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结构_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_201910233150.X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9-03-26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公开(公告)号:CN110080203B

主分类号:E02D3/12

分类号:E02D3/12;E02D35/00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4.02#授权;2019.08.27#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8.02#公开

摘要:本发明属于交通基础建设技术领域,具体公开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结构,处理方法的具体步骤是:1安装连续布置于轨道梁两侧的过渡板;2预留注浆孔;3制作注浆管;4埋设注浆管;5在预埋的注浆管中放入注浆芯管至管底;6从轨道梁外侧向内侧进行注水泥浆;7进行沉降观测,同时进行保压;8注浆完成后,进行工后沉降观测;9清孔,拔出注浆芯管;10恢复路面面层结构外观。该处理方法能有效的解决传统“桥台跳车”问题处理中存在的不足,该方法不仅操作相对简化程序,实施过程成本较少,处理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减少了处理过程中施工风险,降低运维成本。

主权项:1.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安装连续布置于轨道梁两侧的过渡板;(2)预留注浆孔;(3)制作注浆管:制作带有第一排浆口和单向阀的注浆管,所述第一排浆口和单向阀与过渡板的底部间隔设置,所述注浆管与过渡板之间的间隙用水泥封堵;(4)埋设注浆管:将制作完成的注浆管埋设至预定位置和标高;(5)当现场监测出现桩基轨道梁两侧出现过大差异沉降时,在预埋的注浆管中放入带有第二排浆口和双向橡胶阀的注浆芯管至管底,且所述第一排浆口与第二排浆口的高度位置对应;(6)从轨道梁外侧向内侧进行注水泥浆;(7)在进行注浆过程中,对处理区域进行沉降观测,同时进行保压;(8)注浆完成后,进行一定时间的工后沉降观测,若完成效果欠佳,可重复步骤(5)至步骤(7),直至桩基轨道梁两侧的沉降差调整至满足现场使用要求为止;(9)并进行清孔,拔出注浆芯管;(10)恢复路面面层结构外观;且该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结构,包括若干连续安装于轨道梁两侧的过渡板,在过渡板靠近轨道梁、远离轨道梁的两端或相应路基面层位置设有穿过各过渡板的注浆孔,所述注浆孔的内部依次设有注浆管和注浆芯管,所述注浆管上设有第一排浆口和橡皮单向阀,所述第一排浆口和橡皮单向阀与过渡板的底部均间隔设置,所述注浆管与过渡板之间的间隙用水泥进行封堵,所述注浆芯管设有第二排浆口和双向碗型橡胶阀,所述第一排浆口和第二排浆口的高度位置对应;所述注浆孔的直径为50mm,纵向间距为0.7m~1.5m;所述第一排浆口和橡皮单向阀距离过渡板的底部为500mm,所述过渡板的顶部距离路基面层的底部为2000mm~3000mm。

全文数据: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交通基础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不同刚度间出现差异沉降的处理方法。背景技术在以往的桩基两侧,由于不同地基的刚度不同,产生差异沉降,如桥台跳车的问题,桥台跳车是公路建设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路基病害问题,预防桥台跳车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包括建设、设计和施工单位各方共同努力完成。关键病害是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隐患之一,严重影响行车的舒适性,降低车辆的行驶速度和道路通行能力,损害高速公路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确保桥梁和路线协调和平顺,就要加强桥梁和桥梁台背路基的设计、施工和养护,以解决桥台跳车的现象。目前,其常用的解决方法有:换填方法、复合地基处理方法、土工格栅网加筋土处治方法、轻质填料处治方法、注浆处理方法等。上述传统的处理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造价较高,如使用轻质填料处治方法、复合地基处理方法。2工艺复杂,需要现场多种施工配合,实施难度较大。