,该摄像控制步骤在将上述聚焦透镜的主点对准于在上述范围的至少一部分范围即移动范围内设定的多个摄像位置的各摄像位置的状态下,由上述成像元件持续进行多次通过上述摄像光学系统来拍摄被摄体的摄像控制,在上述摄像控制步骤中,在上述多次的摄像控制中在时序中越是后面实施的摄像控制,越缩小上述多个摄像位置彼此的间隔。本发明的摄像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使用了通过摄像光学系统而拍摄被摄体的成像元件的摄像方法,该摄像光学系统包括在光轴方向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范围内能够变更主点的位置的聚焦透镜,上述摄像方法具备摄像控制步骤,该摄像控制步骤在将上述聚焦透镜的主点对准于在上述范围的至少一部分范围即移动范围内设定的多个摄像位置的各摄像位置的状态下,由上述成像元件持续进行多次通过上述摄像光学系统而拍摄被摄体的摄像控制,在上述摄像控制步骤中,在上述多次的摄像控制中在时序中越是后面实施的摄像控制,越缩小上述多个摄像位置彼此的间隔。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减少聚焦包围曝光模式下的拍摄失败的可能性的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及摄像程序。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00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是图1所示的数码相机100的功能框图。图3是表示聚焦透镜的可移动范围与包围曝光摄像控制中确定的移动范围的关系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移动范围中的摄像位置的设定模式的例子的图。图5是表示移动范围中的摄像位置的设定模式的例子的图。图6是表示移动范围中的摄像位置的设定模式的例子的图。图7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数码相机100的聚焦包围曝光模式时的摄像动作的流程图。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数码相机100的功能模块的变形例的图。图9是用于说明图8所示的数码相机100的聚焦包围曝光模式时的摄像动作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进行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期间的聚焦透镜的移动方法的一例的图。图11是表示进行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期间的聚焦透镜的移动方法的另一例的图。图12是表示图1所示的数码相机100的功能模块的变形例的图。图13是表示通过图12所示的显示控制部11D的控制而显示于显示部23的信息的一例的图。图14是表示通过图12所示的显示控制部11D的控制而显示于显示部23的信息的一例的图。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一实施方式即智能手机200的外观的图。图16是表示图15所示的智能手机200的结构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00的概略结构的图。图1所示的数码相机具备透镜装置40,该透镜装置40具有摄像透镜1、光圈2、透镜控制部4、透镜驱动部8及光圈驱动部9。透镜装置40可以是能够装卸于数码相机100的装置,也可以是与数码相机100一体化的装置。摄像透镜1和光圈2构成摄像光学系统,摄像光学系统至少包括能够沿光轴方向移动的聚焦透镜。该聚焦透镜是用于调节摄像光学系统的焦点的透镜,由单一透镜或多个透镜构成。通过聚焦透镜沿光轴方向移动,聚焦透镜的主点的位置沿光轴方向发生变化,进行被摄体侧焦点位置的变更。该聚焦透镜在其光轴方向上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范围以下,称作可移动范围内能够变更主点的位置。第一位置是比第二位置更接近被摄体侧的位置。另外,作为聚焦透镜而可以使用液体透镜,该液体透镜通过电气控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范围内,能够变更光轴方向的主点的位置。透镜装置40的透镜控制部4构成为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能够与数码相机100的系统控制部11进行通信。透镜控制部4根据来自系统控制部11的指令,并经由透镜驱动部8而驱动包括在摄像透镜1中的聚焦透镜,从而变更聚焦透镜的主点的位置,或者经由光圈驱动部9而控制光圈2的开口量。数码相机100还具备:成像元件5,通过摄像光学系统来拍摄被摄体的CCD型图像传感器或CMOS型图像传感器等;模拟信号处理部6,进行与成像元件5的输出连接的相关双采样处理等模拟信号处理;及模拟数字转换电路7,将从模拟信号处理部6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模拟信号处理部6及模拟数字转换电路7通过系统控制部11而被控制。成像元件5具有多个像素配置成二维形状的摄像面,并将通过摄像光学系统而成像于该摄像面上的被摄体像通过该多个像素而转换成电信号像素信号并输出。以下,将从成像元件5的各像素输出的像素信号的集合称作摄像图像信号。对数码相机100的电气控制系统整体进行总括控制的系统控制部11经由成像元件驱动部10而驱动成像元件5,并使通过透镜装置40的摄像光学系统而拍摄到的被摄体像作为摄像图像信号而输出。在系统控制部11中,通过操作部14而被输入来自用户的指示信号。系统控制部11对数码相机100整体进行总括控制,硬件构造是执行包括摄像程序的程序而进行处理的各种处理器。作为各种处理器,执行程序而进行各种处理的通用的处理器即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在制造后能够变更电路结构的处理器即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icDevice:PLD、或者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等具有为了执行特定的处理而专门设计的电路结构的处理器即专用电路等。更具体而言,这些各种处理器的构造为组合了半导体元件等电路元件的电路。系统控制部11可以由各种处理器中的一个来构成,也可以通过相同种类或不同种类的两个以上的处理器的组合例如多个FPGA的组合或CPU和FPGA的组合来构成。而且,该数码相机100的电气控制系统具备:主存储器16,由RAMRandomAccs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构成;存储器控制部15,进行对主存储器16的数据存储及来自主存储器16的数据读取的控制;数字信号处理部17,对从模拟数字转换电路7输出的摄像图像信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并按照JPEGJointPhotographicExpertsGroup:联合图像专家组形式等各种格式而生成摄像图像数据;外部存储器控制部20,进行对存储介质21的数据存储及来自存储介质21的数据读取的控制;显示部23,由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或液晶显示器等构成;及显示控制部22,对显示部23的显示进行控制。存储介质21是内置于数码相机100中的闪存等半导体存储器,或能够装卸于数码相机100的便携式半导体存储器等。存储器控制部15、数字信号处理部17、外部存储器控制部20及显示控制部22通过控制总线24及数据总线25而彼此连接,并通过来自系统控制部11的指令而被控制。数字信号处理部17的硬件构造是执行程序而进行处理的上述例示的各种处理器。图2是图1所示的数码相机100的功能框图。数码相机100具备作为功能模块的摄像控制部11A、存储控制部11B及图像处理部17A。系统控制部11执行包括摄像程序的程序,由此作为摄像控制部11A及存储控制部11B而发挥功能。数字信号处理部17执行包括摄像程序的程序,由此作为图像处理部17A而发挥功能。摄像控制部11A在聚焦包围曝光模式中,在将聚焦透镜的主点对准于在聚焦透镜的可移动范围的至少一部分范围即移动范围内设定的多个摄像位置的各摄像位置的状态下,由成像元件5持续进行多次通过摄像光学系统而拍摄被摄体的摄像控制以下,称作包围曝光摄像控制。