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超声波换能器输出控制电路_汇专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益展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_201810609083.2 

申请/专利权人:汇专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益展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申请日:2018-06-13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公开(公告)号:CN108988681B

主分类号:H02N2/06

分类号:H02N2/06;B06B1/06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5.17#授权;2020.02.25#专利申请权的转移;2019.05.07#专利申请权的转移;2019.05.07#著录事项变更;2019.01.04#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12.11#公开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波换能器输出控制电路,波形发生模块发出脉冲信号,并将脉冲信号传输至驱动控制模块,使驱动控制模块可根据脉冲信号驱动超声波换能器。同时,信号反馈模块通过与超声波换能器的压电陶瓷片的连接,产生反馈信号,使得波形发生模块可根据反馈信号调整脉冲信号,以调整对超声波换能器的驱动。基于此,通过对输出至超声波换能器的驱动信号的调整,以得到稳定的声波换能器输出信号,提高对应的超声波加工设备的加工精度。

主权项:1.一种超声波换能器输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反馈模块、波形发生模块和驱动控制模块;所述信号反馈模块包括信号处理模块和比较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为所述信号反馈模块的输入端;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模块的第一比较端;所述比较模块的第二比较端用于连接基准电压;所述比较模块的输出端为所述信号反馈模块的输出端;所述信号反馈模块的输入端用于连接超声波换能器的压电陶瓷片;所述信号反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波形发生模块的控制端;所述波形发生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波形发生模块的输出端包括第一脉冲信号上桥臂输出端、第一脉冲信号下桥臂输出端、第二脉冲信号上桥臂输出端和第二脉冲信号下桥臂输出端;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包括第一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和智能功率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第一驱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脉冲信号上桥臂输出端,其第二驱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脉冲信号下桥臂输出端;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的第一驱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脉冲信号上桥臂输出端,其第二驱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脉冲信号下桥臂输出端;所述智能功率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第一驱动输出端,其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第二驱动输出端,其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的第一驱动输出端,其第四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的第二驱动输出端,其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为所述驱动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智能功率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独自输出一路驱动信号,各驱动信号对应一路脉冲信号;第一输出端输出的驱动信号对应第一脉冲信号,第二输出端输出的驱动信号对应第二驱动信号;所述驱动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超声波换能器的驱动端。

全文数据:超声波换能器输出控制电路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超声波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声波换能器输出控制电路。背景技术[0002]近些年来,数字超声波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超声波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超声波由于其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常常被应用于清洗、材料制备、焊接、破碎等。超声波加工技术因其操作简5、易于控制、效率高等优点,在加工设备领域已经有了许多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高精确度、高稳定性是现代加工设备努力追求的目标,而尺量减少,甚至消除外界的各类千扰,无疑是提升加工设备的精度与稳定性重要途径。[0003]在传统的超声波加工设备中,存在超声波换能器的输出信号不稳定的情况,对超声波加工设备的加工精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发明内容[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存在超声波发生器的输出信号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超声波换能器输出控制电路。[0005]一种超声波换能器输出控制电路,包括信号反馈模块、波形发生模块和驱动控制模块;[0006]信号反馈模块的输入端用于连接超声波换能器的压电陶瓷片;[0007]信号反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波形发生模块的控制端;[0008]波形发生模块的输出端连接驱动控制模块的输入端;[0009]驱动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超声波换能器的驱动端。[0010]上述超声波换能器输出控制电路,波形发生模块发出脉冲信号,并将脉冲信号传输至驱动控制模块,使驱动控制模块可根据脉冲信号驱动超声波换能器。同时,信号反馈模块通过与超声波换能器的压电陶瓷片的连接,产生反馈信号,使得波形发生模块可根据反馈信号调整脉冲信号,以调整对超声波换能器的驱动。基于此,通过对输出至超声波换能器的驱动信号的调整,以得到稳定的声波换能器输出信号,提高对应的超声波加工设备的加工精度。