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除霜格栅总成、车辆及其仪表板总成_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_201710936972.5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7-10-10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公开(公告)号:CN109649338B

主分类号:B60S1/54

分类号:B60S1/54;B60H1/34;B60K37/20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4.05#授权;2019.07.05#著录事项变更;2019.05.14#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4.19#公开

摘要:本公开涉及一种除霜格栅总成、车辆仪表板总成和车辆,通过除霜风道本体1限定除霜风道F,与该除霜风道F连通的除霜风口21开设于车辆内饰板,其中,所述除霜格栅总成包括防尘装置和用于致动所述防尘装置的驱动装置,所述防尘装置设置在所述除霜风口21处并且固定于所述除霜风道本体1和或所述车辆内饰板,所述驱动装置致动所述防尘装置以可选择地遮盖或打开所述除霜风道F。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除霜格栅总成能够避免灰尘和异物落入除霜风道,从而避免在使用除霜功能时除霜风道被堵塞以及从除霜风道中吹出灰尘而污染车内空气。

主权项:1.一种除霜格栅总成,通过除霜风道本体1限定除霜风道F,与该除霜风道F连通的除霜风口21开设于车辆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格栅总成包括防尘装置和用于致动所述防尘装置的驱动装置,所述防尘装置设置在所述除霜风口21处并且固定于所述除霜风道本体1和或所述车辆内饰板,所述驱动装置致动所述防尘装置以可选择地遮盖或打开所述除霜风道F;所述防尘装置包括多个叶片31,每个所述叶片31均通过各自的第一铰接轴32枢转地连接于所述除霜风道本体1,每个所述叶片31的所述第一铰接轴32相互平行布置,所述多个叶片31通过联动机构连接在一起,通过所述驱动装置致动所述联动机构,能够使得所述多个叶片31绕各自的所述第一铰接轴32同步地转动至连成一个平面或彼此平行;所述联动机构位于所述除霜风道本体1的外侧,并且包括主连杆51和副连杆52,每个所述叶片31对应有一个副连杆52,所述副连杆5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轴32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53与所述主连杆51铰接;所述驱动装置配置为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连杆51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以将所述输出轴的转动转换为所述主连杆51的平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同轴固定于所述输出轴的传动轮61和从所述传动轮61的外侧表面垂直向外延伸的偏心销62,所述主连杆51的一端通过该偏心销62铰接于所述传动轮61;所述偏心销62的轴线与所述传动轮61的圆心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铰接轴53与所述第一铰接轴3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除霜风口21为用于前挡风玻璃的前除霜风口,所述车辆内饰板为仪表板2。

全文数据:除霜格栅总成、车辆及其仪表板总成技术领域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除霜格栅总成、车辆仪表板总成和车辆。背景技术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车内外温差造成前挡风玻璃结霜,影响驾驶员的视线,造成安全隐患。因此,现有车辆中,通常设置有除霜风道,除霜风道的除霜风口设置在仪表板上,暖风进入除霜风道后从除霜风口吹出,吹向前挡风玻璃,以融化玻璃表面的结霜。这种除霜风道在除霜风口处通常设置有格栅,以防止物品掉入除霜风道中。但在不使用的情况下,除霜风道一直处于暴露状态,除霜风道内容易落入和积累灰尘,在下次使用除霜功能时,暖风容易将这些灰尘吹出,污染车内空气。此外,格栅能够阻挡体积较大的物品掉入除霜风道中,但阻挡不了体积较小的物品,因此容易导致除霜风道被这类掉入除霜风道中的物品堵塞,从而影响除霜效果。发明内容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霜格栅总成,该除霜格栅总成能够避免灰尘和异物落入除霜风道,从而避免在使用除霜功能时除霜风道被堵塞以及从除霜风道中吹出灰尘而污染车内空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除霜格栅总成,通过除霜风道本体限定除霜风道,与该除霜风道连通的除霜风口开设于车辆内饰板,所述除霜格栅总成包括防尘装置和用于致动所述防尘装置的驱动装置,所述防尘装置设置在所述除霜风口处并且固定于所述除霜风道本体和或所述车辆内饰板,所述驱动装置致动所述防尘装置以可选择地遮盖或打开所述除霜风道。可选择地,所述防尘装置包括多个叶片,每个所述叶片均通过各自的第一铰接轴枢转地连接于所述除霜风道本体,每个所述叶片的所述第一铰接轴相互平行布置,所述多个叶片通过联动机构连接在一起,通过所述驱动装置致动所述联动机构,能够使得所述多个叶片绕各自的所述第一铰接轴同步地转动至连成一个平面或彼此平行。可选择地,所述联动机构位于所述除霜风道本体的外侧,并且包括主连杆和副连杆,每个所述叶片对应有一个副连杆,所述副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轴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与所述主连杆铰接。