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分腔结构的行走部_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_201910444324.7 

申请/专利权人: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9-05-27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公开(公告)号:CN110159705B

主分类号:F16H1/06

分类号:F16H1/06;F16H57/04;E21C29/22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4.09#授权;2019.09.17#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8.23#公开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分腔结构的行走部,其壳体上设有油池,壳体上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下部与油池下部前侧壁围成开放腔室,驱动轴通过轴承支撑在壳体上,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外啮合,行走轮和从动齿轮同轴固定,且一前一后各自通过轴承旋转连接在同一支撑轴上,支撑轴贯穿安装在连接板和油池的前后侧壁上,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位于油池腔室内,行走轮位于开放腔室内,导向滑靴的前后侧壁均套设并支撑在支撑轴上,导向滑靴与连接板、油池下部的相应表面之间留有间隙。本发明能解决滚筒式采矿机开采高硬度与高磨蚀性矿料时行走部零件磨损损耗严重以及整体设备寿命短的问题。

主权项:1.一种分腔结构的行走部,包括壳体、驱动轴、驱动齿轮、从动齿轮、行走轮和导向滑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所述壳体上设有油池,所述连接板的上部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连接板的下部与油池下部前侧壁围成开放腔室,所述驱动轴通过前后两组轴承支撑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驱动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外啮合,所述行走轮和从动齿轮同轴固定,且一前一后各自通过轴承旋转连接在同一支撑轴上,所述支撑轴由前向后依次贯穿所述连接板和油池的前后侧壁上,所述支撑轴的后端插入采矿机的机身并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位于油池腔室内,所述行走轮位于所述开放腔室内,所述驱动轴和支撑轴穿过所述油池的侧壁之处均设有密封,所述导向滑靴的前后侧壁均套设并支撑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导向滑靴的前侧壁位于所述连接板的前方,二者间留有间隙,所述导向滑靴的后侧壁位于油池下部后侧壁的后方,二者间留有间隙,所述油池的下部的外侧底面与所述导向滑靴的相对应表面之间留有间隙。

全文数据:分腔结构的行走部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滚筒采矿机的行走部,尤其适用于矿料磨蚀性强、采矿机行走部开式传动状态下齿轮传动件与摩擦滑动件磨损严重的场合,属于井工采矿机械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图14所示为现有的滚筒式采矿机行走部9,其上设有驱动轮91、行走轮组件92、轴承密封93、油孔94和顶部小油盒95。驱动轮带动行走轮组件转动,驱动轮91、行走轮组件92都设置于与外界矿料粉尘环境相通的壳体的传动腔中,矿料磨蚀对传动件齿面磨损严重。顶部小油盒94为设置于壳体顶平面以下、驱动轮以上的形成独立油腔的小油池,容油体积小、滴油速度难调节、不能有效润滑传动齿轮。当采用采矿机开采高硬度、高磨蚀性矿料时,传动齿轮等磨损尤为严重,寿命很低,严重影响了行走部的整体寿命,再加上磨粒磨损引起的其他设备零部件损耗,都大幅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开采效益。