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供电控制电路及方法_歌尔科技有限公司_201711015308.3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7-10-26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公开(公告)号:CN107612125B

主分类号:H02J7/36

分类号:H02J7/36;H02J7/00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4.02#授权;2022.12.02#专利申请权的转移;2021.06.01#著录事项变更;2020.11.06#专利申请权的转移;2018.02.13#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01.19#公开

摘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控制电路及方法,适用于智能设备。智能设备包括内置电池和可插拔电池。其中,供电控制电路中供电控制单元对智能设备的可插拔电池和内置电池的状态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通过第一开关电路或第二开关电路打通相应的P‑MOS管,进而控制可插拔电池或内置电池向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且可以对智能设备的可插拔电池和内置电池进行充电控制。本申请实施例基于可插拔电池,在不增加智能设备空间体积的前提下,提高智能设备电池的蓄电能力,增加智能设备的续航时间。

主权项:1.一种供电控制电路,适用于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包括内置电池和可插拔电池;所述供电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供电电路、第二供电电路、二极管供电电路以及供电控制单元;所述第一供电电路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可插拔电池的第一接线端、与所述第一接线端连接的第一充电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智能设备的系统供电端之间的第一P-MOS管、与所述第一P-MOS管连接的第一开关电路、与所述第一接线端连接的电池检测电路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供电控制单元的可插拔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池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可插拔电池是否存在,所述可插拔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可插拔电池的电压;所述第二供电电路包括:与所述内置电池连接的第二接线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连接的第二充电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二接线端与所述系统供电端之间的第二P-MOS管、与所述第二P-MOS管连接的第二开关电路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接线端和所述供电控制单元的内置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所述内置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内置电池的电压;所述供电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充电电路、所述第二充电电路、所述电池检测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所述可插拔电池电压检测电路以及所述内置电池电压检测电路连接,用于对所述可插拔电池和所述内置电池进行充电控制,并对所述可插拔电池和所述内置电池进行状态监测,以及根据状态监测结果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或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打通相应P-MOS管,以控制所述可插拔电池或所述内置电池向所述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所述二极管供电电路包括:连接于外部电源接入端与所述系统供电端之间的二极管以及连接于所述外部电源接入端的电源检测电路,所述电源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外部电源是否存在;所述供电控制单元还与所述电源检测电路连接,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外部电源存在时,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或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将当前导通的P-MOS管关闭,以通过所述二极管供电电路向所述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

全文数据:供电控制电路及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申请涉及头戴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电控制电路及方法。背景技术[0002]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智能眼镜通过计算机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叠加SJ真实世界,使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同一个画面中,并在用户眼前进行画面展示,增强用户的现实感。AR智能眼镜可广泛应用于生产线检测、维护等领域。[0003]AR智能眼镜应用于生产线检测及维护时,需要持续稳定运行,功耗较大,对AR智能眼镜电池蓄能能力要求很高。由于AR眼镜空间体积很小,现有AR眼镜电池容量远不能满足其供电需求。发明内容[0004]本申请的多个方面提供一种供电控制电路及方法,用以解决AR智能眼镜在生产线使用中不能连续运行的问题,提高使用效率。