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阻尼装置和转向装置_株式会社捷太格特;NOK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_201610922099.X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NOK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申请日:2016-10-21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公开(公告)号:CN107031701B

主分类号:B62D3/12(20060101)

分类号:B62D3/12(20060101)

优先权:["20151022 JP 2015-208062"]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0.11.27#授权;2018.10.16#实质审查的生效;2017.08.11#公开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尼装置和转向装置。在阻尼装置中,当大直径部不对凸缘部施加冲击力时,弹性体以一定间隙设置在壳体和筒形部中的一者中,并且当大直径部对凸缘部施加冲击力时,弹性体通过限制表面和凸缘部在轴向方向上被压缩以变形成弹性体与壳体、限制表面、筒形部和凸缘部都接触的状态从而填充在间隙中。在筒形部的端部进入避让部中并且冲击接受构件保持与壳体的非接触状态时,冲击接受构件相对于壳体的运动通过变形的弹性体被限制。

主权项:1.一种阻尼装置,包括:轴,所述轴具有轴部和大直径部;壳体,所述壳体形成为筒形并且所述轴插入穿过所述壳体,所述轴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沿轴向方向移动,所述壳体设置有面向所述大直径部的端面侧的限制表面;以及冲击吸收构件,所述冲击吸收构件插在所述轴部上并且在所述轴向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大直径部的端面与所述限制表面之间,其中,所述冲击吸收构件包括:冲击接受构件,所述冲击接受构件包括筒形部和凸缘部,所述筒形部面向所述壳体的内周表面,所述凸缘部从所述筒形部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并且面向所述限制表面,并且所述凸缘部能够与所述大直径部相接触;以及弹性体,所述弹性体设置在由所述壳体的内周表面、所述限制表面、所述筒形部的外周表面以及所述凸缘部形成的空间中,并且所述弹性体由橡胶材料或具有类似橡胶的弹性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其中,所述壳体包括避让部,所述避让部通过从所述限制表面沿所述径向方向向内连续设置的区域限定,其中,所述筒形部的端部能够沿着所述轴向方向朝向所述大直径部的相反侧进一步行进超过所述限制表面;当所述大直径部不对所述凸缘部施加冲击力时,所述弹性体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内周表面和所述筒形部的外周表面中的至少一者具有间隙;当所述大直径部对所述凸缘部施加冲击力时,所述弹性体通过所述限制表面和所述凸缘部在所述轴向方向上被压缩以变形成处于所述弹性体与所述壳体的内周表面、所述限制表面、所述筒形部的外周表面以及所述凸缘部都接触的状态从而填充在所述间隙中,并且在所述筒形部的端部进入所述避让部并且所述冲击接受构件保持与所述壳体的非接触状态时,所述冲击接受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相对运动通过变形的弹性体被限制。

全文数据:阻尼装置和转向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阻尼装置和使用该阻尼装置的转向装置。背景技术[0002]车辆用的转向装置通过使经由拉杆连接至转向轮的齿条轴在轴向方向上往复移动而改变转向轮轮胎的方向。齿条轴以可滑动的方式容置在壳体中。齿条轴构造成使得齿条轴的往复运动范围在达到往复运动范围的极限时通过在齿条轴的端部处形成的大直径部与壳体的碰撞而在物理上被限制。更详细地,伴随着车辆的驾驶员对方向盘的操作,输入了使齿条轴在轴向方向上移动的力正向力)。反之亦然,例如,当转向轮行驶到路边石上时,从转向轮朝向齿条轴输入了过大的力。这样的过大的力使齿条轴沿轴向方向移动反向力)。伴随着正向力或反向力的输入,当齿条轴在轴向方向上移动直到其与壳体碰撞为止时,发生所谓的“端部抵接”。[0003]在转向装置中,阻尼装置设置在端部抵接部处以吸收或抑制在端部抵接操作时产生的冲击。作为阻尼装置的已知装置包括具有大直径部的齿条轴、壳体以及冲击吸收构件,齿条轴以可移动的方式沿轴向方向插入穿过壳体,壳体限制齿条轴的大直径部的轴向运动,冲击吸收构件插在齿条轴的轴部上并且在轴向方向上设置在大直径部的端面与壳体之间。[0004]根据专利文献1的转向装置包括设置在端部构件大直径部与壳体之间的弹性体冲击吸收构件)。在大直径部与壳体碰撞时,冲击吸收构件在经由大直径部接受冲击的同时吸收碰撞冲击。冲击吸收构件包括端板冲击接受构件),端板在与大直径部接触时接受碰撞冲击。冲击接受构件形成有与壳体的预定部接触的限制部。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冲击吸收构件阻尼构件),该冲击吸收构件具有与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冲击吸收构件类似的环形板状限制部止动构件)。根据专利文献3的阻尼装置包括设置在大直径部的面向壳体的端部齿条端处的冲击吸收构件阻尼构件)。详细地,环形冲击吸收构件设置在大直径部的端面上并且从该端面突出。用作专利文献1和2的“限制部”的凹部设置在壳体的限制表面处。通过大直径部与壳体的限制表面之间的接触,能够将冲击吸收构件的轴向方向上的压缩位移限制在预定范围内。[0005]相关技术列表[0006]专利文献[0007][专利文献1]:JP2015-128981A[0008][专利文献2]:JP2〇15-63157A[0009][专利文献3]:JP2012-35713A发明内容[0010]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0011]然而,根据专利文献1和2的阻尼装置,限制部与壳体的预定部相接触的结构是必要条件。