针对上述问题,业内曾提出对采矿机行走部传动齿轮增加润滑,实践中由于滴油润滑效率较低,对于矮型机身行走部腔体充满矿料粉尘的运行环境,滴油润滑只能稍微缓解开式行走部传动件的磨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磨损问题。尤其是定轴传动齿轮,矿料进入齿面啮合,对传动件轴承、轴等带来异常受力,大大影响了行走部整体使用寿命。发明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腔结构的行走部,能解决滚筒式采矿机开采高硬度与高磨蚀性矿料时行走部零件磨损损耗严重以及整体设备寿命短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有:一种分腔结构的行走部,包括壳体、驱动轴、驱动齿轮、从动齿轮、行走轮、导向滑靴和连接板,所述壳体上设有油池,所述连接板的上部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连接板的下部与油池下部前侧壁围成开放腔室,所述驱动轴通过前后两组轴承支撑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驱动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外啮合,所述行走轮和从动齿轮同轴固定,且一前一后各自通过轴承旋转连接在同一支撑轴上,所述支撑轴由前向后依次贯穿所述连接板和油池的前后侧壁上,所述支撑轴的后端插入采矿机的机身并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位于油池腔室内,所述行走轮位于所述开放腔室内,所述驱动轴和支撑轴穿过所述油池的侧壁之处均设有密封,所述导向滑靴的前后侧壁均套设并支撑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导向滑靴的前侧壁位于所述连接板的前方,二者间留有间隙,所述导向滑靴的后侧壁位于油池下部后侧壁的后方,二者间留有间隙,所述油池的下部的外侧底面与所述导向滑靴的相对应表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壳体上安装有阀壳,所述阀壳内设有阀壳油道,所述阀壳上安装有调节螺钉、观察堵和油管,所述油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阀壳上,且与所述阀壳油道的出口相通,所述油管的另一端悬伸于所述行走轮的上方,所述调节螺钉和观察堵所在的孔道均与所述阀壳油道相通,其中所述调节螺钉所在的孔道与所述阀壳油道的连接点高于所述阀壳油道的出口,所述观察堵所在的孔道与所述阀壳油道的连接点低于所述阀壳油道的出口。所述壳体内设有壳体油道,所述壳体油道的进口与所述油池相通,所述壳体油道的出口与所述阀壳油道的进口相通,所述壳体油道的出口所在平面与所述阀壳油道的进口所在平面对接并密封。所述壳体上还设有顶油标、中油标和下油标,所述中油标与所述壳体油道的出口等高,所述顶油标在高度上位于所述油池腔室的顶部,所述下油标与所述驱动轴的下部的高度一致。所述行走轮和从动齿轮的一种安装结构可以为:所述行走轮的后端和所述从动齿轮的前端分别为行走轮卡爪和从动齿轮卡爪,所述行走轮卡爪和从动齿轮卡爪轴向插装并固定,所述行走轮和从动齿轮各自通过轴承径向支撑在同一个过渡套上,所述过渡套同轴套设并固定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过渡套与支撑轴之间设有静密封,所述行走轮上轴承座孔的前方还设有密封件安装槽,通过在密封件安装槽内安装旋转密封件所述行走轮与过渡套之间实现旋转密封,所述从动齿轮上轴承座孔的后方为外圈挡肩,外圈挡肩与过渡套之间在径向上保持开放状态,所述油池的下部基体设置成前侧开口结构,开口处设置成隔腔孔和隔腔端面,一隔板分别以所述隔腔孔和隔腔端面作为径向和轴向定位面固定安装在油池的下部基体上,所述隔板上设有隔板孔,所述隔板与隔腔孔之间设有隔板静密封,所述行走轮卡爪和从动齿轮卡爪相连接处与所述隔板孔轴孔配合安装,所述从动齿轮的轮体与从动齿轮卡爪之间的轴段与所述隔板孔在径向上采用隔板旋转密封。