图像处理部17A对在进行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期间从成像元件5依次输出的摄像图像信号进行处理而生成摄像图像数据,并将所生成的摄像图像数据临时存储于主存储器16。存储控制部11B将通过包围曝光摄像控制而临时存储于主存储器16的摄像图像数据的一部分或全部,经由外部存储器控制部20而存储于存储介质21。图像处理部17A将通过存储控制部11B的控制而存储于存储介质21中的摄像图像数据进行合成,从而生成深度合成的合成图像数据,将该合成图像数据经由外部存储器控制部20而存储于存储介质21。图3是表示聚焦透镜的可移动范围与在包围曝光摄像控制中确定的移动范围的关系的示意图。如前所述,聚焦透镜的可移动范围A1是接近于被摄体侧的第一位置与接近于成像元件5侧的第二位置之间的范围。图3中例示出该可移动范围A1的一部分范围即移动范围A2。移动范围A2是在以聚焦包围曝光模式进行拍摄的情况下,通过用户预先被指定的范围。移动范围A2例如如下由系统控制部11来设定。若聚焦包围曝光模式被设定,则系统控制部11使通过成像元件5来拍摄的被摄体像的即时预览图像显示于显示部23。图3中示出包括作为被摄体的昆虫H的即时预览图像LV显示于显示部23的例子。用户一边看显示部23,一边指定在昆虫H中欲将对准焦点的范围。例如,若显示部23为触摸面板式显示部,则分别用手指来触摸图3中示出的区域AF1和区域AF2。若触摸区域AF1和区域AF2,则系统控制部11求出对焦于区域AF1内的被摄体的情况下的聚焦透镜的主点位置x1、和对焦于区域AF2内的被摄体的情况下的聚焦透镜的主点位置x2,并将这些主点位置x1与主点位置x2之间的范围设定为移动范围A2。这些主点位置x1及主点位置x2能够通过对比度AF方式或相位差AF方式而求出。另外,在此示出移动范围A2设定为比可移动范围A1窄的范围的例子,但也有可移动范围A1全部设定为移动范围A2的情况。摄像控制部11A若在设定有移动范围A2的状态下接收摄像开始的指示,则连续进行K次包围曝光摄像控制。K是2以上的整数。在执行该K次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顺序上,对应关联有通过成像元件5进行拍摄的次数摄像次数的信息。具体而言,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执行顺序越迟,对应关联有作为摄像次数而越大的值。例如为如下情况:对于第1次执行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对应关联有摄像次数=3的信息,对于第2次执行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对应关联有摄像次数=8的信息,对于第3次执行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对应关联有摄像次数=15的信息……等。摄像控制部11A根据由用户指定的移动范围A2和与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执行顺序对应的摄像次数,设定进行该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情况下的移动范围A2内的聚焦透镜的摄像位置,并将该设定信息与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顺序建立对应关联而存储于主存储器16。关于基于摄像控制部11A的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时的聚焦透镜的摄像位置的设定方法,以以下假设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假设情况移动范围A2=换算成驱动聚焦透镜的马达的驱动脉冲数为40脉冲量接收摄像开始的指示而进行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次数K=3与第1次包围曝光摄像控制对应的摄像次数=5次与第2次包围曝光摄像控制对应的摄像次数=8次与第3次包围曝光摄像控制对应的摄像次数=14次摄像控制部11A对于第1次执行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如图4所示,对移动范围A2设定将移动范围A2进行4等分的5个摄像位置。图4中示出在移动范围A2中设定5个摄像位置P1、P2、1a、2a、3a的设定模式。这些5个摄像位置的各摄像位置和与其相邻的摄像位置之间的距离全部成为10个脉冲量。摄像位置P1是设定于移动范围A2的最靠近被摄体侧图3所示的第一位置侧的摄像位置,构成第一摄像位置。摄像位置P2是设定于移动范围A2的最靠近成像元件5侧图3所示的第二位置侧的摄像位置,构成第二摄像位置。摄像位置1a~3a是摄像位置P1与摄像位置P2之间的位置,分别构成第三摄像位置。对于第2次执行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摄像控制部11A确定聚焦透镜的移动间隔在此为5个脉冲量,以便在移动范围A2内能够进行8次的拍摄。然后,如图5所示,摄像控制部11A将相邻的摄像位置的距离成为该移动间隔的8个位置设定为摄像位置。图5中示出在移动范围A2中设定有8个摄像位置p1、p2、1b、2b、3b、4b、5b、6b的设定模式。这些8个摄像位置的各摄像位置和与其相邻的摄像位置之间的距离成为5个脉冲量。图5所示的摄像位置p1是与图4所示的摄像位置P1同样地最靠近第一位置侧的摄像位置。图5所示的摄像位置p2是与图4所示的摄像位置P2同样地最靠近第二位置侧的摄像位置。摄像位置1b~6b是摄像位置p1与摄像位置p2之间的位置,分别构成第三摄像位置。摄像控制部11A对于第3次执行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确定聚焦透镜的移动间隔在此为3个脉冲量,以便在移动范围A2内能进行14次的拍摄。然后,如图6所示,摄像控制部11A将相邻的摄像位置的距离成为该移动间隔的14个位置设定为摄像位置。图6中示出在移动范围A2中设定有14个摄像位置P1、1c、2c、3c、4c、5c、6c、7c、8c、9c、10c、11c、12c、13c的设定模式。这些14个摄像位置的各摄像位置和与其相邻的摄像位置之间的距离成为3个脉冲量。图6所示的摄像位置P1是与图4所示的摄像位置P1同样地最靠近第一位置侧的摄像位置。图6所示的摄像位置13c是与图4所示的摄像位置P2同样地最靠近第二位置侧的摄像位置。摄像位置1c~12c是摄像位置P1与摄像位置13c之间的位置,分别构成第三摄像位置。摄像控制部11A在进行第1次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情况下,一边将聚焦透镜的主点依次对准于图4中示出的5个摄像位置,一边进行5次的拍摄。摄像控制部11A在进行第2次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情况下,一边将聚焦透镜的主点依次对准于图5中示出的8个摄像位置,一边进行8次的拍摄。摄像控制部11A在进行第3次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情况下,一边将聚焦透镜的主点依次对准于图6中示出的14个摄像位置,一并进行14次的拍摄。另外,关于与K次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中的最后执行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对应的摄像次数的信息,可以构成为不是预先存储的值,而使用与表示移动范围A2的脉冲数相同的值。即,若移动范围A2为40个脉冲量,则关于K次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中的最后实施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将对移动范围A2进行39等分的位置设定为摄像位置即可。如此,在接收摄像开始指示之后实施的K次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中在时序中越是后面实施的摄像控制,摄像控制部11A对移动范围A2将摄像位置彼此的间隔设定为越窄,而且对移动范围A2设定越多的摄像位置的数量而进行连续拍摄。