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涂膜转印具_普乐士株式会社_201711113553.8 

申请/专利权人:普乐士株式会社

申请日:2017-11-13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公开(公告)号:CN108068446B

主分类号:B41F16/00(20060101)

分类号:B41F16/00(20060101)

优先权:["20161115 JP 2016-222584"]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1.02.09#授权;2019.09.20#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05.25#公开

摘要:本发明提供涂膜转印具,以较佳的精度使未使用部分的转印带的分离线定位在转印头上,涂膜转印具10具备:供给筒管驱动轴3,设有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32a;卷取筒管驱动轴35;防止逆转机构6,阻止卷取筒管驱动轴的逆转;旋转连结机构30,旋转连结供给筒管驱动轴3与卷取筒管驱动轴;转印头组20,具备转印头21,转印头形成为可出没于壳主体5内部;中间齿轮31,与转印头组连动,当转印头缩入时,与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连结,当转印头突出时,则解除与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之间的连结;以及离合器机构4,设于供给筒管驱动轴,用以连接及遮断来自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的旋转力。

主权项:1.一种涂膜转印具,其特征在于具有:供给筒管驱动轴,驱动卷装有未使用的转印带的供给筒管,设有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卷取筒管驱动轴,驱动卷装有已使用的所述转印带的卷取筒管;防止逆转机构,阻止所述卷取筒管驱动轴的逆转;旋转连结机构,对所述供给筒管驱动轴与所述卷取筒管驱动轴进行旋转连结;驱动离合器机构8,将所述供给筒管的旋转力经由所述供给筒管驱动轴传递至所述旋转连结机构、或是解除将所述旋转力传递至所述旋转连结机构;转印头组,具备转印头,所述转印头形成为能够出没于壳主体内部;中间齿轮,与所述转印头组连动,当所述转印头缩入时,与所述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连结,当所述转印头突出时,则解除与所述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之间的连结;以及离合器机构,设置于所述供给筒管驱动轴,用以连接及遮断来自所述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的旋转力。

全文数据:涂膜转印具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印头可出没于壳主体内部的涂膜转印具。技术背景[0002]—直以来,公开有一种转印头可出没于壳主体内部的涂膜转印具。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7-13695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涂膜转印具,其通过滑件机构可进行将转印头出没的操作。在这种涂膜转印具中,当使转印头由突出状态成为缩入状态时,利用设于滑件的齿条而使齿轮旋动,所述滑件连同转印头而于前后方向移动。当该齿轮于前后方向可自由移动,使得转印头由突出状态变化为缩入状态时,与驱动供给筒管的齿轮啮合、使供给筒管逆转,卷取已滑动转印头的量额的转印带。此时,驱动与供给筒管旋转连结的卷取筒管的齿轮,则呈空转状。而当转印头由缩入状态变化为突出状态时,可自由移动的齿轮则朝前方移动,解除与驱动供给筒管的齿轮间的啮合。卷取筒管具备防止逆转机构。从而,利用转印头的前进而拉伸转印带、旋转供给筒管。从供给筒管递送出当转印头缩入时己卷取量额的转印带。从而,使转印带的未使用部分的分离线位于转印头上。发明内容[0003]在日本专利特开2〇07-136959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涂膜转印具中,由于在供给筒管上卷取有滑动转印头而缩入的量额的转印带,因此,即使转印带由缩入状态变化为突出状态,仍可将转印带的未使用部分的分离线定位在转印头上。