可选择地,所述驱动装置配置为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连杆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以将所述输出轴的转动转换为所述主连杆的平动。可选择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同轴固定于所述输出轴的传动轮和从所述传动轮的外侧表面垂直向外延伸的偏心销,所述主连杆的一端通过该偏心销铰接于所述传动轮。可选择地,所述偏心销的轴线与所述传动轮的圆心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铰接轴与所述第一铰接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可选择地,所述除霜风口为用于前挡风玻璃的前除霜风口,所述车辆内饰板为仪表板。可选择地,所述除霜风口为用于前排车门玻璃的侧除霜风口,所述车辆内饰板为仪表板或车门内护板或A柱饰板。可选择地,所述除霜格栅总成还包括防尘开关,该防尘开关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当所述防尘开关打开时,所述防尘装置打开所述除霜风道,当所述防尘开关关闭时,所述防尘装置遮盖所述防尘风道。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仪表板总成,所述车辆仪表板总成包括仪表板,所述车辆仪表板总成还包括上述除霜格栅总成,所述仪表板用作所述车辆内饰板,所述车辆仪表板总成还包括所述风道本体,该风道本体设置在所述仪表板内侧并且在所述除霜风口处连接于所述仪表板的内表面。可选择地,所述除霜格栅总成还包括防尘开关,该防尘开关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当所述防尘开关打开时,所述防尘装置打开所述除霜风道,当所述防尘开关关闭时,所述防尘装置遮盖所述防尘风道,所述车辆仪表板总成设置有用于打开关闭车辆除霜除雾功能的除霜开关,该除霜开关与所述防尘开关集成为一体。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仪表板总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除霜格栅总成通过设置防尘装置,可以在车辆不使用除霜功能的情况下,在除霜风口处遮盖除霜风道,从而避免灰尘和异物落入和堆积在除霜风道中,避免堵塞除霜风道,并且由此,当车辆使用除霜功能时,通过驱动装置致动防尘装置而打开除霜风道,使得暖风能够从除霜风口吹出,从而融化玻璃表面的结霜,由于除霜风道中不再有积尘,因此,使用除霜功能时不会有灰尘从除霜风道中吹出而污染车内环境。本公开提供的车辆仪表板总成和车辆包括上述除霜格栅总成,因此同样具有上述优点,为了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沿其Z向的俯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叶片和仪表板;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除霜格栅总成沿车辆的XZ平面剖切的剖视示意图,其中,在该图中,叶片连成一个平面,除霜风道F处于被遮盖的状态;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除霜格栅总成沿车辆的Y向的向视示意图,其中,在该图中,叶片连成一个平面,除霜风道F处于被遮盖的状态;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除霜格栅总成沿车辆的Z向的俯视示意图,其中,在该图中,叶片连成一个平面,除霜风道F处于被遮盖的状态;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除霜格栅总成沿车辆的XZ平面剖切的剖视示意图,其中,在该图中,叶片相互平行,除霜风道F处于打开的状态;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除霜格栅总成沿车辆的Y向的向视示意图,其中,在该图中,叶片相互平行,除霜风道F处于打开的状态;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除霜格栅总成沿车辆的Z向的俯视示意图,其中,在该图中,叶片相互平行,除霜风道F处于打开的状态。附图标记说明1-除霜风道本体,11-送风口,2-仪表板,21-除霜风口,31-叶片,32-第一铰接轴,4-驱动装置,51-主连杆,52-副连杆,53-第二铰接轴,61-传动轮,62-偏心销,7-除霜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其中,“Y”对应车辆的横向,“Z”对应车辆的垂向。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通常以车辆的垂向方向Z向、横向方向Y向、纵向方向X向进行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上述方位词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除霜格栅总成,通过除霜风道本体1限定除霜风道F,与该除霜风道F连通的除霜风口21开设于车辆内饰板,所述除霜格栅总成包括防尘装置和用于致动所述防尘装置的驱动装置,所述防尘装置设置在所述除霜风口21处并且固定于所述除霜风道本体1和或所述车辆内饰板,所述驱动装置致动所述防尘装置以可选择地遮盖或打开所述除霜风道F。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除霜格栅总成通过设置防尘装置,可以在车辆不使用除霜功能的情况下,在除霜风口21处遮盖除霜风道F,从而避免灰尘和异物落入和堆积在除霜风道F中,避免堵塞除霜风道F,并且由此,当车辆使用除霜功能时,通过驱动装置致动防尘装置而打开除霜风道F,使得风能够从除霜风口吹出,从而融化玻璃表面的结霜或除去玻璃表面的雾气,由于除霜风道F中不再有积尘,因此,使用除霜功能时不会有灰尘从除霜风道中吹出而污染车内环境。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防尘装置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配置。