在施加预定力时冲击吸收构件沿轴向方向移位。限制部通过与壳体相接触使冲击吸收构件的移位停止。因而,冲击吸收构件的弹性体的压缩位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并且能够实现确保弹性体的耐久性的有利效果。通常,限制部和壳体由金属材料形成。因此,当冲击吸收构件接受到的碰撞力过大时,限制部和壳体在大力作用下立刻彼此接触,并且产生金属与金属的碰撞。专利文献3中的阻尼装置也可以通过金属制成的大直径部与金属制成的壳体的限制表面的接触产生类似的碰撞冲击。[0012]例如,在转向装置中,形成转向装置的部件中的每个部件设计成通过冲击吸收构件吸收冲击对例如在行驶到路边石上时产生的大的反向力的输入时的碰撞冲击具有耐久性。然而,部件的考虑到实际上不太会产生的大的反向力的碰撞冲击的设计没有实现。[0013]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尼装置和转向装置,该阻尼装置和转向装置能够通过可靠地抑制冲击力传递至装置的每个部件来保持装置的功能。[0014]解决问题的手段[0015]根据本发明的阻尼装置包括轴、壳体以及冲击吸收构件,轴设置有轴部和大直径部,壳体形成为筒形并且轴插入穿过壳体以便轴相对于壳体在轴向方向上可滑动地运动,壳体设置有面向大直径部的端面侧的限制表面,冲击吸收构件插在轴部上并且在轴向方向上设置在大直径部的端面与限制表面之间。阻尼装置的冲击吸收构件包括冲击接受构件和弹性体,冲击接受构件设置有筒形部和凸缘部,筒形部面向壳体的内周表面,凸缘部从筒形部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并且面向限制表面,并且凸缘部能够与大直径部相接触,弹性体设置在由壳体的内周表面、限制表面、筒形部的外周表面和凸缘部形成的空间中,并且弹性体由橡胶材料或具有类似橡胶的弹性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阻尼装置的壳体包括避让部,避让部通过在限制表面的径向方向上的内侧连续设置的区域限定,其中,筒形部的端部可以沿着轴向方向进一步朝向大直径部的相反侧行进超过限制表面。[0016]当大直径部不对凸缘部施加冲击力时,弹性体设置成相对于壳体的内周表面和筒形部的外周表面中的至少一者具有间隙。当大直径部对凸缘部施加冲击力时,弹性体通过限制表面和凸缘部在轴向方向上被压缩。因此,弹性体变形成填充该间隙使得壳体的内周表面、限制表面、筒形部的外周表面和凸缘部都与弹性体相接触。然后,通过在筒形部的端部进入避让部的运动期间保持冲击接受构件相对于壳体的非接触状态,冲击接受构件相对于壳体的运动由于变形的弹性体而被限制。[0017]根据本发明的转向装置包括根据本发明的阻尼装置。转向装置包括轴,轴包括通过拉杆连接至转向轮的齿条轴,齿条轴通过在轴向方向上的往复运动使要转向的转向轮转向。轴设置有与拉杆相连接的大直径部以及将齿条轴容置在其中的壳体。[0018]根据本发明的阻尼装置或转向装置,当大直径部对凸缘部施加冲击力时,弹性体开始压缩变形以减小间隙并且接着进一步压缩变形以填满间隙。通过弹性体与竖向截面中的所有四个表面的接触,增大了弹性体的刚度并且能够限制冲击接受构件相对于壳体的运动。壳体设置有避让部,筒形部的端部可以沿着轴向方向从限制表面进一步朝向大直径部的相反侧行进。冲击接受构件的筒形部的端部进入避让部。使得筒形部的端部在大直径部对凸缘部施加冲击力时进入其中的避开区域通过避让部确保可靠地避免了冲击接受构件与壳体之间的接触。冲击接受构件能够可靠地保持与壳体的非接触状态,并且能够防止将冲击力传递至装置的每个部件以提高装置的可靠性。[0019]在本说明书中,“弹性体”是指由表现出如一般限定的“类似橡胶的弹性”的原材料形成的任何构件,并且这种意义内的任何构件不应被排除在外。作为这种弹性体,可以优选地使用橡胶材料或具有类似橡胶的弹性的合成树脂。附图说明[0020]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的各方面在借助于附图阅读下面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时变得明显,在附图中:[0021]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整个电动转向装置的概念图;[0022]图2是根据实施方式的阻尼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0023]图3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冲击吸收构件的部分立体图;[0024]图4是示出了冲击吸收构件的压缩载荷与位移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0025]图5A是冲击吸收构件在端部抵接之前的状态下的截面图;[0026]图5B是阻尼装置在正常冲击力施加至冲击吸收构件时的状态下的截面图;[0027]图5C是阻尼装置在异常状态下的冲击力施加至冲击吸收构件时的状态下的截面图;[0028]图6A是根据改进实施方式1的阻尼装置在端部抵接之前的截面图;[0029]图6B是根据改进实施方式1的阻尼装置在端部抵接之后的截面图;[0030]图7A是根据改进实施方式2的阻尼装置在端部抵接之前的截面图;以及[0031]图7B是根据改进实施方式2的阻尼装置在端部抵接之后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0032]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根据本发明的阻尼装置和根据本发明的使用本发明的阻尼装置的转向装置进行说明。在图1中,转向装置ST包括转向机构10、转动机构20、转向辅助机构30、扭矩检测装置40以及阻尼装置50。[0033]1•转向装置的结构)[0034]如图1中所示,转向机构10包括方向盘11和转向轴12。方向盘11固定至转向轴12的端部。转向轴12传递施加至方向盘11的转向扭矩以用于使要转向的转向轮26、26转动。转向轴12通过将柱状轴13、中间轴14以及小齿轮轴15连接而形成。小齿轮轴15包括输入轴15a、输出轴15b以及扭力杆15c。