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电芯下料方法及电芯下料辅助装置_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_201811247149.4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8-10-24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公开(公告)号:CN109509904B

主分类号:H01M10/04

分类号:H01M10/04;H01M6/00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4.09#授权;2019.04.16#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3.22#公开

摘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芯下料方法及电芯下料辅助装置,该电芯下料方法包括:使用支撑部对卷绕完毕的电芯的内壁进行支撑;对电芯进行压扁;支撑部随着电芯的形变进行移动,以保证时刻对电芯的内壁进行支撑;抽出支撑部或将电芯抽离。本申请提供的电芯下料方法及电芯下料辅助装置使用支撑部对电芯内圈的隔膜进行支撑,并能够随着电芯的压扁过程而进行跟随运动,既保证了对电芯内圈的支撑,又不会对其造成压扁而导致其变形,因此能够有效的防止电芯内圈隔膜打皱和塌边。

主权项:1.一种电芯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下料方法包括:使用支撑部对卷绕完毕的电芯的内壁进行支撑;对所述电芯进行压扁;所述支撑部随着所述电芯的形变进行移动,所述支撑部垂直于所述电芯轴线的方向向下移动,以保证时刻对所述电芯的内壁进行支撑;抽出所述支撑部或将所述电芯抽离。

全文数据:电芯下料方法及电芯下料辅助装置技术领域本申请涉及电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芯下料方法及电芯下料辅助装置。背景技术目前,电芯卷绕完成后,需要将椭圆形菱形卷针卸下。由于电芯的内腔过大,在将椭圆形菱形卷针抽出并将电芯压扁的过程中,容易导致电芯内圈隔膜打皱和塌边,影响后续的工艺。发明内容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芯下料方法及电芯下料辅助装置,以解决电芯在下料时容易导致电芯内圈隔膜打皱和塌边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芯下料方法,该电芯下料方法包括:使用支撑部对卷绕完毕的电芯的内壁进行支撑;对电芯进行压扁;支撑部随着电芯的形变进行移动,以保证时刻对电芯的内壁进行支撑;抽出支撑部或将电芯抽离。其中,使用支撑部对卷绕完毕的电芯的内壁进行支撑的步骤包括:将支撑部沿着平行于电芯轴线的方向伸至电芯的内腔;将支撑部沿着垂直于电芯轴线的方向向上运动,直至其部分抵接电芯的内壁。其中,在支撑部随着电芯的形变进行移动,以保证时刻对电芯的内壁进行支撑的步骤中,支撑部随着电芯的形变沿着垂直于电芯轴线的方向向下运动,使其保持抵接电芯的内壁,以保证时刻对电芯的内壁进行支撑。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芯下料辅助装置,该电芯下料辅助装置包括:第一动力机构;第二动力机构,与第一动力机构连接,并由第一动力机构带动在第一方向上运动;支撑部,连接第二动力机构,由第二动力机构带动在第二方向上运动;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其中,电芯下料辅助装置进一步包括挡板,挡板与第一动力机构或第二动力机构连接,由第一动力机构带动在第一方向上运动,并与支撑部对应设置。其中,第一动力机构包括:底板;第一动力装置,与底板连接;滑轨,设置于底板上,并沿第一方向铺设;滑块,设置于滑轨上,并连接第一动力装置与第二动力机构,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滑块与第二动力机构沿滑轨运动,挡板与滑块连接或与第二动力机构连接。其中,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第一气缸固定座,与底板连接;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固定端与第一气缸固定座连接,第一气缸的活动端与滑块连接。其中,滑块上设置有驱动板,驱动板连接挡板以及第二动力机构。其中,第二动力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其固定端连接驱动板;第三气缸,其固定端与第二气缸的活动端连接,第三气缸的活动端与支撑部连接;其中,第二气缸驱动第三气缸沿第二方向运动,第三气缸驱动支撑部沿第二方向运动。其中,支撑部的末端为麦拉膜棒,麦拉膜棒由麦拉膜制成。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电芯下料方法及电芯下料辅助装置使用支撑部对电芯内圈的隔膜进行支撑,并能够随着电芯的压扁过程而进行跟随运动,既保证了对电芯内圈的支撑,又不会对其造成压扁而导致其变形,因此能够有效的防止电芯内圈隔膜打皱和塌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的电芯下料方法的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电芯下料方法中步骤S11的子流程图;图3是图2中的步骤S111所对应的电芯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的步骤S112所对应的电芯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的步骤S13所对应的电芯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的电芯下料辅助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电芯下料辅助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的电芯下料方法的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芯下料方法包括:在步骤S11中,使用支撑部对卷绕完毕的电芯的内壁进行支撑。支撑部可以如图所示的对称的设置有两个,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数量以及形状上的调整,例如仅适用一个支撑部,或使用更多的支撑部。具体的,请进一步参阅图2-图5。