[GGG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控制电路,适用于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包括:内置电池和可插拔电池;所述供电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供电电路、第二供电电路以及供电控制单VL〇[0006]所述第一供电电路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可插拔电池的第一接线端、与所述第一接线端连接的第一充电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智能设备的系统供电端之间的第一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PositiveChannelMetalOxideSemiconductor,P-M0S管)、与所述第一P-MOS管连接的第一开关电路、与所述第一接线端连接的电池检测电路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供电控制单元的可插拔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池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可插拔电池是否存在,所述可插拔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可插拔电池的电压。[0007]所述第二供电电路包括:与所述内置电池连接的第二接线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连接的第二充电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二接线端与所述系统供电端之间的第二P-M0S管、与所述第二P-M0S管连接的第二开关电路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接线端和所述供电控制单元的内置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所述内置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内置电池的电压。[0008]所述供电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充电电路、所述第二充电电路、所述电源检测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所述可插拔电池电压检测电路以及所述内置电池电压检测电路连接,用于对所述可插拔电池和所述内置电池进行充电控制,并对所述可插拔电池和所述内置电池进行状态监测,以及根据状态监测结果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或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打通相应P-M0S管,以控制所述可插拔电池或所述内置电池向所述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0009]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适用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供电控制电路的供电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所述可插拔电池和所述内置电池进行状态监测;[0010]根据状态监测结果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或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打通相应P-MOS管,以控制所述可插拔电池或所述内置电池向所述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001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供电控制单元对智能设备的可插拔电池和内置电池的状态进行监测,并进而根据监测结果通过第一开关电路或第二开关电路打通相应的P-M0S管,进而控制可插拔电池或内置电池向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且对智能设备的可插拔电池和内置电池进行充电控制。本申请实施例基于可插拔电池,可以在不增加智能设备空间体积的前提下,提高智能设备电池的蓄电能力,增加智能设备的续航时间。附图说明[001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0013]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0015]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0016]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供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0017]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供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0018]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0019]图7a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7b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R智能眼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1]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0022]针对现有智能设备中电池容量不能满足应用需求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其基本原理是:在智能设备中设置可插拔电池和内置电池,并设计相应的供电控制电路,可基于可插拔电池,在不增加智能设备空间体积的前提下,提高智能设备电池的蓄电能力,增加智能设备的续航时间。[0023]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0024]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该电路适用于智能设备。如图1所示,该供电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供电电路100、第二供电电路101以及供电控制单元102。[0025]其中,第一供电电路100包括:用于连接可以向智能设备供电的可插拔电池1001的第一接线端、与第一接线端连接的第一充电电路1002、连接于第一接线端与智能设备的系统供电端之间的第一P-M0S管1003、与第一P-M0S管1003连接的第一开关电路1004、与第一接线端连接的电池检测电路1005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供电控制单元102的可插拔电池电压检测电路1006。该电池检测电路1005用于检测可插拔电池1001是否存在,可插拔电池电压检测电路1006用于检测可插拔电池1001的电压。[0026]第二供电电路101包括:与内置电池1011连接的第二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连接的第二充电电路1012、连接于第二接线端与系统供电端之间的第二P-M0S管1013、与第二P-M0S管1013连接的第二开关电路1014以及连接于第二接线端和供电控制单元102的内置电池电压检测电路1015。