图7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数码相机100的聚焦包围曝光模式时的摄像动作的流程图。若设定聚焦包围曝光模式,由用户指定移动范围A2,则摄像控制部11A根据该移动范围A2和与K次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顺序对应的摄像次数,生成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中的摄像位置的设定信息,并将所生成的设定信息与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顺序建立对应关联而存储于主存储器16。然后,摄像控制部11A确认内置于系统控制部11中的计数器的计数值,并判定计数值是否成为“K+1”步骤S1。该计数器的计数值设为在发出摄像开始的指示的时刻成为初始值的“1”。该计数值表示从现在开始实施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顺序。在此,由于是刚发出摄像开始的指示之后,因此步骤S1的判定成为否,进行步骤S2的处理。在步骤S2中,摄像控制部11A从主存储器16读取与计数值=1第1次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对应的摄像位置的设定信息。然后,摄像控制部11A将聚焦透镜的主点对准于按照在步骤S2中读取的设定信息的多个摄像位置中的任一个摄像位置在此,多个摄像位置中的最接近于第二位置的摄像位置步骤S3。在步骤S3的处理中,若聚焦透镜的主点到达摄像位置,则摄像控制部11A通过成像元件5而进行拍摄步骤S4。图像处理部17A对通过该拍摄而从成像元件5输出的摄像图像信号进行处理而生成摄像图像数据,并将所生成的摄像图像数据与当前的计数值对应关联并临时存储于主存储器16。在步骤S4之后,摄像控制部11A判定从操作部14是否输入了摄像结束的指示步骤S5。摄像控制部11A在有摄像结束的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5:是,结束执行中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步骤S8。在步骤S8之后,进行步骤S10的处理。用户在拍摄中,例如在作为对焦对象的被摄体开始移动的情况下,发出拍摄结束的指示。摄像控制部11A在没有拍摄结束的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5:否,在聚焦透镜的主点位于按照在步骤S2中读取的设定信息的多个摄像位置的所有摄像位置上的状态下,判定是否进行了拍摄步骤S6。在步骤S6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摄像控制部11A按照在步骤S2中读取的设定信息,使聚焦透镜的主点从当前的摄像位置移动到相邻的摄像位置步骤S7。在步骤S7之后,进行步骤S4以后的处理。步骤S2、步骤S3、步骤S4及步骤S7构成摄像控制步骤。步骤S4和步骤S7的处理反复进行的结果,若步骤S6的判定成为是,则摄像控制部11A使计数器的计数值增加1步骤S9,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1。在步骤S1中成为计数值=K+1的情况下步骤S1:是,即,在K次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全部完成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10的处理。在步骤S10中,存储控制部11B读取通过步骤S4的处理而临时存储于主存储器16中的摄像图像数据的一部分,并将所读取的摄像图像数据经由外部存储器控制部20而存储于存储介质21。步骤S10构成存储控制步骤。具体而言,存储控制部11B在通过已完成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而存储在主存储器16中的摄像图像数据中,读取通过摄像位置彼此的间隔最窄的换言之,摄像位置的设定数量最多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而得到的摄像图像数据,并存储于存储介质21。另外,包围曝光摄像控制完成的状态是指在使聚焦透镜的主点移动到按照与该包围曝光摄像控制对应的设定信息的所有摄像位置的状态下进行了拍摄的状态。例如,假设如下情况:在发出摄像开始的指示之后,完成按照图4所示的设定信息的第1次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5次拍摄,从而5个摄像图像数据存储于主存储器16,之后,完成按照图5所示的设定信息的第2次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8次拍摄,从而8个摄像图像数据存储于主存储器16,之后,在进行按照图6所示的设定信息的第3次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中途发出拍摄结束的指示。该情况下,通过第1次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而得到的5个摄像图像数据和通过第2次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而得到的8个摄像图像数据成为通过已完成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而得到的摄像图像数据。存储控制部11B在由该5个摄像图像数据构成的摄像图像数据组和由该8个摄像图像数据构成的摄像图像数据组中,选择通过进行更多的拍摄而得到的摄像图像数据组。然后,存储控制部11B将所选择的摄像图像数据组存储于存储介质21。在步骤S10之后,图像处理部17A通过步骤S10的处理而合成存储在存储介质21中的摄像图像数据组,从而生成深度合成的合成图像数据,并将所生成的合成图像数据存储于存储介质21步骤S11。步骤S11构成图像处理步骤。在合成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介质21中的情况下,存储控制部11B可以从存储介质21中删除该合成图像数据的生成中所使用的摄像图像数据步骤S10中已存储的摄像图像数据组。如上所述,根据数码相机100,在聚焦包围曝光模式中,在发出摄像开始的指示之后连续进行K次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在K次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中越是后面进行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中的摄像位置的间隔变得越窄。因此,在发出摄像开始的指示的初始阶段,能够通过少的摄像次数在短时间内完成包围曝光摄像控制。从而,能够提高在作为对焦对象的被摄体移动之前能够完成深度合成中所需要的至少1次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概率,并能够避免拍摄失败。并且,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执行次数越增加,以越精细的聚焦透镜的移动间隔进行连续拍摄。因此,在被摄体未移动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大量的摄像图像数据来进行深度合成,能够提高合成图像数据的解析度。另外,存储控制部11B在图7的步骤S10中,可以读取临时存储在主存储器16中的所有摄像图像数据并存储于存储介质21。该情况下,能够使用在发出摄像开始的指示之后得到的所有摄像图像数据来进行深度合成,因此能够增加成为合成对象的摄像图像数据的数量,并能够进一步提高合成图像数据的解析度。并且,该情况下,摄像控制部11A优选生成与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对应的设定信息,以便在K次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中设定的聚焦透镜的摄像位置成为全部不同的位置。根据该结构,存储于主存储器16中的摄像图像数据成为在全部不同的聚焦透镜的主点位置被拍摄的摄像图像数据。因此,在将存储于主存储器16中的所有摄像图像数据进行了合成的情况下,能够得到解析度更高的合成图像数据。