然而,转印头在缩入时的卷取量会随着卷装至供给筒管上未使用的转印带的残量而有所不同。从而,相对于转印头的转印辊轮的转印带未使用部分的分离线的位置,会随未使用的转印带的残量而变化。也因此,当再次使用时,会有需以手动调整转印带的未使用部分的分离线的位置等,在使用时造成繁琐手续的情况出现。[0004]本发明有鉴于上述问题点,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膜转印具,其能够以较佳的精度使未使用部分的转印带的分离线定位在转印头上。[0005]本发明的涂膜转印具,其特征在于具有:供给筒管驱动轴,驱动卷装有未使用的转印带的供给筒管,设有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卷取筒管驱动轴,驱动卷装有已使用的所述转印带的卷取筒管;防止逆转机构,阻止所述卷取筒管驱动轴的逆转;旋转连结机构,旋转连结所述供给筒管驱动轴与所述卷取筒管驱动轴;转印头组,具备转印头,所述转印头形成为可出没于壳主体内部;中间齿轮,与所述转印头组连动,当所述转印头缩入时,与所述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连结,当所述转印头突出时,则解除与所述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之间的连结;以及离合器机构,设于所述供给筒管驱动轴,用以连接及遮断来自所述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的旋转力。[0006]通过本发明,将可以较佳的精度而使未使用的转印带的分离线定位在转印头上。附图说明[0007]图1的a、⑹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的涂膜转印具的立体图,图1的a所示为转印头的缩入状态,图1的〇5所示为转印头的突出状态。[0008]图2的a、(b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的涂膜转印具的壳主体的开启状态的立体图,图2的a为已装配置换件的状态,图2的⑹为已卸下置换件的状态。[0009]图3表示从左前下方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涂膜转印具分解立体图。[0010]图4表示从右后上方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涂膜转印具的分解立体图。[0011]图5的a、(b、(c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涂膜转印具的置换件己省略后的左侧视图,图5的a表示转印头的缩入状态,图5的⑹表示转印头即将缩入或突出的运作状态,图5的c所示为转印头的突出状态。[0012]图6的a、(b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涂膜转印具的右壳已省略后的右侧视图,图6的a所示为转印头已突出的状态,图6的⑹所示为转印头开始缩入时的状态。[0013]图7的a、(b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涂膜转印具的右壳已省略后的右侧视图,图7的a所示为转印头已缩入的状态,图7的⑹所示为转印头开始突出时的状态。[0014]图8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涂膜转印具的图7的a的VIII—VIII的断面图。具体实施方式[0015]接下来,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的a、(b的立体图所示,为有关本发明的涂膜转印具10。涂膜转印具10构成为,通过操作设于壳主体5的出没操作部7,而可使转印头21缩入壳主体5的内部、或是自开口部5e突出,参照图1的a、⑹。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将具备转印头21—侧设为前,将其相反侧设为后。此外,当由后方朝前方观察涂膜转印具10的左侧设为左、右侧设为右,于图1的a、(b中,将上侧设为上、下侧设为下以进行说明。[0016]涂膜转印具10的壳主体5,以组合左壳51与右壳52所形成。左壳51与右壳52通过枢接部5a旋转自如地被连结。如图2的a、(b所示能够打开壳主体5。在壳主体5内部装配有置换件80。涂膜转印具10能够将已使用的置换件80与未使用的置换件80进行交换。