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不等跨连续索道桥_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_201910646409.3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9-07-17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公开(公告)号:CN110258292B

主分类号:E01D11/02

分类号:E01D11/02;E01D19/14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3.26#授权;2019.10.22#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9.20#公开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不等跨连续索道桥,属于索道桥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设置于河道两岸的锚碇,锚碇之间铺设主索,主索两端与锚碇固定连接,两岸的锚碇之间设置有中间支墩,锚碇的顶部和中间支墩的顶部均设置有与主索相适配的索鞍,其中一侧河岸的锚碇与中间支墩形成索道桥主跨,另一侧河岸的锚碇与中间支墩形成索道桥引跨,索道桥主跨的跨度大于索道桥引跨的跨度;在索道桥引跨的主索处连接有辅助索,辅助索一端与主索固定相连、另一端与索道桥引跨这一侧的锚碇固定相连,索道桥主跨的主索设计垂度通过辅助索确定。索道桥引跨侧的恒荷载及车辆荷载均可以由索道桥主跨自重平衡,克服传统多跨连续索道桥的弊病。

主权项:1.不等跨连续索道桥,包括设置于河道两岸的锚碇1,锚碇1之间铺设主索2,主索2两端与锚碇1固定连接,两岸的锚碇1之间设置有中间支墩3,锚碇1的顶部和中间支墩3的顶部均设置有与主索2相适配的索鞍4,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侧河岸的锚碇1与中间支墩3形成索道桥主跨5,另一侧河岸的锚碇1与中间支墩3形成索道桥引跨6,索道桥主跨5的跨度大于索道桥引跨6的跨度;在索道桥引跨6的主索2处连接有辅助索7,辅助索7一端与主索2固定相连、另一端与索道桥引跨6这一侧的锚碇1固定相连,索道桥主跨5的主索2设计垂度通过辅助索7确定。