3由于软土的次固结、蠕变的特性,完工后沉降持续时间较长,造成地基处理后出现差异沉降,并容易产生不断维护,差异沉降不断产生的不良循环。后期的维护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而用传统处理方法会造成维护困难,影响运营使用的问题产生,从而增加维护成本,同时会增加维护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因此,研发一种对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两侧沉降差进行可持续调节,节省处治沉降差的成本,减少处治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减少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施工风险,降低运维成本的处理方法迫在眉睫。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具体公开一种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能有效的解决传统“桥台跳车”问题处理中存在的不足,该方法不仅操作相对简化程序,实施过程成本较少,处理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减少了处理过程中施工风险,降低运维成本。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所述的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安装连续布置于轨道梁两侧的过渡板;2预留注浆孔:可预先在过渡板靠近轨道梁、远离轨道梁的两端和相应路基面层位置预留注浆孔;3制作注浆管:制作带有第一排浆口和单向阀的注浆管,所述第一排浆口和单向阀与过渡板的底部间隔设置,所述注浆管与过渡板之间的间隙用水泥封堵;4埋设注浆管:将制作完成的注浆管埋设至预定位置和标高;5当现场监测出现桩基轨道梁两侧出现过大差异沉降时,在预埋的注浆管中放入带有第二排浆口和双向碗型橡胶阀的注浆芯管至管底,且所述第一排浆口与注第二排浆口的高度位置对应大致对应;6从轨道梁外侧向内侧进行注水泥浆;7在进行注浆过程中,对处理区域进行沉降观测,同时进行保压;8注浆完成后,进行一定时间的工后沉降观测,若完成效果欠佳,可重复步骤5至步骤7,直至桩基轨道梁两侧的沉降差调整至满足现场使用要求为止;9并进行清孔,拔出注浆芯管。10恢复路面面层结构外观。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上述步骤1中,当在新建的构筑物时,开挖回填砂后进行浇筑轨道梁的过程中,对称安装连续布置于轨道梁两侧的过渡板。作为上述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上述步骤2预留注浆孔中,可预先在过渡板靠近轨道梁、远离轨道梁的两端和相应路基面层位置预留注浆孔,所述注浆孔的直径为50mm,纵向间距为0.7m~1.5m。作为上述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上述步骤3的制作注浆管步骤中,所述注浆管管径为48mm,所述单向阀为橡皮单向阀,所述第一排浆口和橡皮单向阀距离过渡板的底部为500mm,所述过渡板顶距离路基面层底部为2000mm~3000mm。作为上述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步骤6的从轨道梁外侧向内侧进行注水泥浆中,所述水泥浆水灰比为0.7~1.0,浆液的初凝时间为1.5h,注浆压力为0.6MPa~1.0MPa,选用的是标号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配比和注浆标准,需要根据现场的差异情况、地质条件以及现场使用过程中的荷载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试验,最终确定注浆配比和注浆标准。作为上述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步骤7的处理区域的沉降观测中,沉降观测的标准为3mmd左右,若大于此值,则需要调整注浆的方案;若小于此值,则说明注浆效果较好,处理后的标高达到设计的要求,进行观测,以验证处理的有效性。作为上述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步骤8中,注浆完成后,进行3天左右的工后沉降观测。本发明所述的处理方法,还包括同样也可适用于已建完成的构筑物,当桩基轨道梁两侧出现沉降过大的情况时,可先在沉降过大的位置成孔,开孔直径为A110mm,孔底深度为2m左右。然后安装带有第一排浆口和橡皮单向阀的注浆管,并做好长度记录,管高出地面20cm。钻孔之间的间隙用套壳料进行填充,套壳料的配合比为:水泥:膨润土=0.6~0.8:1.2。然后重复步骤5至步骤10。