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楼道电梯_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_201711346101.4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

申请日:2017-12-15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公开(公告)号:CN107879225B

主分类号:B66B9/08

分类号:B66B9/08;B66B9/16;B66B11/04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5.17#授权;2024.01.16#著录事项变更;2018.05.01#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04.06#公开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楼道电梯,包括用于载人或者载物的运载装置、运行轨道、用于驱动运载装置沿着运行轨道向上或者向下滑动的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运载装置上下移动的起升装置以及用于驱动运载装置左右移动的悬挂装置,其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楼道电梯与建筑物楼梯完美结合,体积小、占地少,不改变建筑物的楼道设计;楼道电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性能可靠;起升装置安装在运载装置内,便于维护修理,保证了维修人员的维修安全;导轨设计可靠地解决了楼道电梯意外坠落的危险,避免了复杂的制停系统的设计。

主权项:1.一种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载人或者载物的运载装置7、运行轨道11、用于驱动运载装置7沿着运行轨道11向上或者向下滑动的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运载装置7上下移动的起升装置以及用于驱动运载装置7左右移动的悬挂装置,其中:所述起升装置包括卷筒9以及用于驱动卷筒9进行自转转动卷起钢丝绳5以及向下放松钢丝绳5的第一电动机10;所述悬挂装置包括第二电动机1、丝杠2、半螺母3、水平导轨4、钢丝绳5、以及安装在丝杠2左右两端的两个极限开关22,其中:所述半螺母3活动套接在丝杠2上,钢丝绳5顶端固定连接在半螺母3上,半螺母3向外两侧分别架设在水平导轨4内侧的两个导向凸台12上,第二电动机1用于驱动半螺母3以及钢丝绳5沿着丝杠2进行左右往复移动;两个极限开关22分别安装在丝杠2左右两端,用于限制半螺母3沿着丝杠2向左或者向右移动空间并且改变第二电动机1驱动丝杠2的运转方向;所述钢丝绳5底端与卷筒9连接,运载装置7架设在卷筒9上端面,在运载装置7底面上设置有导向轮8,运行导轨11包括上下并排设置的上导轨14和下导轨18,导向轮8向上能够与上导轨14滑动配合连接,导向轮8向下能够与下导轨18啮合配合连接;在上导轨14内侧设置有用于为第一电动机10供电的滑触线19,导向轮8向下设置有棘轮15,在下导轨18内侧设置有用于啮合配合连接导向轮8上的棘轮15的一排锯齿块16;钢丝绳5嵌入半螺母3上的绳槽20并与位于半螺母3下方的钢丝绳5进行合并并通过多个卡扣13进行固定锁紧。