内置电池电压检测电路1015用于检测内置电池1011的电压。[0027]供电控制单元102分别与第一充电电路1002、第二充电电路1012、电池检测电路1005、第一开关电路1004、第二开关电路1014、可插拔电池电压检测电路1006以及内置电池电压检测电路1015连接,用于对可插拔电池1001和内置电池1011进行充电控制,并对可插拔电池1001和内置电池1011进行状态监测,以及根据状态监测结果通过第一开关电路1004或第二开关电路1014打通相应P-M0S管1003或者1013,以控制可插拔电池1〇〇1或内置电池1011向智能设备的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0028]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供电控制电路中,供电控制单元对智能设备的可插拔电池和内置电池的状态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通过第一开关电路或第二开关电路打通相应的P-MOS管,进而控制可插拔电池或内置电池向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且可以对智能设备的可插拔电池和内置电池进行充电控制。本实施例基于可插拔电池,在不增加智能设备空间体积的前提下,提高智能设备电池的蓄电能力,增加智能设备的续航时间。[0029]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还包括二极管供电电路103。[0030]该二极管供电电路103包括:连接于外部电源接入端与智能设备的系统供电端之间的二极管1031以及连接于外部电源接入端的电源检测电路1032,该电源检测电路1032用于检测外部电源是否存在。[0031]上述实施例中的供电控制单元102还与电源检测电路1032连接,用于在检测到外部电源存在时,通过第一开关电路1004或第二开关电路1014将当前导通的P-MOS管1003或1013关闭,以通过二极管供电电路103向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0032]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该电路适用于智能设备。如图2所示,该供电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供电电路、第二供电电路以及供电控制单元。[0033]上述第一供电电路包括:用于连接可插拔电池的第一接线端VBAT1、与第一接线端VBAT1连接的第一充电电路。可选地,如图2所示,该第一充电电路包括:连接于外部电源接入端的滤波电路、连接于该滤波电路之后的上拉电阻、连接于该上拉电阻另一端的充电芯片以及与充电芯片连接的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NegativeChannelMetalOxideSemiconductor,N-MOS开关电路。[0034]可选地,如图2所示,上述连接于外部电源接入端的滤波电路的一种实施方式为:采用大小分别为l〇yf和O.lyf的无极性电容进行并联,并连接于外部电源输入端和接地端之间,其中大小为l〇yf的电容称为去耦电容,可避免由于外部电源电流的突变而使电压下降,相当于滤除外部电源的纹波;电容大小为o.lyf的电容称为旁路电容,用以滤除外部电源输入信号中的高频噪声。[0035]可选地,上述充电芯片的一种实施方式为:采用型号为CE3150的充电芯片,但不限于此。凡是具有充电功能的芯片均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0036]可选地,基于上述充电芯片,在滤波电路之后可以接一上拉电阻,该上拉电阻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另一端与充电芯片的开漏极充电状态输出(Open-DrainChargesStatusOpen,CHRG端口连接。当外部电源通过充电芯片为可插拨电池充电时,该上拉电阻将CHRG端口的电平钳制为高电平“1”。可选地,该上拉电阻阻值可取4.7kD,但不限于此。上拉电阻的阻值大小可根据选用的充电芯片而适应性选择。[0037]可选地,充电芯片可以包括电池接入端BAT,并通过该电池接入端BAT与可插拔电池连接。[0038]可选地,采用电容值为l〇yf的无极性电容作为去耦滤波电路,连接于滤波电路位于充电芯片的电池接入端与可插拔电池之间。该去耦滤波电路可避免由于外部电源电流的突变而使其输出电压下降,相当于滤除输出电压信号的纹波。[0039]可选地,充电芯片可以包括充电电流控制端口(ChargeCurrentProgram,PROG,并通过该PROG端与N-M0S开关电路连接。如图2所示,充电芯片的PROG端与N-M0S开关电路的漏极连接,且N-M0S开关电路的源极接地,N-M0S开关电路的栅极与上述供电控制单元连接。[0040]可选地,如图2所示,上述N-M0S开关电路的栅极与供电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输出Input0utput,I0端口连接。第一I0端口为可插拔电池充电使能端口。在N-M0S开关电路的栅极与该电池充电使能端口之间连接分压电路和限流电路。其中,该分压电路可以是电阻值为10kf3的电阻,该电阻一端连接于N-M0S开关电路的栅极,另一端接地;该限流电路可以是电阻值为1〇kQ的电阻,该电阻一端连接于N-M0S开关电路的栅极,另一端与供电控制单元的第一10端口连接。值得说明的是,分压电路和限流电路中的电阻值的大小并不限于10kQ。[0041]当供电控制单元检测到可插拔电池的电压值低于预设的电压阈值时,且检测到有夕卜部电源插入时,向第一10端□输出高电平“1”,使得N-M0S开关电路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差大于N-M0S开关电路的导通阈值,这样,N-M0S开关电路导通,充电芯片的PR0G端口接地,充电芯片开始为可插拔电池充电。[0042]可选地,当供电控制单元检测到可插拔电池充电完成时,向上述第一IO端口输出低电平“0”,使得N-M0S开关电路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差小于N-M0S开关电路的导通阈值,这样,N-M0S开关电路工作在截止状态,充电芯片的PR0G端口悬空,充电芯片停止对可插拔电池充电。[0043]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供电电路还包括:连接于第一接线端VBAT1与智能设备的系统供电端VSYS之间的第一P-M0S管、与第一P-M0S管连接的第一开关电路、与第一接线端VBAT1连接的电池检测电路以及连接于第一接线端VBAT1和供电控制单元的可插拔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其中,电池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可插拔电池是否存在,可插拔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可插拔电池的电压。[0044]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上述电池检测电路包括串接于第一接线端VBAT1和供电控制单元之间的两个电阻,所述两个电阻的串接点用于与可插接电源的内置电阻连接,该内置电阻一端连接于串接点,另一端接地。