输入轴15a的输入侧部连接至中间轴14的输出侧部。小齿轮15d形成在输出轴15b的输出侧部处。[0035]转动机构20包括齿条轴21和大致形成为筒形的壳体22。齿条轴21容置在壳体中并且由此支承以便沿着A轴线方向直线地往复运动。壳体22包括第一壳体22a和第二壳体22b,第二壳体22b在图1中所示的沿着A轴线方向的左侧处固定至第一壳体22a。[0036]小齿轮轴I5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第一壳体22a中。齿条轴21设置有齿条21a并且齿条21a和小齿轮15d彼此相互啮合以形成齿条和小齿轮机构23。齿条和小齿轮结构23容置在第一壳体22a中。[0037]齿条轴21包括位于轴部211的两端处的一对大直径部51、51。这一对大直径部51、51通过齿条轴21的轴部211的两端的直径扩大而形成。一对球头栓27、27容置在所述一对大直径部51、51中以形成球形接头。一对拉杆24、24各自连接至球头栓27、27的端部并且拉杆24、24的各自稍端连接至与要转向的转向轮26、26装配的转向节未示出)。因此,当方向盘11转向时,转向扭矩传递至转向轴12并且小齿轮轴15旋转。小齿轮轴15的旋转通过小齿轮15d和齿条2la的接合而转变成齿条轴21的直线往复运动。这种往复运动经由拉杆24、24传递至转向节。因此,要转向的转向轮26、26转动从而改变车辆的行驶方向。此处应当指出的是,附图标记25指示用于保持转动机构20的容置空间包括壳体22的内部处于气密状态的套boot。[0038]在壳体22的两端处设置有后面将详细描述的一对冲击吸收构件53、53。这一对冲击吸收构件53、53容置在用于大直径部的一对大直径部壳体52,52中,一个大直径部壳体形成在第一壳体22a的一个端侧部处而另一个大直径部壳体形成在第二壳体2¾的另一侧端部处并且附接至一对限制表面5213、5215参见图2。冲击吸收构件53、53设置在大直径部51、51与面向大直径部51、51的限制表面5213、5213之间,限制表面5213、5213设置用于使齿条轴21的直线运动停止。当齿条轴21沿着A轴线方向移动并且要转向的转向轮26、26达到最大可转向角度时,发生大直径部51与冲击吸收构件53碰撞的“端部抵接”。碰撞的冲击由冲击吸收构件53吸收。[0039]转向辅助机构30是通过作为驱动源的马达M对转向机构10施加转向辅助力的机构,马达M根据扭矩检测装置40的输出而受到控制。转向辅助机构30包括电子设备MCU马达控制单元)、滚珠螺杆机构33和驱动力传递机构35。在这里应指出的是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ST构造为所谓的齿条平行式电动转向装置。[0040]容置在壳体31中的电子设备MCU包括马达M和用于驱动马达M的控制部E⑶。驱动力传递机构35的驱动带轮附接至马达M的输出轴。滚珠螺杆机构33包括滚珠螺杆部21b和滚珠螺母33a与本发明的螺母对应)。滚珠螺母33a经由多个滚珠与齿条轴21的滚珠螺杆部21b相接合。驱动力传递机构35包括驱动带轮、齿形带和从动带轮并且经由齿形带在驱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传递由马达M产生的旋转驱动力。[0041]根据上面说明的结构,转向辅助机构30响应于方向盘11的旋转操作而驱动马达M以使输出轴旋转。通过输出轴的旋转,旋转扭矩传递至驱动带轮以使驱动带轮旋转。驱动带轮的旋转经由齿形带传递至从动带轮。通过从动带轮的旋转,与从动带轮一体形成的滚珠螺母33a旋转。通过滚珠螺母33a的旋转,轴向方向上的转向辅助力经由滚珠传递至齿条轴21〇[0042]扭矩检测装置40固定至围绕小齿轮轴15定位的附接开口部22e。扭矩检测装置40检测扭力杆15c的扭转量并且响应于扭转量向控制部ECU输出信号。应当指出的是这里提到的扭力杆15c是具有扭转特性的构件并且响应于输入轴15a与输出轴15b之间的扭矩差而扭转。控制部ECU通过基于来自扭矩检测装置40的输出信号决定转向辅助扭矩来控制马达M的输出。[0043]2•阻尼装置)[0044]将参照附图的图2来说明阻尼装置50。伴随着响应于车辆驾驶员的转向操作而输入的正向输入或伴随着经由要转向的转向轮26从车辆的外部输入的反向输入,大直径部51沿着A轴线方向移动并且阻尼装置50的冲击吸收构件53吸收大直径部51与大直径部壳体52的限制表面52b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冲击。阻尼装置50包括齿条轴21、大直径部壳体52以及冲击吸收构件53。应当指出的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阻尼装置50相对于转向装置ST的在A轴线方向上的左侧和右侧处设置成两部分。还应当指出的是图1中所示的右侧被称为“一侧”而图1中的左侧被称为“另一侧”。除非另有所指,否则阻尼装置50将基于图1中的邻近转向辅助机构30的“另一侧”阻尼装置进行说明。[0045]如图1中所示,阻尼装置50的齿条轴21包括一对大直径部51、51以及轴部211。大直径部51、51中的每个大直径部设置在齿条轴21的每个端部处。轴部211设置在这一对大直径部51、51之间。轴部211包括滚珠螺杆部21b和齿条21a。如图2所示的另一侧的大直径部51连接至球头栓27的轴部271。[0046]定位在大直径部51的“一侧”处的端部511连接至轴部211。端部511的直径形成为比轴部211的直径大。外螺纹部51b形成在端部511处,从端部511沿A轴线方向向一侧延伸。在齿条轴21的轴部211的端面212的中央部处设置有内螺纹部213,内螺纹部在A轴线方向上朝向另一侧敞开并且与外螺纹部51b接合。[0047]接触端面51a形成在外螺纹部51b的根部处并且从外螺纹部51b的根部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根据本实施方式,接触端面51a是齿条轴21的最端面212。换句话说,接触端面51a用作所谓的齿条端。根据这种结构,当齿条轴21直线地往复移动时,接触端面51a经由冲击吸收构件53与限制表面52b接合并且用作限制齿条轴21的往复运动的止动件。[0048]大直径部51包括凹窝部51c,如图2中所示,在定位在另一侧的端部512处,凹窝部51c中容置有球头栓27。球头栓27的在一侧处的稍端形成为球形形状,表示为球状部27b。凹窝部51c通过阻尼材料27c以可旋转的方式容置球状部27b的稍端。