全文数据:不等跨连续索道桥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不等跨连续索道桥,属于索道桥工程技术领域。背景技术现代索道桥是大型工程建设中广泛采用的一种临时性桥梁结构形式,索道桥的车辆荷载通过桥面板传递给承重主索,主索将力传递给锚固于两岸的锚碇。索道桥通常采用单跨索道桥和多跨索道桥,多跨索道桥为单跨索道桥中间设置中间支墩,从而减少索道桥跨度。单跨索道桥是在河道两岸分别设置锚碇,锚碇之间铺设主索,主索上面铺设桥面板,车辆在桥面板上行驶。车辆荷载通过桥面板传递给承重主索,主索将力传递给锚固于两岸的锚碇。主索及锚碇的受力大小主要取决于跨度及主索的矢度,跨度与受力成正比关系,矢度与受力成反比关系。矢度的大小受到桥面最大纵坡及通行条件限制,不能取太大。多跨索道桥是为减少单跨索道桥的跨度而在桥跨中间设置若干中间支墩,从而减少索道桥跨度。因多跨等跨度连续的索道桥在支墩处不存在主索拉力差恒载工况下或存在较小的拉力差车辆荷载不大的工况下,故多跨等跨连续索道桥在实际工程中有应用。但当多跨等跨连续索道桥的相邻跨间的布载形式不同时,在支墩处存在不平衡侧向力支墩一般侧向承载能力较弱且支墩索鞍处的主索会与索鞍存在较大的相对滑动位移,导致支墩索鞍处主索磨损严重且其附近的桥面系容易破损,且车辆行驶至此时因相对滑动容易发生事故,故多跨等跨连续索道桥在实际应用中较少;多跨不等跨连续索道桥在成桥状态下不同跨径的矢度不同,当移动荷载较恒荷载大的多时,多跨等跨连续索道桥存在的问题将更突出,活载大时,小跨侧活载与恒载作用时矢度变幅太大。多跨索道桥普遍存在非线性分析问题显著、设计计算分析较繁琐等缺陷,同时多跨索道桥因荷载作用时会进行各个跨度矢度重分配,导致最大成桥矢度较单跨索道桥小,从而导致成桥后索力较大难于调整。当某些特殊情况,例如既有索道桥一侧桥台锚碇被流水冲刷损毁,重建修复桥梁时要求利用完好侧桥台锚碇,且完好侧安全储备富裕度不大的时候,增大桥梁跨度受到完好侧桥台锚碇承载力限制;新建桥梁两岸锚碇承载力受到限制。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计算更简便、并且安全性更好的不等跨连续索道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不等跨连续索道桥,包括设置于河道两岸的锚碇,锚碇之间铺设主索,主索两端与锚碇固定连接,两岸的锚碇之间设置有中间支墩,锚碇的顶部和中间支墩的顶部均设置有与主索相适配的索鞍,其中一侧河岸的锚碇与中间支墩形成索道桥主跨,另一侧河岸的锚碇与中间支墩形成索道桥引跨,索道桥主跨的跨度大于索道桥引跨的跨度;在索道桥引跨的主索处连接有辅助索,辅助索一端与主索固定相连、另一端与索道桥引跨这一侧的锚碇固定相连,索道桥主跨的主索设计垂度通过辅助索确定。进一步的是:辅助索与主索的连接点位于索道桥引跨靠近中间支墩的这一侧。进一步的是:辅助索位于主索的正下方。本发明实施步骤为:施工锚碇、中间支墩及辅助索,将辅助索与索道桥引跨一侧的锚碇连接;铺设主索,将主索与索道桥主跨一侧的锚碇连接,根据索道桥主跨的主索设计垂度将主索与辅助索连接;将主索另一头与索道桥引跨一侧的锚碇连接,同时按照索道桥引跨的主索设计垂度形成索道桥引跨的主索;铺设桥面板;通车运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索道桥引跨的主索处连接有辅助索,辅助索一端与主索固定相连、另一端与索道桥引跨这一侧的锚碇固定相连,索道桥主跨的主索设计垂度通过辅助索确定,这样可以将索道桥主跨侧的恒荷载和移动荷载均不通过索道桥引跨的主索传递到索道桥引跨侧的锚碇上。索道桥引跨侧的恒荷载及车辆荷载均可以由索道桥主跨自重平衡。该设计可以有效改善连续索道桥的中间桥墩的受力状态,改善中间桥墩索鞍附近主索、索鞍及桥面系的受力状态,提高其使用寿命,提高车辆通过索鞍的安全度。同时可以按单跨索道桥进行计算分析,计算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立面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立面示意图;图中标记:1-锚碇、2-主索、3-中间支墩、4-索鞍、5-索道桥主跨、6-索道桥引跨、7-辅助索、8-冲刷前地面线、9-冲刷后地面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设置于河道两岸的锚碇1,锚碇1之间铺设主索2,主索2两端与锚碇1固定连接,两岸的锚碇1之间设置有中间支墩3,锚碇1的顶部和中间支墩3的顶部均设置有与主索2相适配的索鞍4,其中一侧河岸的锚碇1与中间支墩3形成索道桥主跨5,另一侧河岸的锚碇1与中间支墩3形成索道桥引跨6,索道桥主跨5的跨度大于索道桥引跨6的跨度;在索道桥引跨6的主索2处连接有辅助索7,辅助索7一端与主索2固定相连、另一端与索道桥引跨6这一侧的锚碇1固定相连,索道桥主跨5的主索2设计垂度通过辅助索7确定。为了使辅助索7更好地改善受力状态,辅助索7与主索2的连接点位于索道桥引跨6靠近中间支墩3的这一侧。辅助索7位于主索2的正下方。本发明实施步骤为:施工锚碇1、中间支墩3及辅助索7,将辅助索7与索道桥引跨6一侧的锚碇1连接;铺设主索2,将主索2与索道桥主跨5一侧的锚碇1连接,根据索道桥主跨5的主索2设计垂度将主索2与辅助索7连接;将主索2另一头与索道桥引跨6一侧的锚碇1连接,同时按照索道桥引跨6的主索2设计垂度形成索道桥引跨6的主索2;铺设桥面板;通车运行。主索2与辅助索7连接一般可采用绳卡连接。辅助索7与锚碇1的连接、主索2与锚碇1的连接一般可采用直接锚固的方式。由于在索道桥引跨6的主索2处连接有辅助索7,辅助索7一端与主索2固定相连、另一端与索道桥引跨6这一侧的锚碇1固定相连,索道桥主跨5的主索2设计垂度通过辅助索7确定,这样可以将索道桥主跨5一侧的恒荷载和移动荷载均不通过索道桥引跨6的主索2传递到索道桥引跨6一侧的锚碇1上。索道桥引跨6一侧的恒荷载及车辆荷载均可以由索道桥主跨5自重平衡。本发明在新建桥梁或修复桥梁时均可适用,尤其适用于在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特殊情况,既有索道桥一侧的锚碇1被流水冲刷损毁,重建修复桥梁时要求利用完好侧的锚碇1,且完好侧安全储备富裕度不大的时候,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在原桥台或设计桥跨位置设置中间支墩3,形成两跨连续索道桥,以保证锚碇1的承载力符合安全设计要求,同时由于布置了辅助索7,可克服传统多跨连续索道桥的弊病。

权利要求:1.不等跨连续索道桥,包括设置于河道两岸的锚碇1,锚碇1之间铺设主索2,主索2两端与锚碇1固定连接,两岸的锚碇1之间设置有中间支墩3,锚碇1的顶部和中间支墩3的顶部均设置有与主索2相适配的索鞍4,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侧河岸的锚碇1与中间支墩3形成索道桥主跨5,另一侧河岸的锚碇1与中间支墩3形成索道桥引跨6,索道桥主跨5的跨度大于索道桥引跨6的跨度;在索道桥引跨6的主索2处连接有辅助索7,辅助索7一端与主索2固定相连、另一端与索道桥引跨6这一侧的锚碇1固定相连,索道桥主跨5的主索2设计垂度通过辅助索7确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等跨连续索道桥,其特征在于:辅助索7与主索2的连接点位于索道桥引跨6靠近中间支墩3的这一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等跨连续索道桥,其特征在于:辅助索7位于主索2的正下方。4.不等跨连续索道桥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不等跨连续索道桥,并包括如下步骤:施工锚碇1、中间支墩3及辅助索7,将辅助索7与索道桥引跨6一侧的锚碇1连接;铺设主索2,将主索2与索道桥主跨5一侧的锚碇1连接,根据索道桥主跨5的主索2设计垂度将主索2与辅助索7连接;将主索2另一头与索道桥引跨6一侧的锚碇1连接,同时按照索道桥引跨6的主索2设计垂度形成索道桥引跨6的主索2;铺设桥面板;通车运行。

百度查询: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不等跨连续索道桥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