并且,该情况下,在存储介质21中存储有多个摄像图像数据组的情况下,图像处理部17A关于该多个摄像图像数据组的各摄像图像数据组单独进行合成处理而生成多个合成图像数据,可以将该多个合成图像数据存储于存储介质21。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1次的指示而存储解析度不同的多个合成图像数据。因此,能够提高能够提供与用户偏好相匹配的解析度的合成图像数据的可能性。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数码相机100的功能模块的变形例的图。在图8中,对与图2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图8所示的数码相机100的硬件结构与图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在图8所示的数码相机100中,作为功能模块而具备:摄像控制部11A、存储控制部11B、图像处理部17A及移动检测部11C。系统控制部11执行包括摄像程序的程序,由此作为摄像控制部11A、存储控制部11B及移动检测部11C而发挥功能。移动检测部11C根据摄像图像数据而检测通过成像元件5而拍摄的被摄体的移动,所述摄像图像数据通过摄像控制部11A进行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而临时存储于主存储器16。移动检测部11C根据通过由摄像控制部11A进行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而存储在主存储器16中的最新的摄像图像数据和在该最新的摄像图像数据之前存储的摄像图像数据的比较,检测在拍摄中的被摄体中是否存在移动。图9是用于说明图8所示的数码相机100的聚焦包围曝光模式时的摄像动作的流程图。在图9中对与图7相同的处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在步骤S4之后,移动检测部11C将通过前一个步骤S4的拍摄而存储在主存储器16中的摄像图像数据、和通过两次之前的步骤S4的拍摄而存储在主存储器16中的摄像图像数据进行比较,从而检测拍摄中的被摄体的移动步骤S5a。而且,在检测到移动的情况下步骤S5a:是,进行步骤S8以后的处理,在未检测到移动的情况下步骤S5a:否,进行步骤S6以后的处理。如上所述,根据图8所示的数码相机100,在拍摄中的被摄体移动的时刻,包围曝光摄像控制自动结束。因此,能够防止进行不必要的拍摄。并且,即使在被摄体中存在移动的情况下,直至检测到该移动为止,根据存储在主存储器16中的摄像图像数据能够生成合成图像数据。因此,能够减少拍摄失败的可能性。图1及图8中示出的摄像控制部11A在进行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期间,不是使聚焦透镜的主点位置在移动范围A2内沿一个方向移动,而是优选使聚焦透镜的主点位置以移动范围A2内的某一摄像位置为起点朝向该摄像位置的前后交替地移动。图10是表示进行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期间的聚焦透镜的主点位置的移动方法的一例的图。在图10中示出作为在包围曝光摄像控制中进行拍摄的摄像位置而设定有图5中例示出的8个摄像位置的情况下的聚焦透镜的移动例。若开始进行包围曝光摄像控制,则摄像控制部11A使聚焦透镜的主点移动到摄像位置p1与摄像位置p2之间在图10的例子中,摄像位置p1与摄像位置p2的中间的摄像位置4b并进行拍摄。接着,摄像控制部11A由聚焦透镜的主点存在于摄像位置4b的状态,使聚焦透镜的主点移动到摄像位置4b的第一位置侧的相邻的摄像位置3b并进行拍摄。接着,摄像控制部11A由聚焦透镜的主点存在于摄像位置3b的状态,使聚焦透镜的主点移动到摄像位置4b的第二位置侧的相邻的摄像位置5b并进行拍摄。接着,摄像控制部11A由聚焦透镜的主点存在于摄像位置5b的状态,使聚焦透镜的主点移动到摄像位置4b的第一位置侧的两个相邻的摄像位置2b并进行拍摄。接着,摄像控制部11A由聚焦透镜的主点存在于摄像位置2b的状态,使聚焦透镜的主点移动到摄像位置4b的第二位置侧的两个相邻的摄像位置6b并进行拍摄。接着,摄像控制部11A由聚焦透镜的主点存在于摄像位置6b的状态,使聚焦透镜的主点移动到摄像位置4b的第一位置侧的三个相邻的摄像位置1b并进行拍摄。接着,摄像控制部11A由聚焦透镜的主点存在于摄像位置1b的状态,使聚焦透镜的主点移动到摄像位置4b的第二位置侧的三个相邻的摄像位置7b并进行拍摄。接着,摄像控制部11A由聚焦透镜的主点存在于摄像位置7b的状态,使聚焦透镜的主点移动到摄像位置4b的第一位置侧的四个相邻的摄像位置p1而进行拍摄。最后,摄像控制部11A由聚焦透镜的主点存在于摄像位置p1的状态,使聚焦透镜的主点移动到摄像位置4b的第二位置侧的四个相邻的摄像位置p2并进行拍摄,由此完成包围曝光摄像控制。如上所述,根据图10所示的聚焦透镜的移动方法,从移动范围A2的中央附近起依次进行拍摄。因此,在包围曝光摄像控制中发出拍摄结束的指示,或者被摄体移动,从而在包围曝光摄像控制在中途结束的情况下,将直至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结束为止得到的摄像图像数据进行合成,由此能够得到焦点大致对准于被摄体整体的合成图像数据。例如,在第1次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执行中被摄体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焦点大致对准于被摄体的合成图像数据。该情况下,合成图像数据的品质不会令人满意。然而,在拍摄通常无法拍摄的昆虫等的情况下,能够以一定程度的品质留下该昆虫的照片,并能够提高用户的满足感。图11是表示进行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期间的聚焦透镜的主点位置的移动方法的另一例的图。在图11中示出作为在包围曝光摄像控制中进行拍摄的摄像位置而设定有图5中例示出的8个摄像位置的情况下的聚焦透镜的移动例。若开始进行包围曝光摄像控制,则摄像控制部11A使聚焦透镜的主点移动到摄像位置p1与摄像位置p2之间在图11的例子中,摄像位置p1与摄像位置p2的中间的摄像位置4b并进行拍摄。接着,摄像控制部11A由聚焦透镜的主点存在于摄像位置4b的状态,使聚焦透镜的主点移动到摄像位置p1而进行拍摄。接着,摄像控制部11A由从聚焦透镜的主点存在于摄像位置p1的状态,使聚焦透镜的主点移动到摄像位置p2而进行拍摄。接着,摄像控制部11A由聚焦透镜的主点存在于摄像位置p2的状态,使聚焦透镜的主点移动到摄像位置4b的第一位置侧的相邻的摄像位置3b而进行拍摄。接着,摄像控制部11A由聚焦透镜的主点存在于摄像位置3b的状态,使聚焦透镜的主点移动到摄像位置4b的第二位置侧的相邻的摄像位置5b并进行拍摄。接着,摄像控制部11A由聚焦透镜的主点存在于摄像位置5b的状态,使聚焦透镜的主点移动到摄像位置4b的第一位置侧的两个相邻的摄像位置2b并进行拍摄。接着,摄像控制部11A由聚焦透镜的主点存在于摄像位置2b的状态,使聚焦透镜的主点移动到摄像位置4b的第二位置侧的两个相邻的摄像位置6b并进行拍摄。接着,摄像控制部11A由聚焦透镜的主点存在于摄像位置6b的状态,使聚焦透镜的主点移动到摄像位置4b的第一位置侧的三个相邻的摄像位置1b并进行拍摄。最后,摄像控制部11A由聚焦透镜的主点存在于摄像位置1b的状态,使聚焦透镜的主点移动到摄像位置4b的第二位置侧的三个相邻的摄像位置7b并进行拍摄,由此完成包围曝光摄像控制。如上所述,根据图11所示的聚焦透镜的移动方法,在移动范围A2的两端附近和中央附近优先进行拍摄。因此,在包围曝光摄像控制中发出拍摄结束的指示,或者被摄体移动,从而在包围曝光摄像控制在中途结束的情况下,将直至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结束为止得到的摄像图像数据进行合成,由此能够得到焦点对准于被摄体的前后及中央的合成图像数据。根据该方法,与图10所示的方法相比,得到焦点对准于被摄体整体的合成图像数据的可能性提高。因此,在包围曝光摄像控制在中途结束的情况下,能够留下更高品质的合成图像数据。图12是表示图1所示的数码相机100的功能模块的变形例的图。图10中对与图2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图12所示的数码相机100的硬件结构与图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图12所示的数码相机100具备作为功能模块的摄像控制部11A、存储控制部11B、图像处理部17A及显示控制部11D。