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结构,其包括若干连续安装于轨道梁两侧的过渡板,在过渡板靠近轨道梁、远离轨道梁的两端或相应路基面层位置设有穿过各过渡板的注浆孔,所述注浆孔的内部依次设有注浆管和注浆芯管,所述注浆管上设有第一排浆口和橡皮单向阀,所述第一排浆口和橡皮单向阀与过渡板的底部均间隔设置,所述注浆管与过渡板之间的间隙为用水泥进行封堵,所述注浆芯管设有第二排浆口和双向碗型橡胶阀,所述第一排浆口和第二排浆口的高度位置大致对应。具体来说:所述注浆孔的直径为50mm,纵向间距为0.7m~1.5m。所述排浆口和橡皮单向阀距离过渡板的底部为500mm,所述过渡板的顶部距离路基面层的底部为2000mm~3000mm。所述注浆芯管上设有第二排浆口和双向碗型橡胶阀,所述第一排浆口和第二排浆口的高度位置大致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方法,是在常见的异常沉降处理的基础上,结合实施过程中的沉降观测,采用可重复注浆,以便达到预计的处理效果,其处理效率高;2本发明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方法中,所采用的机械设备常见,采用的工艺简单,实施成本非常低,操作性较为方便,相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处理效率高,实施的工期短,实施过程稳妥安全,降低了运维成本,弥补了常规处理中的不足,对于交通基础建设项目中发生差异沉降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处理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3本发明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图1是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不同刚度间出现差异沉降的处理结构示意图;图2本发明中出现差异沉降的处理过程中注浆实施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结构,其包括若干连续安装于轨道梁1两侧的过渡板2,在过渡板2靠近轨道梁1、远离轨道梁1的两端或相应路基面层3位置设有穿过各过渡板2的注浆孔8,所述注浆孔8的内部依次设有注浆管4和注浆芯管5,所述注浆管4上设有第一排浆口41和橡皮单向阀42,所述第一排浆口41和橡皮单向阀42与过渡板2的底部均间隔设置,所述注浆4管与过渡板2之间的间隙为用水泥进行封堵,所述注浆芯管5设有第二排浆口51和双向碗型橡胶阀52,所述注浆芯管5上设有第二排浆口51和双向碗型橡胶阀52,所述第一排浆口41和第二排浆口51的高度位置大致对应。所述注浆孔8的直径为50mm,纵向间距为1.2m,所述第一排浆口41和橡皮单向阀42距离过渡板的底部为500mm,所述过渡板2的顶部距离路基面层3的底部为2000mm。以下详述本发明所述的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结构,其具体步骤如下:1安装连续布置于轨道梁1两侧的过渡板2:在新建的构筑物时,开挖回填砂9后进行浇筑轨道梁1的过程中,对称安装连续布置于轨道梁1两侧的过渡板2;2预留注浆孔8:可预先在过渡板2靠近轨道梁1、远离轨道梁1的两端和相应路基面层3位置A处预留注浆孔8,所述注浆孔8的直径为50mm,纵向间距为1.2m。3制作注浆管4:制作带有第一排浆口41和单向阀42的注浆管4,所述第一排浆口41和单向阀42与过渡板2的底部间隔设置,所述注浆管4与过渡板2之间的间隙用水泥封堵;所述注浆管4管径为48mm,所述单向阀42为橡皮单向阀,所述第一排浆口41和橡皮单向阀42距离过渡板2的底部为500mm,所述过渡板2顶距离路基面层3底部为2000mm。4埋设注浆管4:将制作完成的注浆管4埋设至预定位置和标高;5当现场监测出现桩基轨道梁1两侧出现过大差异沉降时,在预埋的注浆管4中放入带有第二排浆口51和双向碗型橡胶阀52的注浆芯管5至管底,所述注浆管4的第一排浆口41与注浆芯管5的第二排浆口51的高度位置大致对应即可;6从轨道梁1外侧向内侧进行注水泥浆6:所述水泥浆6水灰比为0.7~1.0,浆液的初凝时间为1.5h,注浆压力为0.6MPa~1.0MPa,选用的是标号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配比和注浆标准,需要根据现场的差异情况、地质条件以及现场使用过程中的荷载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试验,最终确定注浆配比和注浆标准;7在进行注浆过程中,对处理区域进行沉降观测,同时进行保压,此步骤的沉降观测的标准为3mmd左右,若大于此值,则需要调整注浆的方案;若小于此值,则说明注浆效果较好,处理后的标高达到设计的要求,进行观测,以验证处理的有效性;8注浆完成后,进行一定时间的工后沉降观测,若完成效果欠佳,注浆完成后,进行3天左右的工后沉降观测,可重复步骤5至步骤7,直至桩基轨道梁1两侧的沉降差调整至满足现场使用要求为止;9并进行清孔,拔出注浆芯管5。