壳主体5后方的上面有缺口,露出有置换件80上面的一部分。[0017]接着,主要以图3及图4为主、并适当参照图5的(a〜图8,详细说明涂膜转印具10的构造。首先,主要如图3所示,左壳51形成为前后方向较长的大致贝壳状。于前端处,连同后述右壳52的右开口部52e而形成有开口部5e的左开口部51e,形成为缺口状。于左壳51的前端部的上面及下面分别形成卡止孔51a、51b。于左壳51的上面的后方处,露出置换件80的上面而形成有上面缺口部51c。位于左壳51的前方侧,于卡止孔51a、51b的后方侧的上面及下面形成有止滑用的多个突条51f、51g。[0018]右壳52与左壳51相同,形成为前后方向较长的大致贝壳状。于前端处,连同左壳51的左开口部51e而形成有开口部5e的右开口部52e,形成为缺口状。于右壳52的前端部的上缘及下缘,朝向右壳52内侧立设有板状部52al、52bl。并且,卡止突起52a、52b分别被板状部52al、52bl所支撑,而突出于上方及下方。于右壳52的上面的后方处,以露出置换件80的上面而形成有上面缺口部52c。位于右壳52的前方侧,于卡止突起52a、52b的后方侧,形成有止滑用的突条52f、52g。[0019]右壳52的前端部内侧面处设有导引转印头组20的组件导引52h。如图5的a〜c所示,组件导引52h由设于右壳52的前端上缘附近的上组件导引52hl、以及设于前端下缘附近的下组件导引52h2所形成。上组件导引52hl及下组件导引52h2,分别形成于前后方向较长的大致板状,且立设于朝向右壳52的内侧。上组件导引52hl及下组件导引52h2分别由后方侧,依序形成有后角部52hla、52h2a、平坦部52hlb、52h2b、前端面52hlc、52h2c。[0020]如图4所示,于右壳52的前端部侧面处形成有前后方向较长的长孔52i。在与图3所示长孔52i对应的右壳52的内侧面位置处形成有导引沟52j,导引沟52j的形状为前后方向较长、上下方向的宽度较宽的凹沟状。此外,于右壳52的后方部内侧面处,朝内侧立设有供给侧支撑轴52k。而在供给侧支撑轴52k与组件导引Mh之间,由右壳52的内侧面朝向内侧立设有卷取侧支撑轴521。在供给侧支撑轴52k与卷取侧支撑轴Ml之间的右壳52的内侧面处,朝向内侧立设有传递齿轮支撑轴52m。此外,在右壳52中的供给侧支撑轴52k下方的内侧面处,形成右摇动轴导引沟52n以作为前后方向较长的长孔状沟。[0021]转印头组20具备:具有转印辊轮21a的转印头21、形成为大致纵向板状的滑件部22、连接转印头21与滑件部22的连接部23、以及由滑件部22后端朝后方延伸的钩状部24。转印头21具备由板状的基部21b两端突出的两个支撑部21c,且使转印辊轮21a旋转自如地支撑于所述两个支撑部支撑部21c上。[0022]于滑件部22形成有平面为朝左右方向的大致板状的滑件主体部22a。在该滑件主体部22a中,形成有滑件卡合部22b、22c,该滑件卡合部22b、22c由前端部的上侧与下侧而分别朝向前方、且延伸设置成单侧支撑梁状。滑件卡合部22b、22c具有反弹力,作为自由端的前端,形成可朝上下方向反弹、移动。如图5的a〜c所示,在滑件卡合部22b、22c的前端分别形成朝向上方或下方的倾斜面22bl、22cl。在滑件卡合部22b、22c中形成有平坦面22b2、22c2,平坦面22b2、22c2为分别连续于倾斜面22bl、22cl上下的顶部。而在平坦面22b2、22c2的后端处形成有一段段差陷入的段差部面22b3、22c3。[0023]滑件主体部22a由连结各滑件卡合部22b、22c后端的连接基部2M而形成为纵向板状。滑件主体部22a的后端缘面作为第1抵接部22al。由滑件主体部22a的后端,使钩状部24朝向后方而延伸设置。而在钩状部24己膨出的膨出部24a的后端上侧,形成缺口呈C倒角状的倾斜部24b。膨出部24a的前端缘面,作为第2抵接部24c。[0024]转印头21与滑件部22,则通过大致横向板状的连接部23连接。于转印头组20的前方侧的右侧面处设有大致纵向板状的滑块71。在滑块71的前端上缘及下缘,形成以块状立设于内侧面侧的按压部71a、7lb。自上侧的按压部"71a,形成有朝下方前方延伸的缓冲杆71c。此外,于缓冲杆71c后方,形成将平面朝向前后方向、且呈大致板状立设于内侧面侧的组件卡合部71d。于组件卡合部7ld的后方处形成有卡合孔71e,卡合孔He为于外周设有U字状的壁部。[0025]滑块71设置成,其右侧面与右壳52的导引沟52j的底部滑接。从而,滑块71通过导引沟52j而被导引于前后方向。缓冲杆71c的右侧面为与导引沟52j滑接,缓冲杆71c的左侧面,则通过形成于转印头组20的连接部23右侧面的杆抵止部2¾,限制朝左向的偏移。而组件卡合部71d的前面,则通过与杆抵止部23a的背面卡合抵接),使转印头组20由缩入状态滑动至突出状态。