系统控制部11执行包括摄像程序的程序,由此作为摄像控制部11A、存储控制部11B及显示控制部11D而发挥功能。显示控制部11D在通过摄像控制部11A进行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情况下,使根据在该包围曝光摄像控制中设定的摄像位置的信息,经由显示控制部22显示于显示部23。根据在包围曝光摄像控制中设定的摄像位置的信息是表示根据该摄像位置的设定数量确定的摄像次数的信息、或表示该摄像位置彼此的间隔的信息等的字符。图13是表示通过图12所示的显示控制部11D的控制而显示于显示部23的信息的一例的图。在图13中示出按照将图5中例示出的8个摄像位置进行设定的设定信息而进行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情况下的显示例。如图13所示,在包围曝光摄像控制中,存储在主存储器16中的摄像图像数据作为即时预览图像LV而显示于显示部23,在该即时预览图像LV中重叠显示图像23A。在图像23A中包括表示在执行中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中设定的摄像次数的字符“8”和表示当前时刻的已执行的摄像次数的字符“3”。图14是表示通过图12所示的显示控制部11D的控制而显示于显示部23的信息的一例的图。在图14中示出按照设定图6中例示出的14个摄像位置的设定信息而进行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情况下的显示例。如图14所示,在包围曝光摄像控制中,存储在主存储器16中的摄像图像数据作为即时预览图像LV而显示于显示部23,在该即时预览图像LV中重叠显示图像23B。在图像23B中包括表示在执行中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中设定的摄像次数的字符“14”和表示当前时刻的已执行的摄像次数的字符“1”。用户通过确认图13及图14所示的图像而能够掌握拍摄的进展状况。例如用户在判断为以充分的间隔进行了拍摄的情况下,能够发出拍摄结束的指示,以结束包围曝光摄像控制。如此,通过显示图像23A、23B,用户能够在适当的时刻结束拍摄。从而,能够防止进行对用户不需要的拍摄,能够减少耗电量以及智能机存储介质21的可用容量。另外,图12所示的显示控制部11D的功能也能够附加到图8所示的数码相机100。在图1、图8及图12所示的数码相机100中,越是进行摄像位置彼此的间隔窄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情况,摄像控制部11A优选将包括在摄像光学系统中的光圈的F值设为越小。根据该结构,在摄像位置的间隔宽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时,以景深浅的状态进行连续拍摄,在摄像位置的间隔窄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时,以景深深的状态进行连续拍摄。因此,若与在K次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中F值恒定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合成图像数据的解析度设为更清晰,并能够提高合成图像数据的画质,所述合成图像数据的解析度是通过合成在1次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中得到的多个摄像图像数据而得到的。另外,在图1、图8及图12所示的数码相机100中,设为图像处理部17A生成合成图像数据。然而,生成合成图像数据的处理可以通过能够与数码相机100进行通信的平板终端、智能手机或个人电脑等电子设备获取存储在存储介质21中的多个摄像图像数据而进行。并且,图1、图8及图12所示的数码相机100的摄像控制部11A将在K次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中进行的摄像次数设为相同,越是后面进行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将在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中设定的摄像位置的间隔设定为越窄。例如摄像控制部11A在第1次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中,在聚焦透镜的主点位置位于图4所示的摄像位置P1、P2的状态下进行拍摄,在第2次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中,在聚焦透镜的主点位置位于图4所示的摄像位置1a、3a的状态下进行拍摄,在第3次的包围曝光摄像控制中,在聚焦透镜的主点位置位于图5所示的摄像位置2b、5b的状态下进行拍摄。如此,即使在一边缩小多个摄像位置的间隔,一边进行包围曝光摄像控制的情况下,也合成在所有拍摄中得到的摄像图像数据而生成合成图像数据,由此能够减少拍摄失败的可能性。接着,作为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实施方式,对智能手机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一实施方式即智能手机200的外观的图。图15所示的智能手机200具有平板状框体201,在框体201的一面具备作为显示部的显示面板202和作为输入部的操作面板203成为一体的显示输入部204。并且,这种框体201具备扬声器205、麦克风206、操作部207及相机部208。另外,框体201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能够采用显示部和输入部独立的结构,或者也能够采用折叠结构或具有滑动机构的结构。图16是表示图15所示的智能手机200的结构的框图。如图16所示,作为智能手机的主要构成要件,具备无线通信部210、显示输入部204、通话部211、操作部207、相机部208、存储部212、外部输入输出部213、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智能系统接收部214、动作传感器部215、电源部216及主控制部220。并且,作为智能手机200的主要功能,具备进行经由省略图示的基地局装置BS和省略图示的移动通信网络NW的移动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功能。无线通信部210按照主控制部220的指示对容纳于移动通信网络NW中的基地局装置BS进行无线通信。使用该无线通信进行语音数据、图像数据等各种文件数据、电子邮件数据等的收发,网络数据或流数据等的接收。显示输入部204是所谓的触摸面板,其通过主控制部220的控制而显示图像静态图像及动态图像或字符信息等,从而以视觉的方式向用户传递信息,并且检测对所显示的信息的用户操作,并具备显示面板202和操作面板203。显示面板202将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OELDOrganicElectro-LuminescenceDisplay:有机发光二极管等用作显示器件。操作面板203是以视觉辨认的方式载置显示于显示面板202的显示面上的图像,并检测通过用户的手指或触控笔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坐标的器件。若通过用户的手指或触控笔而操作该器件,则将因操作而产生的检测信号输出到主控制部220。接着,主控制部220根据接收到的检测信号检测显示面板202上的操作位置坐标。如图16所示,作为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而例示的智能手机200的显示面板202与操作面板203成为一体而构成显示输入部204,成为操作面板203完全覆盖显示面板202的配置。在采用了这种配置的情况下,操作面板203可以具备对除了显示面板202以外的区域也检测用户操作的功能。换言之,操作面板203可以具备关于重叠于显示面板202的重叠部分的检测区域以下,称作显示区域和关于除此以外的不重叠于显示面板202的外缘部分的检测区域以下,称作非显示区域。另外,可以使显示区域的大小与显示面板202的大小完全一致,但无需一定使两者一致。并且,操作面板203可以具备外缘部分和除此以外的内侧部分两个感应区域。而且,外缘部分的宽度可以根据框体201的大小等适当地设计。