可选地,所述两个电阻可采用电阻值大小相等的电阻,如图2所示,采用两个阻值为10kD的电阻。可选地,供电控制单元可以包括第一模数转换AnalogtoDigital,AD端口,该电池检测电路与供电控制单元的第一AD端口连接。第一AD端口为电池检测端口,用以检测可插拔电池是否存在。当可插拔电池存在时,第一接线端VBAT1处的电压为正值,这样,对于第一AD端口,该端口的检测值经AD转换后产生高电平“1”;当可插拔电池不存在时,第一接线端VBAT1处的电压值为0,这样,对于第一AD端口,该端口的检测值经AD转换后产生低电平“0”。因此,当供电控制单元检测到第一AD端口的电平为“1”时,确定可插拔电池存在;当供电控制单元检测到第一AD端口的电平为“0”时,确定可插拔电池不存在。[0045]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可插拔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包括串接于第一接线端和地之间的两个电阻,两个电阻的串接点与供电控制单元连接。可选地,该串接点与供电控制单元之间可连接一旁路滤波电路,该旁路滤波电路包括一电容值为O.luf的接地电容,称为旁路电容,用以可插拔电池输出电压中的高频噪声。可选地,所述两个电阻阻值可相等,其阻值可取如图2所示的470kQ。此处供电控制单元的连接端口可为第二AD端口,第二AD端口为可插拔电池电压检测端口。该端口用于检测可插拔电池两端的电压。[0046]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对于上述连接于第一接线端VBAT1与智能设备的系统供电端VSYS之间的第一P-M0S管,该第一P-M0S管的漏极与第一接线端VBAT1连接,其源极与系统供电端VSYS连接,栅极与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可选地,供电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第一开关电路实现第一P-M0S管的导通与关断。当第一P-M0S管导通时,可插拔电池与系统供电端VSYS接通,此时,可插拔电池为智能设备供电;当第一P-M0S管关断时,可插拔电池与系统供电端VSYS的通路断开,此时,可插拔电池停止为智能设备供电。[0047]对于上述第一开关电路,其输出端与第一P-M0S管连接,可选地,其输入端通过一电阻分压电路与供电控制单元的第二IO端口连接。第二IO端口为可插拔电池供电使能端口。可选地,该分压电路串接于第二IO端口与地之间,分压电路可为两个串联的阻值相等的电阻,其阻值可为lOkfi;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于两个电阻之间。这样,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与地相连的电阻的对地电压。当不考虑第一开关电路的能耗时,其输出端的电压值与输入端的电压值相等,也就是说,第一P_M0S管栅极的电压值与上述与地相连的电阻的对地电压。[0048]基于上述,当供电控制单元的第二AD端口检测到可插拔电池的电压值大于或等于设定的电压阈值时,供电控制单元将上述第二IO端口设置为低电平“〇”,此时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接地端接通。这样,第一P-M0S管的源极的电压值大于其栅极的电压值,且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差的绝对值大于该P-M0S管的导通电压阈值,第一P-M0S管导通,可插拔电池向系统供电端VSYS提供电源,即可插拔电池为智能设备供电。[0049]可选地,当供电控制单元的第一AD端口检测到可插拔电池不存在时,或者当供电控制单元的第二AD端口检测到可插拔电池的电压值小于设定的电压阈值时,供电控制单元将上述第二IO端口设置为高电平“1”,此时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出端口与接地端断开。这样,第一P-M0S管的源极的电压值小于其栅极的电压值,第一P-M0S管关断,则可插拔电池与系统供电端VSYS断开,即可插拔电池不能为智能设备供电。[005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二供电电路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可插拔电池的第二接线端VBAT2、与第二接线端VBAT2连接的第二充电电路。可选地,该第二充电电路包括:连接于外部电源接入端的滤波电路、连接于该滤波电路之后的上拉电阻、连接于上拉电阻另一端的充电芯片以及与充电芯片连接的N-M0S开关电路。[0051]在本实施例中,关于第二充电电路采用与第一供电电路相同的实现结构,故关于第二充电电路的描述可参见上述第一充电电路,此处不再赘述。[0052]可选地,如图2所示,上述N-MOS开关电路的栅极与供电控制单元的第三I0端口连接。第三IO端口为内置电池充电使能端口。在N-M0S开关电路的栅极与该内置电池充电使能端口之间连接分压电路和限流电路。其中,该分压电路可以是电阻值为1〇kD的电阻,该电阻一端连接于N-M0S开关电路的栅极,另一端接地;该限流电路可以是电阻值为1〇kQ的电阻,该电阻一端连接于N-M0S开关电路的栅极,另一端与供电控制单元的I〇端口连接。值得说明的是,分压电路和限流电路中的电阻值的大小并不限于1OkQ。[0053]当供电控制单元检测到内置电池的电压值低于预设的电压阈值,且上述可插拔电池不存在或充电完成时,当检测到有外部电源插入时,向第三IO端口输出高电平“1”,使得N-M0S开关电路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差大于N-M0S开关电路的导通阈值,这样,N-M0S开关电路导通,充电芯片的PR0G端口接地,充电芯片开始为内置电池充电。[0054]可选地,当供电控制单元检测到可插拔电池存在且可插拔电池仍需充电时,向上述第三10端口输出低电平“〇”,使得N-M0S开关电路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差小于N-M0S开关电路的导通阈值,这样,N-M0S开关电路工作在截止状态,充电芯片的PR〇G端口悬空,充电芯片停止对内置电池充电。[0055]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供电电路还包括:连接于第二接线端VBAT2与智能设备的系统供电端VSYS之间的第二P-M0S管、与第二P-M0S管连接的第二开关电路以及连接于第二接线端VBAT2和供电控制单元的内置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内置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内置电池的电压。[0056]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内置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包括串接于第二接线端和地之间的两个电阻,两个电阻的串接点与供电控制单元连接。可选地,该串接点与供电控制单元之间可连接一旁路滤波电路,该旁路滤波电路包括一电容值为〇.luf的接地电容,称为旁路电容,用以内置电池输出电压中的高频噪声。