在图2中,轴部271形成在球头栓27的另一侧处。轴部271的另一侧的端部和转向节通过拉杆24连接。因此,大直径部51在端部512处连接球头栓27并且经由球头栓27、拉杆24和转向节未示出)连接至要转向的转向轮26参见图1。当齿条轴21沿着A轴线方向直线移动时,拉杆24绕插入大直径部51的球状部27b摆动。然后,要转向的转向轮26可以转动直到接触端面51a与附接至限制表面52b的冲击吸收构件53接合为止。[0049]这一对大直径部壳体52,52中的每个大直径部壳体形成壳体22的一部分并且大直径部壳体52,52中的一个大直径部壳体形成在第一壳体22a的一侧处的端部并且另一个大直径部壳体形成在第二壳体22b的另一侧处的端部。这一对大直径部壳体52,52形成为有底部的大致筒形形状并且各自在A轴线方向上布置,其中开口朝向相应的转向轮26、26侧敞开。齿条轴21插入这一对大直径部壳体52,52壳体22中并且能够在A轴线方向上相对移动。每个大直径部壳体52包括轴容置部52e、大直径部容置部52a、限制表面52b、内周表面52c以及避让部52f。[0050]如图2中所示,轴容置部52e和大直径部容置部52a为分别具有大致恒定的内径的筒形空间并且与A轴线共轴地形成。轴容置部52e在轴部211插入轴容置部52e中的状态下容置齿条轴21的轴部211。大直径部容置部52a的内径设定成比轴容置部52e的内径大并且与轴容置部52e相连通。大直径部容置部52a朝向要转向的转向轮26所处的一侧敞开以用于将轴部211和大直径部51容置在大直径部容置部52a中。[0051]限制表面52b是形成大直径部容置部52a的底壁的平的底表面侧面并且形成为面向大直径部51的接触端面51a。限制表面52b通过冲击吸收构件53与作为最端面齿条端的接触端面51a相接触,从而在物理上限制齿条轴21的直线运动的范围。[0052]内周表面52c是大直径部容置部52a的内周表面,并且内周表面52c的在限制表面52b侧与限制表面52b具有共用的表面的端部设置有环形凹槽52d,环形凹槽52d的直径从内周表面52c沿径向方向向外扩大。环形凹槽52d与环形突出部536接合以将冲击吸收构件53安装至限制表面52b上。[0053]避让部为在另一侧的轴容置部52e的内周表面和限制表面52e处沿径向方向向内连续设置有台阶部的凹入环形空间区域。避让部5沉形成为使得筒形部531的端部531;能够在A轴线方向上插入大直径部的相反侧超过限制表面5此。换句话说,避让部52f允许筒形部531的端部531c进入避让部52f的空间并且在冲击接受构件53a与大直径部壳体52之间保持非接触状态。如图5A中所示,避让部52f由内周表面521和底表面522形成,其中,内周表面521的直径比筒形部531的外周表面531b的直径大,底表面522面向筒形部531的端面531d。更详细地,内周表面521的内径形成为比筒形部531的外周表面531b的外径大一(lmm。此夕卜,从限制表面52b至底表面522的深度距离形成为Fnnrn。[0054]3.冲击吸收构件)[0055]冲击吸收构件f53是用于吸收J而部抵接时的碰撞冲击的构件^冲击吸收构件53插在轴部211上并且在A轴线方向上设置在大直径部51的接触端面51a与大直径部壳体52的限制表面52b之间。冲击吸收构件53由冲击接受构件53a和弹性体53b形成,冲击接受构件53a由具有凸缘部532的筒形钢板制成,弹性体53b由橡胶材料制成并且具有大致筒形形状。冲击吸收构件53安装在大直径部壳体52的限制表面52b上使得冲击接受构件53a的要被接触的端面532a面向大直径部51的接触端面51a。[0056]更详细地,如图3中所示,冲击吸收构件53总体上大致呈环形筒状,其中,冲击接受构件53a的筒形部531插入弹性体53b的通孔中。冲击吸收构件53通过将弹性体53b的在另一侧处的端面533a—体粘附至冲击接受构件53a而形成。开口53d设置在冲击吸收构件53的内周表面处。通过该开口53d,冲击接受构件53a在一侧的端部处具有间隙X12参见图2和图5A。则处于未变形状态下的弹性体53b的内周表面534的一侧端部从开口53d暴露在外。[0057]冲击接受构件53a包括筒形部531和凸缘部532。筒形部531定位成面向大直径部壳体52的内周表面52c并且凸缘部532从筒形部531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并且面向限制表面52b。此外,凸缘部532形成为能够与大直径部51相接触。更详细地,沿冲击接受构件53a的A轴线方向观察的截面为L形。筒形部531的L形的一边表示为A轴线方向上的水平边而L形的另一边表示为与A轴线方向正交的竖向边。当冲击接受构件53a在凸缘部532处接受由与大直径部51的接触端面51a的接触或碰撞引起的冲击力时,冲击接受构件53a对弹性体53b施加压缩力以将冲击传递至弹性体53b并且由此吸收冲击。[0058]筒形部531形成为大致直筒形。冲击吸收构件53的通孔设置在筒形部531的内周表面531a处以用于在筒形部531装配至大直径部壳体52的过程中将轴部211插入该通孔。筒形部531的内周表面531b的外径的尺寸设定成使得弹性体53b的内周表面534可以松弛地插在其上。筒形部531的A轴线方向上的整个长度根据冲击吸收构件53的后面描述的压缩位移Xu而设定。如图5A和图5B中所示,筒形部531的整个长度设定成使得在未变形的状态下筒形部531的端面531d与限制表面52b之间的在A轴线方向上的轴向间隙X12与压缩位移Xn大致相同。筒形部531用于限制弹性体53b的内周表面534沿着A轴线方向的压缩位移的方向,另外,筒形部531还用于防止弹性体53b沿径向方向向内变形而不会突出超过筒形部531。[0059]凸缘部532形成为具有恒定厚度的环形板状。凸缘部532从筒形部531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凸缘部532的外径设定成略小于大直径部壳体52的内周表面52c的内径设定成在其间具有约0.15至O.emm的间隙)。弹性体53b的另一侧端面533a装配至要相接触的端面532a的后表面532b,后表面532b是凸缘部532在另一侧的环形端面。凸缘部532的要被接触的端面532a直接接受由要接触的端面532a与大直径部51的接触端面51a相接触或碰撞而产生的冲击力并且接受到的冲击传递至弹性体53b并且由弹性体53b吸收。[0060]接下来,将在下文中对弹性体53b进行说明。在这里应当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所指,否则说明是对未变形状态下的弹性体做出的。