所述行走轮和从动齿轮的另一种安装结构为:所述行走轮的后端面和所述从动齿轮的前端面相对接,二者利用定位销定位,通过轴向设置的贯穿所述定位销的螺钉紧固,所述行走轮和从动齿轮各自通过轴承径向支撑在同一个过渡套上,所述过渡套同轴套设并固定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过渡套与支撑轴之间设有静密封,所述行走轮上轴承座孔的前方还设有密封件安装槽,通过在密封件安装槽内安装旋转密封件所述行走轮与过渡套之间实现旋转密封,所述从动齿轮上轴承座孔的后方为外圈挡肩,外圈挡肩与过渡套之间在径向上保持开放状态,所述行走轮和从动齿轮相连接处与油池下部前侧壁轴孔配合安装,所述行走轮的轮体的后方外轴面与油池下部前侧壁轴孔配合安装并设置旋转密封。无论上述哪种安装结构,所述过渡套与支撑轴之间的静密封优选为至少设有前后两处,并分别靠近所述过渡套的前端和后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壳体及传动件结构的特殊设计,形成了封闭的油池腔室,将驱动轴、驱动齿轮、从动齿轮都设置在装有油液的油池内,避免了矿料对定轴传动齿轮的啮合的不利影响,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传动件,因此可以更为彻底地解决传动件磨损严重和寿命低的问题。所有轴承都通过油池内的油液进行全面的润滑,保证了轴承寿命,同时避免了现有行走部结构中为实现部分轴承的脂润滑而设置的复杂的密封结构,也避免了为了实现部分轴承的油润滑而在支撑轴内设置润滑通道结构,提高了支撑轴的强度,简化了行走部的结构,也相应提高了行走部的工作可靠性。可以从油池直接引出油液对行走轮进行滴油润滑,且采用的特别设计的润滑结构其滴油速度可调,还可以防止滴油口堵塞,不仅简化了润滑结构,还改善了滴油润滑效果,因此能明显减轻行走轮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旋转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中的所述壳体不含隔板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B-B旋转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中的隔腔结构、齿轮连接结构、支撑连接结构的剖视图;图6为本发明中的齿轮连接结构的剖视图;图7为本发明中的驱动连接件的剖视图;图8为本发明中的连接板的主视图;图9为本发明中的行走轮润滑结构的主视方向放大图;图10为图9的C-C剖视图纵向;图11为图9的D-D剖视图横向;图12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13为图12的A-A旋转剖视图;图14为现有的滚筒采矿机行走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壳体;11.隔腔端面;12.隔腔孔;13.连接端面;14.定位孔;15.外弧面;16.油池下部后侧壁;161.油池下部后侧壁的后侧面;162.油池下部后侧壁的前侧面;17.阀壳安装孔;171.壳体油道;172.杆孔;173.滴油腔;181.顶孔;182.驱动轴孔;183.行走轴孔;184.透气孔;185.油标孔;186.放油孔;19.油池腔室;2.隔腔结构;21.隔板;22.螺钉;23.隔板旋转密封;24.隔板静密封;3.齿轮连接结构;30.过渡套;31.润滑通道;32.旋转密封件;33.后静密封;34.前静密封;351.第一静密封;352.第二静密封;36.从动齿轮;361.从动齿轮卡爪;37.行走轮;371.行走轮卡爪;38.螺钉;39.轴承;4.支撑连接结构;41.连接板;411.连接板的前侧面;412.连接板的后侧面;413.连接耳孔;414.连接板销孔;415.连接板螺钉孔;416.主连接孔;42.连接螺钉;43.定位销;44.支撑轴;441.扁轴头;442.定位轴段;443.光轴段;45.长螺钉;46.导向滑靴;461.前腰型孔;462.后腰型孔;463.前斜面;464.后斜面;465.滑靴内弧面;47.驱动连接组件;471.驱动轴;472.轴承;473.驱动齿轮;5.油腔附件组;51.顶盖板;511.注油口;52.透气塞;53.顶油标;531.中油标;532.下油标;54.放油堵;55.侧顶盖板;6.行走轮润滑结构;61.阀壳;62.阀壳紧固螺钉;63.阀壳密封;64.调节螺钉;65.观察堵;66.油管;67.滴油口;68.挤压阀;69.阀壳油道;7.行走部连接件;9.现有的滚筒式采矿机行走部;91.驱动轮;92.行走轮组件;93.轴承密封;94.油孔;95.顶部小油盒;0.机身。