可选地,所述两个电阻阻值可相等,其阻值可取如图2所示的470kQ。此处供电控制单元的连接端口可为第三AD端口。第三AD为内置电池电压检测端口,用于检测内置电池两端的电压。[0057]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对于上述连接于第二接线端VBAT2与智能设备的系统供电端VSYS之间的第二P-M0S管,该第二P-M0S管的漏极与第二接线端VBAT2连接,其源极与系统供电端VSYS连接,栅极与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可选地,供电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第二开关电路实现第二P-M0S管的导通与关断。当第二P-M0S管导通时,内置电池与系统供电端VSYS接通,此时,内置电池为智能设备供电;当第二P-M0S管关断时,内置电池与系统供电端VSYS的通路断开,此时,内置电池停止为智能设备供电。[0058]对于上述第二开关电路,其输出端与第二P-M0S管连接,可选地,其输入端通过一电阻分压电路与供电控制单元的第四10端口连接。第四10端口为内置电池供电使能端口。可选地,该分压电路串接于第四10端口与地之间,分压电路可为两个串联的阻值相等的电阻,其阻值可为i〇kQ;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于两个电阻之间。这样,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入口的输入电压为与地相连的电阻的对地电压。当不考虑第二开关电路的能耗时,其输出端的电压值与输入端的电压值相等,也就是说,第二P_M0S管栅极的电压值与上述与地相连的电阻的对地电压相等。[0059]基于上述,当供电控制单元的第二AD端口检测到可插拔电池的电压值小于设定的电压阈值或者当供电控制单元的第一AD端口检测到可插拔电池不存在时,且供电控制单元的第三AD端口检测到内置电池的电压值大于设定的电压阈值时,供电控制单元将上述第四IO端口设置为低电平“0”,此时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口与接地端接通。这样,第二P-MOS管的源极的电压值大于其栅极的电压值,且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差的绝对值大于该P-M0S管的导通电压阈值,第二P-MOS管导通,内置电池向系统供电端VSYS提供电源,即内置电池为智能设备供电。t〇〇6〇]可选地,当供电控制电路的第二AD端口检测到可插拔电池的电压值大于或等于设定的电压阈值时,或者当供电控制单元的第三AD端口检测到内置电池的电压值小于设定的电压阈值时,供电控制单元将上述第四IO端口设置为高电平“1”,此时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接地端断开。这样,第二P-M0S管的源极的电压值小于其栅极的电压值,第二P-M0S管关断,则内置电池与系统供电端VSYS断开,即内置电池不再为智能设备供电。[0061]基于上述实施例,上述第一开关电路或上述第二开关电路可为单刀双掷的CMOS开关。可选地,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可以选用芯片SGM4157,但不限于此。[0062]基于上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供电控制单元分别与上述第一充电电路、第二充电电路、电源检测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可插拔电池电压检测电路以及内置电池电压检测电路连接,用于对可插拔电池和内置电池进行充电控制,并对可插拔电池和内置电池进行状态监测,以及根据状态监测结果通过第一开关电路或第二开关电路打通相应P-M0S管,以控制可插拔电池或内置电池向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0063]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供电控制电路还包括:二极管供电电路。该二极管供电电路包括:连接于外部电源接入端与系统供电端VSYS之间的二极管以及连接于外部电源接入端VSYS的电源检测电路,电源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外部电源是否存在;供电控制单元还与该电源检测电路连接,用于在检测到外部电源存在时,通过第一开关电路或第二开关电路将当前导通的P-M0S管关闭,以通过该二极管供电电路向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0064]可选地,上述检测外部电源是否存在的电源检测电路的一种实施方式为:在外部电源和地之间串联两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两个电阻的串接点与供电控制单元的第四AD端口连接。第四AD端口为外部电源检测端口。可选地,两个电阻的阻值可取为100kQ。当供电控制单元的外部电源检测端口为高电平“1”时,确定有外部电源存在;当第四AD端口为低电平“0”时,确定外部电源不存在。[0065]可选地,当供电控制单元检测到外部电源存在时,若此时可插拔电池在为智能设备供电,则供电控制单元向第二IO端口输出高电平“1”,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出端口与接地端断开。这样,第一P-M0S管的源极的电压值小于其栅极的电压值,第一P-M0S管关断,则可插拔电池与系统供电端VSYS断开,即可插拔电池不再为智能设备供电。可选地,外部电源开始为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即外部电源为智能设备供电。[0066]可选地,当供电控制单元检测到外部电源存在时,若此时内置电池在为智能设备供电,则供电控制单元向第四IO端口输出高电平“1”,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口与接地端断开。这样,第二P-M0S管的源极的电压值小于其栅极的电压值,第二P-M0S管关断,则内置电池与系统供电端VSYS断开,即内置电池不再为智能设备供电。可选地,外部电源开始为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即外部电源为智能设备供电。[0067]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上述二极管供电电路还可包括:连接于外部电源接入端的滤波电路,该滤波电路位于外部电源检测电路之前。[0068]可选地,上述滤波电路的一种实施方式为:采用一有极电容与无极性电容并联,之后将有极电容的正极与外部电源接入端连接,负极接地。可选地,有极电容的电容量可为10iif,无极性电容的电容量可为O.lUf。有极电容称为去耦电容,可避免由于外部电源电流的突变而使电压下降,相当于滤除外部电源的纹波;无极性电容称为旁路电容,用以滤除外部电源输入信号中的高频噪声。[0069]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供电控制方法适用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供电控制电路。如图3所示,该供电控制方法包括:[0070]301、对可插拔电池和内置电池进行状态监测。