出没操作部7构成为,由出没操作部7的左侧面所立设的二股柱状的块件卡止部7a,由右壳52的右方外侧经由长孔52i而插入至滑块71的卡合孔He中,卡止于滑块71。[0026]中间齿轮31形成板状的大致L字状。中间齿轮31的齿条部31a为朝前后方向延伸设置。设齿条部31a的齿轮齿为棘轮装置棘轮爪)。由齿条部31a前端形成有抵接突出部31b,该抵接突出部31b为朝与齿条部31a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即下方突出。而在抵接突出部31b的基端部,换句而言,齿条部31a的前端部处形成有左右突出的摇动轴31c、31d。此外,在齿条部31a的后端处形成有以圆弧状突出于下方的突出部31e。[0027]中间齿轮31构成为,通过以右壳52的右摇动轴导引沟52n及后述齿轮基座33的左摇动轴导引孔33a所形成的导引部9,分别使左右摇动轴31c、31d被导引成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自如、且摇动自如。并且,形成为大致板状的中间齿轮31被配置成大致与滑件主体部22a及钩状部24呈同一平面,第1抵接部22al及第2抵接部24c则形成为可与抵接突出部31b抵接的状态。[0028]第2供给筒管驱动轴32形成为略筒状,并通过供给侧支撑轴52k而旋转自如地被支撑。第2供给筒管驱动轴32连同后述的第1供给筒管驱动轴37,形成供给筒管驱动轴3。于第2供给筒管驱动轴32的右侧面处,形成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32a。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32a的齿轮齿,设为棘轮装置。而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32a则配置成可与中间齿轮31的齿条部31a进行嗤合。[0029]此外,在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32a的相反侧处,经由凸缘部32b而形成筒状轴部32c。于筒状轴部32c外周面中的凸缘部32b上形成有三个突起32cl。该突起32cl为与供给筒管传递齿轮36的孔部的周面进行滑接。而在连续于筒状轴部32c外周面中的突起32cl的轴向处,形成有高度低于突起32cl的压入肋32c2。此外,筒状轴部32c的前端则有环状凹凸部32d,该环状凹凸部32d于环状端面处由三个凸部与凹部所形成。[0030]在滑件主体部22a以及中间齿轮31的左侧面一侧配置有略平板状的齿轮基座33。齿轮基座33构成为,受立设于右壳52内侧面的多个肋所支撑,且同时被固定在同样呈立设状的多个凸台上。在齿轮基座33后侧形成有供给侧孔33b,该供给侧孔33b用以插通供给侧支撑轴52k及第2供给筒管驱动轴32的筒状轴部32c。在供给侧孔33b的下方处,形成左摇动轴导引孔33a。左摇动轴导引孔33形成前后方向较长的长孔状。而在左摇动轴导引孔33a的前端部形成有卡止突起33al。由此,由于可使中间齿轮31左侧的摇动轴31c卡合、脱离,因此在进行转印头21的出没操作时,可感受到按压感。[0031]在供给侧孔33b的前方侧,形成有供卷取侧支撑轴521及传递齿轮支撑轴52m插通的齿轮开口部33c。齿轮开口部33c设计成前后方向较长的大致长方形状。在齿轮开口部33c的下侧,以由后方朝向前方的单侧支撑梁状形成卡止爪梁33d。在作为卡止爪梁33d的自由端的前端部处,形成有朝向上方的卡止爪33dl。[0032]传递齿轮34通过传递齿轮支撑轴52m而旋转自如地被支撑。卷取筒管驱动轴35形成为大致筒状,旋转自如地被支撑于卷取侧支撑轴521。于卷取筒管驱动轴35的右侧面形成有2段齿轮,外侧作为棘轮装置部35a,内侧则做为卷取筒管传递齿轮部35b。卷取筒管传递齿轮部35b与传递齿轮34啮合。棘轮装置部35a与齿轮基座33的卡止爪33dl啮合,阻止卷取筒管驱动轴35中朝与卷取方向相反方向的旋转。亦即,如图6的a、⑹及图7的a、⑹所示,通过棘轮装置部35a与卡止爪梁33d的卡止爪33dl,形成防止逆转机构6。[0033]在与卷取筒管驱动轴35中的棘轮装置部35a,即卷取筒管传递齿轮部35b的相反侧处形成有卷取筒管插入筒部35c。在卷取筒管插入筒部35c的外周形成有多个在轴向上较长的卡合凸肋35cl。[0034]供给筒管传递齿轮36位于齿轮基座33的左侧、且旋转自如地被支撑于供给侧支撑轴52k。供给筒管传递齿轮36与传递齿轮34进行啮合。于供给筒管传递齿轮36的轴孔周围形成有环状凹部36a。[0035]旋转连结供给筒管驱动轴3与卷取筒管驱动轴35的旋转连结机构30,通过供给筒管传递齿轮36、传递齿轮34、卷取筒管传递齿轮部35b所形成。