而且,作为在操作面板203中采用的位置检测方式,可举出矩阵开关方式、电阻膜方式、表面弹性波方式、红外线方式、电磁感应方式、静电电容方式等,也能够采用任一种方式。通话部211具备扬声器205或麦克风206,将通过麦克风206输入的用户的语音转换成通过主控制部220能够处理的语音数据并输入到主控制部220,或者将由无线通信部210或外部输入输出部213接收到的语音数据进行解密并从扬声器205输出。并且,如图15所示,例如将扬声器205搭载于与设置有显示输入部204的面相同的面上,能够将麦克风206搭载于框体201的侧面。操作部207为使用了键开关等的硬件键,其接受来自用户的指示。例如,如图15所示,操作部207为按钮式开关,其搭载于智能手机200的框体201的侧面,若用手指等按下则开启,若手指离开则通过弹簧等恢复力而成为关闭状态。存储部212存储主控制部220的控制程序及控制数据、应用软件、将通信对方的名称或电话号码等建立对应关联的地址数据、收发的电子邮件的数据、通过网页浏览而下载的Web数据、所下载的内容数据,并且临时存储流数据等。并且,存储部212由智能手机内置的内部存储部217和具有装卸自如的外部存储器用插槽的外部存储部218构成。另外,构成存储部212的各个内部存储部217和外部存储部218使用闪存类型flashmemorytype、硬盘类型harddisktype、微型多媒体卡类型multimediacardmicrotype、卡类型存储器例如MicroSD注册商标存储器等、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等存储介质而实现。外部输入输出部213发挥与连接于智能手机200的所有外部设备的接口的作用,用于通过通信等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IEEE1394等或网络例如因特网、无线LAN、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红外线通信InfraredDataAssociation:IrDA注册商标、UWBUltraWideband:超宽带注册商标、紫蜂ZigBee注册商标等而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其他外部设备。作为与智能手机200连结的外部设备,例如有:有线无线头戴式耳机、有线无线外部充电器、有线无线数据端口、经由卡插槽连接的存储卡Memorycard或SIMsubscriberidentitymodulecard:用户识别模块卡UIMuseridentitymodulecard:用户身份模块卡卡、经由音频视频IO输入输出,InputOutput端子连接的外部音频视频设备、无线连接的外部音频视频设备、有线无线连接的智能手机、有线无线连接的个人计算机、有线无线连接的个人计算机、耳机等。外部输入输出部213能够将从这种外部设备接收到传送的数据传递至智能手机200内部的各构成要件,或者能够使智能手机200内部的数据传送到外部设备。GGPS接收部214按照主控制部220的指示而接收从GPS卫星ST1~STn发送的GPS信号,根据接收到的多个GPS信号执行测位运算处理,并检测由智能手机200的纬度、经度、高度构成的位置。GPS接收部214在能够从无线通信部210或外部输入输出部213例如无线LAN获取位置信息时,也能够使用该位置信息检测位置。运动传感器部215例如具备3轴加速度传感器等,按照主控制部220的指示而检测智能手机200的物理移动。通过检测智能手机200的物理移动而检测智能手机200的移动方向或加速度。该检测结果被输出到主控制部220。电源部216按照主控制部220的指示,向智能手机200的各部供应蓄存在电池未图示中的电力。主控制部220具备微处理器,按照存储部212存储的控制程序及控制数据进行工作,对智能手机200的各部进行总括控制。并且,主控制部220通过无线通信部210而进行语音通信或数据通信,因此具备控制通信系统的各部的移动通信控制功能和应用处理功能。应用处理功能是通过主控制部220按照存储部212存储的应用软件进行工作而实现的。作为应用处理功能,例如有控制外部输入输出部213而与对置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红外线通信功能、进行电子邮件的收发的电子邮件功能或浏览网页的网页浏览功能等。并且,主控制部220具备根据接收数据或所下载的流数据等图像数据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的数据将影像显示于显示输入部204等的图像处理功能。图像处理功能是指如下功能:主控制部220将上述图像数据进行解密,并对该解密结果实施图像处理,从而将图像显示于显示输入部204。而且,主控制部220执行对显示面板202的显示控制和检测通过操作部207及操作面板203进行的用户操作的操作检测控制。通过执行显示控制,主控制部220显示用于启动应用软件的图标或滚动条等软件键,或者显示用于制作电子邮件的窗口。另外,滚动条是指软件键,其关于无法完全收进显示面板202的显示区域中的大的图像等,用于接受移动图像的显示部分的指示。并且,通过操作检测控制的执行,主控制部220检测通过操作部207进行的用户操作,通过操作面板203而接受对上述图标的操作和对上述窗口的输入栏的字符串的输入,或者接受通过滚动条进行的显示图像的滚动请求。而且,通过操作检测控制的执行,主控制部220判定对操作面板203的操作位置是与显示面板202重叠的重叠部分显示区域,还是除此以外的不与显示面板202重叠的外缘部分非显示区域,具备对操作面板203的感应区域或软件键的显示位置进行控制的触摸面板控制功能。并且,主控制部220也能够检测对操作面板203的手势操作,并根据检测到的手势操作执行预先设定的功能。手势操作不是以往的简单的触摸操作,而是通过手指等绘制轨迹,或者同时指定多个位置,或者组合这些从多个位置中至少对1个位置绘制轨迹的操作。相机部208包括除了图1所示的数码相机中的外部存储器控制部20、存储介质21、显示控制部22、显示部23及操作部14以外的结构。通过相机部208而生成的摄像图像数据能够存储在存储部212,或者通过外部输入输出部213或无线通信部210而输出。在图15所示的智能手机200中,相机部208搭载于与显示输入部204相同的面上,但相机部208的搭载位置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搭载于显示输入部204的背面。并且,相机部208能够利用于智能手机200的各种功能中。例如,在显示面板202上能够显示在相机部208中获取的图像,或者作为操作面板203的操作输入之一,能够利用相机部208的图像。并且,在GPS接收部214在检测位置时,也能够参考来自相机部208的图像而检测位置。而且,也能够参考来自相机部208的图像,不使用3轴加速度传感器,或者并用3轴加速度传感器而判断智能手机200的相机部208的光轴方向,或者判断当前的使用环境。当然,也能够将来自相机部208的图像利用于应用软件内。此外,也能够在静态图像或动画的图像数据中附加由GPS接收部214获取的位置信息、由麦克风206获取的语音信息也可以由主控制部等进行语音文本转换而成为文本信息、由运动传感器部215获取的姿势信息等记录在存储部212,或者通过外部输入输出部213或无线通信部210而输出。在如以上结构的智能手机200中,也能够进行很少失败的聚焦包围曝光摄像。如以上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公开有以下内容。1一种摄像装置,其具备:成像元件,通过摄像光学系统而拍摄被摄体,该摄像光学系统包括在光轴方向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范围内能够变更主点的位置的聚焦透镜;及摄像控制部,在将上述聚焦透镜的主点对准于在上述范围的至少一部分范围即移动范围内设定的多个摄像位置的各摄像位置的状态下,由上述成像元件持续进行多次通过上述摄像光学系统而拍摄被摄体的摄像控制,在上述多次的摄像控制中在时序中越是后面实施的摄像控制,上述摄像控制部越缩小上述多个摄像位置彼此的间隔。2根据1所述的摄像装置,在上述多次的摄像控制中在时序中越是后面实施的摄像控制,上述摄像控制部将上述多个摄像位置的数量设定为越多。3根据1或2所述的摄像装置,上述多个摄像位置是第一摄像位置、第二摄像位置、上述第一摄像位置与上述第二摄像位置之间的至少1个第三摄像位置,上述摄像控制部在实施上述摄像控制的情况下,将上述聚焦透镜的主点对准于上述第三摄像位置,并由上述成像元件进行首次拍摄,之后,一边将上述聚焦透镜的主点交替地对准于比上述第三摄像位置更靠近上述第一摄像位置侧设定的摄像位置和比上述第三摄像位置更靠近上述第二摄像位置侧设定的摄像位置,一边进行拍摄。