[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信号反馈模块包括信号处理模块和比较模块;[0012]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为信号反馈模块的输入端;[0013]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比较模块的第一比较端;[0014]比较模块的第二比较端用于连接基准电压;[0015]比较模块的第二比较端为信号反馈模块的输出端。[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波形发生模块的输出端包括第一脉冲信号上桥臂输出端、第一脉冲信号下桥臂输出端、第二脉冲信号上桥臂输出端和第二脉冲信号下桥臂输出端;[0017]驱动控制模块包括第一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和智能功率模块;[0018]第一驱动模块的第一驱动输入端连接第一脉冲信号上桥臂输出端,其第二驱动输人瑞迕按弟一脉沖1目号下桥臂输出端;[0019]第二驱动模块的第一驱动输入端连接第二脉冲信号上桥臂输出端,其第二驱动输入端连接第二脉冲信号下桥臂输出端;[0020]智能功率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驱动模块的第一驱动输出端,其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一驱动模块的第二驱动输出端,其第三输入端连接第二驱动模块的第一驱动输出端,其第四输入端连接第二驱动模块的第二驱动输出端,其输出端为驱动控制模块的输出端。[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多级运算放大电路。[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比较电路包括比较器。[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光电耦合模块和第一反相模块;[0024]第一光电耦合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为第一驱动模块的第一驱动输入端,其第二输入端为第一驱动模块的第二驱动输入端;[0025]第一光电耦合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反相模块的第一反相输入端,其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反相模块的第二反相输入端;[0026]第一反相模块的第一反相输出端为第一驱动模块的第一驱动输出端,其第二反相输出端为第一驱动模块的第二驱动输出端。[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二光电耦合模块和第二反相模块;[0028]桌一光电親合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为第二驱动模块的第一驱动输入端,其第二输入端为第二驱动模块的第二驱动输入端;[0029]桌一光电親合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反相模块的第一反相输入端,其第二输出立而连接第一反相|吴块的第二反相输入端;[0030]第二反相模块的第一反相输出端为第二驱动模块的第一驱动输出端,其第二反相输出端为第二驱动模块的第二驱动输出端。[00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一滤波模块;[0032]第一光电耦合模块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滤波模块连接第一反相模块的第一反相输入端,其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反相模块的第二反相输入端。[00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二滤波模块;[0034]第二光电耦合模块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二滤波模块连接第二反相模块的第一反相输入端,其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滤波模块连接第二反相模块的第二反相输入端。[00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智能功率模块包括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0036]智能功率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为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的VP引脚;[0037]智能功率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为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的VN引脚;[0038]智能功率模块的第三输入端为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的UP引脚;[0039]智能功率模块的第四输入端为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的UN引脚I[0040]智能功率模块的输出端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的u引脚和V引脚。附图说明[0041]图1为超声波换能器输出控制电路模块结构示意图;[0042]图2为信号反馈模块结构示意图;[0043]图3为信号处理模块的电路示例图;[0044]图4为波形发生模块与驱动控制模块结构示意图;[0045]图5为第一驱动模块结构示意图;[0046]图6为第一驱动模块的电路示例图;[0047]图7为第二驱动模块结构示意图;[0048]图8为第二驱动模块的电路示例图;[0049]图9为智能功率模块的电路示例图。具体实施方式[0050]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讲解说明。同时声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005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超声波换能器输出控制电路:[0052]图1为超声波换能器输出控制电路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信号反馈模块100、波形发生模块101和驱动控制模块102;[0053]信号反馈模块100的输入端a用于连接超声波换能器的压电陶瓷片;[00M]其中,超声波换能器是超声波加工设备中的必要设备,用于将输入的电功率转换成机械功率再传递出去。信号反馈模块100的输入端连接超声波换能器的压电陶瓷片,接收压电陶瓷片传输的电信号对该电信号进行处理并生成反馈信号,将反馈信号发送至波形发生模块101,以使波形发生模块101根据反馈信号调整脉冲信号。[0055]图2为信号反馈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信号反馈模块1〇〇包括信号处理模块2〇〇和比较模块201;信号处理模块2〇〇的输入端al为信号反馈模块1〇〇的输入端⑴信号处理模块200的输出端a2连接比较模块201的第一比较端a3;比较模块201的第二比较端a4用于连接基准电压;比较模块2〇1的输出端a5为信号反馈模块的输出端b。[OO5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信号处理模块200包括多级运算放大电路;[0057]通过多级运算放大电路,对压电陶瓷片的电信号进行增益放大,以提高后续反馈信号的灵敏度。