[0071]302、根据状态监测结果通过第一开关电路或第二开关电路打通相应P-M0S管,以控制可插拔电池或内置电池向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0072]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供电控制方法中,对智能设备的可插拔电池和内置电池的状态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通过第一开关电路或第二开关电路打通相应的P-M0S管,进而控制可插拔电池或内置电池向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且可以对智能设备的可插拔电池和内置电池进行充电控制。本实施例基于可插拔电池,在不增加智能设备空间体积的前提下,提高智能设备电池的蓄电能力,增加智能设备的续航时间。[0073]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供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0074]401、监测可插拔电池是否存在。若监测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402;若监测为否,则执tl步骤403。[0075]402、监测可插拔电池的电压值,并转入步骤404。[0076]403、监测内置电池的电压值,并转入步骤406。[0077]404、判断可插拔电池的电压值是否小于设定的电压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403;若判断结果为否,执行步骤405。[0078]405、通过第一开关电路打通第一P-M0S管,以控制可插拔电池向智能设备提供电源。[0079]406、判断内置电池的电压值是否小于设定的电压阈值,若判断结果为否,执行步骤407;若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408。[0080]4〇7、通过第二开关电路打通第二p-MOS管,以控制内置电池向智能设备提供电源。[0081]408、控制智能设备关机。[0082]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供电控制方法中,分别对智能设备的可插拔电池和内置电池的状态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优先控制可插拔电池向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并在可插拔电池无法向智能设备供电时控制内置电池向智能设备供电。其中,基于可插拔电池,可以在不增加智能设备空间体积的前提下,提高智能设备电池的蓄电能力,增加智能设备的续航时间。[0083]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供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t0084]501、监测可插拔电池是否存在。若监测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502;若监测为否,则执行步骤503。[0085]5〇2、监测可插拔电池的电压值,并转入步骤504。[0086]5〇3、监测内置电池的电压值,并转入步骤506。[0087]504、判断可插拔电池的电压值是否小于设定的电压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503;若判断结果为否,执行步骤505。[0088]505、通过第一开关电路打通第一P-MOS管,以控制可插拔电池向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0089]506、判断内置电池的电压值是否小于设定的电压阈值,若判断结果为否,执行步骤507;若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508。[0090]507、通过第二开关电路打通第二P-M0S管,以控制内置电池向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0091]5〇8、控制智能设备关机,并转入步骤509。[0092]5〇9、当检测到智能设备处于关机状态且检测到外部电源时,通过第一充电电路和或第二充电电路分别给可插拔电池和或内置电池充电。[0093]在本实施例中,分别对智能设备的可插拔电池和内置电池的状态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优先控制可插拔电池向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并在可插拔电池无法向智能设备供电时控制内置电池向智能设备供电。其中,基于可插拔电池,可以在不增加智能设备空间体积的前提下,提高智能设备电池的蓄电能力,增加智能设备的续航时间。[0094]进一步,在智能设备关机状态下,持续检测外部电源,并在检测到外部电源时,通过第一充电电路和或第二充电电路给可插拔电池和或内置电池充电,为后续继续向智能设备供电提供条件。[0095]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0096]6〇1、监测可插拔电池是否存在。若监测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602;若监测为否,则执行步骤603。[0097]602、监测可插拔电池的电压值,并转入步骤604。[0098]603、监测内置电池的电压值,并转入步骤606。[00"]6〇4、判断可插拔电池的电压值是否小于设定的电压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603;若判断结果为否,执行步骤605。[0100]6〇5、通过第一开关电路打通第一P-M0S管,以控制可插拔电池向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0101]606、判断内置电池的电压值是否小于设定的电压阈值,若判断结果为否,执行步骤607;若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608。[0102]607、通过第二开关电路打通第二P-MOS管,以控制内置电池向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0103]608、控制智能设备关机,并转入步骤609。[0104]609、当检测到智能设备处于关机状态且检测到外部电源时,监测可插拔电池是否存在。若存在,则执行步骤610;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612。[0105]610、通过第一充电电路给可插拔电池充电,并继续执行步骤611。[0106]611、检测可插拔电池充电是否完成。若充电完成,则执行步骤612;若未完成,则返回执行步骤610。[0107]612、通过第二充电电路给内置电池充电。[0108]在本实施例中,分别对智能设备的可插拔电池和内置电池的状态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优先控制可插拔电池向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并在可插拔电池无法向智能设备供电时控制内置电池向智能设备供电。