例如,可以构造为可以伸缩的遮挡板,当不使用除霜功能时,该遮挡板伸出到除霜风口,以遮挡除霜风道F,当使用除霜功能时,将遮挡板缩回即可暴露除霜风道F,以便于风从中吹出。另外,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虽然防尘装置设置在除霜风口21处,但并不限制防尘装置必须与车辆内饰板连接,还可以与除霜风道本体连接,对此,本公开并不具体限制。图1至图7示出了本公开提供的除霜格栅总成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除霜风口21为用于前挡风玻璃的前除霜风口,车辆内饰板为仪表板2,除霜格栅总成用于为前挡风玻璃进行除霜除雾,防尘装置连接于除霜风道本体1。当然,在本公开其它实施方式中,除霜风口21可以为用于前排车门玻璃的侧除霜风口,除霜格栅总成为用于为前排车门玻璃进行除霜除雾的除霜格栅总成,以使得驾驶员能够透过车窗玻璃清楚地观察后视镜,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车辆内饰板可以为仪表板2,该仪表板2的两侧,除霜风口21设置有两个,分别对准左右两侧的车门玻璃;当然,上述车辆内饰板也可以为车门内护板或A柱饰板,对此,本公开不进行具体限制,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即可。参考图1、图4至图7中所示,所述防尘装置包括多个叶片31,每个所述叶片31均通过各自的第一铰接轴32枢转地连接于所述除霜风道本体1,每个叶片31的第一铰接轴32相互平行布置,所述多个叶片31通过联动机构连接在一起,通过所述驱动装置致动所述联动机构,能够使得所述多个叶片31绕各自的所述第一铰接轴32同步地转动至连成一个平面或彼此平行。当叶片31连成一个平面时,在所述除霜风口21处遮盖除霜风道F,避免灰尘落入除霜风道F中;当叶片31彼此平行非连成一个平面时,来自除霜风道F的暖风能够从除霜风口21吹出,融化玻璃上的结霜,完成除霜工作,或者除雾工作。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联动机构可以有多种合适的配置方式。在图1至图7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至图7中所示,除霜风道本体1的内侧限定所述除霜风道F,所述联动机构位于所述除霜风道本体1的外侧即与所述除霜风道F相对的一侧,并且包括主连杆51和副连杆52,每个所述叶片31对应有一个副连杆52,所述副连杆5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轴32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53与所述主连杆51铰接。在图1至图7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铰接轴32沿车辆的纵向延伸,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向左、向右移动主连杆51,能够通过多个副连杆52带动各自的叶片31同步地绕其各自的第一铰接轴32转动。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可以有多种合适的配置方式。可选择地,所述驱动装置配置为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连杆51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以将所述输出轴的转动转换为所述主连杆51的平动。其中,传动机构可以有多种可是的配置方式实现上述运动的转换。可选择地,参考图2至图7中所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同轴固定于所述输出轴的传动轮61和从所述传动轮61的外侧表面垂直向外延伸的偏心销62,所述主连杆51的一端通过该偏心销62铰接于所述传动轮61。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传动轮61转动,通过偏心销62驱动主连杆51在车辆的YZ平面内平移,进而带动副连杆52及之后的对应的叶片31绕其对应的第一铰接轴32转动。可选择地,参考图5和图6中所示,所述偏心销62的轴线与所述传动轮61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可以等于所述第二铰接轴53与所述第一铰接轴3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由此,传动轮61转过的角度与叶片31转过的角度相同,便于对叶片31的转动角度的控制。此外,在图1至图7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除霜风口21的长度方向与车辆的横向方向对应,且所述除霜风口21设置在所述仪表板2沿所述车辆的横向方向的中央位置,以在开启除霜功能时,能够前挡风玻璃板上的结霜雾气被对称地融化吹散。另外,为了提高融化吹散玻璃外表面的结霜雾气的速度,所述除霜风口21的长度可以不小于所述仪表板2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的长度的二分之一。此外,为了便于控制,所述除霜格栅总成还包括防尘开关,该防尘开关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当所述防尘开关打开时,所述防尘装置打开所述除霜风道F,当所述防尘开关关闭时,所述防尘装置遮盖所述防尘风道F。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仪表板总成,所述车辆仪表板总成包括仪表板,所述车辆仪表板总成还包括上述的除霜格栅总成,所述仪表板2用作所述车辆内饰板,所述车辆仪表板总成还包括所述风道本体1,该风道本体1设置在所述仪表板2内侧并且在所述除霜风口21处连接例如通过卡接结构于所述仪表板2的内表面。