为了便于解释信号处理模块200的工作原理,以下以图3的信号处理模块的电路示例图为例,即以三级运算放大电路处理压电陶瓷片的电信号为例,对信号处理模块200的工作原理进行解释。[0058]如图3所示,信号处理模块200包括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二检测电阻TS2、第一电容Q、第二电阻R2、第一可变电阻RT1、第十电阻R10、第三检测电阻TS3、第二电容C2、第三电阻R3、第一电阻R1、第四电阻R4、第十一电阻R11、第一检测电阻TS1、第六电容C6、第八电阻R8、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十二电阻R12、第四检测电阻TS4、第九电阻R9、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检测电阻TS5、第十三电阻R13、第五二极管〇5、第一压电陶瓷片接口插座P1;第一运算放大器U1A、第二运算放大器U1B和第三运算放大器U1C;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和第五二极管D5。[0059]如图3所示,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第五电容C5的一端接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和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为信号处理模块2〇〇的输出端心;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二检测电阻TS2的一端连接;第二检测电阻TS2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1A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第一可变电阻RT1的管脚2、第一可变电阻RT1的管脚0与运算放大器U1A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一可变电阻RT1的管脚1接地;运算放大器U1A的同相输入端与第十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第三检测电阻TS3的一端连接;第三检测电阻TS3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1B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B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B的同相输入端与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四检测电阻TS4的一端、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一检测电阻TS1的一端连接;第一检测电阻TS1的另一端与第六电容C6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运算放大器U1C的输出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C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C的同相输入端与接地;第四检测电阻TS4的另一端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第五检测电阻TS5的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第五检测电阻TS5的另一端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第一压电陶瓷片接口插座P1的管脚1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接地;第一压电陶瓷片接口插座P1的管脚3接地。其中,第一压电陶瓷片接口插座P1另一端为信号处理模块200的输入端al,用于连接压电陶瓷片。[0060]其中,第一运算放大器U1A、第二运算放大器U1B和第三运算放大器U1C可选用型号为LM6154BCM的运算放大器。第四二极管D4可选用型号为1N4148;第五二极管D5可选用型号为SMAJ100CA-TR。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接-5V电源;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接+5V电源;各运算放大器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5V电源。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选用10uf电容。第二电阻R2、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选用lkD电阻。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六电容C6选用22pf电容。第一电阻R1、第三电阻R3、第八电阻R8、第十电阻R10、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阻R13选用lOkfi电阻。第四电阻R4选用5.1Q电阻。第^一电阻R11选用2kQ电阻。[006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比较模块201包括比较器或比较电路。其中,以比较器为例,比较模块201的第一比较端a3和第二比较端a4分别为比较器的输入端。[0062]信号反馈模块100的输出端b连接波形发生模块101的控制端C;[0063]其中,信号反馈模块1〇〇的输出端b连接波形发生模块101的控制端c,将反馈信号传输至波形发生模块101,用于调整波形发生模块101产生的脉冲信号。[006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波形发生模块101包括波形发生器或波形发生电路。[0065]波形发生模块101的输出端d连接驱动控制模块102的输入端e;[0066]其中,波形发生模块1〇1的输出端d连接驱动控制模块102的输入端e,将脉冲信号发送至驱动控制模块102,使驱动控制模块102产生驱动信号,以驱动超声波换能器。驱动控制模块102包括驱动控制芯片和驱动控制电路。[0067]图4为波形发生模块与驱动控制模块结构示意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波形发生模块101的输出端d包括第一脉冲信号上桥臂输出端dl、第一脉冲信号下桥臂输出端d2、第二脉冲信号上桥臂输出端d3和第二脉冲信号下桥臂输出端d4;[0068]驱动控制模块102包括第一驱动模块300、第二驱动模块301和智能功率模块302;[0069]第一驱动模块300的第一驱动输入端el连接第一脉冲信号上桥臂输出端dl,其第二驱动输入端e2连接第一脉冲信号下桥臂输出端d2;[0070]第二驱动模块301的第一驱动输入端e3连接第二脉冲信号上桥臂输出端d3,其第二驱动输入端e4连接第二脉冲信号下桥臂输出端d4;[0071]智能功率模块302的第一输入端fl连接第一驱动模块300的第一驱动输出端e5,其第二输入端f2连接第一驱动模块300的第二驱动输出端e6,其第三输入端f3连接第二驱动模块301的第一驱动输出端e7,其第四输入端f4连接第二驱动模块301的第二驱动输出端e8,其第一输出端f5和第二输出端f6为驱动控制模块102的输出端f。[0072]其中,智能功率模块302的第一输出端f5和第二输出端f6分别独自输出一路驱动信号,各驱动信号对应一路脉冲信号。第一输出端f5输出的驱动信号对应第一脉冲信号,第二输出端f6输出的驱动信号对应第二驱动信号。