[0036]第1供给筒管驱动轴37具备大致筒状的轴部37a。轴部37a的右侧为开口状,左侧则有开孔。于轴部37a的基端部外周处,形成有单侧支撑梁状的三根弧状梁37b。此外,于轴部37a的外周处,形成多个轴向较长的卡合凸肋37c。第1供给筒管驱动轴37构成为,旋转自如地被支撑于供给侧支撑轴52k,且弧状梁37b的前端部为压接至供给筒管传递齿轮36的环状凹部36a的外周壁36al。利用此压接,将供给筒管82的旋转力经由第1供给筒管驱动轴37供给筒管驱动轴3传递至供给筒管传递齿轮36、或是解除将旋转力传递至供给筒管传递齿轮36,以形成驱动离合器机构8。[0037]在此,于第1供给筒管驱动轴37中的轴部37a,插入有第2供给筒管驱动轴32的筒状轴部32c。并且,以第1供给筒管驱动轴37中的轴部37a的内周面与第2供给筒管驱动轴32的筒状轴部32c的外周部外周面),形成离合器机构4。[0038]更详细而言,如图8所示,第1供给筒管驱动轴37的轴部37a的筒状内周面,通过大径部37al与小径部37a2而形成段差部37a3,作为第2供给筒管驱动轴32的筒状轴部32c前端部的环状凹凸部32d抵接至该段差部37a3。此时,形成于筒状轴部32c外周的压入肋32c2,因大径部37al的内周面而受到压接。第1供给筒管驱动轴37与第2供给筒管驱动轴32相对旋转时的旋转力即离合器机构4的抓紧力则由压入肋32c2压接大径部37al内周面的力来决定,亦即,通过压入肋32c2与大径部37al所压接时的长度来决定抓紧力。此外,筒状轴部32c的前端部的环状凹凸部32d,因其凹凸形状而具有弹性。因此,当环状凹凸部32d抵接至段差部37a3时,环状凹凸部32d的凸部将会被压缩而朝内径方向变形。从而,能够调节将筒状轴部32c朝大径部37al插入时的插入量。由此,使得压入肋32c2的插入量亦即,压入肋32c2与大径部37al在进行压接的长度能够受到调节,进而可调节抓紧力。从而,无关于元件的制造误差,能够将离合器机构4的抓紧力设定为一定值。[0039]置换件80具备置换盒81。在置换盒81的上面前方处形成朝向左右方向的突条81a,当由壳主体5经由上面缺口部51c、52c而露出时与突条51f、52f实施同样的配置而形成止滑。由置换盒81的上面及下面的前端,朝向前方而分别延伸设置平板状的支撑板81b、81c。转印带T受支撑板81b、81c的前端所支撑。上侧支撑板81b的前端位置较下侧支撑板81c的前端更靠向前方。在支撑板81b、81c中立设有带体导件81bl、81cl。[0040]置换盒81内设有卷装未使用的转印带T的供给筒管82、以及旋转自如地卷装已使用的转印带T的卷取筒管83。未使用的转印带T由供给筒管82下侧传递送出,从下侧的支撑板8lc经由上侧的支撑板81b,由卷取筒管83的上侧将未使用的转印带T卷取至卷取筒管83。于供给筒管82的内周面处,于周面周围设置多个轴向较长的卡合凸肋82a。同様的,在卷取筒管83的内周面也设有多个卡合凸肋83a。[0041]当将置换件80装设至涂膜转印具10时,第1供给筒管驱动轴37的轴部37a被插入至供给筒管82,第1供给筒管驱动轴37及供给筒管82的卡合凸肋37c、82a彼此之间进行卡合,第1供给筒管驱动轴37和供给筒管82绕轴而相对地被固定。同様的,使卷取筒管驱动轴35插入至卷取筒管83,将卡合凸肋35cl、83a彼此之间进行卡合,使卷取筒管驱动轴35和卷取筒管83绕轴而相对地被固定。[0042]接着,根据图5的(a〜c,对当进行转印头21出没操作时,滑块71及滑件部22的前端部的动作进行说明。[0043]如图5的a所示,转印头21将出没操作部7从缩入状态开始朝前方移动,使得杆抵止部23a的背面与组件卡合部71d的前面进行抵接。而当持续使出没操作部7朝前方移动时,滑件卡合部22b、22c的倾斜面22bl、22cl,则分别与上组件导引52hl及下组件导引52h2的后角部52hla、52h2a进行抵接。当再度持续使出没操作部7朝前方移动时,如图5的b所示,滑件卡合部22b、22〇则相互靠近而反弹,平坦面22b2、22c2则与上组件导引52hl及下组件导引52h2的平坦部52hlb、52h2b进行滑接。[0044]而当持续使出没操作部7朝前方移动时,如图5的(c所示,滑件卡合部22b、22c复位,段差部面22b3、22c3定位、卡合于上组件导引52hl及下组件导引52h2的前端面52hlc、52h2c。当实施突出操作时,转印带T虽通过转印头21的转印辊轮21a而张紧,但由于卷取筒管驱动轴35通过防止逆转机构6而限制逆转,因此,仅有供给筒管82朝转印带T的传递方向旋转,进而递送出转印带T。[0045]另外,当出没操作部7以极快的速度实施朝前方的移动时,由于导引沟52j前端的段差部与缓冲杆71c进行抵接、造成缓冲杆71c反弹,因此能够在操作出没操作部7时获得良好的操作感。