冲击接受构件53a在冲击接受构件53a与大直径部51之间直接接触时接受的碰撞冲击传递至弹性体53b,弹性体53b通过在预定空间内变形来吸收冲击。弹性体53b设置在初始设定空间So中,初始设定空间So由大直径部壳体52的内周表面52c、限制表面52b、筒形部531的外周表面531b以及凸缘部532形成。[0061]更详细地,弹性体53b—般具有下述形状:凸缘状环形突出部536设置在大致直筒形主体部53c的在A轴线方向上的一侧端部处。环形突出部536从主体部53c沿径向方向向外突出。主体部53c的内径设定成略大于筒形部531的外周表面531b的外径并且松弛地插在外周表面531b上。主体部53c的外径设定成小于凸缘部532的外径。在主体部53c装配至大直径部壳体f52的情况下,在主体部53c与内周表面52c之间形成具有预定体积的间隙Si。弹性体53b通过使环形突出部幻6与环形凹槽52d接合而设置在初始设定空间So内,环形凹槽52d设置在限制表面52b处并且从内周表面52c沿径向方向向外突出。[0062]扩大直径部534a设置在弹性体53b的内周表面534的拐角部处,限制表面52b定位在该拐角部处。扩大直径部534a的直径朝向限制表面52b扩大。扩大直径部534a以一定倾斜度形成,其中,扩大直径部534a的直径从筒形部531的端部531c的位置沿A轴线方向朝向限制表面5¾扩大。内周表面534的面向开口53d的拐角部可以适当倾斜一定角度,从而可以在压缩变形时适当远离筒形部5:31的外周表面531b。因此,当弹性体53b通过压缩而变形时,开口53d处的内周表面M4扩大直径部534a不会咬入筒形部531的端部531c中。[0063]环形突出部5%设置在弹性体53b的外周表面535的限制表面52b所处的拐角部处。突出部536从主体部53c沿径向方向向外突出。环形突出部536接合在环形凹槽52d中并且装配在限制表面52b上,环形凹槽52d在大直径部壳体52的竖向截面中呈矩形。如图5A中所示,环形突出部53e的一侧端面倾斜成使得其直径朝向限制表面52b减小。因此,在突出部536接合在凹槽5M中的状态下,在竖向截面中环形突出部536与环形凹槽52d之间存在三角形间隙S3。[0064]弹性体53b的一侧和另一侧的每个端面533a、533b形成为平面形状参见图3。另一侧的端面533a粘附至凸缘部532的后表面532b。另一方面,弹性体53b的内周表面534不粘附至筒形部531的外周表面53lb。粘附区域形成在弹性体53b的另一侧的端面533a的整个表面处以确保最大粘附面积。当将橡胶材料用于弹性体时,预定粘合剂被施用在凸缘部532的后表面53此上并且在未硫化橡胶朝向暴露在金属模具中的后表面53213注入之后,凸缘部532通过硫化作用粘附至弹性体53b。[0065]根据本发明的弹性体的材料不受限制并且可以使用任何材料,只要这样的材料形成为表现类似橡胶的弹性即可。例如,可以使用比如交联橡胶、热塑性或热固性合成树脂系弹性体等来形成弹性体。二烯基橡胶一一比如天然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氯丁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下文中也被称为“NBR”)等——和其不饱和部加有氢的橡胶等示例作为交联橡胶,炼烃系橡胶比如乙丙橡胶、丁稀橡胶、丙稀橡胶、聚氨酷橡胶、桂橡胶、氟橡胶等一一例示作为热固性合成树脂系弹性体,弹性体一一比如苯乙烯系、烯烃系、聚酯系、聚氨酯系、聚酰胺系、氯乙烯等一一示例作为热塑性合成树脂系弹性体。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为在要安装在转向装置ST的大直径部壳体52中的冲击吸收构件53中使用的弹性体53b的材料,考虑到耐热性、耐寒性、耐气候性性能的问题,可以适当应用NBR、氯丁橡胶、丁基橡胶、乙丙橡胶等,另外考虑到耐油性,可以适当应用具有极性基团的氯丁橡胶或NBR。[0066]4.弹性体的相对运动限制)[0067]接下来,将在下文中对配备有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阻尼装置50的转向装置ST的操作进行说明。转向装置ST可以是对在实际使用中不易产生的过大冲击力具有耐久性的。在这里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措辞“过大的冲击力”将适当使用措辞“在异常状态下”而对于认为是正常产生的冲击力,将使用措辞“在正常状态下”来将正常状态与“异常状态”进行区分。将参照图4、图5A至图5C进行说明。[0068]图5A是设置在大直径部壳体52中的处于未变形状态下的冲击吸收构件53视图。如图2中所示,弹性体53b的主体部53c设置在由大直径部壳体52的内周表面52c、大直径部壳体52的限制表面52b、外周表面531b以及凸缘部532形成的初始设定空间So中。弹性体53b、筒形部531以及内周表面52c相对于齿条轴21的中心轴线同轴地布置参见图2。大直径部壳体52的限制表面52b和凸缘部532分别相对于齿条轴21的中心轴线沿竖向方向布置并且彼此平行地定位。[0069]当大直径部51不对凸缘部532施加冲击力时,弹性体53b在大直径部壳体52中设置成距大直径部壳体52的内周表面52c具有间隙Su此外,弹性体53b设置成距离筒形部531的外周表面具有间隙S2,筒形部531的外周表面是在假想筒形部531的端面531d沿A轴线方向延伸至限制部52b的位置的情况下形成的假想的外周表面。此外,弹性体53b设置成在环形突出部536与环形凹槽52d之间具有间隙S3。初始设定空间S。的体积形成为与弹性体53b的体积Vr和每个间隙51至的总体积Vs之和的体积大致相同的值。筒形部531的端面531d布置成在A轴线方向上相对于限制表面52b具有间隙X12。间隙X12与接受正常状态下的冲击力时的A轴线方向上的压缩位移Xn相对应参见图邪)。端面531d面向避让部52f的底表面522,在间隙X12之外,具有与大直径部的相反侧的深度相对应的间隙。[0070]当弹性体53b由预定NBR材料形成时,冲击吸收构件53具有如图4中所示的曲线图中所示的压缩载荷与压缩位移之间的关系。弹性体53b在压缩载荷的预定范围内表现出符合直线U的特性的线性的类似橡胶的弹性,但当压缩载荷变得大到超过预定范围时,弹性体53b表现出符合直线L2的特性的弹性并且弹性体53b的刚度变大而被固化。当大直径部51对凸缘部532施加冲击力时,弹性体53b被限制表面52b和凸缘部532沿A轴线方向按压并且压缩变形以填充间隙31至占据的空间。