其中,基于可插拔电池,可以在不增加智能设备空间体积的前提下,提高智能设备电池的蓄电能力,增加智能设备的续航时间。[0109]进一步,在智能设备关机状态下,持续检测到外部电源,并在检测到外部电源时,优先给可插拔电池充电,并在可插拔电池不存在或充满电时继续给内置电池充电,为后续继续向智能设备供电提供条件。[0110]图7a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b所示,该智能设备70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供电控制电路701、系统供电端702以及待供电组件703;其中供电控制电路701和待供电组件703与系统供电端702连接。[0111]在本实施例中,供电控制电路701,用于:[0112]对可插拔电池和内置电池进行状态监测;[0113]根据状态监测结果通过第一开关电路或第二开关电路打通相应P-M0S管,以控制可插拔电池或内置电池向系统供电端702提供电源。[0114]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供电控制电路701在对可插拔电池和内置电池进行状态监测时,具体用于:[0115]监测可插拔电池是否存在;[0116]当监测到可插拔电池存在时,监测可插拔电池的电压值;[0117]当可插拔电池的电压值小于设定的电压阈值时,监测内置电池的电压值。[0118]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供电控制电路701在控制可插拔电池或内置电池向系统供电端702提供电源时,具体用于:[0119]当可插拔电池存在且电压值大于或等于电压阈值时,通过第一开关电路打通第一P-M0S管,以控制可插拔电池向系统供电端702提供电源;[0120]当可插拔电池不存在或者可插拔电池的电压值小于电压阈值,且内置电池的电压值大于或等于电压阈值时,通过第二开关电路打通第二P-M0S管,以控制内置电池向系统供电端702提供电源。[0121]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供电控制电路702还可用于:当检测到智能设备处于关机状态且检测到外部电源时,通过第一充电电路和第二充电电路分别给可插拔电池和内置电池充电。[0122]进一步,供电控制电路7〇2在通过第一充电电路和第二充电电路分别给内置电池充电时,具体用于:当可插拔电池存在时,通过第一充电电路给可插拔电池充电,并在可插拔电池充电完成后,通过第二充电电路给内置电池充电。[0123]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上述智能设备可以是图%所示的AR智能眼镜,包括:可插拔电池704、内置电池7〇5以及眼镜主体706。在眼镜主体706中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供电控制电路701以及待供电组件703。该六1?智能眼镜可以是眼镜、摄像头、微处理器以及微型投影设备等的功能部件的组合。基于此,待供电组件703可以是AR智能眼镜中的摄像头、微处理器、微型投影设备、显示屏等等。[0124]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中,供电控制电路对智能设备的可插拔电池和内置电池的状态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通过第一开关电路或第二开关电路打通相应的P-M0S管,进而控制可插拔电池或内置电池向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且对智能设备的可插拔电池和内置电池进行充电控制。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支持可插拔电池,在未增加空间体积的前提下,具有较高的蓄电能力,增加了续航时间。[0125]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控制电路、方法以及智能设备,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其技术效果,主要针对智能设备用于生产线巡检等应用场景,在该应用场景下,智能设备在生产线巡检时,不仅可在智能设备关机时对可插拔电池和内置电池充电,还可在智能设备运行过程中对可插拔电池和内置电池进行充电。为更好的展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控制电路、方法以及智能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当智能设备处于关机状态时对可插拔电池和内置电池进行充电示出,但不限于此。[0126]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401、4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开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0127]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电路、方法以及设备。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0128]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方法以及设备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0129]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0130]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0131]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0132]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0133]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0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0134]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0135]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供电控制电路,适用于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包括内置电池和可插拔电池;所述供电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供电电路、第二供电电路以及供电控制单元;所述第一供电电路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可插拔电池的第一接线端、与所述第一接线端连接的第一充电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智能设备的系统供电端之间的第一P-MOS管、与所述第一P-MOS管连接的第一开关电路、与所述第一接线端连接的电池检测电路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供