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电炖盅_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小熊环境电器有限公司_201910610099.X 

申请/专利权人: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小熊环境电器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9-07-08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公开(公告)号:CN110279291B

主分类号:A47J27/08

分类号:A47J27/08;A47J27/086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2.13#授权;2019.10.29#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9.27#公开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炖盅,包括锅盖、外锅和内胆;外锅设有上侧开口的加热内腔,加热内腔底部设有加热组件;内胆设置在加热内腔内;锅盖封盖于外锅的上侧开口,锅盖上设有内向阀结构,内向阀结构包括排气孔、气体交换通道、进气口和增压球;排气孔设置在锅盖上用于与外界连通,气体交换通道设置在锅盖上且沿锅盖下侧延伸,气体交换通道与排气孔连通,进气口设置在气体交换通道的下端且连通加热内腔,增压球活动的设置在气体交换通道内,用于根据所述加热内腔内的压力密闭或打开进气口;本发明的电炖盅,其锅盖的隔热性能和密封性能较佳,从而使内胆内的食材能够受热均匀,保持原汁原味。

主权项:1.一种电炖盅,包括锅盖、外锅和内胆;所述外锅设有上侧开口的加热内腔,所述加热内腔底部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内胆设置在所述加热内腔内;所述锅盖封盖于所述外锅的上侧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上设有内向阀结构,所述内向阀结构包括排气孔、气体交换通道、进气口、增压球和密封件;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所述锅盖上用于与外界连通,所述气体交换通道设置在所述锅盖上且沿所述锅盖下侧延伸,所述气体交换通道与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气体交换通道的下端且连通所述加热内腔,所述增压球活动的设置在所述气体交换通道内,用于根据所述加热内腔内的压力密闭或打开所述进气口;所述锅盖内端面设有与气体交换通道连通的安装通孔,所述密封件穿过所述安装通孔,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密封件上;所述密封件包括安装部和密封部;所述安装部为圆环状,所述安装部上部与所述气体交换通道下部密封配合;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密封部上,所述密封部向下凹陷形成漏斗结构,所述密封部外侧与所述安装通孔内壁密封配合。

全文数据:一种电炖盅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电炖盅装置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炖盅。背景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喜欢在日常生活中抽出时间去精心烹调食物,在烹调食物的过程中常常会使用到电热烹调设备,常见的电热烹调设备包括电饭锅、压力锅和电炖盅,其中电饭锅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利用外锅上的加热组件对内胆进行加热,使内胆受热后对内胆内的食材进行烹调;而压力锅、带压力阀的电饭锅的工作原理是使用外锅上的加热组件对内胆进行加热,同时利用上盖密封内胆上开口,从而使内胆内部压力增大,加速内胆内食物的烹调速度;但电饭锅和压力锅均是利用加热组件直接对内胆进行加热来烹调食材,这种加热方式无法确保内胆各个位置均匀受热,容易导致食材的味道和营养流失,为了品尝食材的原汁原味,人们会选择使用电炖盅来对食材进行烹调。常见的电炖盅包括锅盖、外锅、支架和内胆,外锅中部设有烹调腔,烹调腔底部设有发热盘,用户使用电炖盅时,需要将水体加到烹调腔内,然后将支架放置在烹调腔底部,再将盛装有食材的内胆放置在支架上,从而使内胆与烹调腔底部保持一定距离,然后将锅盖封盖烹调腔,利用被发热盘加热的水体对内胆内的食材进行加热。但这种电炖盅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锅盖为单层结构,其隔热性能较差,容易导致烹调腔内的热量向外流失,降低电炖盅的加热效率;2锅盖对烹调腔的密封性能较差,电炖盅烹调过程中烹调腔内的蒸汽出现大量流失,为了确保烹调效果,需要增大烹调腔的容积来储水,导致外锅的体积较大,产品整体外观比例不协调,美观性较差;3水体沸腾产生气泡并冲击内胆时会因形成共鸣而产生噪音,而单层结构的锅盖隔音性能较差,导致噪音传播到电炖盅外,降低用户使用电炖盅的体验。