[0073]其中,第一驱动模块300和第二驱动模块301对脉冲信号进行次级信号处理并提高脉冲信号的驱动能力。[007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的第一驱动模块结构示意图所示,第一驱动模块300包括第一光电耦合模块400和第一反相模块401;[0075]第一光电耦合模块400的第一输入端gl为第一驱动模块300的第一驱动输入端el,其第二输入端g2为第一驱动模块300的第二驱动输入端e2;[0076]第一光电耦合模块400的第一输出端g3连接第一反相模块401的第一反相输入端g4,其第二输出端g5连接第一反相模块401的第二反相输入端g6;[0077]第一反相模块401的第一反相输出端g7为第一驱动模块300的第一驱动输出端e5,其第二反相输出端g8为第一驱动模块300的第二驱动输出端e6。[0078]其中,经第一光电耦合模块400对波形发生模块101第一脉冲信号进行处理,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电绝缘能力,并将处理后的第一脉冲信号发送至第一反相模块401,通过第一反相模块401加强第一脉冲信号的驱动能力。[007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模块300还包括第一滤波模块;[0080]第一光电耦合模块400的第一输出端g3通过第一滤波模块连接第一反相模块401的第一反相输入端g4,其第二输出端g5连接第一反相模块401的第二反相输入端g6。[0081]其中,第一滤波模块为RC滤波模块,对第一脉冲信号进行滤波处理。[0082]以下以第一光电耦合模块400为光电耦合器、第一反相模块401为反相器为例进行电路举例,其中,第一光电耦合模块400选用HCPL2630双通道光电耦合器,第一反相模块401选用74HC14N双通道反相器。选用双通道器件,以全面处理第一脉冲信号的上桥臂信号和下桥臂信号。参见图6的第一驱动模块的电路示例图。[0083]如图6所示,第一驱动模块300包括第十七电阻R17、第二十电阻R20、第一光耦合器U4、第十六电阻R16、第二i^一电容C21、第二十二电容C22、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八电容C28、第二十九电容C29、第三十五电容C35、第三十六电容C36、第一反相器U5、第三十电容C30、第三十一电容C31、第一光耦合器U4和第一反相器U5;[0084]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与VCC_5V电源连接;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第一光耦合器U4的管脚1连接;第一光耦合器U4的管脚2为第一输入端gl;第一光耦合器U4为第一输入端g2;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与第一光耦合器U4的管脚4连接;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与VCC_5V电源连接;第一光耦合器U4的管脚5接地;第一光耦合器U4的管脚8与VCC_5V电源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第二十一电容U1的一端、第二十二电容C22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一电容C21的另一端、第二十二电容C22的一另端接地;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第一光耦合器U4的管脚7、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连接;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第二十八电容C28的一端、第二十九电容C29的一端、第一反相器U5的管脚1连接;第二十八电容C28的另一端、第二十九电容C29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与第一光耦合器U4的管脚6、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二电阻R22的另一端与第三十五电容C35的一端、第三十六电容C36的一端、第一反相器U5的管脚13连接;第二十五电容C35的另一端、第三十六电容C36的另一端接地;第一反相器U5的管脚2与第一反相器U5的管脚3连接;第一反相器U5的管脚4为第一反相模块401的第一反相输出端g7;第一反相器U5的管脚7接地;第一反相器U5的管脚10为第一反相模块401的第二反相输出端g8;第一反相器U5的管脚11与第一反相器U5的管脚12连接;第一反相器U5的管脚14与VCC_5V电源、第三十电容C30的一端、第三^^一电容C31的一端连接;第三十电容C30的另一端、第三^^一电容C31的另一端接地。第一反相器U5的管教4为第一反相模块401的第一反相输入端端g4,第一反相器U5的管教5Y为第一反相模块401的第二反相输入端g6。[0085]其中,第十七电阻R17和第二十电阻R20可选用lkQ电阻;第十六电阻R16和第十九电阻R19可选用10kQ电阻;第二十一电容C21、第二十二电容C22、第三十电容C30和第三十一电容C31可选用104电容;第二十八电容C28、第二十九电容C29、第三十五电容C35和第三十六电容C36可选用102电容。[008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的第二驱动模块结构示意图所示,第二驱动模块401包括第二光电耦合模块500和第二反相模块501;[0087]第二光电耦合模块500的第一输入端hi为第二驱动模块301的第一驱动输入端e3,其第二输入端h2为第二驱动模块301的第二驱动输入端e4;[0088]第二光电耦合模块500的第一输出端h3连接第二反相模块501的第一反相输入端h4,其第二输出端h5连接第二反相模块501的第二反相输入端h6;[0089]第二反相模块501的第一反相输出端h7为第二驱动模块301的第一驱动输出端e7,其第二反相输出端h8为第二驱动模块301的第二驱动输出端e8。[0090]其中,经第二光电耦合模块500对波形发生模块101第二脉冲信号进行处理,提高信号的抗千扰能力和电绝缘能力,并将处理后的第二脉冲信号发送至第二反相模块5〇1,通过第二反相模块501加强第二脉冲信号的驱动能力。[009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模块301还包括第二滤波模块;[0092]第二光电耦合模块500的第一输出端h3通过第二滤波模块连接第二反相模块501的第一反相输入端h4,其第二输出端h5连接第二反相模块501的第二反相输入端h6。[0093]其中,第二滤波模块为RC滤波模块,对第二脉冲信号进行滤波处理。[0094]以下以第二光电耦合模块500为光电耦合器、第二反相模块501为反相器为例进行电路举例,其中,第二光电耦合模块500选用HCPL2630双通道光电耦合器,第二反相模块501选用74HC14N双通道反相器。选用双通道器件,以全面处理第一脉冲信号的上桥臂信号和下桥臂信号。参见图8的第二驱动模块的电路示例图。[0095]如图8所示,第二驱动模块301包括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三^^一电阻R:31、第二光耦合器U6、第二十四电阻似4、第四十五电容C45、第四十六电容C46、第二十七电阻R27、第二十八电阻R28、第三十三电阻R33、第四十八电容C48、第四十九电容C49、第五十五电容C55、第五十六电容C56、第二反相器U7、第五十电容C50、第五i^一电容C51、第二光耦合器U6和第二反相器U7。