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腔结构的行走部,如图1-13所示,包括壳体1、驱动轴471、驱动齿轮473、从动齿轮36、行走轮37、导向滑靴46和连接板41。所述壳体上设有油池,所述连接板41的上部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连接板的下部与油池下部前侧壁围成开放腔室。所述驱动轴471通过前后两组轴承472支撑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驱动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驱动齿轮473与从动齿轮36外啮合。所述行走轮37和从动齿轮36同轴固定,且一前一后各自通过轴承39旋转连接在同一支撑轴44上。所述支撑轴由前向后依次贯穿所述连接板的连接耳孔413和油池的前后侧壁,所述支撑轴支撑安装在连接板和壳体上,所述支撑轴的后端插入采矿机的机身0并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473和从动齿轮36均位于油池腔室19内,浸在润滑油中。所述行走轮37则位于油池腔室之外的所述开放腔室内。所述驱动轴471和支撑轴44穿过所述油池的侧壁之处均设有密封。所述导向滑靴的前后侧壁均套设并支撑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导向滑靴的前侧壁位于所述连接板的前方,二者间留有间隙;所述导向滑靴的后侧壁位于油池下部后侧壁16的后方,二者间留有间隙,连接板41的前侧面411与油池下部后侧壁的后侧面161为导向滑靴46的偏转提供限位。所述油池的下部的外侧底面与所述导向滑靴的相对应表面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以保证导向滑靴绕轴线的正常摆动。所述油池的下部可以为半圆柱形,其外弧面15与滑靴内弧面465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连接端面13,连接端面上设有定位孔14和螺钉孔,所述连接板上对应设有连接板销孔414和连接板螺钉孔415,所述连接板通过定位销43定位、连接螺钉42固定在壳体的上部,所述连接端面13和定位孔14分别为连接板41提供轴向和径向安装基准。本实施例中所述油池设置成下部向后凹于上部的结构,使所述开放腔室与油池下部呈前后并列布置。所述驱动轴471、驱动齿轮473和轴承472组成驱动连接组件47,驱动连接组件通过浸入油池实现轴承、齿轮表面的润滑。连接板41、支撑轴44、导向滑靴46、驱动连接组件47、驱动轴471、轴承472和驱动齿轮473组成了支撑连接结构4的主要部分,用于为行走轮和导向滑靴提供支撑、与机身的连接以及拆装操作空间。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顶孔181,所述顶孔构成为所述油池的顶部开口,通过顶孔可以观察和装拆行走部的相关零件,可以向油池腔室内加油等。所述顶孔处通过固定顶盖板51封闭所述油池腔室19。所述顶盖板上可以设置注油口511,以方便向油池装油。附图中,所述驱动轴的轴承支撑在驱动轴孔182上,所述驱动轴的前端不超出油池上部前侧壁,所述驱动轴的后端向后伸出油池上部后侧壁,所述驱动轴贯穿所述油池处与油池之间设置密封,所述驱动轴位于所述油池后方的端部设有外花键,是动力输入端。所述导向滑靴的前后侧壁上分别设有前腰型孔461和后腰型孔462,所述导向滑靴的前后侧壁分别通过所述前腰型孔和后腰型孔支撑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导向滑靴的前侧壁的后侧面和后侧壁的前侧面分别设置为前斜面463和斜面464,可避免导向滑靴左右水平面内偏转时与连接板41和油池的下部的后侧壁16的干涉,保证了导向滑靴46在水平方向的正常偏转。附图所示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轴由前向后依次为光轴段443、定位轴段442和扁轴头441,所述行走轮和从动齿轮支撑在所述光轴段上,所述光轴段与所述连接板和油池的前后侧壁轴孔配合,所述光轴段与油池后侧壁上的行走轴孔183之间设置静密封。所述定位轴段和扁轴头嵌入采矿机的机身0内,所述支撑轴与采矿机的机身通过轴向贯穿所述支撑轴的长螺钉45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上优选安装有阀壳61,所述阀壳内设有阀壳油道69,所述阀壳上安装有调节螺钉64、观察堵65和刚性的油管66。