本步骤包括如下子步骤:在步骤S111中,将支撑部12沿着平行于电芯11轴线的方向伸至电芯11的内腔。若支撑部12不平行于电芯11轴线的方向移动,则容易刮蹭到电芯11的内腔,从而造成隔膜出现褶皱。在步骤S112中,将支撑部12沿着垂直于电芯11轴线的方向向上运动,直至其部分抵接电芯11的内壁。一般来讲,支撑部12会在电芯11的内腔的中部位置伸入,以防止其刮蹭到电芯11的内腔。而其伸入到电芯11的内腔中时,不与电芯11的内腔接触,因此无法起到支撑作用。因此,需要再进行移动,从而能够抵接电芯11的内壁,起到支撑作用。在步骤S12中,对电芯11进行压扁。在进行压扁时,可以由电芯11的上方开始挤压,从而将电芯11下压压扁。在步骤S13中,支撑部12随着电芯11的形变进行移动,以保证时刻对电芯11的内壁进行支撑。实际上,此步骤与步骤S12是同时执行的。电芯11被压扁从而发生形变,支撑部12随着电芯11的形变沿着垂直于电芯11轴线的方向向下运动,使其保持抵接电芯11的内壁,以保证时刻对电芯11的内壁进行支撑。其中,为了保证支撑部12时刻对电芯11的内壁进行支撑,支撑部12向下运动的速度和挤压的速度相匹配。例如,支撑部12向下运动的速度和挤压电芯11的速度相同。在此步骤中,还可以增加一抵触电芯11侧面的挡板,电芯11被下压压扁时,对电芯11进行格挡,防止电芯11在压扁过程中其内圈的隔膜会产生不应有的位置变化。例如,在电芯11压扁的过程中,其内圈的隔膜由于质量较轻等原因,可能会向侧面滑出;而此时,挡板抵靠在电芯11的侧面,则可以挡住隔膜,防止其向侧面滑出,从而能够保证电芯11的质量,也方便后方工序的进行。在步骤S14中,抽出支撑部12或将电芯11抽离。通过上述方式,在对电芯进行压扁时,在其内部进行支撑,从而能够保证其内壁上的隔膜不会打皱和塌边,以保证电芯的质量,并方便下面的工序。请参阅图6与图7,图6是本申请的电芯下料辅助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电芯下料辅助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芯下料辅助装置包括第一动力机构、第二动力机构以及支撑部26。第二动力机构与第一动力机构连接,并由第一动力机构带动在第一方向上运动。支撑部26连接第二动力机构,由第二动力机构带动在第二方向上运动。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结合上述方式,第一方向可以是沿电芯内腔的轴线的方向,第二方向可以是垂直于电芯内腔的轴线的方向。或者,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可互换,即第一方向为垂直于电芯内腔的轴线的方向,第二方向为沿电芯内腔的轴线的方向。另外,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均为双向方向,例如第一方向为前后方向,第二方向为上下方向。具体的,第一动力机构包括底板21、第一动力装置、滑轨23以及滑块24。第一动力装置与底板21连接。滑轨23设置于底板21上,并沿第一方向铺设。滑块24设置于滑轨23上,并连接第一动力装置与第二动力机构,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滑块24与第二动力机构沿滑轨23运动。其中,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第一气缸固定座221以及第一气缸222。第一气缸固定座221与底板21连接,第一气缸222的固定端与第一气缸固定座221连接,第一气缸222的活动端与滑块24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块24上设置有驱动板28,驱动板28上连接有挡板27,挡板27与支撑部26对应设置。挡板27用于抵靠电芯的侧面,防止电芯在压扁过程中其内圈的隔膜产生不应有的位置变化。例如,在电芯压扁的过程中,其隔膜由于质量较轻等原因,可能会向侧面滑出;而此时,挡板27抵靠在电芯的侧面,则可以挡住隔膜,防止其向侧面滑出,从而能够保证电芯的质量,也方便后方工序的进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挡板27还可以连接在其他位置,例如直接与滑块24连接、与第一动力机构或第二动力机构连接,只需能够由第一动力机构带动在第一方向上运动即可。优选的,挡板27与支撑部26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为同步运动。具体的,第二动力装置包括第二气缸251以及第三气缸253。第二气缸251的固定端连接驱动板28,第三气缸253的固定端与第二气缸251的活动端连接,第三气缸253的活动端与支撑部26连接。其中,第二气缸251的活动端通过连接板252连接第三气缸253的固定端。其中,第二气缸251驱动第三气缸253沿第二方向运动,第三气缸253驱动支撑部26沿第二方向运动。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气缸222的驱动方向为第一方向,第二气缸251与第三气缸253的驱动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二气缸251与第三气缸253配合,控制支撑部26在第二方向上的移动;第一气缸222控制支撑部26与挡板27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支撑部26在第二方向上需要执行不同的运动,例如第二方向为上下方向,支撑部26在工作时向上运动时和向下运动时的速度和路径长度很可能会不同,因此需要两个气缸来分别进行控制,以保证其运动的精准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气缸253的活动端上连接有支撑固定座254,支撑部26与支撑固定座254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部26与支撑固定座254可为一体成型结构,即支撑固定座254也是支撑部26的一部分。支撑部26与挡板27沿同一方向设置。其中,支撑部26、第三气缸253与第二气缸251均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气缸251设置于驱动板28的两端,挡板27连接于驱动板28的中部,支撑部26设置于挡板27的两侧。挡板27位于两个支撑部26之间。其中,挡板27在远离驱动板28的一端形成有垂直结构。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气缸222可以驱动支撑部26伸至电芯内腔,并驱动挡板27抵触电芯侧面,第二气缸251可以驱动支撑部26向上运动抵接电芯内圈,第三气缸253可以驱动支撑部26随着电芯被压扁而同步下降。