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炖盅,其锅盖的隔热性能和密封性能较佳,从而使所述内胆内的食材能够受热均匀,保持原汁原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炖盅,包括锅盖、外锅和内胆;所述外锅设有上侧开口的加热内腔,所述加热内腔底部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内胆设置在所述加热内腔内;所述锅盖封盖于所述外锅的上侧开口,所述锅盖上设有内向阀结构,所述内向阀结构包括排气孔、气体交换通道、进气口和增压球;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所述锅盖上用于与外界连通,所述气体交换通道设置在所述锅盖上且沿锅盖下侧延伸,所述气体交换通道与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气体交换通道的下端且连通所述加热内腔,所述增压球活动的设置在所述气体交换通道内,用于根据所述加热内腔内的压力密闭或打开所述进气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电炖盅,具有以下优点:1利用所述锅盖密封所述外锅的上侧开口,使所述锅盖对所述加热内腔的密封性提高,从而避免电炖盅烹调过程中所述加热内腔内的蒸汽大量流失,使生产人员可以将所述外锅的容积尽量缩小,从而减少电炖盅整体占用的空间,便于调整电炖盅整体外观比例,能够将电炖盅设计得更加小巧便携;2通过设置内向阀结构,利用所述增压球随所述加热内腔内的压力变化而密闭或打开所述进气口,当所述增压球密闭所述进气口时,能使所述加热内腔内形成微压环境,从而提高烹调效率和缩短烹调时间;当所述增压球打开所述进气口时,所述加热内腔连通外界,从而使所述加热内腔过多的蒸汽排除至外界,避免由于所述加热内腔蒸汽增加导致内部压力增大而出现意外事故,从而提高电炖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且气体交换通道能对所述加热内腔内的蒸汽起到导流作用,确保蒸汽从所述进气口定向流向所述排气孔后流向外界;3这种设置方式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和后期维护,生产人员通过选用不同规格的所述增压球,即可轻松调节所述加热内腔的最大内部压力,有效降低产品的设计和调整难度。优选的,所述内向阀结构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气体交换通道内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端,所述密封件为环形;所述增压球的直径大于所述密封件的内径,以使得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增压球垂落在所述密封件上,以封堵所述进气口。通过设置所述密封件,确保所述气体交换通道内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端与所述进气口密封配合,从而提高所述气体交换通道的气密性。优选的,所述锅盖包括外盖、内盖和密封圈;所述外盖扣合在所述内盖上侧,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外盖和所述内盖之间;所述外盖和所述内盖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气体交换通道设置在所述间隙中。上述锅盖的设置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所述外盖和所述内盖,并采用叠置方式设置上述两个部件,使所述锅盖形成双层结构,结构简单,且能有效降低所述锅盖内外两侧的热传递速度,另外,通过使所述内盖与所述外盖之间留有间隙可形成隔热区域,避免所述内盖与所述外盖直接接触,从而减缓所述加热内腔的热量散失速度,增强所述锅盖的隔热性能,提高所述电炖盅的加热效率;2由于所述锅盖封盖所述外锅的上侧开口,使所述加热内腔处于密闭状态,且所述锅盖为双层结构,从而提高所述锅盖的隔音性能,能使水体沸腾产生气泡并冲击内胆时会因形成共鸣而产生噪音被阻隔在所述加热内腔内,避免噪音传播到电炖盅外,进而提高用户使用电炖盅的体验。优选的,所述内盖上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密封件穿过所述安装通孔,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密封件上;这种设置方式能避免直接在所述内盖上设置所述进气口时存在加工误差,导致所述增压球无法密封所述进气口,使生产人员通过调整所述密封件即可使其与所述增压球相适配,降低所述锅盖的生产难度。优选的,所述密封件包括安装部和密封部;所述安装部为圆环状,所述安装部上部与所述气体交换通道下部密封配合;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密封部上,所述密封部向下凹陷形成漏斗结构,所述密封部外侧与所述安装通孔内壁密封配合;所述密封件采用上述设置方式,既能确保所述密封件上端与所述气体交换通道密封配合,提高所述气体交换通道的气密性,同时能确保所述密封件下端与所述安装通孔密封配合,避免所述加热内腔输出的蒸汽流入所述外盖和所述内盖之间的间隙,导致该间隙内积水,滋生细菌。优选的,所述内盖上侧设有下凹的台阶部,所述安装通孔设置在所述台阶部下部;所述密封件夹设在所述气体交换通道与所述台阶部之间;这种设置方式便于生产人员以所述台阶部为基准,对所述外盖、所述内盖和所述密封件进行快速装配。优选的,在所述外盖内侧设置有向所述增压球延伸的限位块,所述排气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排气孔环绕所述限位块开设。通过所述限位块,能限制所述增压球在所述气体交换通道内的运动范围,提高所述内向阀结构的可靠性,另外,设置多个所述排气孔,能提高排出蒸汽的速度。优选的,所述内盖下端向外水平延伸形成外沿部,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外沿部外侧;这种设置方式一方面便于所述密封圈密封所述内盖与所述外盖下侧内壁之间的间隙,另一方面,所述外沿部的设置可以缩短所述内盖与所述外盖下侧内壁之间间隙的距离,从而可以选用厚度较薄的密封圈,从而降低物料的生产成本;所述密封圈内壁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外延部,所述密封圈内壁向下延伸形成第二外延部;所述第一外延部与所述内盖外侧壁密封配合;所述锅盖封盖在所述外锅的上侧开口时,所述第二外延部与所述外锅的上侧开口密封配合。