[0096]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一端与VCC_5V电源连接;第二十五电阻R25的另一端与第二光耦合器U6的管脚1连接;第二光耦合器U6的管脚2为第二光电耦合模块500的第一输入端hi;第二光耦合器ue的管脚3为第二光电耦合模块500的第二输入端h2;第三十一电阻R31的一端与第二光耦合器ue的管脚4连接;第三十一电阻R31的另一端与VCC_5V电源连接;第二光耦合器U6的管脚5接地;第二光耦合器U6的管脚8与VCC_5V电源连接、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第二十八电阻R28的一端、第四十五电容C45的一端、第四十六电容C46的一端连接;第四十五电容C45的另一端、第四十六电容C46的一另端接地;第二十四电阻R24的另一端与第二光耦合器U6的管脚7、第二十七电阻R27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七电阻R27的另一端与第四十八电容C48的一端、第四十九电容C49的一端、第二反相器U7的管脚1连接;第四十八电容C48的另一端、第四十九电容C49的另一端接地;第二十八电阻R28的另一端与第二光耦合器U6的管脚6、第三十三电阻R33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三电阻R33的另一端与第五十五电容C55的一端、第五十六电容CM的一端、第二反相器U7的管脚I3连接;第五十五电容C55的另一端、第五十六电容C56的另一端接地;第二反相器U7的管脚2与第二反相器U7的管脚3连接;第二反相器U7的管脚4为第二反相模块5〇1的第一反相输出端h7;第二反相器U7的管脚7接地;第二反相器IT7的管脚10为第二反相模块501的第二反相输出端h8;第二反相器U7的管脚11与第二反相器U7的管脚12连接;第二反相器IT7的管脚14与VCC_5V电源连接、第五十电容C50的一端、第五i^一电容csi的一端连接;第五十电容c5〇的另一端、第五i^一电容C51的另一端接地。[0097]其中,第二十五电阻R25和第三i^一电阻R31可选用lkQ电阻;第二十四电阻R24和第二十八电阻R28可选用l〇kQ电阻;第四十五电容C21、第四十六电容C46、第五十电容C50和第五i^一电容C51可选用104电容;第四十八电容C48、第四十九电容C49、第五十五电容C55和第五十六电容C56可选用102电容。[0098]其中,智能功率模块302包括智能功率电路或智能功率芯片。[0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智能功率模块302包括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0100]智能功率模块302的第一输入端fl为PS21AW智能功率芯片的VP引脚;[0101]智能功率模块302的第二输入端f2为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的VN引脚;[0102]智能功率模块302的第三输入端f3为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的UP引脚;[0103]智能功率模块302的第四输入端f4为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的UN引脚;[0104]智能功率模块302的第一输出端f5为PSMA79智能功率芯片的V引脚,智能功率模块3〇2的第二输出端f6为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的U引脚。[0105]图9的智能功率模块的电路示例图,如图9所示,智能功率模块302包括PS2丨A79智H匕功率芯片U3、第十五电阻R15、第十七电容ci7、第二十三电容:23、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二十七电容C27、第三十二电容C32、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三十四电容C34、第三十八电容C38、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三十九电容C39、第四十电容C40、第二十三电阻R23、第四十七电容C47、第三十电阻R30、第三十二电阻R32、第五十四电容C54、第三十五电阻R35、第五十八电容C58、第三十八电阻R38、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ie、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四电容C24、第二十五电容C25、第二十六电容C26、第一电感L1、第四十四电容C44、第四^^一电容C41、第四十二电容C42、第四十三电容C43、第二十六电阻R26、第二十九电阻R29、第五十二电容C52、第五十三电容C53、第三十四电阻R34、第五十七电容C57、第三十六电阻R36、第三十七电阻R37、第五十九电容C59、第六二极管和第八二极管。[0106]其中,第六二极管D6可选用型号为BYV26C的二极管,第八二极管D8可选用型号为BYV26C的二极管。[0107]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为智能功率模块302的第四输入端f4;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第十七电容C17的一端、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U3的管脚1连接;第十七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VCC_15V第二十三电容C23的一端连接VCC_15V电源、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U3的管脚3、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第二十三电容C23的另一端接地;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与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第二十七电容C27的正极、第三十二电容C32的一端、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U3的管脚4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第二十七电容C27的负极、第三十二电容C32的另一端与第一IPM芯片U3的管脚6连接;第二^^一电阻R21的一端为智能功率模块302的第一输入端f1;第二i电阻R21的另一端与第三十四电容C34的一端、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U3的管脚7连接;第三十四电容C34的另一端接地;第三十八电容C38的一端连接VCC_15V电源、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U3的管脚9连接;第三十八电容C38的另一端接地;第八二极管D8的阳极连接VCC_15V电源;第八二极管D8的阴极与第九二极管D9的阴极、第三十九电容C39的正极、第四十电容C40的一端、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U3的管脚10连接;第九二极管D9的阳极、第三十九电容C39的负极、第四十电容C40的另一端与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U3的管脚12连接;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接地;第二十三电阻R23的另一端与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U3的管脚13连接;第四十七电容C47的一端连接VCC_15V电源、第一IPM芯片U3的管脚14连接;第四十七电容C47的另一端与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U3的管脚I5、并接地;第三十电阻R