全文数据:一种楼道电梯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楼内上下运输的一种楼道电梯。背景技术[0002]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电梯主要以沿着导轨进行垂直上下运动的轿厢式电梯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和斜升式连续运转的扶手电梯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为主,它们分别被用于高层建筑和大型商场的乘客与物品的上下运输。这两种电梯占地面积大、购买安装成本高,不适用于加装在多层的老建筑物中。特别是一些建造时间已久的多层住宅,而这些住宅的住户又往往是腿脚不便的老人,因此在老旧小区中加装电梯十分有必要。[0003]如何提供一种便于在老旧小区中加装的楼道电梯,成了业界亟需解决的一个课题。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占地少、价格便宜,又不改变原有多层建筑物的结构的楼道内使用的电梯。[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0006]—种楼道电梯,包括用于载人或者载物的运载装置、运行轨道、用于驱动运载装置沿着运行轨道向上或者向下滑动的升降驱动装置;[0007]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运载装置上下移动的起升装置以及用于驱动运载装置左右移动的悬挂装置,其中:[0008]所述起升装置包括卷筒以及用于驱动卷筒进行自转卷起钢丝绳以及向下放松钢丝绳的第一电动机;[0009]所述悬挂装置包括第二电动机、丝杠、半螺母、架设于建筑物顶部的水平导轨、钢丝绳、以及安装在丝杠左右两端的两个极限开关,其中:[0010]所述半螺母活动套接在丝杠上,钢丝绳顶端固定连接在半螺母上,半螺母向外两侧分别架设在水平导轨内侧的两个导向凸台上,即达到对半螺母进行限位效果,以防止半螺母沿着丝杠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转;第二电动机用于驱动半螺母以及钢丝绳沿着丝杠进tx左右往复移动;[0011]两个极限开关分别安装在丝杠左右两端,用于限制半螺母沿着丝杠向左或者向右移动空间;以防止半螺母向左或者向右移动并脱离开丝杠,在半螺母移动到位于左端或右端的极限开关时,第二电动机停止驱动丝杠自转接着该第二电动机进行反向驱动丝杠自转,使得半螺母沿着丝杠往回移动;[0012]所述钢丝绳底端与卷筒连接,运载装置架设在卷筒上端面,在运载装置底面上设置有导向轮,运行导轨包括上下并排设置的上导轨和下导轨,导向轮向上能够与上导轨滑动配合连接,导向轮向下能够与下导轨啮合配合连接;这样设计是为了保证导向轮在钢丝绳牵拉作用时才能够顺利地沿着上导轨向上滑动或者向下滑动,呈锯齿状设置的下导轨是为了在没有钢丝绳牵拉作用时能够将导向轮限位在下导轨上,以防止导向轮下滑发生不必要的意外。[0013]作为优选方案,在上导轨内侧设置有用于滑动配合连接导向轮的滑触线,导向轮向下设置有棘轮,在下导轨内侧设置有用于啮合配合连接导向轮上的棘轮的一排据齿块。[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半螺母的外壳体采用凹形样式,其样式不限于U形、L形以及凹形等。[0015]作为优选方案,钢丝绳向上绕设过半螺母后再向下与位于半螺母下方的钢丝绳进行合并并通过多个卡扣进行固定锁紧。[00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运载装置为平台式运载装置,包括载人平台、控制把手以及常闭式翻转机构。其中:常闭式翻转机构可以保证所述载人平台在载人时由外力作用下向楼道内测翻出供乘客站立,人离开时平台自动收起恢复原状,以减少对楼道空间的占用并且保证载所述楼道电梯在使用人员误触控制把手的情况下仍然保持静止。[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0018]1、本发明的楼道电梯与建筑物楼梯完美结合,体积小、占地少,不改变建筑物的楼道设计;[0019]2、本发明的楼道电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性能可靠;[0020]3、本发明的起升装置安装在运载装置内,便于维护修理,保证了维修人员的维修安全;[0021]4、本发明的导轨设计可靠地解决了楼道电梯意外坠落的危险,避免了复杂的制停系统的设计。附图说明[0022]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0023]图2为本发明中悬挂装置结构示意图;[0024]图3为本发明中起升装置结构示意图。