在压缩变形的初始阶段,筒形部531的端面531d与限制表面52b之间的间隙X12逐渐变短,碰撞冲击由于具有符合直线U特性的类似橡胶的弹性的弹性而被吸收。[0071]图5B图示了冲击吸收构件53接受冲击力的状态,冲击力使冲击吸收构件53的弹性体53b压缩变形使得压缩空间Sx的内部填充有弹性体53b。详细地,这种状态表示反向输入了比正向输入时的冲击力大并且与车辆越过路边石时产生的冲击力大致相同的冲击力的假想情况。这种情况的冲击力与压缩载荷Y1[kN]大致相对应参见图4。弹性体53b被压缩变形成使得弹性体53b在沿A轴线方向的压缩位移Xn之后与大直径部壳体52的内周表面52c、大直径部壳体52的限制表面52b、筒形部531的外周表面531b以及凸缘部532都接触。此时,筒形部531的端面531d的位置与限制表面52b在A轴线方向上的位置大致相同。在A轴线方向上的该位置表示端面531d在将进入避让部52f之前的位置。在这种状态下,端面531d和底表面522在A轴线方向上相对于彼此分开地定位,在其间具有与深度Fi相对应的间隙。弹性体53b大致填充在压缩空间Sx*。弹性体53b在压缩变形后的体积因具有类似橡胶的弹性的弹性体53b的非压缩流体特性而与压缩变形之前的体积相同。因此,压缩空间Sx的体积与弹性体53b的体积Vr大致相同。压缩变形之前与压缩变形之后的体积变化SQ-SX被认为与间隙至33的总体积Vs大致相同。[0072]弹性体53b被置于由大直径部壳体52和冲击接受构件53a形成的压缩空间Sx中并且通过与大直径部壳体52和冲击接受构件53a密封接触而密封在压缩空间Sx中。压缩空间Sx在避让部52f的内周表面521与筒形部531的外周表面531b之间具有微小的间隙。然而,基本上,该空间不具有弹性体53b挤出(overflow到压缩空间Sx外所通过的通道。因此,弹性体53b不能在压缩空间Sx内进一步压缩变形,压缩空间Sx的体积大致为体积Vr并且在体积上已充满。因此,弹性体保持延续在凸缘部532与限制表面52b之间的设置状态从而防止冲击接受构件53a在A轴线方向上向大直径部的相反侧移位。如图4中所示,通过接受压缩载荷Y1[kN]而压缩移位了压缩位移Xnmm的弹性体53b的橡胶特性的性能表示为性能直线刚从直线U变为L2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弹性体53b的刚度增大。因此,在A轴线方向上压缩变形了压缩位移Xnmm的冲击吸收构件53难以进一步移位,即使施加比压缩载荷Y1[kN]大的冲击力也是如此。当接受不常发生但实际可能发生的车辆越过路边石时施加的正常状态的冲击力时,筒形部531的端面531d和避让部52f的底表面522彼此分开,具有与深度F1相对应的空间并且能够可靠地保持金属制成的冲击接受构件53a与金属制成的大直径部壳体52之间的非接触状态。因此,能够有效执行转向装置的正常状态下的冲击传递限制。[0073]图5C示出了冲击吸收构件53接受异常状态下的冲击力的情况。换句话说,图5C示出了冲击吸收构件53接受过大冲击力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假设施加了压缩载荷Y2[kN]比载荷Y1大三倍)(参见图4。如附图中所示的,与上面说明的在施加正常状态下的冲击力的情况相比,图5C中所示的弹性体5¾在A轴线方向上朝向大直径部的相反侧进一步压缩移位了值AXi。伴随着弹性体5¾的压缩变形,冲击接受构件53a也从不变形状态的位置沿A轴线方向移位了值Xn+AXi。压缩空间Sax内的弹性体53b在该空间中扩大到接近1〇〇%的填充率并且最终弹性体的体积已充满从而不能再进行任何压缩变形。弹性体53b保持延续在凸缘部532与限制表面52b之间的设置状态。另一方面,筒形部531的端部531c沿着A轴线方向进一步朝向大直径部的相反侧移位而越过限制表面5¾使得端面531d进入避让部52f达距离AXi。如所说明的,在所述状态下,弹性体53b的橡胶特性的性能符合在移位了压缩位移Xnmm的位移状态下的直线L2的特性。弹性体53b的刚度突然变得很大。冲击接受构件53的移位在位移值变为Ah时停止,即使压缩载荷增大到值Y2[kN]也是如此。该移位距离AXi与值Xn的十六分之一(116的值相对应。通过基于作为参考值的值AXi对到达避让部52f的底表面522的深度Fi进行设定以保持足够的裕度allowance,能够可靠地实现冲击接受构件53a与大直径部壳体52之间的非接触状态,即使当被施加异常状态下的冲击力时也能可靠地实现冲击接受构件53a与大直径部壳体52之间的非接触状态。[0074]当从外部接受异常状态下的过大冲击时,传递至阻尼装置50的冲击力取决于此时的车速以及车重。根据上面的示例,假设反向输入冲击载荷Y2[kN]。然而,可以将冲击载荷设定为比冲击载荷Y2[kN]大两倍或三倍。基于图4中所示的弹性体53b的橡胶特性,针对至底表面522的深度Fi,以类似的方式获得参考值AXiram。根据参考值AXimm,深度Fi能够适当获得以实现冲击接受构件53a与大直径部壳体52之间的非接触状态。即使当施加异常状态下的冲击力时,也能够实现与邻近于阻尼装置50布置的转向助力机构30相关联的驱动力传递机构35上的冲击传递限制效果。在这样的状态下,能够保持转向功能比如方向盘操作等,并且能够确保在需要的情况下的任何对抗措施的选择。应当指出的是在图4中,曲线中的粗体字符“X”示出了弹性体可能损毁的假想限制点。自冲击吸收构件53从大直径部51接受冲击力起并且被压缩直到其损毁为止,冲击被最大限度地吸收并且能够抑制冲击力传递至转向装置ST的每个部件。因此,针对在不期望的情形下施加过大冲击力的情况,能够保持转向装置ST的功能。[0075]5.改进实施方式)[0076]接下来,将对根据改进实施方式的阻尼装置60和70进行说明。在图6A、图6B、图7A和图7B中,与阻尼装置50对应的相同部分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符号来指示。对于根据第一改进实施方式的阻尼装置60,限制表面62b、弹性体63b和避让部62f的形状与阻尼装置50的不同。[0077]如图6A中所示,限制表面62b包括环形突出底表面62h,在大直径部容置部52a的环形底壁的在径向方向上的中央部处具有A轴线方向上高度为F2的台阶部。弹性体63b包括在一侧端面633b的在径向方向上的中央部处的环形凹入部633ln,并且环形凹入部633匕与环形突出底表面62tn相接合。形成环形凹入部633h的内周表面侧壁部与突出底表面62匕的台阶表面内部地接触。