4根据3所述的摄像装置,上述摄像控制部在实施上述摄像控制的情况下,在进行上述首次拍摄之后,将上述聚焦透镜的主点对准于上述第一摄像位置并由上述成像元件进行第2次拍摄,之后,将上述聚焦透镜的主点对准于上述第二摄像位置并由上述成像元件进行第3次拍摄,之后,一边将上述聚焦透镜的主点交替地对准于比上述第三摄像位置更靠近上述第一位置侧设定的摄像位置和比上述第三摄像位置更靠近上述第二位置侧设定的摄像位置,一边进行拍摄。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上述摄像光学系统包括光圈,上述多个摄像位置彼此的间隔越窄,上述摄像控制部将上述光圈的F值设为越小,并进行上述被摄体的拍摄。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还具备移动检测部,其根据通过上述摄像控制而得到的摄像图像数据来检测拍摄中的被摄体的移动,上述摄像控制部在通过上述移动检测部检测到被摄体的移动的情况下,结束上述摄像控制。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还具备显示控制部,其在实施上述摄像控制的情况下,使根据上述摄像控制部所设定的上述多个摄像位置的信息显示于显示部。8根据1~7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还具备存储控制部,其将摄像图像数据存储于存储介质,所述摄像图像数据是通过在已完成的上述摄像控制中上述多个摄像位置彼此的间隔最窄的上述摄像控制而得到的。9根据1~7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还具备存储控制部,其将通过上述摄像控制而得到的所有的摄像图像数据存储于存储介质。10根据9所述的摄像装置,还具备图像处理部,其将上述所有的上述摄像图像数据进行合成,从而生成被深度合成的图像数据。11根据9或10所述的摄像装置,在上述多次的摄像控制的各摄像控制中,在上述移动范围内设定的上述摄像位置全部不同。12一种摄像方法,其使用了通过摄像光学系统而拍摄被摄体的成像元件,该摄像光学系统包括在光轴方向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范围内能够变更主点的位置的聚焦透镜,所述摄像方法具备摄像控制步骤,该摄像控制步骤在将上述聚焦透镜的主点对准于在上述范围的至少一部分范围即移动范围内设定的多个摄像位置的各摄像位置的状态下,由上述成像元件持续进行多次通过上述摄像光学系统来拍摄被摄体的摄像控制,在上述摄像控制步骤中,在上述多次的摄像控制中在时序中越是后面实施的摄像控制,越缩小上述多个摄像位置彼此的间隔。13根据12所述的摄像方法,在上述摄像控制步骤中,在上述多次的摄像控制中在时序中越是后面实施的摄像控制,将上述多个摄像位置的数量设定为越多。14根据12或13所述的摄像方法,上述多个对焦位置是第一摄像位置、第二摄像位置、上述第一摄像位置与上述第二摄像位置之间的至少1个第三摄像位置,在上述摄像控制步骤中,在实施上述摄像控制的情况下,将上述聚焦透镜的主点对准于上述第三摄像位置,并由上述成像元件进行首次拍摄,之后,一边将上述聚焦透镜的主点交替地对准于比上述第三摄像位置更靠近上述第一摄像位置侧设定的摄像位置和比上述第三摄像位置更靠近上述第二摄像位置侧设定的摄像位置,一边进行拍摄。15根据14所述的摄像方法,在上述摄像控制步骤中,在实施上述摄像控制的情况下,在进行上述首次拍摄之后,将上述聚焦透镜的主点对准于上述第一摄像位置并由上述成像元件进行第2次拍摄,之后,将上述聚焦透镜的主点对准于上述第二摄像位置并由上述成像元件进行第3次拍摄,之后,一边将上述聚焦透镜的主点交替地对准于比上述第三摄像位置更靠近上述第一位置侧设定的摄像位置和比上述第三摄像位置更靠近上述第二位置侧设定的摄像位置,一边进行拍摄。16根据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方法,上述摄像光学系统包括光圈,在上述摄像控制步骤中,上述多个摄像位置彼此的间隔越窄,将上述光圈的F值设为越小,并进行上述被摄体的拍摄。17根据12~16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方法,还具备移动检查步骤,其根据通过上述摄像控制而得到的摄像图像数据来检测拍摄中的被摄体的移动,在上述摄像控制步骤中,在通过上述移动检测步骤而检测到被摄体的移动的情况下,结束上述摄像控制。18根据12~17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方法,还具备显示控制步骤,在实施上述摄像控制的情况下,使根据在上述摄像控制步骤中设定的上述多个摄像位置的信息的显示于显示部。19根据12~18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方法,还具备存储控制步骤,其将摄像图像数据存储于存储介质,所述摄像图像数据是通过在已完成的上述摄像控制中上述多个摄像位置彼此的间隔最窄的上述摄像控制而得到的。20根据12~18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方法,还具备存储控制步骤,其将通过上述摄像控制而得到的所有的摄像图像数据存储于存储介质。21根据20所述的摄像方法,还具备图像处理步骤,其将上述所有的上述摄像图像数据进行合成,从而生成被深度合成的图像数据。22根据20或21所述的摄像方法,在上述多次的摄像控制的各摄像控制中,在上述移动范围内设定的上述摄像位置全部不同。23一种摄像程序,其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使用了通过摄像光学系统而拍摄被摄体的成像元件的摄像方法,该摄像光学系统包括在光轴方向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范围内能够变更主点的位置的聚焦透镜,上述摄像方法具备摄像控制步骤,该摄像控制步骤在将上述聚焦透镜的主点对准于在上述范围的至少一部分范围即移动范围内设定的多个摄像位置的各摄像位置的状态下,由上述成像元件持续进行多次通过上述摄像光学系统而拍摄被摄体的摄像控制,在上述摄像控制步骤中,在上述多次的摄像控制中在时序中越是后面实施的摄像控制,越缩小上述多个摄像位置彼此的间隔。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减少聚焦包围曝光模式下的拍摄失败的可能性的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及摄像程序。以上,通过特定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所公开的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本申请主张基于2017年3月1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7-050270,在此引用其内容。符号说明1-摄像透镜,2-光圈,4-透镜控制部,5-成像元件,6-模拟信号处理部,7-模拟数字转换电路,8-透镜驱动部,9-光圈驱动部,10-成像元件驱动部,11-系统控制部,11A-摄像控制部,11B-存储控制部,11C-移动检测部,11D-显示控制部,14-操作部,15-存储器控制部,16-主存储器,17-数字信号处理部,17A-图像处理部,20-外部存储器控制部,21-存储介质,22-显示控制部,23-显示部,24-控制总线,25-数据总线,40-透镜装置,LV-即时预览图像,H-昆虫,AF1,AF2-区域,A1-可移动范围,A2-移动范围,P1、P2-摄像位置,1a~3a-摄像位置,p1,p2-摄像位置,1b~6b-摄像位置,1c~13c-摄像位置,23A、23B-图像,200-智能手机,201-框体,202-显示面板,203-操作面板,204-显示输入部,205-扬声器,206-麦克风,207-操作部,208-相机部,210-无线通信部,211-通话部,212-存储部,213-外部输入输出部,214-GPS接收部,215-动作传感器部,216-电源部,217-内部存储部,218-外部存储部,220-主控制部,ST1~STn-GPS卫星。