电控制单元的可插拔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池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可插拔电池是否存在,所述可插拔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可插拔电池的电压;所述第二供电电路包括:与所述内置电池连接的第二接线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连接的第二充电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二接线端与所述系统供电端之间的第二P-MOS管、与所述第二P-MOS管连接的第二开关电路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接线端和所述供电控制单元的内置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所述内置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内置电池的电压;所述供电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充电电路、所述第二充电电路、所述电源检测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所述可插拔电池电压检测电路以及所述内置电池电压检测电路连接,用于对所述可插拔电池和所述内置电池进行充电控制,并对所述可插拔电池和所述内置电池进行状态监测,以及根据状态监测结果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或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打通相应P-MOS管,以控制所述可插拔电池或所述内置电池向所述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极管供电电路;所述二极管供电电路包括:连接于外部电源接入端与所述系统供电端之间的二极管以及连接于所述外部电源接入端的电源检测电路,所述电源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外部电源是否存在;所述供电控制单元还与所述电源检测电路连接,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外部电源存在时,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或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将当前导通的13-103管关闭,以通过所述二极管供电电路向所述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电路或所述第二充电电路包括:连接于外部电源接入端的滤波电路、连接于所述滤波电路之后的上拉电阻、连接于所述上拉电阻的另一端的充电芯片以及与所述充电芯片连接的N-M0S开关电路;其中,所述充电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接线端或所述弟一接线纟而连接,所述充电心片的选通端与N-MOS开关电路的漏极连接,所述N-MOS开关电路的栅极与所述供电控制单元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检测电路包括串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供电控制单元之间的两个电阻,所述两个电阻的串接点用于与所述可插接电源的内置电阻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接线端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系统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接线端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系统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或所述第二开关电路为单刀双掷的CMOS开关。7.—种适用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供电控制电路的供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对所述可插拔电池和所述内置电池进行状态监测;根据状态监测结果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或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打通相应P-M0S管,以控制所述可插拔电池或所述内置电池向所述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可插拔电池和所述内置电池进行状态监测,包括:监测所述可插拔电池是否存在;当监测到所述可插拔电池存在时,监测所述可插拔电池的电压值;当所述可插拔电池的电压值小于设定的电压阈值时,监测所述内置电池的电压值。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状态监测结果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或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打通相应P-M0S管,以控制所述可插拔电池或所述内置电池向所述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包括:当所述可插拔电池存在且电压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电压阈值时,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打通所述第一P-M0S管,以控制所述可插拔电池向所述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当所述可插拔电池不存在或者所述可插拔电池的电压值小于所述电压阈值,且所述内置电池的电压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电压阈值时,通过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打通所述第二P-M0S管,以控制所述内置电池向所述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处于关机状态且检测到所述外部电源时,若所述可插拔电池存在,通过所述第一充电电路给所述可插拔电池充电,并在所述可插拔电池充电完成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电路给所述内置电池充电。

百度查询: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供电控制电路及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