所述油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阀壳上,且与所述阀壳油道的出口相通,所述油管的另一端悬伸于所述行走轮的上方。所述油管的另一端端口为滴油口67,优选设置在行走轮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的正上方。所述调节螺钉和观察堵所在的孔道均与所述阀壳油道相通,其中所述调节螺钉所在的孔道与所述阀壳油道的连接点高于所述阀壳油道的出口,所述观察堵所在的孔道与所述阀壳油道的连接点低于所述阀壳油道的出口。调节滴油速度时,先拧开观察堵65,然后旋转调节螺钉64,同时观察观察堵安装孔处油液的外漏速度,旋转调节螺钉64直至油液外漏速度达到想要的滴油速度,重新装好观察堵65。所述阀壳、阀壳油道、油管、调节螺钉和观察堵组成行走轮润滑结构6,用于行走轮的滴油润滑。行走轮润滑结构6可以以油池作为其油源。优选在所述壳体内配套设有壳体油道171,所述壳体油道的进口与所述油池相通,以便从油池直接引入润滑油。所述壳体油道的出口开设在壳体上与所述阀壳相贴合的表面上,阀壳安装后,壳体油道的出口与所述阀壳油道的进口相通,所述壳体油道的出口所在平面与所述阀壳油道的进口所在平面对接并设置阀壳密封63。为了保证滴油润滑结构的必要的空间,所述壳体上要事先设置好阀壳安装孔17,主要用于容纳阀壳61和油管66。阀壳安装孔17优选设置在行走轮顶部附近。所述阀壳安装孔17包括用于容纳油管的杆孔172和滴油腔173,当需要利用壳体作为滴油润滑结构的配套结构时,所述阀壳安装孔17还包括所述壳体油道。所述阀壳通过阀壳紧固螺钉62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上还可以设有透气塞52、油标和放油堵54,所述透气塞安装在油池的顶部的透气孔184中,所述放油堵安装在油池的底部的放油孔186中,所述油标安装在油池的前侧壁上。所述油标包括顶油标53、中油标531和下油标532,所述中油标与所述壳体油道的出口的高度基本一致,用以提示行走轮滴油润滑油液的不足;所述顶油标安装在壳体上的油标孔185中,在高度上位于所述油池腔室的顶部,用以提示油池油液的加满位置;所述下油标与所述驱动轴的下部的高度基本一致,用以提示油池内油液因泄露等原因导致的不足。所述阀壳上还安装有挤压阀68,所述挤压阀所在的孔道与所述阀壳油道相通,所述挤压阀所在的孔道与所述阀壳油道的连接点与所述阀壳油道的出口等高。所述挤压阀设有相互连接的阀芯和压簧,所述压簧和阀芯由里向外依次安装在相应孔道中。挤压所述挤压阀68可以疏通滴油口67的局部堵塞。所述顶盖板51、透气塞52、油标53、放油堵54组成了油腔附件组5。所述行走轮、从动齿轮和支撑轴的安装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方式一:如图1-6所示,所述行走轮的后端和所述从动齿轮的前端分别为行走轮卡爪371和从动齿轮卡爪361,所述行走轮卡爪和从动齿轮卡爪轴向插装并通过螺钉38轴向固定连接,使所述行走轮和从动齿轮形成为一个整体。所述行走轮和从动齿轮各自通过轴承39径向支撑在同一个过渡套30上,所述过渡套同轴套设并固定在所述支撑轴44上。过渡套和导向滑靴都有相对支撑轴轴向窜动的可能。支撑所述行走轮的轴承与支撑所述从动齿轮的轴承之间利用内隔圈进行轴承外圈的轴向限位,所述行走轮和从动齿轮之间利用外隔圈进行轴向限位。所述过渡套与支撑轴之间设有静密封,所述外隔圈与所述行走轮和从动齿轮之间各自设有静密封351。所述行走轮上轴承座孔的前方还设有密封件安装槽,通过在密封件安装槽内安装旋转密封件32所述行走轮与过渡套之间实现行走轮旋转密封。所述从动齿轮上轴承座孔的后方为外圈挡肩,外圈挡肩与过渡套之间在径向上保持开放即保持间隔无阻挡状态,作为润滑通道31,使油池腔室内的油液进入轴承腔体。油池的下部基体设置成前侧开口结构,开口处设置成隔腔孔12和隔腔端面11,一隔板21分别以所述隔腔孔和隔腔端面作为径向和轴向定位面,通过螺钉22固定安装在油池的下部基体上。所述隔板上设有隔板孔。所述隔板与隔腔孔之间设有隔板静密封24。所述行走轮卡爪和从动齿轮卡爪相连接处与所述隔板孔轴孔配合安装,所述从动齿轮的轮体与从动齿轮卡爪之间的轴段与所述隔板孔在径向上采用旋转密封23,将油池腔室19与开放腔室分隔开,同时允许齿轮连接结构3沿轴向小范围窜动。隔板21、螺钉22、隔板旋转密封23和隔板静密封24组成隔腔结构2。