[0046]涂膜转印具10,如上所述突出转印头21而使用。此时,通过段差部面22b3、22c3与上组件导引52hl、下组件导引52h2的前端面52hlc、52h2c之间的卡合,而能够承受在使用时来自转印头21的按压力。并且,通过使用涂膜转印具10而实施转印带T的转印操作,将未使用的转印带T由供给筒管82递送而出,利用转印辊轮21a而将涂膜转印至纸面等,且利用卷取筒管83卷取已使用的带体。此时,设定旋转连结机构30的各齿轮,即供给筒管传递齿轮36、传递齿轮34、卷取筒管传递齿轮部35b的齿数,进而使卷取筒管83的卷取量经常性地大于供给筒管82的传递量。并且,通过驱动离合器机构8来调节所述传递量与卷取量之间的差。从而,在转印带T上经常施予适当的张力,减低转印带T松弛等情况。[0047]当结束使用涂膜转印具10、实施缩入操作的情况下,当使出没操作部7后退时滑块71亦也随之后退,按压部71a、71b按压倾斜面22bl、22cl,由此,滑件卡合部22b、22c相互靠近。如此,解除段差部面22b3、22c3与上组件导引52hl、下组件导引52h2的前端面52hlc、52h2c卡合状态,经过图5的b所示的状态使转印头21缩入如图5的a所示。[0048]当实施缩入操作时,转印带T仅卷取转印头21的后退行程stroke的量额。有关所述的缩入操作时的卷取转印带T,根据图6的a、b进行说明。[0049]图6的a表示涂膜转印具1〇在使用时的状态,亦即,转印头21的突出状态。涂膜转印具10在使用后,使出没操作部7朝后方移动时经由滑块71也开始转印头组20的后方移动。如此,滑件部22的滑件主体部2¾中的第1抵接部22al抵接至中间齿轮31的抵接突出部31b的前缘面。由于第1抵接部22al朝抵接突出部31b前缘面的抵接范围在于摇动轴31c、31d的下方,因此,中间齿轮朝齿条部31a靠近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32a的方向,即于图6的a、(b中顺时针方向,绕着摇动轴31c、31d而进行摇动。当中间齿轮31摇动时,齿条部31a与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32a便进行啮合。而再将出没操作部7朝后方移动时齿条部31a也向后方移动,旋转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32a。当旋转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32a而旋转第2供给筒管驱动轴32时,经由离合器机构4,第1供给筒管驱动轴37也进行旋转。当第1供给筒管驱动轴37旋转时,供给筒管82则旋转,与转印头21的后退进行连动,亦即,与转印头组20的后退动作进行连动,卷取己后退的量额的转印带T。此时,通过防止逆转机构6而限制卷取筒管83的逆转。此时,由于驱动离合器机构8作动,故供给筒管传递齿轮36并未旋转,第丄供给筒管驱动轴37与供给筒管传递齿轮36则进行相对转动。[0050]此外,转印头21在突出操作时,中间齿轮31的动作为如下。如图7的⑹所示,当使用转印头21已缩入的涂膜转印具10时,使出没操作部7朝前方移动。然后,经由滑块71而使转印头组20也开始朝向移动。然后,如图7的(b所示,钩状部24的第2抵接部24c,更详细而言,第2抵接部24c的角部24cl抵接于抵接突出部31b的后缘面。由于第2抵接部24c朝抵接突出部31b的后缘面的抵接部位,位于摇动轴31c、31d的下方,因此,中间齿轮31朝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32a与齿条部31a分离的方向,即在图7的b中为逆时针方向,绕着摇动轴31c、31d而进行摇动。当在图7的⑹的状态下,持续使出没操作部7朝前方移动时,因解除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32a与齿条部31a的啮合状态,故而通过转印辊轮21a所拉伸的转印带T,自供给筒管82递送而出。[0051]另外,此时,由于中间齿轮31的突出部31e,被抵接至钩状部24的倾斜部24b,因此,限制中间齿轮31朝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32a与齿条部31a分离的方向上的摇动。从而,由于能够将中间齿轮31的摇动行程限制在最小距离,因此能够优化中间齿轮31的响应性responsiveness。此外,由于是以棘轮装置形成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32a与齿条部31a,因此,能够确实解除当转印头21突出时,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32a与齿条部31a之间的啮合状态。