权利要求:1.一种摄像装置,其具备:成像元件,通过摄像光学系统而拍摄被摄体,该摄像光学系统包括在光轴方向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范围内能够变更主点的位置的聚焦透镜;及摄像控制部,在将所述聚焦透镜的主点对准于在所述范围的至少一部分范围即移动范围内设定的多个摄像位置的各摄像位置的状态下,由所述成像元件持续进行多次通过所述摄像光学系统来拍摄被摄体的摄像控制,在所述多次的摄像控制中在时序中越是后面实施的摄像控制,所述摄像控制部越缩小所述多个摄像位置彼此的间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在所述多次的摄像控制中在时序中越是后面实施的摄像控制,所述摄像控制部将所述多个摄像位置的数量设定为越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多个摄像位置是第一摄像位置、第二摄像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摄像位置与所述第二摄像位置之间的至少1个第三摄像位置,所述摄像控制部在实施所述摄像控制的情况下,将所述聚焦透镜的主点对准于所述第三摄像位置并由所述成像元件进行首次拍摄,之后,一边将所述聚焦透镜的主点交替地对准于比所述第三摄像位置更靠近所述第一摄像位置侧设定的摄像位置和比所述第三摄像位置更靠近所述第二摄像位置侧设定的摄像位置,一边进行拍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摄像控制部在实施所述摄像控制的情况下,在进行所述首次拍摄之后,将所述聚焦透镜的主点对准于所述第一摄像位置并由所述成像元件进行第2次拍摄,之后,将所述聚焦透镜的主点对准于所述第二摄像位置并由所述成像元件进行第3次拍摄,之后,一边将所述聚焦透镜的主点交替地对准于比所述第三摄像位置更靠近所述第一位置侧设定的摄像位置和比所述第三摄像位置更靠近所述第二位置侧设定的摄像位置,一边进行拍摄。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摄像光学系统包括光圈,所述多个摄像位置彼此的间隔越窄,所述摄像控制部将所述光圈的F值设为越小,并进行所述被摄体的拍摄。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还具备:移动检测部,根据通过所述摄像控制而得到的摄像图像数据来检测拍摄中的被摄体的移动,所述摄像控制部在通过所述移动检测部检测到被摄体的移动的情况下,结束所述摄像控制。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还具备:显示控制部,在实施所述摄像控制的情况下,使根据所述摄像控制部所设定的所述多个摄像位置的信息显示于显示部。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还具备:存储控制部,将摄像图像数据存储于存储介质,所述摄像图像数据是通过在已完成的所述摄像控制中所述多个摄像位置彼此的间隔最窄的所述摄像控制而得到的。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还具备:存储控制部,将通过所述摄像控制而得到的所有的摄像图像数据存储于存储介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装置,其还具备:图像处理部,将所述所有的所述摄像图像数据进行合成,从而生成被深度合成的图像数据。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在所述多次的摄像控制的各摄像控制中,在所述移动范围内设定的所述摄像位置全部不同。12.一种摄像方法,其使用了通过摄像光学系统而拍摄被摄体的成像元件,该摄像光学系统包括在光轴方向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范围内能够变更主点的位置的聚焦透镜,所述摄像方法具备:摄像控制步骤,在将所述聚焦透镜的主点对准于在所述范围的至少一部分范围即移动范围内设定的多个摄像位置的各摄像位置的状态下,由所述成像元件持续进行多次通过所述摄像光学系统来拍摄被摄体的摄像控制,在所述摄像控制步骤中,在所述多次的摄像控制中在时序中越是后面实施的摄像控制,越缩小所述多个摄像位置彼此的间隔。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方法,其中,在所述摄像控制步骤中,在所述多次的摄像控制中在时序中越是后面实施的摄像控制,将所述多个摄像位置的数量设定为越多。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摄像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对焦位置是第一摄像位置、第二摄像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摄像位置与所述第二摄像位置之间的至少1个第三摄像位置,在所述摄像控制步骤中,在实施所述摄像控制的情况下,将所述聚焦透镜的主点对准于所述第三摄像位置并由所述成像元件进行首次拍摄,之后,一边将所述聚焦透镜的主点交替地对准于比所述第三摄像位置更靠近所述第一摄像位置侧设定的摄像位置和比所述第三摄像位置更靠近所述第二摄像位置侧设定的摄像位置,一边进行拍摄。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方法,其中,在所述摄像控制步骤中,在实施所述摄像控制的情况下,在进行所述首次拍摄之后,将所述聚焦透镜的主点对准于所述第一摄像位置并由所述成像元件进行第2次拍摄,之后,将所述聚焦透镜的主点对准于所述第二摄像位置并由所述成像元件进行第3次拍摄,之后,一边将所述聚焦透镜的主点交替地对准于比所述第三摄像位置更靠近所述第一位置侧设定的摄像位置和比所述第三摄像位置更靠近所述第二位置侧设定的摄像位置,一边进行拍摄。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方法,其中,所述摄像光学系统包括光圈,在所述摄像控制步骤中,所述多个摄像位置彼此的间隔越窄,将所述光圈的F值设为越小,并进行所述被摄体的拍摄。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方法,其还具备:移动检查步骤,根据通过所述摄像控制而得到的摄像图像数据来检测拍摄中的被摄体的移动,在所述摄像控制步骤中,在通过所述移动检测步骤而检测到被摄体的移动的情况下,结束所述摄像控制。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方法,其还具备:显示控制步骤,在实施所述摄像控制的情况下,使根据在所述摄像控制步骤中设定的所述多个摄像位置的信息显示于显示部。19.根据权利要求12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方法,其还具备:存储控制步骤,将摄像图像数据存储于存储介质,所述摄像图像数据是通过在已完成的所述摄像控制中所述多个摄像位置彼此的间隔最窄的所述摄像控制而得到的。20.根据权利要求12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方法,其还具备:存储控制步骤,将通过所述摄像控制而得到的所有的摄像图像数据存储于存储介质。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摄像方法,其还具备:图像处理步骤,将所述所有的所述摄像图像数据进行合成,从而生成被深度合成的图像数据。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摄像方法,其中,在所述多次的摄像控制的各摄像控制中,在所述移动范围内设定的所述摄像位置全部不同。23.一种摄像程序,其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使用了通过摄像光学系统而拍摄被摄体的成像元件的摄像方法,该摄像光学系统包括在光轴方向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范围内能够变更主点的位置的聚焦透镜,所述摄像方法具备摄像控制步骤,该摄像控制步骤在将所述聚焦透镜的主点对准于在所述范围的至少一部分范围即移动范围内设定的多个摄像位置的各摄像位置的状态下,由所述成像元件持续进行多次通过所述摄像光学系统而拍摄被摄体的摄像控制,在所述摄像控制步骤中,在所述多次的摄像控制中在时序中越是后面实施的摄像控制,越缩小所述多个摄像位置彼此的间隔。

百度查询: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及记录介质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