方式二:如图12、13所示,所述行走轮的后端面和所述从动齿轮的前端面相对接,二者利用定位销定位,即所述定位销两端分别与二者端面上的销孔配合,再通过轴向设置的贯穿所述定位销的螺钉紧固对二者进行紧固,使所述行走轮和从动齿轮形成为一个整体。所述行走轮和从动齿轮各自通过轴承径向支撑在同一个过渡套上,所述过渡套同轴套设并固定在所述支撑轴44上。支撑所述行走轮的轴承与支撑所述从动齿轮的轴承之间利用过渡套中部的凸台进行轴承内圈的轴向限位,利用内隔圈进行轴承外圈的轴向限位。所述过渡套与支撑轴之间设有静密封。所述行走轮上轴承座孔的前方还设有密封件安装槽,通过在密封件安装槽内安装旋转密封件所述行走轮与过渡套之间实现旋转密封,所述从动齿轮上轴承座孔的后方为外圈挡肩,外圈挡肩与过渡套之间在径向上保持开放即保持间隔无阻挡状态,作为润滑通道,使油池腔室内的油液进入轴承腔体。所述从动齿轮的前端与对应的轴承的外圈之间采用第二静密封352。所述行走轮的轮体的后方外轴面与油池下部前侧壁轴孔配合安装并设置旋转密封。采用方式二时,所述壳体的侧边顶上开设安装孔,以方便从动齿轮的安装。使用状态下,该安装孔处用侧顶盖板55封闭。无论从动齿轮和行走轮采用上述哪种安装方式,所述过渡套与支撑轴之间的静密封优选为至少设有前后两处,分别是前静密封34和后静密封33,并分别靠近所述过渡套的前端和后端,前静密封34作为后静密封33的辅助密封,可增加密封的可靠性。所述行走轮37、从动齿轮36、螺钉38、轴承39、过渡套30以及相关的静密封和动密封组成齿轮连接结构3。相关的静密封和动密封用于确保油池的封闭性,避免油液流出油池腔室。所述支撑轴用以支撑齿轮连接结构3与导向滑靴46。连接板41的后侧面412与油池下部后侧壁的前侧面162为齿轮连接结构3的轴向窜动提供限位。所述壳体和连接板上对应设有多个主连接孔416,所述分腔结构的行走部通过行走部连接件7穿过主连接孔416将连接板和壳体一起紧固于采矿机的机身上,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和结构的稳定性。本文中所称的前、后分别对应图2视角下的左、右。

权利要求:1.一种分腔结构的行走部,包括壳体、驱动轴、驱动齿轮、从动齿轮、行走轮和导向滑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所述壳体上设有油池,所述连接板的上部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连接板的下部与油池下部前侧壁围成开放腔室,所述驱动轴通过前后两组轴承支撑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驱动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外啮合,所述行走轮和从动齿轮同轴固定,且一前一后各自通过轴承旋转连接在同一支撑轴上,所述支撑轴由前向后依次贯穿所述连接板和油池的前后侧壁上,所述支撑轴的后端插入采矿机的机身并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位于油池腔室内,所述行走轮位于所述开放腔室内,所述驱动轴和支撑轴穿过所述油池的侧壁之处均设有密封,所述导向滑靴的前后侧壁均套设并支撑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导向滑靴的前侧壁位于所述连接板的前方,二者间留有间隙,所述导向滑靴的后侧壁位于油池下部后侧壁的后方,二者间留有间隙,所述油池的下部的外侧底面与所述导向滑靴的相对应表面之间留有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腔结构的行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顶孔,所述顶孔构成为所述油池的顶部开口,所述顶孔处通过固定顶盖板封闭所述油池腔室。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腔结构的行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由前向后依次为光轴段、定位轴段和扁轴头,所述行走轮和从动齿轮支撑在所述光轴段上,所述光轴段与所述连接板和油池的前后侧壁轴孔配合,所述定位轴段和扁轴头嵌入采矿机的机身内,所述支撑轴与采矿机的机身通过轴向贯穿所述支撑轴的长螺钉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腔结构的行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安装有阀壳,所述阀壳内设有阀壳油道,所述阀壳上安装有调节螺钉、观察堵和油管,所述油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阀壳上,且与所述阀壳油道的出口相通,所述油管的另一端悬伸于所述行走轮的上方,所述调节螺钉和观察堵所在的孔道均与所述阀壳油道相通,其中所述调节螺钉所在的孔道与所述阀壳油道的连接点高于所述阀壳油道的出口,所述观察堵所在的孔道与所述阀壳油道的连接点低于所述阀壳油道的出口。