所述第一外延部的设置能够提高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内盖的连接强度,同时确保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内盖紧密配合,提高所述锅盖的密封性;所述第二外延部的设置,能使所述密封圈封盖所述外锅的上侧开口时,所述第二外延部受到挤压形变与所述外锅的上侧开口紧密贴合,而使得所述加热内腔处于密闭状态。优选的,所述外盖下部向下延伸至所述内盖下方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外锅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这种设置方式便于用户将所述锅盖盖合在所述外锅上,同时,这种设置方式能避免随着所述加热内腔内的蒸汽增多,所述锅盖在蒸汽的作用下与所述外锅分离,影响电炖盅的正常使用。优选的,所述加热内腔内设有向外凸出的多个支撑件,多个所述支撑件的外端与所述内胆的底端相适配,所述内胆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后,所述内胆与所述外锅之间具有空隙,以使所述内胆与所述加热内腔底部保持一定距离,便于所述外锅通过加热水体对所述内胆进行升温。附图说明图1是电炖盅的爆炸图;图2是电炖盅的剖视图;图3是锅盖的剖视图;图4是锅盖的爆炸图;图5是密封件的示意图。标号说明:1外锅,10加热内腔,11支撑件,12加热组件,2内胆,3卡扣结构,31卡凸,32卡槽,4锅盖,5外盖,51安装腔,52隔热区域,53排气孔,530限位块,54限位凸壁,55气体交换通道,56连接部,6内盖,61安装通孔,62进气口,63台阶部,64外沿部,65避空腔,7密封圈,71第一外延部,72第二外延部,8内向阀结构,81增压球,82密封件,83安装部,84密封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的一种电炖盅,包括锅盖4、外锅1和内胆2;所述外锅1设有上侧开口的加热内腔10,所述加热内腔10底部设有加热组件12;所述内胆2设置在所述加热内腔10内;所述锅盖4封盖于所述外锅1的上侧开口,所述锅盖4上设有内向阀结构8,所述内向阀结构8包括排气孔53、气体交换通道55、进气口62和增压球81;所述排气孔53设置在所述锅盖4上用于与外界连通,所述气体交换通道55设置在所述锅盖4上且沿锅盖4下侧延伸,所述气体交换通道55与所述排气孔53连通,所述进气口62设置在所述气体交换通道55的下端且连通所述加热内腔10,所述增压球81活动的设置在所述气体交换通道55内,用于根据所述加热内腔10内的压力密闭或打开所述进气口62。所述加热内腔10内设有向外凸出的多个支撑件11,多个所述支撑件11的外端与所述内胆2的底端相适配,所述内胆2放置在所述支撑件11后,所述内胆2与所述外锅1之间具有空隙,以使所述内胆2与所述加热内腔10底部保持一定距离,便于所述外锅1通过加热水体对所述内胆2进行升温。在所述外盖5内侧设置有向所述增压球81延伸的限位块530,所述排气孔5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排气孔53环绕所述限位块530开设。通过所述限位块530,能限制所述增压球81在所述气体交换通道55内的运动范围,提高所述内向阀结构8的可靠性,另外,设置多个所述排气孔53,能提高排出蒸汽的速度。所述内向阀结构8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增压球81在自重作用下封闭所述进气口62,使所述加热内腔10为密闭空间,可以在内部形成带有压力的微压环境,从而提高电炖盅的升温速度和加热效率;在电炖盅加热一段时间后,所述加热内腔10蒸汽增加,所述加热内腔10的内部压力增大,蒸汽将所述增压球81顶向所述排气孔53,蒸汽从所述增压球81和所述排气孔53之间的间隙流向外界,从而避免所述加热内腔10的内部压力过大而发生安全事故;所述加热内腔10的内部压力下降至安全水平后,所述增压球81在自重作用下降封闭所述进气口62,确保电炖盅的加热效率。所述内向阀结构8还包括密封件82,所述密封件82设置在所述气体交换通道55内靠近所述进气口62的一端,所述密封件82为环形;所述增压球81的直径大于所述密封件82的内径,以使得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增压球81垂落在所述密封件82上,以封堵所述进气口62。通过设置所述密封件82,确保所述气体交换通道55内靠近所述进气口62的一端与所述进气口62密封配合,从而提高所述气体交换通道55的气密性。所述锅盖4包括外盖5、内盖6和密封圈7;所述外盖5扣合在所述内盖6上侧,所述密封圈7设置在所述外盖5和所述内盖6之间;所述外盖5和所述内盖6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气体交换通道55设置在所述间隙中。具体地,所述气体交换通道55设置在所述外盖5下侧且向所述内盖6延伸。具体地,所述外盖55下侧设有安装腔51,所述外盖55设置在所述安装腔51内,所述内盖6与所述安装腔51之间留有的所述间隙形成隔热区域52;所述外盖5下侧设有限位凸壁54,所述限位凸壁54向所述进气口62延伸形成所述气体交换通道55,所述排气孔53位于所述限位凸壁54内侧。具体地,所述内盖6下侧对应所述内胆2设有避空腔65,这种设置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所述锅盖4所占用的空间,避免所述锅盖4的高度过高。