避让部62f从突出底表面62bd径向方向向内连续地设置并且设置为相对于突出底表面6211具有台阶状区域的凹部。避让部62f具有面向筒形部531的端面531d的底表面622。避让部62f的内周表面621与突出底表面62bi的内周侧处的台阶状表面相对应。进入内周表面621和避让部62f的区域的弹性体63b的内周表面534534a的直径比筒形部531的外周表面53lb的直径大。避让部62f形成为使得筒形部531的端部531c能够在A轴线方向上进一步向大直径部的相反侧行进超过突出底表面62bu[OO78]如图6B中所示,根据第一改进实施方式的冲击接受构件53a接受冲击力并且移位了距离“XS+AX2”。筒形部531的端部531c进入避让部达移位距离AX2并且筒形部531的端面53ld保持与壳体22的大直径部壳体62的非接触状态。冲击接受构件53a相对于大直径部壳体62壳体22的相对运动通过已经填充在压缩空间Sax中的弹性体63b被限制。因此能够通过本实施方式的阻尼装置60的冲击吸收构件63实现与通过阻尼装置50实现的效果相同的效果。[°079]根据第二改进实施方式的阻尼装置70在避让部72f的结构上与阻尼装置50不同。如图7A中所示,避让部72f形成在轴容置部52e的内周表面721与齿条轴21的外周表面之间的空间区域中。避让部7計具有内周表面721,内周表面721的内径大于筒形部531的外周表面5:Blb的外径。避让部7計形成为使得筒形部531的端部531c能够在A轴线方向上进一步向大直径部的相反侧行进超过限制表面52b。[0080]如图7B中所示,根据第二改进实施方式的冲击接受构件53a接受冲击力并且移位了距离“X3+AX3”。筒形部531的端部531c进入避让部72f达移位距离AX3并且筒形部531的端面53ld保持与壳体22的大直径部壳体72的非接触状态。冲击接受构件53a相对于大直径部壳体72壳体22的相对运动通过己经填充在压缩空间Sax中的弹性体73b被限制。因此能够通过本实施方式的阻尼装置7〇的冲击吸收构件73实现与通过阻尼装置50实现的效果相同的效果。[0081]本发明不限于上面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根据上面的实施方式,在接受过大的冲击力时,在筒形部531的端部531c进入避让部52f、62f和72f之前的状态下,弹性体53b、63b和73b填充在压缩空间中或弹性体53b、e3b和7¾的刚度突然大幅变化。然而,在筒形部531的端部531c进入避让部52f、62f和72f之前,弹性体53b、63b和73b并非必须填充在压缩空间中或并非必须突然且大幅地固化。即使在弹性体53b、63b和73b不填充在压缩空间中的状态下,只要筒形部531的端部Mlc进入避让部52f、62f和72f并且仍保持冲击接受构件53a与大直径部壳体52、62和72壳体22的非接触状态,并且冲击接受构件53a和大直径部壳体52、62和72壳体22的相对运动能够通过变形的弹性体53b、63b和73b被限制,就能够提升避免金属材料之间的碰撞的确定性。根据如图4中所示的实施方式,橡胶特性的性能从直线1^的特性突然变为直线L2的特性。然而,性能不限于此。通常,具有类似橡胶的弹性的材料具有压缩位移越大则刚度变得越大的趋势。然而,性能变化取决于各个橡胶材料或橡胶材料的形状。还应当指出的是根据上面的实施方式,冲击吸收构件53、63和73装配至大直径部壳体5L62和72壳体22。然而,冲击吸收构件53、63和73安装在大直径部51中并且冲击体吸收冲击而保持弹性体与限制表面52b和62b相接触的结构可以被认为在本发明的范围内。[0082]6.实施方式的有利效果)[0083]根据上面的实施方式,在阻尼装置50、60和70中,冲击吸收构件53、63和73包括冲击接受构件53a和弹性体53b、6:3b和73b,冲击接受构件53a配备有筒形部531和凸缘部532,其中,筒形部531面向大直径部壳体52、62和72壳体22的内周表面52c,凸缘部532从筒形部531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并且面向限制表面52b和62b,并且凸缘部532能够与大直径部51相接触,弹性体53b、63b和73b设置在由大直径部壳体52、62和72壳体22的内周表面52c、限制表面52b和62b、筒形部531的外周表面531b以及凸缘部532形成的初始设定空间So中并且弹性体53b、63b和73b由橡胶材料或具有类似橡胶的弹性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大直径部壳体52、62和72壳体22包括避让部52f、62f和72f,避让部52f、62f•和72f通过在限制表面52b和62b的径向方向上的内侧连续地设置的区域限定,其中,筒形部531的端部531c能够沿着A轴线方向进一步朝向大直径部的相反侧行进超过限制表面52b和62b。当大直径部51不对凸缘部532施加冲击力时,弹性体53b设置成相对于壳体52、62和72壳体22的内周表面52c以及筒形部531的外周表面Mlb中的至少一者具有间隙51至33。当大直径部51对凸缘部532施加冲击力时,弹性体53b、63b和73b在A轴线方向上通过限制表面52b和62b和凸缘部532被压缩。因此,弹性体53b、63b和73b变形以填充空间51至83使得大直径部壳体52、62和72壳体22的内周表面52c、限制表面52b和62b、筒形部531的外周表面531b以及凸缘部532都与弹性体53b、63b和73b接触。然后冲击接受构件53a相对于大直径部壳体52、62和72壳体22的运动被变形的弹性体53b、63b和73b限制,从而通过筒形部531的端部531c进入避让部52f、62f和72f的运动来保持冲击接受构件53a相对于大直径部壳体52、62和72壳体22的非接触状态。[0084]使得筒形部531的端部531c在大直径部51对凸缘部532施加冲击力时能够进入其中的避开区域通过避让部52f、62f和72f来确保,从而可靠地避免了冲击接受构件53a与壳体52、62和72之间的接触。因此,可靠地实现了抑制冲击力传递至装置的每个部件的效果。[0085]根据上面的实施方式,当冲击从大直径部51施加至凸缘部532时,在筒形部531的端部531c进入避让部52f、62f和72f之前的状态下,弹性体53b、63b和73b变形成使弹性体与壳体52、62、72壳体22的内周表面52c、限制表面52b、筒形部531的外周表面531b以及凸缘部532都接触的状态从而填充在间隙至中。