其中,所述除霜格栅总成还可以包括防尘开关,该防尘开关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当所述防尘开关打开时,所述防尘装置打开所述除霜风道F,当所述防尘开关关闭时,所述防尘装置遮盖所述防尘风道F,所述车辆仪表板总成设置有用于打开关闭车辆除霜除雾功能的除霜开关7,为了简化用户的操作,除霜开关7与所述防尘开关集可以成为一体,因此,当打开除霜开关7时,能够在打开车辆除霜除雾功能的同时使得所述防尘装置打开所述除霜风道F,风从除霜风道F的送风口11进入,从除霜风口21吹出,吹向玻璃表面,从而吹化吹散玻璃表面的结霜雾气;当关闭除霜开关7时,能够关闭车辆除霜除雾功能的同时使得防尘装置遮盖所述防尘风道F,避免灰尘或异物落入除霜风道中。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仪表板总成。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除霜格栅总成,通过除霜风道本体1限定除霜风道F,与该除霜风道F连通的除霜风口21开设于车辆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格栅总成包括防尘装置和用于致动所述防尘装置的驱动装置,所述防尘装置设置在所述除霜风口21处并且固定于所述除霜风道本体1和或所述车辆内饰板,所述驱动装置致动所述防尘装置以可选择地遮盖或打开所述除霜风道F。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霜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装置包括多个叶片31,每个所述叶片31均通过各自的第一铰接轴32枢转地连接于所述除霜风道本体1,每个所述叶片31的所述第一铰接轴32相互平行布置,所述多个叶片31通过联动机构连接在一起,通过所述驱动装置致动所述联动机构,能够使得所述多个叶片31绕各自的所述第一铰接轴32同步地转动至连成一个平面或彼此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霜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位于所述除霜风道本体1的外侧,并且包括主连杆51和副连杆52,每个所述叶片31对应有一个副连杆52,所述副连杆5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轴32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53与所述主连杆51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霜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配置为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连杆51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以将所述输出轴的转动转换为所述主连杆51的平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霜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同轴固定于所述输出轴的传动轮61和从所述传动轮61的外侧表面垂直向外延伸的偏心销62,所述主连杆51的一端通过该偏心销62铰接于所述传动轮6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霜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销62的轴线与所述传动轮61的圆心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铰接轴53与所述第一铰接轴3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霜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风口21为用于前挡风玻璃的前除霜风口,所述车辆内饰板为仪表板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霜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风口21为用于前排车门玻璃的侧除霜风口,所述车辆内饰板为仪表板2或车门内护板或A柱饰板。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霜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格栅总成还包括防尘开关,该防尘开关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当所述防尘开关打开时,所述防尘装置打开所述除霜风道F,当所述防尘开关关闭时,所述防尘装置遮盖所述防尘风道F。10.一种车辆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仪表板总成包括仪表板2,所述车辆仪表板总成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除霜格栅总成,所述仪表板2用作所述车辆内饰板,所述车辆仪表板总成还包括所述风道本体1,该风道本体1设置在所述仪表板2内侧并且在所述除霜风口21处连接于所述仪表板2的内表面。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格栅总成还包括防尘开关,该防尘开关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当所述防尘开关打开时,所述防尘装置打开所述除霜风道F,当所述防尘开关关闭时,所述防尘装置遮盖所述防尘风道F,所述车辆仪表板总成设置有用于打开关闭车辆除霜除雾功能的除霜开关7,该除霜开关7与所述防尘开关集成为一体。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车辆仪表板总成。

百度查询: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除霜格栅总成、车辆及其仪表板总成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