上述锅盖4的设置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所述外盖5和所述内盖6,并采用叠置方式设置上述两个部件,使所述锅盖4形成双层结构,结构简单,且能有效降低所述锅盖4内外两侧的热传递速度,另外,通过使所述内盖6与所述外盖5之间留有所述间隙可形成隔热区域52,避免所述内盖6与所述外盖5直接接触,从而减缓所述加热内腔10的热量散失速度,增强所述锅盖4的隔热性能,提高所述电炖盅的加热效率;2由于所述锅盖4封盖所述外锅1的上侧开口,使所述加热内腔10处于密闭状态,且所述锅盖4为双层结构,从而提高所述锅盖4的隔音性能,能使水体沸腾产生气泡并冲击内胆2时会因形成共鸣而产生噪音被阻隔在所述加热内腔10内,避免噪音传播到电炖盅外,进而提高用户使用电炖盅的体验。所述增压球81的直径大于所述排气孔53、所述进气口62的口径,所述气体交换通道55的直径大于所述增压球81的直径;这种设置方式能对所述增压球81起到限位作用,确保所述增压球81沿着所述气体交换通道55的导向方向定向移动,避免由于所述增压球81不定向移动,导致所述内向阀结构8无法正常使用。所述内盖6上设有安装通孔61,所述密封件82穿过所述安装通孔61,所述进气口62设置在所述密封件82上;这种设置方式能避免直接在所述内盖6上设置所述进气口62时存在加工误差,导致所述增压球81无法密封所述进气口62,使生产人员通过调整所述密封件82即可使其与所述增压球81相适配,降低所述锅盖4的生产难度。所述密封件82包括安装部83和密封部84;所述安装部83为圆环状,所述安装部83上部与所述气体交换通道55下部密封配合;所述进气口62设置在所述密封部84上,所述密封部84向下凹陷形成漏斗结构,所述密封部84外侧与所述安装通孔61内壁密封配合;所述密封件82采用上述设置方式,既能确保所述密封件82上端与所述气体交换通道55密封配合,提高所述气体交换通道55的气密性,同时能确保所述密封件82下端与所述安装通孔61密封配合,避免所述加热内腔10输出的蒸汽流入所述外盖5和所述内盖6之间的间隙,导致该间隙内积水,滋生细菌。所述内盖6上侧设有下凹的台阶部63,所述安装通孔61设置在所述台阶部63下部;所述密封件82夹设在所述气体交换通道55与所述台阶部63上部之间;这种设置方式便于生产人员以所述台阶部63为基准,对所述外盖55、所述内盖6和所述密封件82进行快速装配。具体地,所述密封件82由软质材料制成,从而确保所述进气口62周壁与所述密封件82密封配合,同时确保所述密封件82与所述内盖6密封连接。所述内盖6下端向外水平延伸形成外沿部64,所述密封圈7套设在所述外沿部64外侧;这种设置方式一方面便于所述密封圈7密封所述内盖6与所述外盖55下侧内壁之间的间隙,另一方面,所述外沿部64的设置可以缩短所述内盖6与所述外盖55下侧内壁之间间隙的距离,从而可以选用厚度较薄的密封圈7,从而降低物料的生产成本。所述密封圈7内壁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外延部71,所述密封圈7内壁向下延伸形成第二外延部72;所述第一外延部71与所述内盖6外侧壁密封配合;所述锅盖4封盖在所述外锅1的上侧开口时,所述第二外延部72与所述外锅1的上侧开口密封配合。具体地,所述第二外延部72向外翻,呈“C”字型,使所述第二外延部72的下侧能与所述外锅1的上侧开口的上端紧密贴合。所述第一外延部71的设置能够提高所述密封圈7与所述内盖6的连接强度,同时确保所述密封圈7与所述内盖6紧密配合,提高所述锅盖4的密封性;所述第二外延部72的设置,能使所述密封圈7封盖所述外锅1的上侧开口时,所述第二外延部72受到挤压形变与所述外锅1的上侧开口紧密贴合,而使得所述加热内腔10处于密闭状态。所述外盖55下部向下延伸至所述内盖6下方形成连接部56,所述连接部56与所述外锅1通过卡扣结构3可拆卸连接;这种设置方式便于用户将所述锅盖4盖合在所述外锅1上,同时,这种设置方式能避免随着所述加热内腔10内的蒸汽增多,所述锅盖4在蒸汽的作用下与所述外锅1分离,影响电炖盅的正常使用。所述卡扣结构3的第一种设置方式为:所述卡扣结构3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56的卡凸31,以及设置在所述外锅1上端的卡槽32,所述卡凸31可拆卸卡入所述卡槽32内。所述卡扣结构的第二种设置方式为: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卡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外锅上端的卡凸,所述卡凸可拆卸卡入所述卡槽内。本实施例的示图中虽未示出本设置方式的示意图,但本设置方式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电炖盅,具有以下优点:1利用所述锅盖4密封所述外锅1的上侧开口,使所述锅盖4对所述加热内腔10的密封性提高,从而避免电炖盅烹调过程中所述加热内腔10内的蒸汽大量流失,使生产人员可以将所述外锅1的容积尽量缩小,从而减少电炖盅整体占用的空间,便于调整电炖盅整体外观比例,能够将电炖盅设计得更加小巧便携;2通过设置内向阀结构8,利用所述增压球81随所述加热内腔10内的压力变化而密闭或打开所述进气口62,当所述增压球81密闭所述进气口62时,能使所述加热内腔10内形成微压环境,从而提高烹调效率和缩短烹调时间;当所述增压球81打开所述进气口62时,所述加热内腔10连通外界,从而使所述加热内腔10过多的蒸汽排除至外界,避免由于所述加热内腔10蒸汽增加导致内部压力增大而出现意外事故,从而提高电炖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且气体交换通道55能对所述加热内腔10内的蒸汽起到导流作用,确保蒸汽从所述进气口62定向流向所述排气孔53后流向外界;3这种设置方式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和后期维护,生产人员通过选用不同规格的所述增压球81,即可轻松调节所述加热内腔10的最大内部压力,有效降低产品的设计和调整难度。