因此,冲击接受构件53a相对于大直径部壳体52、62和72的相对运动通过变形的弹性体53b、63b和73b被限制。因此,当相对频繁的产生的正常冲击力施加在凸缘部532上时,筒形部531相对于大直径部壳体52、62和72的相对运动在筒形部531进入避让部52f、62f和72f之前被限制。此外,当不频繁产生的异常冲击力施加在凸缘部532上时,筒形部531相对于大直径部壳体52、62和72的相对运动也可以在筒形部531进入避让部52f、62f和72f的状态下被限制。因此,增大了适于遭受过大的冲击力的装置的可靠性。[0086]此外,根据实施方式,避让部52f和62f包括内周表面521和621和面向筒形部531的端面53Id的底表面522和622,内周表面521和621的内径大于筒形部的外周表面531b的外径。因此,通过在大直径部壳体52和62壳体22上执行简单的最少量的加工,能够在不减小必要强度的情况下保持大直径部壳体52的强度并且能够以经济的方式实现本发明的效果。[0087]此外,转向装置ST设置有上面实施方式的阻尼装置50、60和70中的任一者。转向装置ST设置有齿条轴21、大直径部51、51以及用于容置齿条轴21的壳体22,齿条轴21在其两端处经由拉杆24、24连接至转向轮26、26并且能够沿轴向方向往复移动以使转向轮26、26转动,大直径部51、51设置在齿条轴21的两端处,拉杆枢转地连接至大直径部51、51。因此,转向装置ST能够实现阻尼装置50、60和70的有利效果。[0088]显然,鉴于上述教示,本发明的各种修改和变型是可行的。因此,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可以在除本文明确描述之外的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实施。[0089]附图标记和符号的说明[0090]ST:转向装置;So:初始设定空间;Sx、Sax:压缩空间;31至33:间隙;21:转动轴轴);22:壳体;50、60、70:阻尼装置;51:大直径部;51a:接触端面;52、62、72:大直径部壳体;52b、621^:限制表面;52::内周表面壳体的);52厂62匕726避让部;53、63、73:冲击吸收构件;53a:冲击接受构件;531:筒形部;531b:外周表面筒形部的);532:凸缘部;53b、63b、73b:弹性体。

权利要求:1.一种阻尼装置,包括:轴,所述轴具有轴部和大直径部;壳体,所述壳体形成为筒形并且所述轴插入穿过所述壳体,所述轴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沿轴向方向移动,所述壳体设置有面向所述大直径部的端面侧的限制表面;以及冲击吸收构件,所述冲击吸收构件插在所述轴部上并且在所述轴向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大直径部的端面与所述限制表面之间,其中,所述冲击吸收构件包括:冲击接受构件,所述冲击接受构件包括筒形部和凸缘部,所述筒形部面向所述壳体的内周表面,所述凸缘部从所述筒形部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并且面向所述限制表面,并且所述凸缘部能够与所述大直径部相接触;以及弹性体,所述弹性体设置在由所述壳体的内周表面、所述限制表面、所述筒形部的外周表面以及所述凸缘部形成的空间中,并且所述弹性体由橡胶材料或具有类似橡胶的弹性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其中,所述壳体包括避让部,所述避让部通过从所述限制表面沿所述径向方向向内连续设置的区域限定,其中,所述筒形部的端部能够沿着所述轴向方向朝向所述大直径部的相反侧进一步行进超过所述限制表面;当所述大直径部不对所述凸缘部施加冲击力时,所述弹性体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内周表面和所述筒形部的外周表面中的至少一者具有间隙;当所述大直径部对所述凸缘部施加冲击力时,所述弹性体通过所述限制表面和所述凸缘部在所述轴向方向上被压缩以变形成处于所述弹性体与所述壳体的内周表面、所述限制表面、所述筒形部的外周表面以及所述凸缘部都接触的状态从而填充在所述间隙中,并且在所述筒形部的端部进入所述避让部并且所述冲击接受构件保持与所述壳体的非接触状态时,所述冲击接受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相对运动通过变形的弹性体被限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装置,其中,当从所述大直径部对所述凸缘部施加冲击力时并且在所述筒形部的端部进入所述避让部之前的状态下,所述弹性体变形成处于所述弹性体与所述壳体的内周表面、所述限制表面、所述筒形部的外周表面以及所述凸缘部都接触的状态从而填充在所述间隙中;并且其中,所述冲击接受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相对运动通过所述变形的弹性体被限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装置,其中,所述避让部具有内周表面和底表面,所述内周表面的内径大于所述筒形部的所述外周表面的外径,所述底表面面向所述筒形部的端面。4.一种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中所限定的阻尼装置的转向装置,其中,所述转向装置包括:作为所述轴的齿条轴,所述齿条轴在其两端处经由拉杆连接至转向轮并且能够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往复移动以使所述转向轮转动,设置在所述齿条轴的两端处的大直径部作为所述大直径部,所述拉杆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大直径部;以及作为所述壳体的用于容置所述齿条轴的壳体。

百度查询: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NOK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阻尼装置和转向装置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