[0025]附图标记:1、第二电动机;2、丝杠;3、半螺母;4、水平导轨;5、钢丝绳;6、运载装置;7、载人平台;8、导向轮;9、卷筒;10、第一电动机;11、运行导轨;12、导向凸台;13、卡扣;14、上导轨;15、棘轮;16、锯齿;17、压板;18、下导轨;19、滑触线;20、绳槽;21、导向凸台;22、极限开关;具体实施方式[0026]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思路,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0027]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楼道电梯的具体实施例,包括用于载人或者载物的运载装置7、运行轨道11、用于驱动运载装置7沿着运行轨道11向上或者向下滑动的升降驱动装置;[0028]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运载装置7上下移动的起升装置以及用于驱动运载装置7左右移动的悬挂装置,其中:[0029]所述起升装置包括卷筒9以及用于驱动卷筒9进行自转卷起钢丝绳5以及向下放松钢丝绳5的第一电动机10;[0030]所述悬挂装置包括第二电动机1、丝杠2、半螺母3、架设于建筑物顶部的水平导轨4、钢丝绳5、以及安装在丝杠2左右两端的两个极限开关22,其中:[0031]所述半螺母3活动套接在丝杠2上,钢丝绳5顶端固定连接在半螺母3上,半螺母3向外两侧分别架设在水平导轨4内侧的两个导向凸台12上,即达到对半螺母3进行限位效果,以防止半螺母3沿着丝杠2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转;第二电动机1用于驱动半螺母3以及钢丝绳5沿着丝杠2进行左右往复移动;[0032]两个极限开关22分别安装在丝杠2左右两端,用于限制半螺母3沿着丝杠2向左或者向右移动空间;以防止半螺母3向左或者向右移动并脱离开丝杠2,在半螺母3移动到位于左端或右端的极限开关22时,第二电动机1停止驱动丝杠2自转接着该第二电动机1进行反向驱动丝杠2自转,使得半螺母3沿着丝杠2往回移动;[0033]所述钢丝绳5底端与卷筒9连接,运载装置7架设在卷筒9上端面,在运载装置7底面上设置有导向轮8,[0034]运行导轨11包括上下并排设置的上导轨14和下导轨18,导向轮8向上能够与上导轨14滑动配合连接,导向轮8向下能够与下导轨18啮合配合连接;[0035]这样设计是为了保证导向轮8在钢丝绳5牵拉作用时才能够顺利地沿着上导轨14向上滑动或者向下滑动,呈锯齿状设置的下导轨18是为了在没有钢丝绳5牵拉作用时能够将导向轮8限位在下导轨18上,以防止导向轮8下滑发生不必要的意外。[0036]其中:在上导轨14内侧设置有用于滑动配合连接导向轮8的滑触线19,导向轮8向下设置有棘轮15,在下导轨18内侧设置有用于啮合配合连接导向轮8上的棘轮15的一排锯齿块16。钢丝绳5向上绕设过半螺母3后再向下与位于半螺母3下方的钢丝绳5进行合并并通过多个卡扣13进行固定锁紧。所述运载装置6为平台式运载装置,包括载人平台7、控制把手以及常闭式翻转机构。常闭式翻转机构可以保证所述载人平台在载人时由外力作用下向楼道内测翻出供乘客站立,人离开时平台自动收起恢复原状,以减少对楼道空间的占用并且保证载所述楼道电梯在使用人员误触控制把手的情况下仍然保持静止。[0037]具体地:所述丝杠2的端部连接第二电动机1,所述第二电动机1驱动丝杠2转动,使所述的半螺母3沿着丝杠2的轴线方向做来回往复运动,当所述半螺母3碰到所述极限开关22时,所述第二电动机1改变旋转方向,所述半螺母3与所述的钢丝绳5通过卡扣13垂直固定连接。[0038]如图2所示,为保证当所述丝杠2的螺纹损坏时,便于螺母取出进行更换,特采用半螺母3的样式,其样式不限于U形、L形以及凹形等。[0039]如图2所示,为保证所述丝杠2不受到所述钢丝绳5对其产生垂直向下的拉力,在所述水平导轨4处切削出导向凸台12,与所述半螺母3的导向凸台21相配合。[0040]如图2所示,为保证所述钢丝绳5能够与所述半螺母3可靠的垂直固定连接,并且便于钢丝绳5的更换以及生长后的裁剪,在所述半螺母3处切削出绳槽20,使钢丝绳5能够贴合在绳槽20内。[0041]如图3所示,所述卷筒9端部连接第一电动机10,所述第一电动机10驱动卷筒9转动。[0042]如图3所示,所述卷筒9为单层缠绕卷筒,其可缠绕钢丝绳5长度为所述运载装置6从楼道底层水平面到楼道顶层水平面的垂直距离加上两圈卷筒9安全圈的长度,以保证所述起升装置内的电动机1〇在匀速旋转过程中,所述运载装置6上的导向轮8能够紧贴所述运行导轨11的上导轨14,并保证楼道电梯能够沿着运行导轨11的上导轨14匀速上升。[0043]如图3所示,所述运载装置6为平台式运载装置,其包括载人平台7、控制把手以及常闭式翻转机构。在载人时所述载人平台7在外力作用下向楼道内测翻出供乘客站立,人离开时平台自动收起恢复原状,以减少对楼道空间的占用。[0044]本发明中,如图3所示,所述运行轨道11安装在建筑物楼梯的护栏处,其平行于所述楼梯护栏的扶手面,由上下平行的两组导轨组成,每组导轨分为上导轨14和下导轨18,两根导轨相互平行。所述上导轨14下表面呈轨道状,可为所述运载装置6内的导向轮8提供运行的轨道。所述上导轨14下表面嵌有滑触线19,可为所述起升装置内的电动机1〇提供电源。所述下导轨18上表面为一排锯齿块16,当所述钢丝绳5发生断裂、所述电梯进行维修或者所述电梯发生倒溜现象时,可与安装在所述运载装置6内的导向轮8上的棘轮15进行啮合,防止所述运载装置6下坠,保护所述电梯及电梯上人员的安全。[0045]如图3所示,所述两组导轨的下导轨18的上表面处的锯齿16对应相差半个齿距,所述运载装置6内的两个导向轮8处的棘轮15轮齿对应相差半个齿距,并且与所述下导轨18的上表面处的锯齿I6相匹配,以保证所述棘轮15与锯齿16最迟在14齿距内能够准确啮合。[0046]如图3所示,所述棘轮15与锯齿块16的齿数根据实际现场与用户需求确定。[0047]实施例1:利用楼道电梯从1楼上到3楼:[0048]1、发现楼道电梯停靠在1楼,用手将载人平台向楼道内测翻转;[0049]2、双脚踩到载人平台上,双手握住运载装置两侧的控制把手;[0050]3、扭转右手侧的控制把手,楼道电梯启动;[0051]4、遇到紧急情况,松开右手或者双脚离开载人平台,楼道电梯停止;[0052]5、正常情况,看到楼道电梯到达3楼,松开右手,楼道电梯停止,离开楼道电梯,结束乘梯。