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电炖盅,包括锅盖、外锅和内胆;所述外锅设有上侧开口的加热内腔,所述加热内腔底部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内胆设置在所述加热内腔内;所述锅盖封盖于所述外锅的上侧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上设有内向阀结构,所述内向阀结构包括排气孔、气体交换通道、进气口和增压球;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所述锅盖上用于与外界连通,所述气体交换通道设置在所述锅盖上且沿所述锅盖下侧延伸,所述气体交换通道与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气体交换通道的下端且连通所述加热内腔,所述增压球活动的设置在所述气体交换通道内,用于根据所述加热内腔内的压力密闭或打开所述进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炖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向阀结构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气体交换通道内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端,所述密封件为环形;所述增压球的直径大于所述密封件的内径,以使得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增压球垂落在所述密封件上,以封堵所述进气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炖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包括外盖、内盖和密封圈;所述外盖扣合在所述内盖上侧,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外盖和所述内盖之间;所述外盖和所述内盖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气体交换通道设置在所述间隙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炖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上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密封件穿过所述安装通孔,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密封件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炖盅,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安装部和密封部;所述安装部为圆环状,所述安装部上部与所述气体交换通道下部密封配合;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密封部上,所述密封部向下凹陷形成漏斗结构,所述密封部外侧与所述安装通孔内壁密封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炖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上侧设有下凹的台阶部,所述安装通孔设置在所述台阶部下部;所述密封件夹设在所述气体交换通道与所述台阶部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炖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盖内侧设置有向所述增压球延伸的限位块,所述排气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排气孔环绕所述限位块开设。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炖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下端向外水平延伸形成外沿部,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外沿部外侧;所述密封圈内壁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外延部,所述密封圈内壁向下延伸形成第二外延部;所述第一外延部与所述内盖外侧壁密封配合;所述锅盖封盖在所述外锅的上侧开口时,所述第二外延部与所述外锅的上侧开口密封配合。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炖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下部向下延伸至所述内盖下方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外锅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炖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内腔内设有向外凸出的多个支撑件,多个所述支撑件的外端与所述内胆的底端相适配,所述内胆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后,所述内胆与所述外锅之间具有空隙。

百度查询: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小熊环境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炖盅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