[0052]此外,由于中间齿轮31的摇动轴31c、31d,通过前后方向较长的导引部9即左摇动轴导引孔33a、右摇动轴导引沟52n所导引,因此,兼具摇动轴31c、31d的支撑功能与中间齿轮31的导引功能能够缩小整体结构的体积。[0053]据此,利用与转印头组20的后退动作同步的中间齿轮31的齿条部31a、以及与供给筒管82进行旋转连结的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32a,实施当转印头21在缩入时转印带T的卷取动作。此外,由于中间齿轮31或转印头组20的滑件部22形成为板状,因此能够构成结构简单、省空间的涂膜转印具10。[0054]涂膜转印具10于壳主体5侧,具备转印头21或旋转连结机构30。由此,由于能够减少搭载于交换后便废弃的置换件80上的元件数量,因此能够提供减少元件浪费的涂膜转印具10。[0055]此外,当回卷转印带T时,离合器机构4则进行如下的动作。[0056]供给筒管82每次旋转的转印带T的回卷量,随着卷装至供给筒管82的未使用的转印带T的残量而有所不同。具体而言,当卷装至供给筒管82的未使用的转印带T残量较多的情况下即,在供给筒管82中的转印带T的外径较大的情况下,其回卷量会较残量较少的情况即,在供给筒管82中的转印带T的外径较小的情况还多。在此,于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1供给筒管驱动轴37与第2供给筒管驱动轴32之间具备离合器机构4,不受卷装至供给筒管82的未使用的转印带T的残量的影响能够将供给筒管82的回卷量设定成一定量额。由此,无关于卷装至供给筒管82的未使用的转印带T的残量,即便实施转印头21的出没操作,仍可经常将未使用的转印带T的涂膜的分离线,定位在转印辊轮21a上。[0057]具体而言,例如,当设转印头21的后退行程为10mm时,以供给筒管82尚未卷装转印带T的状态下回卷l〇mra转印带T,实施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32a及齿条部31a的齿数的设定。亦即,设定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32a及齿条部31a的齿数,以便在供给筒管82中的转印带T的外径最小时,使供给筒管82的回卷量形成为10mm。[0058]利用此种设定方式,当未使用的转印带T以较多的量卷装至供给筒管82的初期状态下,例如,发生回卷15mm的情况。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在朝中间齿轮31齿条部31a后方的移动中,通过卷取筒管驱动轴35的防止逆转机构6对转印带T施加拉伸力、使离合器机构4作动,且第2供给筒管驱动轴32适当地朝供给筒管82及第1供给筒管驱动轴37进行相对的旋转。从而,供给筒管82的回卷量形成为10mm。由此,不受卷装至供给筒管82的未使用的转印带T的残量的影响,而能够将转印带T的回卷量设定成一定值。如此,无关于卷装至供给筒管82的未使用的转印带T的残量能够经常性的使转印带T的涂膜的分离线定位在转印辊轮21a上。[0059]以上,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仅限于本实施方式,可以进行适当变更。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涂膜转印具10,虽以具备修正带而作为转印带T,但并非仅限于此也能够使用如胶带式等各种形式的涂膜转印带。此外,中间齿轮31虽为大致L字形的板状,但并非仅限于此,如同以往所公开的齿轮等,如连同转印头组20的前后移动一并进行的齿轮等各种形式。此外,有关离合器机构4,若如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将另一方的轴插入筒状轴部内的形式时,则能够以简单的构造来形成,不过,也能够设定成摩擦板、或另外形成弹性构件以实施按压等其他形式的离合器机构。[0060]工业上的可利用性[0061]本发明提供一种以较佳的精度使未使用部分的转印带的分离线定位在转印头上的涂膜转印具,。