权利要求:1.一种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载人或者载物的运载装置7、运行轨道(ii、用于驱动运载装置7沿着运行轨道11向上或者向下滑动的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运载装置7上下移动的起升装置以及用于驱动运载装置7左右移动的悬挂装置,其中:所述起升装置包括卷筒⑼以及用于驱动卷筒9进行自转转动卷起钢丝绳5以及向下放松钢丝绳⑸的第一电动机10;所述悬挂装置包括第二电动机1、丝杠(2、半螺母3、水平导轨4、钢丝绳5、以及安装在丝杠2左右两端的两个极限开关22,其中:所述半螺母3活动套接在丝杠2上,钢丝绳5顶端固定连接在半螺母3上,半螺母3向外两侧分别架设在水平导轨4内侧的两个导向凸台(12上,第二电动机(1用于驱动半螺母⑶以及钢丝绳⑸沿着丝杠2进行左右往复移动;两个极限开关(22分别安装在丝杠(2左右两端,用于限制半螺母3沿着丝杠(2向左或者向右移动空间并且改变第二电动机1驱动丝杠⑵的运转方向;所述钢丝绳5底端与卷筒9连接,运载装置7架设在卷筒9上端面,在运载装置7底面上设置有导向轮(8,运行导轨(11包括上下并排设置的上导轨(14和下导轨18,导向轮8向上能够与上导轨(14滑动配合连接,导向轮⑻向下能够与下导轨(is啮合配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在上导轨(14内侧设置有用于为第一电动机10供电的滑触线(I9,导向轮8向下设置有棘轮15,在下导轨18内侧设置有用于啮合配合连接导向轮⑻上的棘轮15的一排锯齿块16。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螺母3的外壳体呈现凹形、U形或L形。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钢丝绳5嵌入半螺母3上的绳槽20并与位于半螺母3下方的钢丝绳5进行合并并通过多个卡扣(13进行固定锁紧。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装置6为平台式运载装置,包括载人平台(7、控制把手以及常闭式翻转机构。

百度查询: 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 一种楼道电梯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