:30的一端与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U3的管脚16连接;第三十电阻R3〇的另一端与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的管脚18连接;第三十二电阻M2的一端为智能功率模块3〇2的第四输入端f4;第三十二电阻R32的另一端与第五十四电容C54的一端、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的管脚27连接;第五十四电容C54的另一端接地;第三十五电阻R35的一端为智能功率模块3〇2的第二输入端f2;第三十五电阻R35的另一端与第五十八电容C58的一端、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U3的管脚28连接;第五十八电容C58的另一端接地;第三十八电阻R38的一端接地;第三十八电阻R38的另一端与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U3的管脚29连接;第三十六电阻R:36的一端与连接VCC一15V电源;第三十六电阻R36的另一端与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U3的管脚26、第三十七电阻R37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七电阻R37的另一端与第五十九电容C59的一端、网络标号F0连接;第五十九电容C59的另一端接地;第三十四电阻R34的一端与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U3的管脚23连接;第三十四电阻R34的另一端与第五十七电容C57的一端、网络标号VJT连接;第五十七电容C57的另一端接地;第五十三电容C53的一端与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U3的管脚25连接;第五十三电容C53的另一端与第二十六电阻R26的一端、第五十二电容C52的一端、并接地;第五十二电容C52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九电阻R29的一端、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U3的管脚24连接;第二十六电阻R26的另一端、第二十九电阻R29的另一端与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U3的管脚19连接;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U3的管脚22与第四十四电容C44的负极、第四十一电容C41的一端、第四十二电容C42的一端、第四十三电容C43的一端、并接地;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U3的管脚21与第四十四电容C44的正极、第四十一电容C41的另一端、第四十二电容C42的另一端、第四十三电容C43的另一端、VCC_15V电源连接;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U3的管脚34、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U3的管脚35、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U3的管脚:36接地;第二十电容C20的一端、第二十四电容C24的一端、第二十五电容C25的一端、第二十六电容C26的一端与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U3的管脚38连接;第二十电容C20的另一端、第二十四电容C24的另一端、第二十五电容C25的另一端、第二十六电容C26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为智能功率模块302的第一输出端f5;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U3的管脚39为智能功率模块302的第二输出端f6;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第十六电容C16的一端与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U3的管脚40、VCC_300+电源连接;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第十六电容C16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0108]驱动控制模块102的输出端f用于连接超声波换能器的驱动端。[0109]实施例一的超声波换能器输出控制电路,波形发生模块101发出脉冲信号,并将脉冲信号传输至驱动控制模块102,使驱动控制模块102可根据脉冲信号驱动超声波换能器。同时,信号反馈模块100通过与超声波换能器的压电陶瓷片的连接,产生反馈信号,使得波形发生模块101可根据反馈信号调整脉冲信号,以调整对超声波换能器的驱动。基于此,通过对输出至超声波换能器的驱动信号的调整,以得到稳定的声波换能器输出信号,提高对应的超声波加工设备的加工精度。[0110]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011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千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超声波换能器输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反馈模块、波形发生模块和驱动控制模块;所述信号反馈模块的输入端用于连接超声波换能器的压电陶瓷片;所述信号反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波形发生模块的控制端;所述波形发生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驱动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超声波换能器的驱动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输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反馈模块包括信号处理模块和比较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为所述信号反馈模块的输入端;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模块的第一比较端;所述比较模块的第二比较端用于连接基准电压;所述比较模块的输出端为所述信号反馈模块的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输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发生模块的输出端包括第一脉冲信号上桥臂输出端、第一脉冲信号下桥臂输出端、第二脉冲信号上桥臂输出端和第二脉冲信号下桥臂输出端;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包括第一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和智能功率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第一驱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脉冲信号上桥臂输出端,其第二驱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