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腔结构的行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壳体油道,所述壳体油道的进口与所述油池相通,所述壳体油道的出口与所述阀壳油道的进口相通,所述壳体油道的出口所在平面与所述阀壳油道的进口所在平面对接并密封。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腔结构的行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有顶油标、中油标和下油标,所述中油标与所述壳体油道的出口等高,所述顶油标在高度上位于所述油池腔室的顶部,所述下油标与所述驱动轴的下部的高度一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腔结构的行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上还安装有挤压阀,所述挤压阀所在的孔道与所述阀壳油道相通,所述挤压阀所在的孔道与所述阀壳油道的连接点与所述阀壳油道的出口等高。8.如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分腔结构的行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的后端和所述从动齿轮的前端分别为行走轮卡爪和从动齿轮卡爪,所述行走轮卡爪和从动齿轮卡爪轴向插装并固定,所述行走轮和从动齿轮各自通过轴承径向支撑在同一个过渡套上,所述过渡套同轴套设并固定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过渡套与支撑轴之间设有静密封,所述行走轮上轴承座孔的前方还设有密封件安装槽,通过在密封件安装槽内安装旋转密封件所述行走轮与过渡套之间实现旋转密封,所述从动齿轮上轴承座孔的后方为外圈挡肩,外圈挡肩与过渡套之间在径向上保持开放状态,所述油池的下部基体设置成前侧开口结构,开口处设置成隔腔孔和隔腔端面,一隔板分别以所述隔腔孔和隔腔端面作为径向和轴向定位面固定安装在油池的下部基体上,所述隔板上设有隔板孔,所述隔板与隔腔孔之间设有隔板静密封,所述行走轮卡爪和从动齿轮卡爪相连接处与所述隔板孔轴孔配合安装,所述从动齿轮的轮体与从动齿轮卡爪之间的轴段与所述隔板孔在径向上采用隔板旋转密封。9.如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分腔结构的行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的后端面和所述从动齿轮的前端面相对接,二者利用定位销定位,通过轴向设置的贯穿所述定位销的螺钉紧固,所述行走轮和从动齿轮各自通过轴承径向支撑在同一个过渡套上,所述过渡套同轴套设并固定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过渡套与支撑轴之间设有静密封,所述行走轮上轴承座孔的前方还设有密封件安装槽,通过在密封件安装槽内安装旋转密封件所述行走轮与过渡套之间实现旋转密封,所述从动齿轮上轴承座孔的后方为外圈挡肩,外圈挡肩与过渡套之间在径向上保持开放状态,所述行走轮的轮体的后方外轴面与油池下部前侧壁轴孔配合安装并设置旋转密封。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分腔结构的行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套与支撑轴之间的静密封至少设有前后两处,并分别靠近所述过渡套的前端和后端。

百度查询: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分腔结构的行走部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