10恢复路面面层结构外观。11当再次出现桩基7和轨道梁1的两侧差异沉降过大的情况时,重复步骤5至步骤10。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在常见的异常沉降处理的基础上,结合实施过程中的沉降观测,采用可重复注浆,该处理方法能有效的解决传统“桥台跳车”问题处理中存在的不足,该方法不仅操作相对简化程序,实施过程成本较少,处理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减少了处理过程中施工风险,降低运维成本。实施例二:本发明所述差异沉降的处理方法,同样也可适用于已建完成的构筑物,当桩基轨道梁两侧出现沉降过大的情况时:首先,在沉降过大的位置成孔,开孔直径为A110mm,孔底深度为3m;然后,安装带有第一排浆口41和橡皮单向阀42的注浆管4,并做好长度记录,管高出地面20cm;钻孔之间的间隙用套壳料进行填充,套壳料的配合比为:水泥:膨润土=0.6~0.8:1.2,重复步骤5至步骤10。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味着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权利要求:1.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安装连续布置于轨道梁两侧的过渡板;2预留注浆孔;3制作注浆管:制作带有第一排浆口和单向阀的注浆管,所述第一排浆口和单向阀与过渡板的底部间隔设置,所述注浆管与过渡板之间的间隙用水泥封堵;4埋设注浆管:将制作完成的注浆管埋设至预定位置和标高;5当现场监测出现桩基轨道梁两侧出现过大差异沉降时,在预埋的注浆管中放入带有第二排浆口和双向橡胶阀的注浆芯管至管底,且所述第一排浆口与第二排浆口的高度位置大致对应;6从轨道梁外侧向内侧进行注水泥浆;7在进行注浆过程中,对处理区域进行沉降观测,同时进行保压;8注浆完成后,进行一定时间的工后沉降观测,若完成效果欠佳,可重复步骤5至步骤7,直至桩基轨道梁两侧的沉降差调整至满足现场使用要求为止;9并进行清孔,拔出注浆芯管;10恢复路面面层结构外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1中,当在新建的构筑物时,开挖回填砂后进行浇筑轨道梁的过程中,对称安装连续布置于轨道梁两侧的过渡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2预留注浆孔中,可预先在过渡板靠近轨道梁、远离轨道梁的两端和相应路基面层位置预留注浆孔,所述注浆孔的直径为50mm,纵向间距为0.7m~1.5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3的制作注浆管步骤中,所述注浆管管径为48mm,所述单向阀为橡皮单向阀,所述第一排浆口和橡皮单向阀距离过渡板的底部为500mm,所述的过渡板顶距离路基面层底部为2000mm~30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6的从轨道梁外侧向内侧进行注水泥浆中,所述水泥浆水灰比为0.7~1.0,浆液的初凝时间为1.5h,注浆压力为0.6MPa~1.0MPa,选用的是标号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的处理区域的沉降观测中,沉降观测的标准为3mmd左右,若大于此值,则需要调整注浆的方案;若小于此值,则说明注浆效果较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8中,注浆完成后,进行3天左右的工后沉降观测。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连续安装于轨道梁两侧的过渡板,在过渡板靠近轨道梁、远离轨道梁的两端或相应路基面层位置设有穿过各过渡板的注浆孔,所述注浆孔的内部依次设有注浆管和注浆芯管,所述注浆管上设有第一排浆口和橡皮单向阀,所述第一排浆口和橡皮单向阀与过渡板的底部均间隔设置,所述注浆管与过渡板之间的间隙用水泥进行封堵,所述注浆芯管设有第二排浆口和双向碗型橡胶阀,所述第一排浆口和第二排浆口的高度位置大致对应。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孔的直径为50mm,纵向间距为0.7m~1.5m。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浆口和橡皮单向阀距离过渡板的底部约为500mm,所述过渡板的顶部距离路基面层的底部约为2000mm~3000mm。

百度查询: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结构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