[0062]符号说明[0063]3…供给筒管驱动轴4…离合器机构[0064]5…壳主体5a…枢接部[0065]5e…开口部6…防止逆转机构[0066]7…出没操作部7a…块件卡止部[0067]8…驱动离合器机构9…导引部[0068]10…涂膜转印具20…转印头组[0069]21…转印头21a…转印辊轮[0070]21b…基部21c…支撑部[0071]22…滑件部22a…滑件主体部[0072]22a卜•第1抵接部2¾…滑件卡合部[0073]22b1…倾斜面22b2…平坦面[0074]22b3…段差部面22c…滑件卡合部[0075]22c1…倾斜面22c2…平坦面[0076]22c3…段差部面22d…连接基部[0077]23…连接部23a…杆抵止部[0078]24…钩状部24a…膨出部[0079]24b…倾斜部24c…第2抵接部[0080]24cl…角部30…旋转连结机构[0081]31…中间齿轮31a…齿条部[0082]31b…抵接突出部31c…摇动轴[0083]31d…摇动轴31e…突出部[0084]32…第2供给筒管驱动轴[0085]32a…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0086]32b…凸缘部32c…筒状轴部[0087]32cl…突起32c2…压入肋[0088]32d…环状凹凸部33…齿轮基座[0089]33a…左摇动轴导引孔33al…卡止突起[0090]33b…供给侧孔33c…齿轮开口部[0091]33d…卡止爪梁33dl…卡止爪[0092]34…传递齿轮35…卷取筒管驱动轴[0093]35a…棘轮装置部[0094]35b…卷取筒管传递齿轮部[0095]35c…卷取筒管插入筒部35cl…卡合凸肋[0096]36…供给筒管传递齿轮36a…环状凹部[0097]36al…外周壁[0098]37…第1供给筒管驱动轴[0099]37a…轴部37al…大径部[0100]37a2…小径部37a3…段差部[0101]37b…弧状梁37c…卡合凸肋[0102]51…左壳51a…卡止孔[0103]51b…卡止孔51c…上面缺口部[0104]51e…左开口部51f…突条[0105]51g…突条52…右壳[0106]52a…卡止突起52al…板状部[0107]52b…卡止突起52bl…板状部[0108]52c…上面缺口部52e…右开口部[0109]52f…突条52g…突条[0110]52h…组件导引52hl…上组件导引[0111]52hla…后角部52hlb…平坦部[0112]52hlc…前端面52h2…下组件导引[0113]52h2a…后角部52h2b…平坦部[0114]52h2c…前端面52i…长孔[0115]52j…导引沟52k…供给侧支撑轴[0116]521…卷取侧支撑轴52m…传递齿轮支撑轴[0117]52n…右摇动轴导引沟7卜•滑块[0118]71a…按压部71b…按压部[0119]71c…缓冲杆71d…组件卡合部[0120]71e…卡合孔80…置换件[0121]81…置换盒81a…突条[0122]81b…支撑板81bl…带体导件[0123]81c…支撑板81cl…带体导件[0124]82…供给筒管82a…卡合凸肋[0125]83…卷取筒管83a…卡合凸肋

权利要求:1.一种涂膜转印具,其特征在于具有:供给筒管驱动轴,驱动卷装有未使用的转印带的供给筒管,设有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卷取筒管驱动轴,驱动卷装有已使用的所述转印带的卷取筒管;防止逆转机构,阻止所述卷取筒管驱动轴的逆转;旋转连结机构,对所述供给筒管驱动轴与所述卷取筒管驱动轴进行旋转连结;转印头组,具备转印头,所述转印头形成为能够出没于壳主体内部;中间齿轮,与所述转印头组连动,当所述转印头缩入时,与所述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连结,当所述转印头突出时,则解除与所述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之间的连结;以及离合器机构,设置于所述供给筒管驱动轴,用以连接及遮断来自所述供给筒管驱动轴齿轮部的旋转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膜转印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筒管驱动轴具有:具备筒状轴部的第1供给筒管驱动轴、以及具备轴部的第2供给筒管驱动轴,^所述离合器机构形成为,使所述第2供给筒管驱动轴的轴部插入至所述第1供给筒管驱裔J车由白勺车由荀^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膜转印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膜转印具为置换件交换式的涂膜转印具,所述离合器机构被设置于所述涂膜转印具的主体侧。

百度查询: 普乐士株式会社 涂膜转印具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