电芯被一外部部件进行压扁,而第三气缸253驱动支撑部26与外部部件以同样的速度进行运动,从而使支撑部26始终支撑电芯的内壁。在电芯压扁完成后,第一气缸222可以驱动支撑部26抽离电芯内腔,第二气缸251与第三气缸253再进行还原,以进行下一次操作。其中,第二气缸251与第三气缸253的运动速率与运动路程可不一致。进一步的,为了减少支撑部对电芯内圈的损伤,支撑部的末端可以为麦拉膜棒,麦拉膜棒是由麦拉膜制成的扁平棒状结构。麦拉膜棒弧面平滑的一面朝上,以对应电芯的内圈,能够最大面积的抵触电芯的内圈,从而起到最好的支撑效果。支撑部的末端即其探入电芯内圈,对电芯内圈进行支撑的部分。麦拉膜不容易变形,能有效支撑电芯内圈,同时麦拉膜具有柔韧性,不容易损伤电芯内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述气缸也可替换为其他动力装置,例如电机配合齿轮与齿条。此处仅以气缸为动力源进行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使用其他类似的动力装置进行替换,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电芯下料方法及电芯下料辅助装置使用支撑部对电芯内圈的隔膜进行支撑,并能够随着电芯的压扁过程而进行跟随运动,既保证了对电芯内圈的支撑,又不会对其造成压扁而导致其变形,因此能够有效的防止电芯内圈隔膜打皱和塌边。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芯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下料方法包括:使用支撑部对卷绕完毕的电芯的内壁进行支撑;对所述电芯进行压扁;所述支撑部随着所述电芯的形变进行移动,以保证时刻对所述电芯的内壁进行支撑;抽出所述支撑部或将所述电芯抽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支撑部对卷绕完毕的电芯的内壁进行支撑的步骤包括:将所述支撑部沿着平行于所述电芯轴线的方向伸至所述电芯的内腔;将所述支撑部沿着垂直于所述电芯轴线的方向向上运动,直至其部分抵接所述电芯的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部随着所述电芯的形变进行移动,以保证时刻对所述电芯的内壁进行支撑的步骤中,所述支撑部随着所述电芯的形变沿着垂直于所述电芯轴线的方向向下运动,使其保持抵接所述电芯的内壁,以保证时刻对所述电芯的内壁进行支撑。4.一种电芯下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下料辅助装置包括:第一动力机构;第二动力机构,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连接,并由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带动在第一方向上运动;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二动力机构,由所述第二动力机构带动在第二方向上运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下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下料辅助装置进一步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第一动力机构或所述第二动力机构连接,由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带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运动,并与所述支撑部对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下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底板;第一动力装置,与所述底板连接;滑轨,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并沿所述第一方向铺设;滑块,设置于所述滑轨上,并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与第二动力机构,由所述第一动力装置驱动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动力机构沿所述滑轨运动,所述挡板与所述滑块连接或与所述第二动力机构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下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第一气缸固定座,与所述底板连接;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座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滑块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下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上设置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连接所述挡板以及所述第二动力机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芯下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其固定端连接所述驱动板;第三气缸,其固定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动端连接,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支撑部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所述第三气缸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第三气缸驱动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下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末端为麦拉膜棒,所述麦拉膜棒由麦拉膜制成。

百度查询: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电芯下料方法及电芯下料辅助装置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