脉冲信号下桥臂输出端;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的第一驱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脉冲信号上桥臂输出端,其第二驱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脉冲信号下桥臂输出端;所述智能功率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第一驱动输出端,其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第二驱动输出端,其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的第一驱动输出端,其第四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的第二驱动输出端,其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为所述驱动控制模块的输出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输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多级运算放大电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输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电路包括比较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输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光电耦合模块和第一反相模块;所述第一光电耦合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为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第一驱动输入端,其第二输入端为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第二驱动输入端;所述第一光电耦合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模块的第一反相输入端,其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模块的第二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一反相模块的第一反相输出端为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第一驱动输出端,其第二反相输出端为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第二驱动输出端。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输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二光电耦合模块和第二反相模块;所述第二光电耦合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为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的第一驱动输入端,其第二输入端为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的第二驱动输入端;所述第二光电耦合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模块的第一反相输入端,其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模块的第二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二反相模块的第一反相输出端为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的第一驱动输出端,其第二反相输出端为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的第二驱动输出端。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输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一滤波模块;所述第一光电耦合模块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滤波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反相模块的第一反相输入端,其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模块的第二反相输入端。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输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二滤波模块;所述第二光电耦合模块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滤波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反相模块的第一反相输入端,其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滤波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反相模块的第二反相输入端。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输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功率模块包括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所述智能功率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为所述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的VP引脚;所述智能功率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为所述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的VN引脚;所述智能功率模块的第三输入端为所述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的UP引脚;所述智能功率模块的第四输入端为所述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的UN引脚;所述智能功率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为所述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的V引脚,所述智能功率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为所述PS21A79智能功率芯片的U引脚。

百度查询: 汇专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益展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超声波换能器输出控制电路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